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2016-09-10彭思嘉

时代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变异系数均等化

【摘要】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为例,说明贵州省基本公共教育的发展不均等现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教育 均等化 变异系数

一、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关系着贵州的未来和希望,关系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兴黔必先兴教,实现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研究最早常见于对区域公共教育经费差异性的研究。王莹(2007)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学者,以完整的视角面向国际,将美国、法国和韩国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结合起来对中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考察,提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思路与构想[1]。李光龙,陈燕(2010)则采用泰尔指数,实证分析了以安徽省为例的城乡普通初中及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收入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提出有光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对策和建议[2]。黄少安,姜树广(2013)分别对城乡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和教育质量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实证考察。使用中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比作为财政投入均等化的度量指标,使用教师学历结构比作为度量教育质量均等化指标[3]。崔盛(2014)利用2002~2007年的县级数据,对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进行了评述,并基于县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4]。崔慧广(2014)以修正的变异系数作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算方法,可以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标[5]。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做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基”攻坚的决定》(“两基”是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贵州省基本公共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本文以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例,通过变异系数来测算分析贵州省小学、初中、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全国相比的不均等化程度,并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二、贵州省基本公共教育不均等状况分析

(一)指标说明

1.标准差。标准差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其实是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其公司如下所示:

σ=■

其中xi,b表示基本公共教育财政投入某项指标,■表示基本公共教育财政投入指标的平均值,N为样本数。

2.极差。极差是选取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衡量样本数值间差异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L=Lmax-Lmin

L表示极差,Lmax表示样本中某项指标的最大值,Lmin表示样本某项指标中的最小值。

3.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因此可以用来测度区域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不均等的程度。它是一组数据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来比较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因此可用来测算区域内基本公共教育相对不均等的程度。变异系数数值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来小,表示均等化程度越高;变异系数数值越大,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大,表示均等化程度越低。计算变异系数的公式如下:

C=■=■

在测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时,假定公式中,C表示某项指标的变异系数,S表示标准差,Xi是基本公共教育相关指标,■分布表示均值。

(二)基于变异系数贵州省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均等测算

图3-1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各指标变化趋势

图3-1可以看出,其中平均值在上升,说明贵州省和全国普通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从2007~2011年来看,标准差和极差一直处在上升趋势,说明这段时间里,贵州省和全国的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在增大。但是在2011年之后,标准差和极差开始缓慢下降,说明贵州省和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图3-2 小学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图

由图3-2可知,变异系数在下降,说明贵州省和全国的相对差距在缩小,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变异系数下降幅度比较大,说明贵州省政府财政政策及投入重点朝着均衡的目标努力。

(三)基于变异系数贵州省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均等测算

图3-3 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各指标趋势图

图3-3看出,平均值在增加,说明贵州和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保持增长。还可以看出,图中标准差和极差也随着时间在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说明贵州省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增加,极差从2007年的937.92元,增长到3117.87元,增加了4倍多,这说明教育事业费的不均等化水平在逐年加剧。标准差的不断增大也同样说明贵州省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全国的差距在扩大。

图3-4 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化趋势图

图3-4反映的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7年到2010年缓慢上升,说明这段期间贵州省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全国的差距的相对差异在扩大,但是从2010年起,变异系数逐渐变小,说明贵州省和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相对差异在变小,反映了贵州省政府在促进其教育财政投入均等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3)基于变异系数贵州省中等职业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均等测算

图3-5 中等职业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各指标趋势图

图3-5可知,平均值一直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可以反映出贵州省和全国中等职业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指标在不断提高。从2007~2011年,标准差和极差一直是波动上升,说明在这段时间里,区域内的相对和绝对差距都在增大。说明贵州省和全国的中等职业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均等化程度在增大。但在2011之后,标准差和极差开始缓慢下降,说明贵州省和全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这也是因为贵州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投入,从而有效的缩小了贵州省与全国的相对差距。

图3-6 中等职业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异系数趋势图

由图3-6反映了中等职业学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异系数趋势图,2007年~011年变异系数波动变化,2007~2009年变异系数增加,说明这段期间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全国的差距的相对差异在扩大,2010年~2013年,波动下降,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相对差距在缩小。

(四)贵州省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均等现状分析

图3-7 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各指标趋势图

由表3-4和图3-7可知,平均值一直出在不断上升的状态,反正贵州省政府对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每年增加。同时,可以看到标准差和极差也随着时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极差从2007年的170元,上升到2013年的2536元,说明贵州省对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说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说明其不均等化程度在不断加剧。

图3-8 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趋势图

从图3-8可以看出,变异系数从2002年到2010年在缓慢上升,说明贵州省与全国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相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从2010年到2011年变异系数在缩小,说明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在变小,说明在这一年里贵州省政府在促进财政均等化投入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此后到2013年,变异系数又开始上升。贵州与全国的差距又开始拉大。

四、结论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贵州省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加。(2)从2007~2013年贵州省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和全国平均水平在逐步缩小,不均等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是因为贵州省近来注重对小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并提出了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计划。(3)贵州省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均教育经费虽然总量在逐步增加,但是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在逐步扩大,贵州省对初中和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其投入尚还不足。

为了缩小贵州省基本公共教育与全国的差距,提出如下对策:

(一)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量,注重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虽然一直以来贵州省教育经费的支出占GDP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但是因为贵州省GDP的总量很小,因此,贵州省教育经费支出仍然难以满足其发展的基本需要。首先,中央政府需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另外,从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的方面看,地方政府部门也需要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贵州省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其中很大部分是靠上级政府给予的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和中央给予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国家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后,各级政府需要按照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要求切实保证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宗旨,保障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承担起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

(二)继续加大普及基础教育的工作力度,进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

虽然今年来贵州省基础教育发展普及比较高,但是普及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普及,需要继续巩固和提高。鉴于不同学校之间学条件差异大,尤其是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弱。很多城市出现的择校现象,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依然严峻。因此,当前贵州省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依然是基础教育,应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确保基础教育的覆盖率,要进一步控制学生辍学率,保证基础教育完成率。

(三)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状况,提高高中教育的入学率

高中教育也是面向全体居民的国民教育,贵州省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教育年限也迫在眉睫。现阶段,贵州省高中教育的入学率偏低,全国排名靠后,制约教育发展。根据《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当前要多措并举,措施可以包括:鼓励民办教育加快整合资源、政府要推进新办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等等。

注释

{1}王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基于度量的实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112-118。

{2}李光龙,陈燕.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06):68-71。

{3}黄少安,姜树广.城乡公共基础教育均等化了吗-对城乡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和教育质量历史趋势的实证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7,(7):80-85。

{4}崔盛.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差异研究—基于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崔慧广.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际,2014,(6):18-22,2014,(6):54-68。

{5}崔慧广.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际,2014,(6):18-22。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姜树广.城乡公共基础教育均等化了吗-对城乡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和教育质量历史趋势的实证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7,(7):80-85.

[2]崔慧广.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际,2014,(6):18-22.

[3]王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基于度量的实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112-118.

[4]李光龙,陈燕.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06):68-71.

[5]崔盛.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差异研究—基于县级面板数据分析.

[6]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6):54-68.

[7]“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课题组.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1-7.

[8]志伟.西部大开发中的贵州民族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08,(4):175-180.

[9]张利平,张进清.贵州省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75-81.

作者简介:彭思嘉(1989-),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就读于贵州大学,研究方向:财政学。

猜你喜欢

变异系数均等化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河南省省域经济空间发展不平衡的测度
西洞庭湖湿地Eh与pH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格栅对锥型量热仪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影响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