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靶场与联合试验训练

2006-08-24王国玉冯润明

现代军事 2006年9期
关键词:靶场逻辑设施

王国玉 冯润明

近年来,各种新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概念不断涌现,特别是美军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作战概念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的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武器装备的采办、试验和和部队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应该按实战要求、在联合作战环境下进行试验训练。而以往,世界各国大都按军兵种和武器发展的需要,“烟囱式”地独立建设不同用途的试验训练靶场和设施。这种以军种和武器为中心的传统靶场试验训练模式,难以适应以信息为中心、以联合作战为特征的试验训练的需要。特别是现代联合作战的规模和形式超出了单个靶场的覆盖范围,必须联接多个靶场和仿真设施,通过资源共享进行靶场联合试验训练。

此外,各国还纷纷改进采办策略,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强调基于仿真的采办,以模型和仿真为纽带建立跨功能、跨阶段、跨部门的协同环境,进行一体化的研究、开发、试验与训练,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武器装备。随着采办的武器系统越来越先进和复杂,进行试验训练的要求越来越高,军方越来越多地要求进行跨靶场边界、跨试验训练边界、跨真实和虚拟资源边界的联合试验训练。

在这些需求背景的驱动下,以多靶场一体化联合试验训练为主要目标,并促进仿真试验训练的“逻辑靶场”概念应运而生了。

逻辑靶场的概念

“逻辑靶场”(LogicalRange,LR)是指没有地理界限、跨靶场与设施的试验训练资源的集合体。这些可用于构建逼真试验训练环境、完成试验训练任务的真实与虚拟的资源,包括空域、海域,实际的部队,武器和平台,以及模拟器、仪器仪表、模型与仿真、软件与数据,甚至试验训练计划等等。它们通常分布在不同的试验训练靶场、设施或试验室中,一旦试验训练任务需要,就可以快速配置、组合成具体的逻辑靶场,进行一体化的联合试验训练。

这种根据具体试验训练需求、面向所有靶场和设施,通过各类资源的灵活组合和互操作,由任何靶场或设施将真实、虚拟或构造的资源“无缝”集成起来,建立特定的试验训练系统的思想,就是建设“逻辑靶场”的初衷。

“逻辑靶场”的基本概念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单个野外靶场而言,逻辑靶场可根据具体的试验训练需要、由分布在不同位置的靶场组成,而不限于某个具体的物理靶场。逻辑靶场本身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和靶场能力灵活组合、共享不同靶场的资源,建立具体的逻辑靶场。另一方面,在真实野外靶场的基础上,还可组合、共享各种仿真资源,包括计算机建模与仿真设施、系统集成试验室、“硬件在回路”试验设施等各种试验和测量设施中的仿真资源,从而将真实世界融入仿真世界,或者说通过仿真世界来扩展真实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把“逻辑靶场”称为“合成靶场”。

逻辑靶场需要在平时就实现各试验训练靶场和设施的互连,用时根据具体目标按需“无缝集成”。除了真实的武器系统和兵力之间可以彼此交互外,它们还可与仿真的武器和兵力交互而不管各种资源位于何方,从而使一个个“烟囱式”的靶场变成为一体化联合试验训练的靶场联合体,即“联合试验训练靶场”(JointTestandTrain·ingRange)。

美国的联合试验训练

美国自1972年建立联合试验与评估机制,至今已有30多年。1992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明确提出试验训练领域需要互连和互操作,建议充分连接试验靶场和设施、训练靶场、试验室和其他仿真设施,以改进试验和训练。1994年,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电子化连接训练靶场的需求总结”中,明确了电子化连接各个靶场复合体与仿真设施、建设联合训练靶场的需求。

1995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发起了三军联合的“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计划,以建立一个能在各试验靶场、训练靶场、试验室和仿真设施之间实现共享、重用和互操作的体系结构。该计划首次提出了“逻辑靶场”的概念,描述了未来靶场跨边界“无缝集成”、联合试验与训练的总体蓝图。为了促进“逻辑靶场”的实现与具体应用,美军还开展了“虚拟试验与训练靶场”、“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公共系统”、“地域性靶场联合体”等几个密切相关的项目研究,为逻辑靶场的计划、建立、运行与控制、数据处理与显示,以及靶场之间的互联、配置与管理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全寿命支持。

1997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联合试验和训练靶场路线图”,为促进“逻辑靶场”的实现制定了靶场系统建设的宏观决策和战略规划。1998年,一些已有的项目合并成“2010基础创新”计划。同年,美国国防部的“建模与仿真高层体系结构”、“联合先进分布式仿真·联合试验与评估”项目取得重大成功。尤其是后一个项目,针对电子战、C41SR和精确制导武器进行了广泛试验,验证了先进分布式仿真技术应用于试验与评估领域的效能,确认了不同地理位置的靶场、设施、试验室及仿真资源“无缝”集成,进行联合试验训练的可行性。

“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计划还针对逻辑靶场的概念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多靶场联合演习,使得许多靶场与设施的综合集成与联合试验训练可以彼此兼容,并与范围广阔的仿真领域联合起来。随后,该计划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联合试验和训练活动中,如美国联合兵力司令部组织的“千年挑战2002”联合演习,“联合作战识别演习2003”、“联合特遣部队协同演习04—2”、“联合红旗2005”演习等。

逻辑靶场的具体实例

在逻辑靶场的概念下,许多靶场和设施根据自身的任务使命、地理特征及能力需求,与其他靶场和仿真设施进行互连、协作,进行联合试验训练。美军目前已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的区域性靶场与设施联合体,如切萨皮克区域靶场联合体、西南靶场复合体、西南防御复合体、东南试验与训练区域、沿海作战训练复合体等。

例如,著名的美空军电子战环境模拟器(AFEWES)系统是一个“硬件在回路”的电子战试验设施,本身就是由多个试验室互连组成的分布式试验设施。为了扩展试验训练的范围和逼真度,它还通过网关与其他的靶场设施联合进行试验,目前已实现互联的靶场和试验设施包括: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科特兰空军基地、艾格林空军基地、内利斯空军基地的试验或训练靶场、海军空战环境试验与评估设施,以及一些作战仿真试验室。空战环境试验与评估设施(ACETEF)既是“大西洋靶场与设施”中的重要地面试验设施,还是切萨皮克区域靶场联合体的重要成员。它可以通过互联应用于联合试验训练,在网络中心战试验和基于仿真的采办中具有重要

地位。

切萨皮克区域靶场联合体(CRRC)的形成始于1995年,当时隶属于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最初的工作是探索联网使用它的“研究、开发、试验与评估复合体”以增强海军航空兵训练的可行性。1996年末,其工作范围从海军及陆战队训练扩大到陆军和空军训练,陆军的阿伯丁试验中心也随后加入,从而被正式称为切萨皮克区域靶场联合体。随着各成员之间通信与合成程度的不断增加,该联合体的职能从起初只支持作战部队训练扩展到支持联合试验,随后,支持作战需求试验和互操作试验也成为它的目标,并增加了新的成员组织。目前,CRRC已包含美军舰队司令部训练靶场、大西洋靶场与设施、国家主要靶场与试验设施基地、陆军阿伯丁试验场、陆军希尔堡训练靶场、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试验与训练靶场、联合互操作试验司令部华盛顿作战分部、海军水下作战中心、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达尔格伦分部等组织。

西南靶场复合体(SRC)是另一个典型的多靶场联合体。它是美国国防部对靶场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对象,拥有世界上范围最广的试验与训练靶场以及优秀的武器专家:靶场资源包括空域、测试仪器、试验室、仿真设备、舰船、机库、靶标等,各自使命不同、互为补充;地形从沙漠、平原、森林、高山到开阔的海域、海岸线和岛屿等,并远离居民区,可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使用真枪实弹而不会有安全保密问题。靶场通过一系列微波、专用和租借的光纤电缆、卫星数据链路进行联网,可为陆、海、空战以及弹道导弹防御的研究与开发、试验、训练、战术与条例的开发等不同应用领域提供全面支持,特别适应现代作战的挑战。

以外,美军还有许多联接零散基础设施的项目计划,比如海军、空军、陆军、联合互操作司令部联合进行的C41SR系统“互操作试验与能力评估”项目、国防部正在进行的“联合分布式工程设备”项目,以及空军的“联合合成战场空间”、海军的“协同工程环境”和“分布式工程设备”,陆军的“联合虚拟作战空间”和“互操作试验床”联合项目,还有“联合军种作战空间环境”项目等等。它们不仅将形成许多不同任务类型的联合试验训练能力,还将为形成整个国家的联合试验训练能力提供基础与经验。

美军联合试验训练的新进展

美军是基于逻辑靶场概念进行联合试验训练的始作俑者和先行者。近些年来,美国国防部根据联合兵力转型的需要,制定了联合试验训练转型的发展计划。其目标是在已有的靶场互联和区域性靶场联合体的基础上,将“国家主要靶场与试验设施基地”(MRTFB)和联合训练基础设施发展成一个基于全球信息栅格的大系统,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作战环境下进行试验和训练。

联合训练方面,“联合国家训练能力”(JNTC)是训练转型的核心。JNTC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于2003年1月赋予联合部队司令部的一项重要使命。它一方面将建立或改善各军种的国家训练中心,为各军种提供在逼真作战环境下以军种为中心的战术训练:另一方面把以军种为中心的训练扩展到联合作战训练,提高各军种之间的横向联合能力,以及各级指挥机构之间的纵向联合能力。该计划包括两项并行的工作:一是集成已有的各军种训练手段,平稳地增加联合训练能力:二是增加各军种和联合训练设施之间的互操作程度,以建立联合的、全球联网的训练能力。随着JNTC的成熟,它将承担更多职能,如试验与评估、概念开发、快速原型、任务演练等。为此,联合部队司令部将建立一个全球联合训练通信基础设施,使用全球信息栅格和国防信息系统局及其他机构的现有资源,把网络伸展到当前互联程度不足的训练地区和靶场。在2004财年,JNTC已通过联合训练与试验网络(JTEN)互连了19个军种和机构的训练场,2005财年又增加了14个训练场,为联合训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联合试验方面,2002年12月,美国作战试验与评估主任向国防部长建议,应该采取行动建立类似于“联合国家训练中心”的联合试验与评估能力。为此,美军“2006~2011财年战略规划指南”针对“兵力转型中的联合试验”,要求国防部提供新的联合作战试验能力,并制定“在联合环境下试验的路线图”。该路线图于2004年11月得到批准,并成立了多个专业组协同开发具体的实现计划。为了研究在联合环境下试验的过程与方法,美国防部开展“联合试验环境方法学”(JTEM)可行性研究项目,考查已有的“多军种分布式试验”(MSDE)所采用的过程与方法,作为建立一个持久的、分布式的联合试验环境的第一步。美国国防部还开展“联合任务环境试验能力”(JMETC)项目,通过网络将分布在各靶场设施中的真实和虚拟的系统联接起来,为系统工程、试验与评估、训练等活动提供广泛、持久的服务。“联合任务环境试验能力”还将与“联合国家训练能力”互操作,促进试验和训练的协同和资源重用。

此外,在联合试验和训练转型中,试验与训练的协作将越来越密切。在“千年挑战02”联合试验中,首次实现了试验靶场与训练靶场的综合集成。“联合特遣部队协同演习04,2”是第一个同时进行试验和训练的联合演习,既给试验人员提供了试验机会,又给作战人员提供了训练环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猜你喜欢

靶场逻辑设施
逻辑
网络靶场的建设现状、基本特点与发展思路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贵阳建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
夏威夷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