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缙教授连动激发经气手法的研究

2016-09-04张鸿麟指导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单式经气进针

张鸿麟 指导 张 缙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针灸经络·

张缙教授连动激发经气手法的研究

张鸿麟 指导 张 缙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张缙教授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对针刺手法进行钻研,通过对历史古籍中诸多手法的甄选和厘定后形成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并按韵归类写成六句口诀:揣、爪、循、摄(在穴上经上运作),摇、盘、捻、搓(按针的横轴左右运作);进、退、提、插(按针的纵轴上下运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运作);动、推、颤、弩(在针身上运作),按、扪、搜、拨(进针后在经上,出针后在穴上和在针尖上运作)。这套单式手法概念明确,义界清楚,既有规定的术式,又有可变的范围。24式单式手法第一句口诀“揣爪循摄”在临床上把这四种单式手法连续起来用,就是一套激发经气的连动手法。上述这些内容均为创新。

张缙 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连动激发经气手法

张缙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医针灸”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是国内外著名针灸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缙教授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针刺手法的研究,古典医籍《针灸大成》的研究,循经感传的研究,并将其几十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完美的与临床实践对接,这也体现了针灸学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学科,针灸学中高、精、尖的技术部分当属针刺手法,也是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传中重点提到的“精湛技艺”。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明确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针刺手法的基础是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经络之气是针灸和疾病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的传媒,毫针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得气的基础上。

针下得气是对针灸医生的起码要求(下工所必备),气至病所是高级针灸医生的标志(上工之所必备)。

针刺手法的全部操作就是为了”得气”,这个“气”就是经气。一个是得气的性质,即酸、麻、胀、重、凉、热等,另一个是气的传导,其要领是如何引导和驾驭经气使之“气至病所”。张缙教授通过几十年针刺手法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理论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连动激发经气的手法,如下图:

连动激发示意图

1 揣

“揣”法首见于杨继洲的著作《针灸大成》中的“下手八法”篇,是其八法中的第一法。杨继洲也是将“揣”法置于诸法之首,可见杨继洲对该法的青睐和在临床应用中独特的体会。其记载:“揣: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阴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间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下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张缙老师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中,他秉承了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下手八法”中“揣”法的顺序,也是将其置之于第一法。[1]“揣”就是在腧穴区内去找“神气游行出入”(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的功能位置,为了寻找这个功能位置,才将第一法设立为“揣”,揣是用大指或食指指头在腧穴区去切按,这一爪切必然会激发起穴内的经气。[2]也宣散了进针处的气血使之进针无痛。要想揣出这个功能位置,必须练好基本功。练好指力,才能激发起穴内经气,练好指感,才能体察出经气的最佳反应部位。

2 爪

“爪”是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方法。《针灸大成》:“爪:爪而下之,此则<针赋>曰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气血得以宣散,是乃不伤于荣也,右手轻而徐入,欲不痛之因,此乃下针之秘法也。”操作以拇、食指头揣到敏感点后立即立起第三指关节,以指甲爪掐穴。爪也是爪切速刺的组成部分。揣爪是在穴上施用的方法。

3 循

“循”是以指头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通畅的方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医学纲目》卷七作“所”)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针灸问对》:“下针之后,如气不全,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尖至曲池,上下往来按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针灸大成》:“循而通之。经曰: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傍循之,使令气血宣散,方可下针,故出针时,不闭其穴,乃为真泻。”操作为二、三、四三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在一经之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循按。

4 摄

“摄”是用指甲切掐经脉,在经气涩滞时使用的方法。《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或气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甲于所属经分往来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针灸大成》:“摄者,用大指随经上下切之也,其气血自行。”“凡下针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

根据《金针赋》“循而摄之”,张缙教授将循、摄并用。其术式是:把食、中、无名三指并拢,曲屈、悬腕、下腕关节,使并拢之三指指甲与指尖同时沿所针之经,在针刺穴的前方(预期针感传导的方向)经上,依次叩击,与后边其中一指要中穴重复。要做到力随指入,指不轻浮,随指所入之力要能够震动经气,激发经气。张缙教授强调在循摄用力时要三指齐发,其中一指要中穴。一般三指顺着经一字排开。循摄之力度不能只作用在皮肤表面,而要震入穴内。要想把力送入穴内,不但要有足够的力度,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不经过一段训练和临床实践是掌握不好的。[4]

连动激发经气手法研究时,张缙教授明确指出练好指力,才能激发起穴内经气,练好指感,才能体察出经气的最佳反应部位。当术者揣到这个部位后,要立即立起指头,用爪甲掐一爪痕,一以标定穴位,一以宣散气血,同时也是再度激发经气,以使穴内经气充盈。此时应立即用右手进针,这进针又是一次补充激发,穴内经气就会更加充盈,此时可用左手守气,用右手食、中、无名三指在所针之经上朝经气欲传方向进行扣击,(此时要循摄并用,即指头指甲并用)三指要在经上,顺经一字排开。中指要叩击到一个主要穴位上,如针合谷,则在手阳明大肠经上激发,此时可叩击偏历、曲池、肩髃以激发手阳明大肠经在上肢的经气,右手在循摄之后立刻再捏针柄向针上加力,并顺势用弩法改变针尖方向,此时穴上经上之经气,经过这样连续激发,多可使之上传。[5]

这些操作必须一气呵成,使激发起之经气连成一串,因为经气之来也不可逢,经气之往也不可追。必须掌握好每一个瞬间。[5]张缙教授之连动激发经气手法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针刺手法的发展与传播,更为针灸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1] 谈太鹏,王顺.浅述张缙教授“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之揣法[J].中医学报,2015,08:1135-1136.

[2] 张缙.张缙教授针刺手法学术讲稿(内部资料)[G]·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02:26.

[3] 张缙.练针的意义及二十四式单式手法[J].中国针灸,2014,03:253-256.

[4] 谈太鹏,张缙.对张缙教授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之循_摄二法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2015,02.

[5] 杨金生,王莹莹.中医针灸传承集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016-10-11 收稿)

猜你喜欢

单式经气进针
人体经脉养生律
单式万向铰链型膨胀节在烟气除尘管道上的应用
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