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型的疗效观察
2016-09-10张占先,万启南△,徐锐
张占先,万启南△,徐锐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服清热解毒扶正汤,1个疗程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虽然治疗后两组FVC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FEV1、FEV1%、FEV1/ FV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肺部X线胸片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解毒扶正汤能显著提高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清热解毒扶正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的反复发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使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恶化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针对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加减治疗,临床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和心肺科自2015年11月22日—2016年4月31日的住院患者62例。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且选取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为Ⅰ~Ⅲ级者。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的诊断标准[2-3]。患者年龄均在40岁~75岁之间,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热解毒扶正汤组)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平均年龄(66.22±7.32)岁;病程平均(13.25±3.61)月;对照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66.78±4.48)岁;病程平均(14.02±2.79)月。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对照组:根据病情、痰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获得痰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结果之前,选用倍司特克(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1 g/次,2次/日)治疗),并予沙丁胺醇(200 μg/次,每日小于8次)解痉平喘、盐酸氨溴索片(2片/次,3次/日)祛痰、控制性氧疗(氧流量为2 L/min)改善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疗程为14 d;(2)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清热解毒扶正汤。观察疗程为14 d。清热解毒扶正汤方:鱼腥草30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全瓜蒌15 g,桑白皮15 g,北沙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陈皮10 g,茯苓15 g,芦根30 g,知母10 g,丹参15 g,赤芍15 g,桔梗10 g,生甘草10 g。服用方法:每日1剂,1日3次,1次1袋(饭后温服)。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
1.3.2肺功能采用比利时Medisoft公司生产的Micro 5000 provo2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治疗前后各观察1次。
1.3.3中医证候(1)主症: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倦怠乏力、自汗、盗汗;(2)次症:发热、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
1.3.4X线胸片治疗前后各观察1次,以判定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吸收或消散状况,制定为4级标准。临床控制: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完全吸收或消散;显效: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大部分吸收或消散;有效: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小部分吸收或消散;无效:患者肺部炎症病灶未明显吸收甚至炎症病灶扩大。
1.4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临床控制:咳嗽、咯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显效:咳嗽、咯痰、喘息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有效:咳嗽、咯痰、喘息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无效:咳嗽、咯痰、喘息无好转,肺部啰音无减少甚至增多,痰液黏稠量多。
1.5中医症状积分分级量化评分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
1.5.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6统计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处理方法: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临床症状、体征见表1。
2.2中医证候总积分见表2。
2.3肺功能见表3。
2.4X线胸片见表4。
2.5安全性指标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观察血、尿、大便常规加潜血化验、肝功能(ALT、AST)、肾功能检查(UA、BUN、Scr)及心电图检查各1次,经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方无明显毒副作用。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以咳嗽、咯痰、喘息呈进行性加重,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传统中医将其归属于“咳嗽”、“喘病”、“痰饮”、“肺胀”、“肺痹”、“肺痿”等范畴。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内经》有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故人从40岁始,正气衰,伴随而至的是脏腑经络机能衰退。正气虚则易受外邪,加之慢阻肺患者久病正气更伤,故每遇邪则易复发。人之气,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滞则必留而生瘀,又因年老脏腑经络虚损,气化失常,津液失布,从而酿生痰浊。痰浊、瘀血胶结为患,复使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更酿痰浊瘀血,又依患者体质及其所处环境的不同,或从阴寒化伤及阳气,或从阳热化耗气伤阴,更损患者气血阴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终至不治。云南地处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人与四时相参,燥易伤津,也易化热化火,耗气伤阴;同时,长期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多有吸烟等不良嗜好,也易导致痰瘀从阳热化,耗伤气阴。万启南教授结合其长期治疗AECOPD患者的经验,亦证实云南地区AECOPD患者以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之证最为常见,本方根据万启南教授用来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清热解毒扶正颗粒”[4-5]加减化裁而来,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之功,还具有益气生津、养阴扶正之效,兼能化瘀通络。
药物组成为鱼腥草,紫菀,款冬花,全瓜蒌,桑白皮,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陈皮,茯苓,芦根,知母,丹参,赤芍,桔梗,生甘草。方中君药鱼腥草专入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力显著,为治痰热壅肺之要药;臣以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瓜蒌清热化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四药相须为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愈显,且有助于鱼腥草清解肺热之力。患者邪热内蕴,久病耗气伤阴,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五药相合,益气生津、养阴扶正。芦根甘寒,善能生津止渴,知母泻火之中又长于清润,二药共用,以补热邪耗伤之津液;丹参、赤芍清热凉血之中,又有活血散瘀之功,为针对患者久病脉络瘀损的病机而设,以上俱为佐药;桔梗宣肺祛痰,且性散上行,兼作引药之用;生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乃佐药兼使药之用。本方组合采取攻补
兼施之法,清热化痰攻其邪,养阴扶正固其本,使得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肺功能及X线胸片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配合西医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不仅能提高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亦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02:67-80.
[2]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J].中医杂志,2012,02:177-178.
[4]万启南,陈晓华,王波.清热解毒扶正颗粒治疗老年人肺炎 59 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7):59-60.
[5]万启南,薛涵予,赵微.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对老年肺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3,28(6):115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