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患者不同留置尿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2016-09-05梁睿瑞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230011
梁睿瑞(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230011)
老年女性患者不同留置尿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梁睿瑞(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230011)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短期留置导尿管安全、有效的尿管固定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行留置导尿的女性患者66例,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将尿管固定于患者大腿内侧1/3处,再将引流管经由大腿下方固定于床边,观察组将尿管固定于大腿上侧1/3处,再将引流管固定于床边。将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尿路感染情况、护理难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概率、护理难易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大腿上侧固定法与传统大腿内侧固定法相比,确实有一定优势。
导管,留置;固定;方法;感染;护理
女性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侵入性诊疗技术之一[1]。本科留置尿管的多为60岁以上患有尿潴留、尿失禁的老年患者,身体防御功能降低,抵抗力差,再加上女性的尿道短、直,又与肛门和会阴处相邻,极易受会阴分泌物的污染而增加尿路感染概率。本研究通过对2种留置尿管的固定方法比较,探讨其对老年女性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及护理人员操作方便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留置导尿的女性患者66例,年龄65~80岁,置管时间大于或等于7 d。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纳入标准:患者住院期间因治疗或病情需行留置导尿术的女性老年卧床患者。置管前无尿路感染,无下尿路损伤史。严格按照《新编护理学基础》中的留置尿管操作标准进行置管[2],注入气囊液12~15 mL(能够有效防止尿液外渗、尿管脱出及减少感染率)[3-4]。观察组将尿管向上经大腿上方1/3处固定后再连接引流袋系于低于膀胱位置的床沿。对照组将留置尿管经大腿下方1/3处固定,并接引流袋系于低于膀胱位置的床沿。
1.2方法
1.2.1取样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统一标准的气囊导尿管(二腔导尿管或三腔导尿管),每天用聚维酮碘消毒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引流管2次。所有患者均在留置尿管的第3天留取尿液培养。取尿培养时先用聚维酮碘消毒乳胶导尿管尾端的分叉处,然后用5 mL的注射器进行抽取送检。
1.2.2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留置尿管患者第3天尿培养的阳性率。感染阳性率标准为[5-6]:每个高倍视野尿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0个,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5cfu/mL。(2)护理人员护理的难易程度。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留置尿管3 d后尿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尿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19,P=0.01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3 d后尿培养结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难易程度比较观察组更换衣裤方便率、护理观察直观率、会阴护理方便、翻身容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难易程度比较[n(%)]
3 讨 论
3.1留置尿管的导管经大腿上方1/3处固定可有效减少尿路感染概率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多由细菌经导尿管外面与尿道黏膜的间隙进入膀胱造成[7-9]。将引流管固定在大腿内侧,导尿管外壁易受阴道分泌物及粪便的污染,增加了尿路感染概率[10]。而将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避开了会阴部及肛门的污染,有效降低了尿路感染发生率[11]。本研究表明,留置尿管经大腿上方固定可以有效减少该类事情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留置尿管经大腿上方1/3处固定更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留置尿管经大腿下方固定,给护理操作带来了不便,不利于引流管的观察,必须要搬动患者肢体才能观察到被遮挡的部分导管,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留置尿管经大腿上侧固定,不但避免了患者在翻身移动时,导管的牵拉、变形、打折,且便于护理人员进行会阴护理及对引流管的观察。同时引流管经由大腿下方再由裤腰处引出,极易导致引起引流管打折,影响尿液的引流[12]。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更换病裤时是极为不方便的。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的方便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将留置尿管经大腿上侧1/3处固定更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尿管直观地观察,易于进行会阴及尿管的护理。另一方面,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留置尿管固定于上方降低了阴道分泌物和肛门处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尤其在老年患者为主的老年医学科,该方法更是可靠、可行的。
[1]Nazarko L.Reducing the risk of cstheter-mlal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 Br J Nurs,2008,17(16):1002-1006.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7-390.
[3]关艳丽.留置导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1):273-274.
[4]裴素华,李娥.不同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对尿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43):426.
[5]金晓英,陈清华.不同导尿管固定方法对脑卒中相关感染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7):98-99.
[6]高旭华.改良留置尿管外固定法对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120-121.
[7]郑丽,李冬咏.老年病人留置导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2,10(17):1570-1571.
[8]孙亦珍,王晓慧.女性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3A):624.
[9]李霞.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4,14(11):111-112.
[10]牛家兰.留置导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进展[J].安徽医学,2010,31(7):852-853.
[11]Nowatzki PJ,Koepsel RR,Stoodley P,et al.Salicylic acid releasing poly urelthane actylat polymers as anti-biofilm urological catheter coatings[J]. Acta Biomater,2012,8(5):1869-1880.
[12]刘晓妍,王莺.女患者术后短期留置气囊导尿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49-5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1.052
B
1009-5519(2016)11-1731-02
(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