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xford理论的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联

2016-09-01龙晋巧

关键词:推动力元认知学习策略

龙晋巧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基于Oxford理论的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联

龙晋巧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Oxford理论;英语;学习策略;成绩;关系

采用Oxford的学习策略问卷量表,以随机抽取的大学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定量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数据分析显示,策略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密切相关;基础性策略对英语成绩有很强的正向推动力;高分组在诸策略使用上都多于低分组。因此,有必要进行策略培训,并且注意策略共融,关注低分学生。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转型发展时期,许多高校重新定位教育教学目标,形成了一大批"应用型"院校。它们大多是新建地方性院校,生源欠佳,学生英语成绩不良,该现象到底与他们的学习策略有什么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常态,掌握学习策略也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专家们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把一、二两个年级放在一起的同时研究还不多,对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策略与成绩关联的研究就更少。探讨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成绩的关联,有利于探索哪些学习策略更能促进成绩的提高,寻找学与教的最佳契合点。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取非英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一年级代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二年级代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意在确保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三年级和四年级一般已经修完英语,故没有纳入本研究范围。本项研究主要试图探讨下列问题:

1.策略系统内部各类策略之间相关吗?

2.学习策略与成绩相关吗?

3.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推动特征是什么?

4.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策略使用方面有怎样差异?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山西省长治学院正在学习大学英语的本科一、二年级开展了调查。一年级92名学生,来自计算机系、教育系,二年级83名学生,来自生命科学系、思想政治系。2015年9月,发放175份问卷,其中由于8名学生答卷不符合要求,获取有效问卷167份,进行数据分析。

(二)测量工具

1学习策略问卷调查

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问卷依据是语言学习策略专家Oxford,1990年创设的一份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其中包括六类学习策略:记忆策略,用于知识的复习巩固;认知策略,用于新知识的接收、归类;补偿策略,用于克服因知识不足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学习过程;情感策略,用于调节学习情绪;社会策略,通过互动合作练习知识[1]293。

经过充分论证和分析,问卷确定了六类、45项学习策略:记忆策略含9项、认知策略12项、补偿策略5项、元认知策略7项、情感策略7项、社会策略5项。每个问题5个等级供单选:从不(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一直(5分)。

2高考英语成绩和公共英语四级成绩

收集成绩,目的是分析成绩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对一年级学生,收集其2015年6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成绩。对二年级学生,收集2015年6月全国公共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三)数据分析

将学生的问卷答题结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输入电脑,针对研究目的,用SPSS对数据进行下列处理:

1运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各类策略之间是否相关,以及考试成绩与学习策略之间是否相关;

2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考试成绩的推动特征;

3通过T检验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的策略使用。

三、数据统计结果与讨论

(一)策略系统内部相关状况

问卷中的英语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系统,有六类,各大类策略又含有诸多子策略。它们之间是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着什么样的关联?为此,对六类策略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各类策略之间的相关状况。(见表1)

表1 策略之间的俩俩相关

结果显示,所有策略之间均存在着相关,而且多数为显著相关。有九对策略之间以0.01的水平显著相关,包括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之间(0.506**)、元认知与认知策略(0.649**)、情感和认知策略(0.566**)、情感和补偿策略(0.468**)、情感和元认知策略(0.522**)、社会与认知策略(0. 563**)、社会和补偿策略(0.454**)、社会和元认知策略(0.444**)、社会和情感策略策略(0.. 536**)之间。四对相关在统计意义以0.05的水平显著相关,认知与记忆策略(0.321)、元认知与补偿策略(0.339*)、情感与记忆策略(0.308*)、社会与记忆策略(0.327*)。只有两对策略之间相关不显著,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相关系数为0.255、元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4,但也表明有关联。

这种相关说明,对某一类策略的使用越多,使用其它类策略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这也证明了策略系统内部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类策略的使用都会受到其它策略使用的影响。

(二)各类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情况

对大一新生高考英语成绩、大二英语四级成绩、以及他们使用各类策略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检测策略与成绩的关联程度。(见表2)

表2 策略与成绩的相关

根据相关分析数据,发现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536、0.435、0.332,在统计意义上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与英语成绩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这表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作用很明显,也就是学生对这三类策略的使用越多,其英语水平也相应越高,它们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基础性策略。其它三类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补偿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2、0.298、0.24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社会策略,已接近显著值0.306(P≦0.05)。这表明该策略在英语习得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策略对成绩的推动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的推动力及其推动方向,以六类学习策略为自变量X,以考试成绩为因变量Y,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策略对成绩的推动

1所有策略对成绩的总推动力

表3中的Y表示所有策略对考试成绩的总推动力,该值越大,推动力越强。0.355,表示成绩的全部变异中,策略使用引起的变异比例占到35.5%,由此可知,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成绩。

2各类策略对成绩的推动

表3中有六个X值,分别表示六类策略各自对成绩的推动值。

如果X为正值,说明策略增多时,成绩随之提高。分析发现,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四种策略的X值分别为0.712、0.498、0. 323、0.259,表明它们对学生的英语习得成绩有很强的正向推动力,学生使用这四类策略越多,得高分的可能性越大。

其中,元认知策略的正向推动力最强,它相当于"总指挥",对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调度,如合理规划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效自我管理,客观自我评价,调动精力集中于学习,按时预习复习等行为。该策略对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2-49。该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另外,记忆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是语言学习中必要的基础性策略,所以,对它们越认可,使用越频,成绩越高。

如果X是负值,说明策略增多时,成绩则后退,即策略对成绩有反向推动力。本研究数据显示,补偿策略和社会策略的X值都是负值,这意味着学生使用这两种策略越多,英语成绩可能越低。这可能是补偿策略为变通性策略,它常被用来弥补现有知识的不足,如迂回表达、根据上下文猜测等。所以它对英语习得成绩的作用是有限的。社会策略主要反应学习者的互动交际练习语言的状况,它的X值也是负值。这可能与本研究对象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关,也与考试试题中这方面的题型不足有关,即使学生不太了解文化背景知识,不太练习口语,也可通过考试,对其成绩影响不大。

(四)高分组与低分组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

为了比较成绩优秀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使用策略上的差异,将大一学生按高考成绩顺序选出前10名,大二学生按公共英语四级成绩顺序选出前10名,共20名学生组成高分组。以同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两个年级成绩排在后10名的学生,共20名学生组成低分组。对比两组使用策略的数据。(见表4)

表4 高低分组对比

从表4中可知,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更多地使用策略,六类策略无一例外。其中有四项策略,记忆策略(P<0.05)、认知策略(P<0.01)、元认知策略(P<0.001),两组学生的使用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T值都大于1.960),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区别最为显著。情感策略(T=1.95)社会策略(T=1.65)和补偿策略(T=1.61)的使用差异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这也说明了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对学生的英语习得成绩有很强的正向推动力。可以推断,高分学生比低分学生能更科学地使用策略,更善于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性策略,这也是促成其高分数成绩的一个因素[3]61-66。

四、结论与启示

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在于利用其促进英语学习,因为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确有积极的作用。本项问卷调查探究了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与英语习得的关系,得出:各类策略之间相互依存;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成绩密切相关,策略对成绩的正向推动力强;高分学生明显比低分学生更善于使用学习策略。该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开展策略培训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大约36%的成绩差异是由于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而引起的。(见表3)其中基础策略对英语习得成绩有更明显的推动力,学习者使用它们越多,成绩越理想。这提示教学中,有必要开展学习策略培训。教师本身要摆脱经验主义,研究英语学习策略,形成一套系统的听说读写英语学习策略体系,教学能做到所到之处均有策略渗透。

参与本研究的学生来自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偏远或不发达地区,入校时英语分数普遍偏低。该类院校在我国占有很大比例,对此类型院校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对于大面积改善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特殊意义。

(二)策略共存共融

由于学习策略系统内部,各类策略之间相互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且它们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长期孤立训练某项策略,不会见效。所以,在策略训练中,教师需要尽最大可能有机结合各类策略,融会贯通,相互渗透,使其共同服务于英语学习。

(三)关注低分学生

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外语教学中必须研究教法,特别加强对低分学生的策略指导,强化他们的策略观念,摸清其策略使用失误所在,针对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策略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尤其要从心理上给予低分学生更多关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消除焦虑情绪,先从基础性策略着手。

五、结语

本项研究是一项个案研究,只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而且样本容量有限。由于对成绩的影响因素除了学习策略,还有其它诸多方面,所以,还需针对各个因素、从多个角度去广泛研究,逐步探讨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完整的英语学习策略理论,进一步促进我国学习者的英语习得,培养英语综合应用型人才。

[1]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293.

[2]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2002(1):42-49.

[3]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是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Strategy Based on Oxford's Theory

LONG Jin-qia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China)

Oxford's theory;English;learning strategy;achievement;relationship

With the help of Oxford's questionnaire of learning strategy,freshmen and sophomores of non-English majors are randomly chosen as participants to carry out a quantitative research.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s.The datum analysis shows that strategy system is integrated,that there is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s,that primary strategies have strong positive pushing power of English achievement,and that high-grade group applies more strategies than lowgrade group.Therefore,it's necessary to train strategy,during which strategy integration and low-grade group should be concerned.

H319.3

A

2095-2708(2016)03-0102-05

2016-03-20

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院校明晰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2015115)。

猜你喜欢

推动力元认知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浅谈未来教室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