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建设研究

2016-09-10贾丹

时代金融 2016年26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摘要】小微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推动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现阶段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技术创新的进程。以鞍山市小微企业为对象,从政策法律、融资、人力资源、科技四个方面对其技术创新的软环境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和完善鞍山市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 技术创新 软环境建设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鞍山市小微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生存越发艰难。为破除困境,必须将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又从环境要素的特征角度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更容易因企业规模不同而产生差异。软环境正日益成为影响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更为关键的环境要素,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已成为政府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结合鞍山市实际情况,本文将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建设研究重点集中在政策法律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以及科技环境四个方面。

二、鞍山市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分析

(一)政策法律环境

稳定、持续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投资、市场的活动方向,完善的法律环境规定了企业的行为准则并为企业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自2012年颁布实施《鞍山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来,鞍山市共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3项,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但这些政策的颁布时间尚短,且多以实施方案、指导性意见为主,地方性法规较少,缺少权威性和强制性,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工作还停留在培养小微企业主知识产权意识的阶段,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缺乏地方性法规监管,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

(二)融资环境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良好的融资环境做支撑。近年来鞍山地区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先后成立65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村镇银行,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投放,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主要依靠民间借款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少,资金利用效率低,且大多无审计报告、无规范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致使银行贷款单位成本高于大中企业贷款。由于技术创新风险性很大,大型商业银行在满足政策指标的前提下,对进行技术创新的小微企业往往惜贷。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限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人力资源环境

充足的高科技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鞍山市利用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等活动平台,积极开展院校合作、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适时召开高端科技人才洽谈会等方式全方位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但由于与一二线城市相比缺乏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且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成本较高,单个小微企业根本负担不起,使一系列人才激励措施无从实施,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一直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

(四)科技环境

小微企业资本存量少,承受风险能力差,企业主多数选择收效快、成功率高、风险小的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后创新,这样就需要大量可靠的技术供给渠道。鞍山市先后创建了1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域内企业搭建科技平台,成立鞍山科技大市场为全市统筹科技资源、技术交易、设备共享、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鞍山市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建设鞍山市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策法律环境

进一步简化行政手续,保持现有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地方性法规。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规定每年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必须占据一定比例,或模仿美国模式,要求中标大企业必须将一定百分比的任务外包给小微企业。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地方性法规中制定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发放长期低利息、无担保贷款,提供免费或优惠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小微企业将融资渠道转向以直接融资为主,政府搭建天使投资平台,为企业和天使投资人牵线搭桥,使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基金成为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来源。完善“信用鞍山”的建设,健全鞍山市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区域性、分级信用担保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

(三)改善人才环境

政府搭桥,提供各种实习机会,拉近小微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距离,让毕业生了解企业。市、区级政府联合高校召开小微企业招聘专场,在就业、落户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利用政府或民间职业教育机构,对小微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以各产业园区为依托,财政出资资助高科技人才、项目的引进,使高科技人才、项目成果不仅仅服务单一企业,而是惠及整个园区的小微企业。

(四)加强科技环境建设

推进现有产学研合作,开拓新的院士工作站、高校研究院的建设。提升科技孵化器的孵化能力,根据鞍山地方产业特色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领域进行成果转化,根据小微企业在产业链所处位置分层次培育,通过价值链的联系使园区内企业彼此联系起来,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上下游关系,防止企业盲目引进项目搞重复建设,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有序发展。切实推行科技创新券。

参考文献

[1]范钧.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机制[J]. 经济管理,2008(13):86-89.

[2]周彩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环境分析——以天津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16):126-130.

[3]李名梁,刘婧竹.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3):80-84.

基金项目:2016年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鞍山市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软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s20162005);2014年辽宁科技大学青年基金(社科类)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项目编号:2014QN27)。

作者简介:贾丹(1981-),女,辽宁辽阳人,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