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行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6-09-09李长生
曹 静 李长生
消化性溃疡行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曹静李长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医院治疗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变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血沉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增加康复新液治疗,不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康复新液;疗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加上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胃酸分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1]。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案,但经临床实践发现,该方案对部分患者的疗效较低[2]。基于此,笔者以我院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8例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符合《内科学》[3]的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7.3±6.3)岁;病程7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4.2±0.7)年,其中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复合溃疡9例。观察组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6.9±5.9)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4.5±0.5)年,其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溃疡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溃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检查或组织病理活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②溃疡数目最多2个,溃疡直径大小在2~15 mm之间;③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等;④快速尿激酶试验结果呈阳性;⑤入院治疗前4周未服用过抗生素、抑制胃酸与胃黏膜保护剂治疗;⑥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良好配合者。
排除标准:①有胃肠道手术史,癌性溃疡以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过敏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三、方法
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1 000 mg阿莫西林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323)+200 mg左氧氟沙星片(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5369)+10 mg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916),口服,2次/d,持续用药10 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0 mL康复新液(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3020054)治疗,口服,3次/d,持续用药10 d。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做好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与肝肾功能的检查。
2.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监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我院现有的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HT-100)检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血沉;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
四、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治疗效果
恶心、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基本或完全愈合,炎症消失则判定为治愈;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溃疡面积与治疗前相比,缩小幅度>50%,炎症明显减轻则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溃疡面积缩小幅度在20%~50%之间,炎症减轻,但不明显则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溃疡无变化,炎症未减轻,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血液流变学指标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血沉。
3.炎性因子IL-6、TNF-α与CRP水平。
4.不良反应发生率
五、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釆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血沉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IL-6(ng/L)TNF-α(μg/L)CRP(mg/L)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48 23.36±2.68 11.86±2.17*#9.56±1.81*#3.45±0.431.52±0.45*#1.22±0.28*#9.52±2.434.13±1.25*#3.80±1.03*#对照组48 23.23±2.73 15.32±2.26*12.31±1.83*3.51±0.462.89±0.52*2.36±0.36*9.54±2.427.55±1.57*6.55±1.14* t值-0.23547.65107.40220.660213.802517.31780.040411.806912.4008 P值-0.81440.00000.00000.51080.00000.00000.96790.00000.0000
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共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便秘、皮肤瘙痒各2例,腹泻、恶心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共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便秘、皮肤瘙痒各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499)。两组均给予相关处理措施,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未对治疗造成影响。
讨论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案。雷贝拉唑属于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快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值升高,这样的胃内环境有助于抗生素作用的发挥[4]。除此之外,雷贝拉唑可直接作用于幽门螺杆菌,且起效快、抗幽门螺杆菌强、作用持久、稳定。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两者均属于广谱抗生素,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强[5]。虽然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个体差异小等优点,但临床实践发现该三联疗法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容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降低复发成为临床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康复新液是一种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中所提出的生物制剂,经研究证实,其有助于新的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胃酸的分泌,将其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有助于溃疡的愈合[6-7]。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TNF-α可激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急性炎性反应,对胃肠组织造成损害,同时还可促进IL-6与CRP的产生,加重病情[8]。血清IL-6维持在正常水平时,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当IL-6水平上升时,可引发免疫性病理损伤。CRP水平变化可反映出机体炎性反应程度。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TNF-α、IL-6与CR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9]。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康复新液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释放出前列腺素、类白细胞介素与白三烯等,从而改善水肿,减少渗出,减轻炎性反应[10]。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评价溃疡愈合程度的可靠指标[11]。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血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梁丽等[12]研究报道一致。这是由于康复新液能够改善溃疡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创面微循环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增加康复新液治疗,不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1]怀惠英.康复新液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76-78.
[2]杜奕奇.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16(3):174-177.
[3]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于志刚,段志军.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09-5310.
[5]翟兴红,胡锦丽,邓晋妹,等.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2):188-190.
[6]孙怡.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47例[J].中国药业,2013,22(20):103-104.
[7]彭于仑.康复新液联合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2):192-193.
[8]向正国,郑扬,陈旭峰,等.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156-158.
[9]尹基颖,齐荣,荆元宏,等.康复新液联合潘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5):143-144.
[10]孙蓉蓉,何燕青,李睿,等.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 (17):96-97.
[11]胡宏艳,郜素琴,郭金枝,等.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19(3):166-168.
[12]梁丽,黄国美,杨大平,等.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3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1):92-93.
(本文编辑:陈村龙)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2.013
100036北京水利医院消化内科
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