革命战争年代纸媒的教育功能及启示
2016-09-10何丹
何丹
[摘 要] 革命战争年代,纸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宣传马列主义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政治、文化、军事等教育功能。纸媒教育功能的发挥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革命战争年代 纸媒 教育功能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发挥的有利作用[1]p438。张耀灿在其编纂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影响[2]p57。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纸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人们,以其传递内容和传递方式对人们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对人们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行为的养成产生积极的作用或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独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更是翻开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新篇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时间早、发展规模大、坚持时间久,一度发展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阵地,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蓄积力量。其中,纸媒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红军力量的壮大,对革命斗争的推动,对增强根据地军民的团结协作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纸媒的特征分析
大众传播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群众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p261。大众传播载体有多种具体形式,例如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其中,报纸、期刊、书籍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媒体,统称为纸媒。纸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其具有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覆盖广泛性等特征。
1.形式多样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政府在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创办了多种报刊,有《红旗》《苏维埃周报》《卢森堡》《战斗》《群众》《火线》《红日画报》《红光日报》等等。据统计,这一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政府积极创办和发行了50多种刊物。除报刊杂志以外,宣传马列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小册子在革命根据地群众之间也得到广泛传播。为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教育的需要,根据地政府还领导当地学校编写了一批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式教材,宣传革命斗争的理想信念,提高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2.内容丰富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不仅创办了多种党报、机关报,军队以及各社会团体、协会等也创办了自己的报刊和杂志,内容涉及经济、军事、健康、卫生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一些专业性报刊,如《红日画报》《显微镜报》等。根据地学校编写的新式教材内容亦非常丰富,“语文课本中包括革命理论、工农专政、武装斗争、共产党、苏维埃、工农红军、党的政策、阶级路线、烈士事迹等”[3]p13,通过教材的讲授向根据地学生灌输马列主义和革命理论,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当地群众支持和参加革命斗争。
3.覆盖广泛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大别山为中心,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全盛时期包括有20余县的地区,拥有约350万人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中共中央分局、鄂豫省苏维埃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都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有《列宁周报》《苏维埃》《红色战士》等。地方上,黄安县委有《群众》,孝感县委有《火线》,商城县委有《咆哮》《少年先锋》,赤城县委有《红日》,霍山县委有《雪花报》,霍邱县委有《红光日报》,等等。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创办的报刊充分满足了向根据地群众深入广泛地宣传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革命斗争精神的需要。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纸媒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了其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提高了根据地群众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凝聚和壮大了革命队伍的力量。
1.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在割据乡村,革命的价值判断体系并未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而立即形成,习俗和惯例依然维持着乡村的秩序。”[4]p50革命根据地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打破当地腐朽落后的封建旧秩序,传播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提高根据地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号召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根据地编写的《列宁初级小学国语教科书》中,载有《反对帝国主义歌》《租界》《地主》《红军来了》等课文和歌谣。”[5]p82其中《地主》一课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写了以下内容:“地主有很多田地,自己决不耕种,把田地租给穷苦的农民替他耕种,他收租,在房里坐着享福,吃现成的,过寄生虫的生活,最反对土地革命。”[6]p235新式教材的内容紧贴群众生活,揭露了封建地主压榨剥削的本质,使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起来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夺取政权组建工农政府,人民群众才能当家做主,真正得到解放。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当地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新文化、新思想难以传播进来,这大大制约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革命根据地各级政府制定了多项发展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编写统一的新式教材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旧式学校的教材充斥了‘三民主义的、孔孟之道的、耶稣教会的以及一切地主、资产阶级思想的材料’。”[7]p1落后的旧式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根据地革命进步的需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和政府指示,新式教材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党在这一时期的方针政策统一重新编写、审定。根据地统一编写的新式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革命理论、工农专政、武装斗争、党的政策等,例如,“《列宁初级小学国语教科书》中载有《反对帝国主义》《租界》等课,以启迪少年、儿童的爱国心”[5]p82。这些举措使根据地群众不仅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解放,还传播了革命思想、提高了当地群众的革命觉悟,使群众获得了文化上的解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政府还组织编写识字课本,帮助群众识字,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的愿望和决心也受到鼓舞,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支援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任务,这为根据地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
3.思想政治教育军事功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他们创办了各式各样的革命报刊,如中共鄂豫皖特别区委员会创办的《列宁周报》《党的生活》,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创办的《消息汇报》《红色战士》《红军生活》。各县也结合传播马列主义和激发群众革命斗争精神的需要,创办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贴合当地实际的刊物,例如中共黄安县委创办的机关报《战斗》《红旗》、机关刊物《群众》,中共麻城县委创办的机关报《战斗》,等等。这些报刊杂志紧密配合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增强群众的革命觉悟和革命斗志,发动革命群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去,壮大了党和红军的力量。由于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根据地广大群众踊跃支前,参军的场面到处都是,根据地呈现出军民鱼水相依的局面,“每逢红军与白军作战的时候,总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帮助红军,妨碍白军的行动”[7]p3。根据地党和红军不仅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更是借助报刊、传单、革命标语口号等形式将革命思想的火种播撒到敌人中去,从内部瓦解反动力量,削弱敌人的斗志,最终赢得革命斗争的胜利。
三、纸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启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共组织牢牢掌握住纸媒这一宣传马列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大力发挥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达到了团结群众力量、调动群众革命热情、号召群众拥护党和红军、鼓舞群众参军参战的目的,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壮大,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对于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发挥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党和政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依然有重要的启示。
1.重视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地位。纸媒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力工具和渠道。纸媒是传递信息的传统媒介,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信息的传播途径单一,人们接收信息了解社会的渠道有限,纸媒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纸媒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在当今社会,报刊、书籍、杂志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们接收信息、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以纸媒为媒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强化纸媒在当今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始终是党和政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轻视的重要环节。
2.融合新媒体,扩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渠道。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涌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络对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沟通娱乐的工具扩展到购物、交通、医疗等方方面面,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并实现了从单向型的信息接收者向互动型的信息提供者和发布者的角色转变。因此,既要保持纸媒与新媒体传递信息内容的一致性,也要重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融合纸媒与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整合纸媒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两者相辅相成多渠道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改进传播技术,强化纸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当今,纸媒一直是党和政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喉舌,传播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法律修养,具有极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在与众多新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的竞争中,纸媒的阅读量下滑,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必然受到冲击。2009年,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的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中华新闻报》宣布停刊,成为首家倒闭的中央级媒体,读者数量锐减、报纸销量下滑是压死《中华新闻报》这尊骆驼的稻草之一。因此,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社会,纸媒这一传统媒介需要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改进其传播技术,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稳固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强化,才能确保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程少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工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
[4]吴晓荣,何斌.土地革命与江西苏区农民心态的变迁[J].农业考古,2009(6).
[5]路海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J].史学月刊,1994(6).
[6]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7]李飞.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建设浅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责任编辑/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