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
——兼与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
2016-09-08智瑞芝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智瑞芝(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研究探索
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
——兼与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
智瑞芝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通过计算浙江省2006-2013年制造业的31个大类行业的研发强度,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制造业的产业技术高低进行了划分,界定出研究需要的中低技术制造业。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2006年-2013年8年来的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浙江省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高于中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创新绩效高于高技术产业;并按照创新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将中低技术产业分为创新效率增长型产业、创新效率减小型产业,创新效率平稳型产业以及创新效率无规律型四大类型。最后就如何提高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提出了几点浅见。
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DEA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技术产业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许多科技政策制定者眼中,经济的高增长就等于发达的高技术产业,而大量的中低技术产业被不同程度的忽视。根据OECD的报告,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只占国民经济增加值的3%,如果将汽车等中高技术产业包含进来该比例也只会增加至8.5%。白玲、邓玮(2008)认为,中低技术产业依靠其不同于高技术的创新方式,不仅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创新频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1]。许超(2011)认为,在发达经济体中,低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远远高于高技术产业[2]。据统计,目前我国中低技术产业的比例仍占85%左右,而且中低技术产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浙江省作为我国的沿海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大量的以传统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中低技术制造业为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准确理解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现状,并且在科技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低技术制造业范围界定及数据来源
(一)中低技术产业的界定方法
中低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1986年,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提出以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之比,即研发强度为标准,将各国产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产业,后又将中技术产业细分为中高、中低两类。研发强度大于5%的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介于3%-5%的产业称为中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介于1%-3%的产业称为中低技术产业,研发强度小于1%的产业称为低技术产业。由于这一标准直观易用,逐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中低技术产业(Low-and-medium-tech,LMT),通常指研发密集度小于3%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学者根据中国国情在划分方法上有着自己的看法。由于中国工业整体研发强度不高,都属于中低技术产业范围,即使是科技部划分出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仍然达不到中高技术水平。因而我国学者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了适合国情的划分尝试。江剑、官建成(2008)以研发强度为划分标准,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高-中-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3]。高洪成、王琳(2012)采用研发强度、研发人员素质、产品创新度3种指标,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高-中-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4]。郭兵(2014)采用全部制造业剔除高技术产业(采用技术部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的方法进行了划分[5]。
(二)本文关于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的界定
《浙江经济普查年鉴》以及《浙江科技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对中-低技术产业的专门统计,本文以浙江省第二次、第三次工业普查年鉴以及浙江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了浙江省2006-2013年制造业的31个大类行业的研发强度,以8年的平均研发强度作为划分指标,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制造业的30个行业进行了产业技术高低的划分(见表1)。从表1的计算结果来看,浙江省制造业整体上研发强度不高,如果结合OECD划分标准判断,均处于中低技术产业水平。因而,本文借鉴江剑、官建成(2008)的研究方法,同时考虑科技部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对高、中、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其中,平均研发强度在2%以上为高技术产业,平均研发强度在0.7%-2%之间是中技术产业,0.7%以下为低技术产业。目前浙江省制造业中,高中低技术产业的数量之比为4∶12∶13。
表1 浙江省2006年-2013年制造业各行业的平均研发强度统计
续表
从表1中可见,中技术产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12类。低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13类。
二、浙江省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度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对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简记为DMU)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方法。该模型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创建,现在已经成为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EA方法用于评价多个同质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特别适用于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的效率评价。目前该方法包含的模型非常多,本文使用最常用的CCR模型以及BCC模型进行评价。
(二)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
1.指标体系的选取。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性,投入产出指标多且复杂的系统,难以直接衡量,必须通过替代指标间接衡量。结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在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可比性、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系统性与动态性等原则,选取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浙江省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测算与分析。本文选择从投入角度评价浙江省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运用Deap-2.1软件进行分析,计算2006-2013年8年间浙江省高-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结果见表3。
表3 浙江省2006-2013年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绩效
续表
(1)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总体比较。从下图1可知,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绩效与产业技术高低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高技术制造业各行业的创新绩效值较为集中在0.4-0.6之间;中技术制造业各行业的创新绩效值较为集中在0.6-0.8之间;低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创新绩效较为集中在0.8-1之间。可见,整体上来看,浙江省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高于中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中技术产业创新绩效高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池仁勇等(2014)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表明,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高技术产业高[6]。
从创新计算结果角度分析,各技术产业技术有效行业个数为:高技术产业4个行业8年来均处于技术无效,创新绩效值不为1。中技术产业12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年中存在5年技术有效,创新绩效值为1,其余三年虽然处于技术无效,但是创新绩效值大于0.7,处于较高水平;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这两个行业存在1到2年的技术有效,金属制品业其余年份均维持在0.7左右,但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其余年份处于较低水平,波动幅度大;中技术产业其余8个行业8年来一直处于技术无效。低技术产业13个行业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和制鞋业、纺织业这两个行业8年来均处于技术有效,技术效率值始终为1;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8年中除1年存在技术无效外,其余7年均处于技术有效;纺织服装、服饰业,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这3个行业在8年中有3~4年处于技术有效,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其余年份接近技术有效,而剩余行业技术效率值与1相比差距较大;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存在1年技术有效,低技术产业剩余行业8年间均处于技术无效。
图1 浙江省2006-2013年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平均创新绩效
(2)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行业比较。按照评价结果可将高-中-低技术产业分为创新效率增长型产业、创新效率减小型产业,创新效率平稳型产业(技术效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不超过0.2)和创新效率无规律型产业。在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个产业属于创新效率平稳性,技术效率值分别在0.3、0.4和0.45左右波动,较为平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创新效率无规律型产业,上下波动幅度较大,且随时间增长,无明显规律。在中技术产业中,创新效率增长型产业主要有食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值大体呈增长趋势,但是涨幅不高,且仍处于无效率阶段。创新效率减小型产业主要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橡胶和塑胶业、金属制品业这三个行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橡胶和塑胶业这两个行业前7年技术效率值逐年减小,直至2013年有所回升,金属制品业8年技术效率大体呈递减状态,且一直处于技术无效阶段。创新效率平稳性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两个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年技术效率值在0.65之间波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年技术效率值在0.55之间波动,均处于技术无效。其余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无明显变化规律,是属于创新效率无规律型产业。在低技术产业中,创新效率平稳型主要有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和制鞋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四个行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和制鞋业、纺织业这两个行业8年一直处于技术有效阶段。纺织服装、服饰业在0.95左右波动,接近技术有效,农副食品加工业在0.3左右波动,处于技术无效。其余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无明显变化规律,是属于创新效率无规律型产业。
三、结论与建议
研究显示:浙江省低技术制造创新绩效高于中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创新绩效高于高技术制造业。但从总体来分析,浙江省制造业的总体创新效率表现整体欠佳,且大部分产业的创新效率变化呈不稳定状态。为提高浙江省中低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处理好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技术产业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而中低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因而对中低技术产业缺乏系统、前瞻性统筹规划,使得产业发展处于自发盲目状态,往往容易陷入“低端陷阱”。从中低技术企业来看,克服“低端陷阱”的动力不足,甚至部分企业产生“创新早死,不创新晚死”的短浅认知。因而,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小制造业技术创新对浙江省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高瞻远瞩、从区域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制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二、处理好不同所有权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经济的“总掌舵”,应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为不同所有权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制定各种配套优惠措施,支持中低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在人才利用上花大工夫。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而浙江省传统制造业大都在家庭作坊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发展而来,其技术力量、资金实力都比较弱,加之高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制度随意性较大。因而,政府应引导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尝试建立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人才共享制度。
[1]白玲,邓玮.科技创新在中低技术产业中为什么同样重要[J].社会科学战线,2008(6):80-85.
[2]许超.略论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山西科技,2011,26(1):1-3.
[3]江剑,官建成.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6):1325-1332.
[4]高洪成,王琳.高中低技术产业范围界定标准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3):46-48.
[5]郭兵,中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行业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64-70.
[6]池仁勇,刘娟芳,张宓之,李瑜娟.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6):61-65.
(责任编辑:牛域宁)
注:*本文受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课题资助;同时受到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基地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JDLXZD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