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抗战楷模的真实写照
——江苏纪念抗战胜利献礼片《韩国钧》

2016-09-05王其银海安县委宣传部江苏海安226600

档案与建设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杨公馆海安

王其银(海安县委宣传部,江苏海安,226600)

民族抗战楷模的真实写照
——江苏纪念抗战胜利献礼片《韩国钧》

王其银
(海安县委宣传部,江苏海安,226600)

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影片、大型4K电影《韩国钧》,于2015年8月20日在南京西康宾馆举行首映式。这部由江苏省档案局牵头,江苏有线华博在线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苏星瑞影业公司联合出品,以“民族抗战之楷模”[1]韩国钧为原型创作的民国人物系列电影开创了许多第一,诸如第一次将依据档案史料创作的抗战历史人物形象搬上银幕,第一次让档案部门与有线传媒、影业公司合作拍摄人物传记片等等。

博采众议,在剧本的人物塑造上取得突破

一部好的电影,首先离不开经得起推敲的剧本。韩国钧的题材,多年前曾拍过一部《千钧一石》的上下集电视剧。该剧曾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按理说,同一个人同一个题材,电视剧已拍过,再拍电影很容易出现雷同。何况该剧是描写一位80多岁的老人,情节又不复杂,要吸引观众是很不容易的。

为了取得突破,导演、编剧除仔细研读省档案馆收藏的韩国钧所编著的《朋僚函札》《永忆录》等文献,还先后多次到海安实地考察“韩公馆”──韩国钧故居,并数次召开剧本修改座谈会,认真听取海安各界,特别是对韩国钧生平有研究人士的修改意见,从而在人物形象、人物对话和情节安排上取得重大突破。比如《韩国钧》电影中云姑的人物形象塑造就颇有新意。韩国钧生前育有四子二女,几个儿子和大女儿因病或意外早丧,最后仅剩小女韩柳娴侍候左右,因此韩国钧比较珍爱。但是在那种特定的年代,尤其是韩国钧长期从政,一直在外奔波,对女儿的管教难免出现差池,加上日伪恶势力蓄意加害,致使女儿在街坊中声名不佳,如何入戏很难处置。导演、编剧听取多方意见后,安排了张妈的女儿──在上海读书的云姑返乡、被日本间谍梅机关利用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不仅使情节叙事合情合理,韩国钧坚拒日伪威逼的典型形象也更加丰满了。

韩国钧饱读诗书,生平著述也很多,如何让电影中他的语言像他这个人说的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剧本修改时,许多专家、学者对剧本人物对话的修改提出中肯意见。《韩国钧》电影中人们可以看到韩国钧应对军统人物常振中、汪伪政权汉奸李士群和日酋南浦、山下的许多充满正气又极具睿智的生动语言。韩国钧在河南、河北做过知县,任过矿务局总办,又到奉天交涉局任过职,还两度主政江苏,可谓什么人都见过,什么事都经过。因此他在日本人面前绝无委琐避让之态,说的每句话都掷地有声。原剧本写日军头目山下对韩国钧威胁,要其出任伪江苏省省长,诓言“日中亲善”,韩国钧反唇相讥时只提到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剧本修改时有人提出应将日军饭冢部队在海安丁所屠杀72人的事件一并提及,这不仅增加韩国钧嘲讽山下“日中亲善”之虚伪的语言力度,而且更好地铺陈了韩国钧洞察国内抗战形势,明察日军暴行,关爱家乡,力主国共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之所以能形成的思想基础。韩国钧是海安人,海安距丁所不远,他不可能不知道日军在丁所的暴行,以自己家乡遭受血腥屠杀的铁的事实反击山下,更具战斗力……

再如韩国钧弥留之际拉着常振中和“徐大夫”(新四军联络员、中共地下党员)的手让他们二人紧握到一起,希望国共两党精诚团结,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这样的情节描写都是电视剧《千钧一石》所未能表现的,堪称新的突破。

类似这样的修改有十多处,从而使剧本的创作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给电影拍摄提供了一个好的蓝本。

一丝不苟,用细节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电影是视觉艺术。要展现1941—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海安二度沦陷后的惨状,是需要导演和摄制人员花一番功夫的。

韩国钧故居现存面积很小,周围环境也早已不是历史上的样子。特别是韩公馆门前的石板街、对面的旧民居以及东侧的陆家巷已荡然无存,这给电影拍摄带来很大难度。许多重要人物进出韩府乃至日军围困韩宅等,都必须费尽心机转换角度拍摄,用句比较贴切的老话说:“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好在两个导演都是海安人,他们对历史上的海安比较熟悉,对韩公馆里的每个角落都做过认真研究,因此场景安排、分镜头切换都处置得非常到位。比如韩公馆客厅和小花厅——厢式建筑适宜拍内景,韩国钧回忆陈毅代军长等人在海安的情形以及敌机轰炸海安时韩从容不迫吃面条的场景在这两处分别拍摄。韩公馆大门面对石板街,入口处地方窄小,两张“冷板凳”却成了最好的道具,常振中等人要见韩国钧必须在这儿苦等……至于铁匠铺、中药铺,以及日机轰炸海安的场景,由于海安旧城区老街已被拆除,两位导演在海安多处寻找拍摄场地都不理想,只好移师李堡、白甸和常熟沙家浜拍成。

为了真实再现韩国钧身处劣境的儒雅性格,影片中两次闪现韩国钧侍弄花草的镜头。据海安街坊的老人们回忆,韩国钧生前非常喜欢花草树木,不仅在宅院栽种广玉兰、丹桂、蜡梅等名花异木,还侍弄了许多盆景,其中有一盆独具风骨的扬派黄杨盆景。这次拍摄《韩国钧》,导演和编剧特意将该盆景[2]列为剧中的一个细节来展示。黄杨耐旱耐湿,不惧高温,不怕严寒,种子可繁殖,插枝也能成活,是苏中地区最适宜栽种的一种优良树种,且木质坚韧细密……其品格适生内敛,文雅坚挺,经霜犹红,某种意义上是种人格化的象征。韩紫石晚年珍爱这盆黄杨,即便落难也带在身边,应该是他从黄杨适生坚韧、宁折不屈的品格上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韩公馆正厅

韩国钧故居

的确,韩紫石面对日酋威逼,刚正不屈,大义凛然,正是他栽种的黄杨、蜡梅、广玉兰坚韧刚正、身心高洁、不惧严寒之优良品格的真实再现!

影片后半部,韩国钧与张妈女儿云姑在徐庄有一段围绕黄杨盆景的对话,韩国钧借物喻志,嘴里说的是“淮扬孤魂”,心中则抱定与日军、汪伪政权不屈抗争到底,誓作“江淮柱石”[3]……

真可谓“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是张亚光、冯新民两位导演执导《韩国钧》,再现韩紫石人物形象而在细节处理上最见匠心的地方。

中规中矩,他把韩国钧演活了

剧本、场景是拍好电影的基础。真要把电影拍成功,最关键的还要演员把所演对象演活。

石维坚年逾八十,从艺几十年,扮演过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接到《韩国钧》电影剧本后,他认真阅读剧本,仔细揣摩表演对象的性格特征,还亲自参加剧本修改座谈会,认真倾听各种意见,力求全面把握韩国钧的人物形象。

令剧组人员十分敬佩的是,石维坚表演非常认真,许多场景拍了又拍,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导演在现场很心疼“老爷子”的身体,怕他挺不住,可石老坚持一丝不苟的表演。有些对白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要记住很不容易,石老依据其长期演话剧的扎实的基本功和超强的韧劲,硬是把对白说得有板有眼,恰到好处。

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韩国钧与各种人物一一“过招”,新四军代表、重庆军统人物、南京汪

电影首映仪式上,石老以谦逊的致辞恳求观众能认可他扮演的韩紫石形象……首映结束,剧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肯定了他的表演。

当然,电影也是遗憾艺术,《韩国钧》的拍摄、制作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韩国钧回忆陈毅代军长在海安,或“徐大夫”转述陈毅关注紫老健康、劝韩国钧北上或南下时,如能运用闪回艺术,再现当时韩国钧与陈毅“斟酒论诗文”的情景,将会使韩国钧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等等。

瑕不掩玉,《韩国钧》电影虽有些许遗憾,仍然是一部值得观赏、值得推崇的好影片。

注释

[1]韩国钧去世后,陈毅在纪念文章中称其为“民族抗战之楷模”。

[2]韩国钧生前珍藏把玩的这盆黄杨后来遗落他乡,被如皋花汉民购得,正式命名为“维扬遗孤”,并转赠海安“韩公馆”,现为该馆镇馆之宝。

[3]韩国钧面对日酋和汪伪政权威逼其出任伪江苏省长,大义凛然,严辞拒绝,并积极主张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挽救江淮危局。其所作所为使时人誉称“江淮柱石”(韩国钧墓仪门曾刻此语)。

猜你喜欢

黄杨公馆海安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沈阳远洋公馆
Graphene-tuned threshold gain to achieve optical pulling force on microparticle∗
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
上海季公馆
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
Vanke’s Empire
黄杨盆景欣赏
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