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调查与评价
——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

2016-09-01陈磊石立平粘山坡葛凤丽

关键词:工程硕士导师研究生

陈磊,石立平,粘山坡,葛凤丽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工会,河北唐山063009;3.华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处,河北唐山063009;4.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调查与评价
——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

陈磊1,石立平2,粘山坡3,葛凤丽4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工会,河北唐山063009;3.华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处,河北唐山063009;4.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在职工硕学员;工作单位领导;课程教学;导师;评价

从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和工作单位领导二个视角,对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研究发现,目前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单位的需要,二者在课程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提出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的措施,即完善培养方案中技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以提升指导能力;规范在职工硕学员服务意识和水平管理,以提高自学和规划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1]。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3年3月29日下发教研[2013]1号《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重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机制,主动公开质量信息。"和中央及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技术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职能和职责更为突出和明显。在教育部2014年12月份的教育统计数据中[2],2014年地方院校毕业研究生245207人,占全部毕业研究生513626人的47.74%,在读研究生833446人,占全部在读研究生1793953的46.46%。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829774人[3],分门类招生数、在校生数、已授学位数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以在职工程硕士身份攻读硕士学位是大部分在职学员的首要选择,工学工程门类占到总规模的58.79%。

图1 全国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分门类人数分布图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所培育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各个行业的基层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引入并不断强化绩效评价的观念,可以更好的体现区域特色,直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厦门大学的靳培培[4]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与改革应该遵循的三大基本导向:正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内涵,坚守职业性的灵魂导向;建立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性为教育教学理念;认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与特征,坚持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范玉辉、周先进[5]提出了严格把握好"五关",即严把招生考试关、严把入学教育关、严把教育管理关、严把中期考核分流关和严把学位论文关。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的石靖、方家银[6]从生源、课程设置、导师、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一、研究背景

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第三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全面了解地方高校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情况,从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及其工作单位二个角度出发,研究其课程教育教学及实践效果等情况。

分两次随机抽取地方高校已授学位的在职工程硕士共150人,回收答卷共143份,回收率95.34%;给其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95份,回收率79.17%。从汇总的结果分析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教育教学情况。有28.48%的工作单位和41.09%的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认为所读专业学位领域的设置与社会的需求很适应,55. 06%的工作单位和42.27%的工程硕士学员认为较适应,16.46%的工作单位和16.64%的工程硕士学员认为基本适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培养了一大批具备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较高层次的业务骨干,在职工程硕士的教育教学在很大范围内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二、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育教学调查情况与分析

课程教育教学是在职工程硕士培养阶段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有利于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科研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期撰写科研小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单位的调查中,学员攻读硕士学位最多的前六个工程领域依次是机械(占14.40%)、矿业、计算机、安全、冶金、控制,对在职工硕学员的调查中,最多的前六个工程领域依次是控制(占36.08%)、建工、机械、冶金、矿业、化工,同时给出实际培养人员规模如表1所示。下面,从整体认知情况、课程教育教学、校内(企业)导师交流和管理、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分析调查数据。

(一)整体认知情况

38.13%的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认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员生源质量情况很好,55.70的学员认为生源质量较好,仅6.17%的学员认为生源质量情况一般,没有认为生源质量较(很)差的情况。52.13%的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认为专业领域所在学院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非常重视,认为比较重视的比例是42.48%,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比例是5.39%,没有认为不(太)重视的工硕学员。可见,从生源质量和重视程度二方面,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的整体感知情况优秀,没有感觉(特别)差的人员。

表1 各领域(学科)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的统计表(%)

从入学到获取硕士学位,84.91%的工作单位和61.73%的已授学位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用了三年时间,10.69%的工作单位和2.00%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用了二年时间,3.77%的工作单位和20.70%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用了四年时间,0.63%的工作单位和15.57%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用了五年时间。可见,从评价所用的时间上看,工作单位整体上比工硕学员要少。

在职工硕学员的单位性质情况,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在职工硕学员的来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职学员攻读硕士学位最主要的目的调查中,39.53%的工作单位和56.5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充实学员自身,25.37%的工作单位和23.29%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获得高学位高学历,29.79%的工作单位和18.12%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工作需要,4.13%的工作单位和2.08%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领导支持,听从领导的安排,1.18%的工作单位认为是学员随大流或其他目的。

表2 在职工硕学员工作单位性质情况表(%)

(二)课程教育教学

在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训练的联系情况调查中,8.86%的工作单位和35.09%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二者联系紧密,70.25%的工作单位和50.09%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二者联系比较紧密,19.62%的工作单位和11.76%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联系情况一般,仅1.27%的工作单位和3.06%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二者联系不(太)紧密。

在专业领域的课程量和学分情况的调查中,2. 61%的工作单位和7.08%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课程量偏多,41.83%的工作单位和55.2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课程量较多,51.63%的工作单位和36.7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课程量一般、可以接受,仅3.92%的工作单位和1.00%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课程量偏(较)少。9.73%的工作单位和1.93%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28~32的学分要求偏多,35.40%的工作单位和35.02%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28~32的学分要求较多,53.10%的工作单位和63.05%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28~32的学分要求可以接受,仅1.77%的工作单位认为28~32的学分要求偏(较)少。可见,近四成五的工作单位和六成多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目前实施的课程量较(偏)多,四成五以上的工作单位和近四成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目前要求的学分量较(偏)多,在以后的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需要认真研讨、多方交流、合理整合、积极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课程教学方面需要改进的调查方面。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丞待加强建设的课程中,6.06%的工作单位和6.1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基础理论课,71.52的工作单位和63.1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技术实践课程,21.81%的工作单位和29.78%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专业基础课程,仅0. 61%的工作单位和1.00%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公共选修课。为了更好的提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需要加强的训练和研究内容如表3所示,工作单位侧重强调与工作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在职学员侧重于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及工作实际二方面的提高和加强。

表3 在职工硕学员的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强的训练和研究调查表(%)

(三)校内(企业)导师交流和管理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1],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导师自身的道德情操、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等对所指导的在职工硕学员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导师的主要指导形式中,86.45%的已授学位在职工硕学员是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合作的形式指导,9.33%的在职工硕学员是仅以校内导师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单一指导,4.22%的在职工硕学员是以校内导师组的形式指导。校内导师的主要指导形式和指导频率如表4所示,校内导师的指导形式比较多样化,但部分导师指导在职工硕学员的频率有待提高。

表4 校内导师和在职工硕学员联系情况(%)

在职工硕学员的企业导师的聘任方式或途径,81.88%的学员是通过自己联系来解决的,10.06%的在职工硕是通过校内导师介绍而确定的,8.06%的学员是通过学院安排或项目合作来确定的。18. 47%的工作单位和27.34%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企业导师对在职工程硕士学员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8.15%的工作单位和56.00%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作用比较重要,10.19%的工作单位和13.55%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企业导师的作用一般,仅3.19%的工作单位和3.1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企业导师的作用不(太)重要。

24.20%的工作单位和37.74%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联系十分必要,52. 87%的工作单位和44.44%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进行必要的联系,20.38%的工作单位和14.69%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部分必要的联系,仅2.55%的工作单位和3.13%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没必要进行联系。有49.16%的在职工硕学员觉得十分有必要开展企业导师的培训,44.58%的学员认为有必要开展,仅6.26%的学员认为没有必要开展。

(四)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对在职工程硕士及其工作单位领导的调查问卷和座谈等形式的交流,在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后,工程硕士学员的知识结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实践技能等的改进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工程硕士学员接受教育后的能力提升情况(%)

由表5可知,工程硕士学员及其工作单位对其受在职教育后的评价整体上具有一致性。但二者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学员对其自身受在职教育后的评价整体上比其工作单位的评价分别高11.61和-7.02个百分点。仅有12.74%的工作单位和8.19%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学员受在职教育后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幅度有限。

经过在职工硕的学习后,可以为学员创造哪方面的有利条件,14.22%的工作单位和11.78%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职称的晋升,6.42%的工作单位和1.82%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职务的提拔,27.06%的工作单位和11.87%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职称、职务的提高,50.92%的工作单位和69.11%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是知识素质、业务能力方面,仅1.38%的工作单位和5.42%的在职工硕学员认为作用不大。

三、结语

从地方院校的工作单位和已授学位在职工硕学员二个角度,深入调查了课程教育教学的情况。经研究后发现,二者在相同观察点上的看法或统计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目前在职工硕学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育教学基本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但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日新月异,为了使在职工硕学员能够更好的契合社会的需求、服务单位的发展,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进或完善。

(一)完善培养方案中技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及时从研究生任课教师、在职工硕学员、工作单位等群体多方面了解学员在课程教育教学方面的不同情况,进一步加快培养方案中前沿类、技术类课程的更新步伐,并提前做好此类课程任课教师的严格遴选、精心培育和客观评价。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媒体、网络教学及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等的新要求,多方面吸引在职工硕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严格在职学员的出勤考核,辅以课下自学、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等形式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也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二)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稳步提升其指导能力

导师是在职工硕学员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责任心的强弱和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在职工硕学员的课程教育学习效果和学位论文水平高低,甚至关系到能否按期正常授予硕士学位。一方面,通过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及学校的相关政策,提出地方院校对导师责任心等职责方面的详细要求,通过召开导师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形式,达到促进深入了解和强化责任心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需要开展导师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创新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使各位导师能够在轻松、便捷的环境下开拓思路,创新指导方法。

(三)规范在职工硕学员服务意识和水平管理,提高自学和规划能力

政府、高校和其他行业逐步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地方高校的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和校内导师等都需要从紧密结合自身职责出发,认真思考,仔细谋划,根据在职工硕学员自身的课程教育教学和工学矛盾等的培养特点,利用新时代的新媒体,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的新形式,让工硕学员在完成自身学业任务要求的同时体味到师生情、朋友情和学校情的温度和美好。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和知识讲座,使工硕学员在开阔视野、丰富经历、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开拓工作新局面而提前谋划人生。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研[2013]1号.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2013-3-29].

[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 201412/182072.html.

[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 201412/181654.html.

[4]靳培培.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48-52.

[5]范玉辉,周先进.对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200-202.

[6]石靖,方家银.培养工程硕士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11,(8):39-40.

Course Teaching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for Employed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om Perspective of Degree-awarded Postgraduates and Their Work Units

CHEN Lei1,SHI Li-ping2,NIAN Shan-po3,GE Feng-li4
(1.Graduate Schoo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2.Labor Union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3.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Office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4.College of Manage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employed postgraduate student;leader of work unit;course teaching;supervisor;evalu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employed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leaders of work unit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ucation of employed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and their work units.But the consistencies and differences are still exist which alarm us to have better arrangements in teaching courses.Three measures were needed to improve are listed as fellows:Firstly,the training program of technical practice in the curriculum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was improved.Secondly,the tutor's responsibility was strengthened to cultivate and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guidance ability.Thirdly,in-servic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n job services awareness and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were specifi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study and planning.

G643.0

A

2095-2708(2016)03-0065-06

2016-01-15

2016-03-15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Z1303)。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V eraW an g
孙思扬作品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