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漳州试验总结

2016-09-06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

中国糖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柳城云蔗农科院

张树河,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2*

(1.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漳州363005;2.广西大学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南宁530004)

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漳州试验总结

张树河1,李和平1,李瑞美1,潘世明1,2*

(1.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漳州363005;2.广西大学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南宁530004)

对11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在漳州蔗区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有粤甘43和闽糖02-205;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有赣蔗07-538、闽糖02-205和云瑞07-1433;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闽糖02-205和粤甘43。漳州2新1宿的甘蔗区试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产量;含糖量

甘蔗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需要在不同区域进行试验种植,是甘蔗品种能否顺利通过鉴定与推广的关键环节[1-2]。2014—2015年,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按照全国甘蔗品种区试的要求,对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福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云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等7家单位选育的10个甘蔗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进行2年新植(2014、2015年)、1年宿根(2014年)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初步明确了参试品种的产量、糖分及适应性表现,现将区试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品种11个:云瑞07-1433、福农07-2020、粤甘43号、柳城07-500、赣蔗07-538、福农40号、粤甘46号、闽糖02-205、福农07-3206、云蔗08-2060和ROC22(CK)。

1.2 方法

本试验在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农场进行,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行长5m,行距1.2m,小区面积30m2,小区下种量150段双芽苗,地膜覆盖。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栽培措施进行。

1.3 调查测定项目

在甘蔗收获前调查出苗、发株、分蘖、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枯心苗数等农艺性状,从11月到翌年1月每月中旬取样进行糖分化验,测定分析甘蔗蔗糖分、纤维分、重力纯度、简纯度等工艺性状。分析按《甘蔗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的方法进行[3];数据结果运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农艺性状

从表1可知,出苗率比对照高的有福农07-2020、粤甘46号、闽糖02-205和福农07-3206,粤甘46号最高达到80.17%,宿根发株率比对照高的有粤甘43号、闽糖02-205和福农07-3206;分蘖率新植福农07-2020、粤甘43号、福农40号、福农07-3206和云蔗08-2060表现高于对照,宿根粤甘43号、福农40号和云蔗08-2060高于对照,分蘖率云蔗08-2060新植宿根表现均最好,分别达到105.45%和225.01%;株高表现较差,新植只有福农40号与对照相当,宿根只有闽糖02-205高于对照,平均株高只有闽糖02-205与对照相当,其余均低于对照;参试品种多为中茎种(茎径在2.5~3.0cm间),云瑞07-1433和柳城07-500为中大茎种(平均茎径分别达到3.09cm和3.02cm);有效茎数对照公顷平均为66814条,粤甘43号、闽糖02-205、福农07-3206和云蔗08-2060,其中云蔗08-2060最高达到74771条。

表1 国家第十轮区试甘蔗农艺性状表现

2.2 蔗茎产量

从表2中2新1宿试验结果可知,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粤甘43号、闽糖02-205、柳城07-500、云蔗08-2060、福农40号、云瑞07-1433、福农07-3206、福农07-2020、粤甘46号和赣蔗07-538;比对照蔗茎产量(126.36t/hm2)增产的品种只有粤甘43号(130.76t/hm2),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只有赣蔗07-538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但未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当,差异未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表2 国家第十轮区试甘蔗产量与蔗糖分表现

2.3 甘蔗蔗糖分

从表2中2新1宿试验每年11月至翌年1月甘蔗蔗糖分统计结果可知,参试品种平均甘蔗蔗糖分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赣蔗07-538、闽糖02-205、云瑞07-1433、云蔗08-2060、粤甘46号、福农07-2020、柳城07-500、粤甘43号、福农07-3206和福农40号;11月—1日平均蔗糖分比对照高0.5%(绝对值)以上的有赣蔗07-538(1.68%)、闽糖02-205(1.14%)和云瑞07-1433(0.79%);根据蔗糖分表现,各参试品种在漳州蔗区均为早中熟品种,无晚熟品种。

2.4 蔗糖产量

从表3中2新1宿蔗糖产量统计可知,参试品种平均蔗糖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闽糖02-205、粤甘43号、云蔗08-2060、柳城07-500、云瑞07-1433、赣蔗07-538、福农07-2020、粤甘46号、福农07-3206和福农40号;比对照蔗糖产量增产的有闽糖02-205和粤甘43号,增产分别为6.89%和4.19%,其余品种均比对照减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只有福农40号与对照差异显著但未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当,差异未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2.5 甘蔗病虫害

从表4可知,所有参试品种均出现枯心苗,发生率较低,仅为0.48%~1.37%;病害表现方面:只有对照出现黑穗病,发病率低,仅有2.67%;花叶病只有云蔗08-2060发生,发病率低,仅有3.00%;有5个品种出现梢腐病,发病率为0.67%~4.67%,由高至低依次为云瑞07-1433、福农07-2020、柳城07-500、赣蔗07-538和福农07-3206;5个品种出现赤腐病,发病率为2.67%~33.33%,由高至低依次为粤甘43号、柳城07-500、赣蔗07-538、福农40号和福农07-2020;参试品种无黄叶综合症的发生。

表3 国家第十轮区试甘蔗含糖量(t/hm)表现

表4 病虫害表现

3 小结

3.1 全国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漳州2新1宿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现较好的工农艺性状。粤甘43和闽糖02-205表现出高产和含糖量高的特性;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有赣蔗07-538、闽糖02-205和云瑞07-1433,平均蔗糖分比对照高0.5%以上,增幅分别为1.68%、1.14%和0.79%。

3.2 所有参试品种均出现枯心现象,发生率低只有0.48%~1.37%;只有对照出现黑穗病,发病率2.67%;只有云蔗08-2060出现花叶病,发病率3.00%;云瑞07-1433、福农07-2020、柳城07-500、赣蔗07-538和福农07-3206出现梢腐病,发病率为0.67%~4.67%;粤甘43号、柳城07-500、赣蔗07-538、福农40号和福农07-2020五个品种出现赤腐病,发病率为2.67%~33.33%,其中粤甘43号最高达到33.33%。

[1]张华,罗俊,袁照年,等.国家甘蔗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8,29(6):744-750.

[2]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等.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J].中国糖料,2016,38(3):1-5.

[3]广东省甘蔗糖业食品科学研究所.甘蔗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65:23.

[4]Tang Q Y,Fang M G.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Experimental design,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M].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Summary of the Tenth National Regional Sugarcane Varieties Trial in Zhangzhou,Fujian

ZHANG Shu-he1,LI He-ping1,LI Rui-mei1,PANG Shi-ming1,2*
(1.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angzhou,Fujian 363005;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ugarcane Industr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

ROC22 chosen as the control variety,Eleven sugarcane varieties of the 10th national regional trial were conducted after two years on plant cane and one year on ratoon cane in ZhangZhou,Fuji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uegan43 and Mintang02-205 got high cane yield,meanwhile Ganzhe 07-538,Mintang 02-205 and Yunrui 07-1433 obtained high sucrose content,and Mintang 02-205 and Yuegan 43 had good performance in high sucrose yield.The tes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breeding and popularization of excellent varieties.

sugarcane varieties;the tenth regional trial;yield;sugar yield

S566.103

A

1007-2624(2016)06-0022-03

10.13570/j.cnki.scc.2016.06.009

2016-05-17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CARS-20-6-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R1012-2)。

张树河(1975-),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选育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E-mail:zsh88835@163.com

潘世明(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选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panshiming666@sina.com

猜你喜欢

柳城云蔗农科院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云南省第十五轮甘蔗品种区试新植德宏点评价
县级微信公众号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初探
依托柳城宋元古窑提升柳州文化软实力
云南省甘蔗品种第十四轮区域化试验保山点总结
云南甘蔗品种第四轮生态育种试验保山试点总结
几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龙州的种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