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16-09-09李舒张华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补差专题讲座学困生

李舒+张华冲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绩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系列不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表现,包括恐惧、自闭、逆反等。如何正确看待并转化学困生,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这部分孩子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常常不善于和孩子进行沟通,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孩子形成消极、逆反的心理。

2.家庭出现变故

这部分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或者母爱,会产生痛苦、彷徨的心理,也会形成一定的自卑心理,慢慢地对学习失去兴趣,沦为学困生。

(二)学校原因

1.教师急功近利,缺乏耐心

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中,成绩占了很大比例,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在对待学困生的转化培养上缺乏耐心,往往是知道学困生完不成自己布置的任务,但还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甚至用体罚和变相体罚逼迫他们,完全忽略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得他们在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中度日如年,甚至自暴自弃。

2.教师缺乏对学困生的了解,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虽然学校一直在进行培优补差,但教师在进行补差的时候,对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导致举措失当,结果只能是学生累、教师累、效果差,使得学困生在补差之后,仍然是学困生。

(三)个人原因

学困生普遍自我评价较低。由于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接受了现实,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因为学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想解决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

在学困生身上,尊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尊重他们,才能让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产生自强不息的强大内驱力。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查找落后的原因,从而引导他们走出“阴暗地带”,跟上大部队。

(二)举办专题讲座,消除心理障碍

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学困生实际,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如:开学时进行“学习目标”专题讲座,引导他们树立学期目标;学期中开展“科学的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以引领他们学会学习;开展“挫折教育”专题讲座,让他们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继续前行等。

(三)建好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积极咨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学困生尤其敏感,有时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作为学校,就要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鼓励这部分学生前来咨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四)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

加强对学困生家长的培训和交流,教会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忌讳简单粗暴,和学校一起为学生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这部分学生时刻感受到温暖,尽早改变学习现状。

猜你喜欢

补差专题讲座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概率统计核心考点测试卷B参考答案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差的分析与探讨
让英语学习转“补差”为“不留差”
南昌市举办中小学班主任专题讲座
实施体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初探
独山县举办独山古城文化及发展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