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打造产业发展新动力

2016-09-03黄晓忠

浙江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乐清乐清市供给

黄晓忠

供给侧改革:打造产业发展新动力

黄晓忠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简单来讲,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推广新技术等都可算为供给侧改革。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被视为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深度搏击国内外市场的浙江,对供给侧冷热不均现象更为直观:一边是传统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门可罗雀;一边是“互联网+”等“新宠”忙得焦头烂额,门庭若市。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就态度鲜明地提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把产品做得更好、更对路”。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之路,对“十三五”期间乐清市整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期探索

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十二五”期间乐清市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乐清市“一六五”产业发展计划的意见》《乐清市优化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等诸多文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五张清单一张网”加快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稳妥推进;乐清湾港区水陆域开放获批,港口资源和公铁海空联运优势进一步发挥。着力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相关工作,完成“三改”类项目整治面积407.02万平方米,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95.47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淘汰电镀、造纸等落后产能工作,73家电镀企业整合成22家入驻环保产业园区,7家造纸企业整合成2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强新平台谋划建设,2015年乐清挂牌成立温州“千人计划”乐清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构建生态智慧岛(核心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科技创业中心“一岛两园三中心”新兴产业平台格局。

2014年,乐清在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升至第五,结构调整指标首获第一,成功列入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扩面试点县市。2015年,乐清市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107.89亿元,增速7.4%;高新技术增加值149.83亿元,增速6.1%;新产品产值330.68亿元,增速15.3%;总量位居温州市首位。服务业增速进入9%左右的高增长轨道,南虹广场、科技创新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相继建成,文化产业培育成绩显著,“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铁皮石斛产业成为温台地区首个产值超10亿元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集群,成功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乐清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3.3∶59.8∶36.9调整为2015年的2.6∶51.3∶46.1,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双轮驱动格局初现。

面临问题

要素供给趋势依旧严峻。虽然乐清市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瓶颈,不断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力度和要素置换工作,但乐清的资源要素总量先天不足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节能减排、从严用地管理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乐清的产业发展空间被压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人口规模减少,间接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互保联保产生的资金链危机和企业倒闭潮,对民间金融生态和信用生态产生较大冲击,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创新能力建设有待提高。近年来,乐清企业不断加强科技机构建设和R&D经费投入,但高等技术人才、服务中介、高等院校等比较缺乏。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97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639人,仅占从业人员数的1.58%,博士毕业人员和硕士毕业人员分别只有62人和291人。全市每万人拥有R&D活动人员65.58人年,远远低于滨江、北仑等先进县市区。人才引培存在先天缺陷,受城市建设等因素影响,企业招引的外来人才留不住,而乐清本地尚无高等职业院校。

优势企业资源不断外迁。乐清不少优质企业外迁,其形式主要为外建分公司、研发、生产基地等。目前至少有上千家企业进行了部分迁移,如:正泰集团将研发中心放在上海,将光电等设备生产基地放在杭州;德力西集团、合兴集团将新工厂选址在安徽芜湖新工业园;金卡股份基本将生产基地放在杭州。此外,传统产业先期占有大量土地、资金,使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难以保证。在乐清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毕业的43家民企中有二成以上因缺乏支持而外迁。

企业转型存在风险因素。在传统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转型成为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转型所需的投入资金巨大、技术攻坚难度高和消费市场不稳定等风险因素依旧存在。庄吉集团的转型失败印证了这一点,庄吉集团因服装行业利润逐年下滑决定转而进入船舶行业,但随之而来的船舶市场的长期不景气,导致船主违约弃船,由此产生的巨额资金包袱最终拖垮庄吉集团,2015年9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庄吉集团6家公司的破产重整。

部分政策法规还有制约。在乐清化解船舶产能调研过程中,发现海域使用权证只有使用面积,没有其他任何经济建设指标要求,不利于造船企业融资或向其他行业转型发展;8家申报补齐备案的船舶企业项目中,涉及的海域及船舶制造业发展未列入统一规划,且因历史原因在船企环评、规划认定等手续补充上,国土、规划、环保部门认为其项目与各自执行法规冲突较大并存在巨大异议。

改革建议

做好供给要素增量,规范产出效益标准。在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基础上,加快围垦工程向海洋要地,加快低丘缓坡开发,向山区要地,拓展用地新空间;加快屋顶光伏、智慧电网等新能源的应用,有效缓解企业用能压力;加强机器换人、“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坚持拓展增量新空间与挖掘存量新潜力并举,完善规范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动低效土地再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平台。加快制定并完善创新驱动机制。短期内要加强人才引进,较快改善乐清高端人才缺乏现状。在《关于实施雁荡英才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强化本地人才管理方式,发挥乐清在外人才优势,建立人才智囊库。利用互联网、数据云等技术,为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拓宽创新力量的引进渠道和方式。整合现有职校、企业、政府三方资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出资、职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与外地高等院校合作,加强院校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同参与重点领域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设立产学研合作、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培养一批研发能力强的创新团队。

推动落后产能更替,发挥优势企业带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外迁,推动资源要素倾斜本地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留住优质企业的优势项目和研发机构,发挥正泰、德力西、金龙机电等知名企业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上下产业链为纽带,在低效地再利用的基础上谋划建设产业创新创业小微园,保障乐清市产业供给端竞争能力。结合零土地指标招商等工作经验,创新项目招引政策和渠道,充分发挥乐清在物流网络、民间资本、信息设施、在外乐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乐清市对新兴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吸引力,吸引外迁的创新企业回流,进一步提升乐清产业在供给侧的先发优势。

探索风险防控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合理的财税优惠政策,提高企业、个人对产业方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优化高新技术项目、技改项目的审批和政府服务,建立项目申报考评机制,建立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沟通机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切实提高乐清产业的转型升级水平。积极谋划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的“绿色通道”,支持列入本市政府采购项目库,鼓励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广交会等各类展销会,为企业产品的创新提供市场和展示渠道。

开展政策前期调研,加强改革精准发力。开展对乐清市“一六五”产业发展计划、乐清市省级工业强市规划、乐清市市域总规等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和分析,积极整合《乐清市技术改造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乐商创业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现有产业政策,结合上级新出台的政策和意见,为企业、个人的创新活动争取更多政策扶持。提高乐清市政府对供给侧改革的了解把握程度,针对供给侧改革不足之处,积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政策,加强供给侧改革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对“十三五”期间乐清产业发展的引导能力。

作者为乐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猜你喜欢

乐清乐清市供给
冬之画
谁的嗓门儿大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乐清市仙溪水乡萤火虫栖息地营建探析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
乐清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