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静脉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2016-09-06魏忠荣靳国伟戴维思马洁雨玉溪市人民医院CT室云南6531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肠壁后处理管腔

魏忠荣,陈 涛,靳国伟,戴维思,马洁雨(玉溪市人民医院CT室,云南653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静脉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魏忠荣,陈涛,靳国伟,戴维思,马洁雨(玉溪市人民医院CT室,云南6531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肠系膜静脉(MV)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MV病变患者的CTA资料(平扫、增强、血管成像)。结果栓塞性病例11例:平扫肠系膜上静脉(SMV)管腔增粗、密度增高9例,小肠肠壁密度增高2例、积气1例;增强见管腔偏心性、铸型充盈缺损并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至闭塞,管壁呈环形轻-中度强化;血管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见SMV及肠系膜下静脉(IMV)狭窄、中断、不显影;曲面重组(CPR)清晰显示栓子情况及范围、周围毗邻关系;SMV主干破裂并血栓形成1例:平扫胰头下方血肿影,增强无强化,SMV未充盈;血管重建SMV未见显影。结论MSCTA多种图像后处理方式相结合可多方位、立体显示MV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等多方面信息,是一种肠系膜静脉成像的理想方法。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肠系膜静脉;血管造影术;血管性疾病

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腹部肠系膜动脉血管性病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肠系膜静脉(mesenteric vein,MV)血管成像技术及相关病变报道国内并不多见,但MV病变在临床诊疗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分析12例MV病变患者的CTA资料,以探讨MSCTA在MV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12月该院行腹部增强扫描及肠系膜血管成像诊断为MV血管病变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9.66± 10.82)岁。临床表现12例均有不同程度腹痛(2例剧烈腹痛),腹部刀刺伤1例;基础疾病伴有肝硬化患者5例。

1.2方法

1.2.1扫描方法及参数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128层容积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120 kV,250 mA,0.6 s/1转,层厚5 mm,螺距0.984。平扫后经肘部静脉留置针注射碘海醇注射液90~100 mL(35 g I/100 mL))及生理盐水40~60 mL,注射速率均为4 mL/s。动脉期采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监测阈值达150 HU后触发动数据采集,触发后延迟5s曝光扫描。静脉期在动脉期后15~20 s行MV成像数据采集,行0.625 mm薄层重建后将数据传至ADW4.4工作站行MV后处理。

1.2.2图像后处理技术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 sity projection,MIP)、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法(sliding thin slab maximum vsminimum projection,STS-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d planner reformation,CPR)等,结合多角度旋转、剪切、自动去骨、融合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

1.2.3观察内容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狭窄范围、同周围血管关系及有无侧支循环建立、与肿瘤的关系等。轴位结合冠状位、MPR像观察肠管有无扩张积液,肠壁厚度及密度的变化,肠壁有无强化异常,肠系膜有无水肿积液,腹膜有无增厚、腹腔有无积液等。

2 结 果

栓塞性病变11例: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10例,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IMV)及SMV1例。CT平扫:SMV管径增粗及管腔密度增高9例,系膜及腹膜密度增高8例,腹腔少-中等量积液9例,小肠肠壁密度增高2例、积气1例(图1a);增强CT:管腔偏心性、铸型充盈缺损并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管壁呈环形轻-中度强化(图1a~b);VR:SMV 及IMV中断、不显影(图1c);STS-MIP:与SMA相伴行的MV属支呈铸型充盈缺损(图1d);CPR:可清晰显示栓塞情况及范围大小、周围毗邻关系(图1e)。SMV破裂并血栓形成1例:平扫胰头区及其下方见团片状混杂稍高密度影,增强无强化,SMV未见充盈;血管成像:SMV未见显影。

图1 肠系膜静脉血管性病变的CT征象

3 讨 论

3.1MV病变的临床特征及CT征象一旦各种病因引起MV管腔狭窄、闭塞,将引起引流区域肠管血液回流障碍,重者导致肠缺血坏死,危及患者生命。MV病变以缺血性病变多见,栓子以血栓为主,其次为瘤栓,其中SMV病变明显多于IMV[1]。血栓形成可继发于肝硬化或肝外压迫引起门静脉充血和血液淤滞、腹腔内感染如化脓性阑尾炎等、某些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口服避孕药等所致的高凝状态、腹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腹腔恶性肿瘤直接压迫阻断MV血流等;而瘤栓多继发于门静脉瘤栓向下生长侵及SMV。临床症状最常见症状为不同程度腹痛,部分表现为激烈的腹痛与轻微的阳性体征不相符[2],本组2例MV血栓广泛形成患者即为类似表现;其他表现有腹胀、呕吐、腹部不适、发热,重症者有便血等。

既往由于检查手段的限制及对肠系膜血管病变认识不足,致使该类血管疾病常被漏诊、误诊。MSCTA可以清晰地显示肠系膜血管的异常改变,准确显示肠腔、肠壁及肠系膜的病理改变,大大提高了该病的确诊率[3]。本组MV病变CT征象为:平扫SMV管径增粗及管腔密度增高8例,平扫SMV主干平均CT值为69 HU,腹主动脉平均CT值为51 HU,与文献报道较相似[4];肠系膜血管周围腹膜及系膜密度增高、毛糙8例;腹腔少-中等量积液9例,小肠肠壁积气1例。本组4例MV结构无明显改变,腹膜系膜无明显变化,腹腔无积液。分析原因可能为:血栓范围局限,管腔轻-中度狭窄,肠壁血液回流尚可,未引起回流障碍,此时需行增强扫描明确诊断。增强扫面显示管腔偏心性、铸型充盈缺损并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此征象是MV血栓性病变确诊的金标准[5]。本组2例SMV广泛血栓形成病例及1例小肠广泛出血坏死病例分别见环形稍高密度影,肠壁环形增厚、水肿明显,和线状、串珠状气体影,均转上级医院手术。肠壁肿胀密度增高、积气,是肠管坏死的敏感指标,与郑婉静等[1]报道的结论一致。VR及STS-MIP表现为SMV及IMV中断、不显影,对于栓子显示不佳;CPR清晰SMV主干及属支内广泛血栓影像及与周围的毗邻关系。VR、MIP、STS-MIP图像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显示栓塞位置、程度、范围、病变血管的形态、走行,为临床医师提供立体、逼真的病变血管形态。轴位及MPR能够细致观察肠壁强化程度、肠壁水肿变厚、肠腔扩张等情况。CPR适于观察较大的走行迂曲的血管,即使由于动脉或静脉血管栓塞无对比剂填充,仍可依据周围血管影像将其走行轮廓勾勒出来,便于观察血管栓塞的范围、长度及显示血管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6]。对于外伤导致肠系膜静脉主干破裂患者,常表现为腹腔积血(以肠系膜血管走行区较多),而腹腔脏器未见明显损伤。增强扫面见血肿区对比剂外溢为血管损伤的直接征象,但此征象较少见。血管成像可鉴别肠系膜动脉或静脉损伤:血管成像见MV狭窄、中断、不显影,而SMA显示良好。

3.2MSCTA在MV血管成像中的优势腹部平片对本类疾病无特异性,部分可表现为肠梗阻征象,选择性肠系膜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血管性病变的金标准,还可以经肠系膜动脉注射溶栓药物,但其为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风险较大[7],且肠系膜静脉显像效果欠佳,一般不作为首选;超声检查可发现SMV主干血栓,但易受肠气干扰及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无辐射及无创的检查技术,图像清晰,能分辨斑块性质,可以较好的显示SMV主干,但对小血管显示不佳、操作复杂、成像速度慢、对钙化不敏感也是其不足之处。MSCT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全腹部扫描时间短,重建图像质量高、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多方位、立体显示MV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有无侧支循环等多方面信息,是一种肠系膜静脉成像的理想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原因不明的腹痛或临床怀疑MV病变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影像科医师除应观察腹腔脏器肠情况外,还可行肠系膜血管成像观察肠系膜动静脉有无异常,为临床医师明确诊断、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1]郑婉静,曹代荣,郑贤应,等.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CT平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6):68-70.

[2]王深明,姚陈,李勇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疗应注意的问题[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3):26-28.

[3]Koksel O,DemirApaydin F,Ayan E,et al.Elastofibromadorsi:Review of eightcases[J].Surg Today,2010,40(5):423-427.

[4]王建良,朱玉春,朱敏.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1):54-56.

[5]何兵,刘保东,罗昕,等.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43-1246.

[6]李晨霞,张蕴,张月浪,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2):250-252.

[7]Kock MC,Adriaensen ME,Pattynama PM,et al.DSA versus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 i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Radiology,2005,237(2):727-73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3.046

B

1009-5519(2016)03-0437-03

(2015-10-25)

猜你喜欢

肠壁后处理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