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的护理实践
2016-09-05李春兰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
李春兰(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的护理实践
李春兰
(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
目的研究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采用品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注射正确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注射胰岛素患者60例,2014年6~12月实行一般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2015年1~6月实施品圈法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明确品管圈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由护士长及科室9名护士成立品管圈,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常规组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错误率为26.7%(8/30),干预组为6.7%(2/30),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凝聚力,发挥护理人员自身最大优势,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科室实施品圈活动,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的正确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
糖尿病/护理;胰岛素;注射;医院管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等将全面品质管理及QCC活动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行业[2]。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也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医学上常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这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是胰岛素的种类很多,注射不同的胰岛素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胰岛素笔,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对会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肾病科采用QCC来引导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提高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并得取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注射胰岛素住院治疗的患者,将2014年6~12月实行一般常规护理30例患者视为常规组;2015年1~6月实施QCC法护理的30例患者视为干预组,干预组明确QCC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由护士长及科室9名护士成立QCC。常规组患者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8~66岁,平均(53.2± 5.8)岁。干预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6~68岁,平均(55.6±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QCC护理方法
1.2.1.1明确主题,确定圈名由圈内所有成员共同选择活动主题,投票决定,按照上级政策、可行性、紧急性及圈能力等4个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圈名确定为“天使爱心圈”,拟定计划时间表。
1.2.1.2对问题现状进行调查常规组患者30例中出现注射胰岛素错误8例,其中消毒方法不正确2例,针头使用错误3例,注射方法错误3例,注射胰岛素错误率为26.7%(8/30)。
1.2.1.3确定目标目标值=存在现状值-改善值=存在现状值-(存在现状值×改善重点内容×圈内成员能力),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 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改善重点内容意指依据问题存在现状调查所得数据绘制出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在柏拉图中算出所需数据,圈内成员能力评分按照4个相关因素判定,包括:能独立解决(5分)、需一个单位协助(3分)、需多个单位协助(1分),依据本组成员能力评分算出平均值即为圈能力。本次改善前注射胰岛素错误率为26.7%,目标值为9.4%,改善重点为68.5%,圈内成员能力为88.4%。
1.2.1.4分析要因通过鱼骨图,分析造成患者出现胰岛素注射错误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患者自身、护理操作方法等方面。(1)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宣教不到位;新护士轮换,培训不到位,缺乏统一教授方法,不够规范。(2)患者自身原因:患者嫌费用高,不主动更换针头;部分患者记忆力减退,出现偏差。
1.2.1.5制订护理对策在找出原因后,QCC成员研究分析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运用戴明循环管理工具,制订了3个改善对策。(1)统一培训,护士考核:请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全员培训,统一操作流程,圈员据此编纂了胰岛素笔正确注射的方法,对科内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对患者进行宣教。(2)统一宣教,患者考核:制作胰岛素注射部位平面图并贴入宣传栏中,并于每周一、四下午播放胰岛素笔使用操作视频。出院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终末考核,针对患者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指导。(3)评估到位,一对一指导:入院当天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针对患者掌握情况一对一指导。
1.2.2观察指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采用百分制,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错误率比较常规组患者出现错误8例,其中消毒方法不正确2例、针头使用错误3例,注射方法错误3例。注射胰岛素错误率为26.7%。干预组出现注射错误2例,错误率为6.7%,干预组错误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15.4%,进步率为74.9%。
2.2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常规组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30 30 --78.95±2.36 89.56±3.15 14.765 <0.05 79.42±2.47 92.15±3.42 16.528 <0.05 81.02±2.16 91.05±3.42 13.581 <0.05组别常规组干预组tP 81.12±2.18 91.18±3.42 13.586 <0.05 n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能力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通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规范的胰岛素注射能显著提高胰岛素的疗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包括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注射针头的重复使用、注射时手法错误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最终导致血糖达标率较低[4]。本院肾病科开展QCC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胰岛素注射的错误率显著降低,提高了胰岛素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有研究发现,对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实施QCC活动可有效减少错误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5]。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错误率(6.7%)低于常规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QCC活动,护士学习到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能够自主自发地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不仅获得了有形成果——降低胰岛素注射方法的错误率,而且增加了科室护士之间的凝聚力、协调性、积极性等;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护理质量也不断提高。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2]许书慧,朱刚直,王红团,等.我院药学部推行品管圈活动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药房,2009,20(16):1225-1227.
[3]张德桂.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研究现状[J].安徽医学,2010,31(9):1133-1135.
[4]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5]李海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9):1550-1551.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0.048
B
1009-5519(2016)10-1559-02
(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