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场试验指挥中显控系统现状分析
2016-09-08亓伟
亓伟
【摘 要】 在靶场试验任务可视化指挥与导播中,随着任务规模的大幅拓展和信息容量的迅猛增加,传统显控系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未来显控系统发展趋势,为未来系统革新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靶场 试验指挥 显控系统 现状分析
在靶场试验指挥中,显控系统是播出显示与控制系统的简称,主要用于靶场试验、军演等任务的可视化指挥与导播。近年来,伴随靶场试验任务规模的大幅拓展和信息容量的迅猛增加,信号处理与显示手段日趋复杂,装备操管与维护难度急剧增大。本文对传统显控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未来显控系统发展趋势。
一、构成与功能
目前,显控系统主要由信息源、信息处理、管理控制和播出显示四部分组成。主要构成和工作原理参见图1。信息源包括靶场试验任务实况信息和目标态势信息;信息处理包括实况信息处理和态势信息处理,主要完成信号放大、补偿、字幕叠加、画面合成、同步锁相等;管理控制主要完成对矩阵、投影等单元的操管,同时给帧同步提供标准参考信号;播出显示主要包括投影仪和电视墙,用于各类信息实时显示和播出监视[1]。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2.1系统庞大配置复杂
任务中信息种类较多,每类信息所需的处理和选控装备差异较大,因此,传统显控系统装备数量庞大,架构臃肿。且许多装备所需数量还会随任务规模和信息容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同时需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连接复杂的综合布线。
2.2 PGM播出显示质量低
信号途径的串联环节过多,各环节均可产生和馈入各种不同类型的噪声和干扰,且会被逐级累加和放大,因此系统整体信噪比低,图像噪点多,干扰严重。另外,态势信息显示的路数少,实时性差,图像全屏放大显示时丢帧现象严重。
2.3电视墙功能少效果差
电视墙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显示单元构成,每个显示单元只能监视固定的单个通道,不能通过多个显示单元进行跨屏和放大显示,通道调配只能采用人工手动拔插线缆转换模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危及装备安全,易酿成播出事故。
2.4大屏幕物理缝隙大
因大面积投影屏幕多由多块小单元拼接而成,当显示数据图表等内容时,由于图像上存在大量的线条,拼接缝隙会造成显示污染,对目标的准确识别和精确定位造成影响,甚至使指挥决策失误,给完成任务造成后患。
2.5管控难度大
输入至输出不仅中间单元过多,任务中需多名操作手协同,按照指挥员和导播口令,对AV矩阵、RGB矩阵、DVI矩阵、字幕机、投影仪等进行操控,涉及战位多,很难整体高效工作,播出速度和工作效率低,常发生误操作和播出延时问题。
2.6工作可靠性低
在由大量不同装备、线缆、接插件、供电等多个串联环节构成的超长链路中,只要有一个装备出现电路或供电故障,有一根线缆、接插件甚至针脚出现接触不良,均会使系统出现工作异常并诱发断播事故。
三、未来发展趋势
具体可概括为“四个一体化”:1、一体化信息处理。应具有高性能帧同步和特技处理功能,可实现多种类信号同步锁相,提高图像稳定性及可视性;2、一体化无缝切换。在独立单元内融入AV/RGB/DVI/IP混合型矩阵,可实现单人在独立界面下对数百路不同格式的图像信息进行快速、精准地无缝切换;3、一体化融合显示。采用整体超大屏无缝融合显示技术,通边缘融合处理消除光学拼接缝隙,实现没有缝隙的超大面积屏幕显示[2];4、一体化高效管控。通过网络化集中式控制管理平台,以多任务协作和多进程架构方式,实现多个单元技术参数的自动调整,以及多战位和多装备的一体化高效管控。
四、小结
未来,随着靶场试验任务规模将进一步加大,显控系统在扩充信息容量的前提下,统一信号标准,努力实现“四个一体化”。把握好以上要素,可提高我军靶场试验任务指挥导播能力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杨榜林,岳全发.《军事装备试验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 李凯,刘明海.《软边融合拼接技术原理与应用》[M].黎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