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灵编《作家笔会》作者笔名考录

2016-08-27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笔名万象笔会

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柯灵编《作家笔会》作者笔名考录

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作家笔会》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先生1945年10月编选的一本小书,内容多是建国前后文学界名人对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学者的深情回忆。《作家笔会》上的文章发表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故作者大都用的是笔名,加之时间久远,文章作者的真实身份一时难以釐清。本文在其他专家、学者考证的基础上,对部分难以釐定的作者作了认真考辨,补出剩余的部分作家的真实身份。

现代文学 上海 柯灵 作家笔会

2013年6月,海豚出版社重版了由现代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整理编辑的《作家笔会》。《作家笔会》初版在民国三十四年,柯灵先生任主编。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剧作家、电影评论家,长期从事电影、出版、编辑、创作等工作,在诸多领域卓有建树。抗战胜利后,他在1945年10月1日编选出版的《作家笔会》是一本只有八十六页,六万多字的小书。内容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对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学者的深情回忆,作者也都是建国前后在我国文化、学术界非常有影响的小说家、散文家。但由于这些文章发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作者大都用的是笔名,又加时间久远,历史的尘埃遮蔽了人们的认识视域,对其上署名作者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多有交集,但也有歧见。本文浅陈陋见,对几位学者的考证略做补充,以求教于方家。

1 《作家笔会》的初版及内容概述

《万象》始创于1941年7月,终刊于1945年6月,历经陈蝶衣、柯灵两任主编,刊物大部分时间艰难地生存于上海沦陷时期。期间柯灵两次被日本宪兵队拘捕。1943年5月,在以通俗文学为主旨的陈蝶衣离职后,柯灵接任主编,为《万象》向新文学转向奠定了基础。柯灵在编辑方针上有自己的文化理想,首先是对抗日伪文化,划清与“落水”文人的界限;其次加强《万象》的文学性,延续“五四”文学传统。诚如柯灵回忆的那样:“我接编后,转移侧重点,加强文学性,希望‘五四’以来的进步文学运动,即使在外国侵略者的刀尖底下,也能够维系而不致中断。”[1]他邀约了众多上海及内地的新文学作家撰文写稿,又重视提携和培养青年作家。在柯灵的主持下,后期《万象》逐渐成为新文学作家的重要文学空间。[2]

抗战胜利后的同年10月1日,柯灵便把战前被迫停刊的《万象》积存文稿以专辑的形式迅速出版。在出版前两天,即1945年9月29日,柯灵写下了《关于〈作家笔会〉》一文,叙说了出版的缘由:

这小书所辑集的,原是为一个杂志所预备的特辑稿件,……这本小书最初的题名,本来就叫作《怀人集》;后来觉得应该隐晦一点,这才改成了《作家笔会》。[3]

《作家笔会》是柯灵1944年冬天准备为春秋出版社编的三本书之一,另外两本是晓歌的《狗坟》和石挥的《一个演员的手册》。但实际的出版日期却是一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日子。柯灵认为“现在抗战胜利,时移世易,这类东西本没有再出版的必要”。同时,因为“幸亏有几位前辈和朋友帮忙,这是很可感谢的;但书版排成既久,我又曾收受过一点编辑费,借此度岁;债不能不还,约不能不守”,于是此书最终还是印刷出版。

《作家笔会》收录了十七篇文章,其中四篇已刊登在《万象》杂志,所记叙的对象都是不在沦陷区的作家学者,共25人,作者署名16人,实际作者11人。按文章作者、篇名序胪列如下:田苗《忆丁玲》、昔凡《怀郁达夫》、林拱枢《许杰》、林拱枢《李青崖》、葑菲《方光焘》、子木《蹇先艾》、小山《沈从文》、渭西《林徽因》、殷芜《剧校回忆录》(陈白尘,袁俊(张骏祥),吴祖光,曹禺)、余立《叶圣陶》、余林《徐懋庸》、李杰《黎烈文》、原予鲁《暨南四教授》(王统照,郑振铎,王勤堉,周予同)、天则《老舍与闻一多》、东方曦《怀茅盾》、吉灵《记北国二友》(李霁野,台静农)、但萍《忆崔万秋》。

从以上目录可以看出,这些作家学者中除了地理学家王勤堉[4],其他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家学者。从《作家笔会》记叙的内容和作者来看,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当时上海和内地的联系已经完全切断,关山迢递,宛然是别一世界,而我们所处的地方,只要沾一点点‘重庆派'或‘延安派'的气味,就有坐牢和遭受虐杀的危险。苍茫郁结之余,我却还想遥对远人,临风寄意,向读者送出我们寂寞婉曲的心情,表示我们对于祖国的向往,这就是这些怀人的文字的由来。”[3]这些材料都是同时代人撰写的,不大的篇幅蕴含了极可珍贵的内容,成为了解、研究他们早期创作和工作生活的一个窗口。可以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中,《作家笔会》是上海沦陷时期一部保持民族气节的“怀人之作”,在上海抗战时期文学和上海现代海派文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家笔会》作者笔名考录

《作家笔会》的十七篇文章,作者署名用的大多是笔名。柯灵交待说此书作者是“几位前辈和朋友”,这些作者笔名有的是作家比较常见的署名,有的笔名当年曾经闻名一时,现在却渺如黄鹤,有的笔名却是闻所未闻。这引起了文学史家的注意,他们对该书的内容和意义做了详尽的阐述,评价颇高,对书内作者真实姓名做了仔细甄辨,给后之学者很大启发。

北京的姜德明最早对《作家笔会》的部分作者笔名进行了考证。他指出东方曦、吉灵为孔另境;子木、渭西则是李健吾。姜德明并就“葑菲”的笔名请教柯灵,柯灵基本肯定是“吴岩”。[5]四川的龚明德在2012年全面评价了《作家笔会》在新文学史的价值,对书内作者真实姓名做了深入的考证梳理,他认为《忆丁玲》的作者田苗是胡考,写《忆郁达夫》的昔凡是若瓢和尚,写《方光焘》的葑菲本名为吴宗锡,写《蹇先艾》的子木就是李健吾。《林徽因》也出自李健吾。笔名渭西是著名的“刘西渭”中的“西渭”之倒置。写《徐懋庸》和《黎烈文》的余林、李杰,都是唐弢的笔名,写《老舍与闻一多》的天则是王统照,写《怀茅盾》和《记北国二友》的东方曦和吉灵,这两个笔名都是孔另境用过的。但还是难以确定殷芜、小山、余立、原予鲁、但萍及林拱枢等人的真实身份。[6]

老作家徐开垒在青年时期与《万象》前后两任主编陈蝶衣和柯灵都有交往,在《万象》多次发表作品并短时期担任编务工作,是《万象》作者与作品的知情者。他曾经在《书情与友情》一文中谈到《作家笔会》的作者:“我倒知道几位,如小山、林拱枢、但萍、余立等是哪一个人。”(载《书屋》1998年第三期)。但是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一个人,因此留下悬念。

陈子善教授在2013年6月整理出版的《作家笔会·出版说明》中,进一步梳理了作者的笔名,确认“葑菲”的真名是吴岩,而非吴宗锡;写《叶圣陶》的余立的真实身份是徐开垒,又指证写《沈从文》的小山为李健吾的笔名。但陈子善也对林拱枢、殷芜、原予鲁及但萍是谁,仍然提出“待考”的疑问。

综合上述专家考证,《作家笔会》作者情况如下:

(1)田苗,即画家、作家胡考(1912-1994)。《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著录胡考的笔名,只有一个田苗,所举例证即初刊于1943 年12月《万象》第三年第六期的这篇《忆丁玲》。

(2)昔凡,即若飘(1905-1976)。柯灵散文集《长相思》中,附录若飘的《吉祥草——怀郁达夫》,柯灵特别加了注释:“原刊《万象》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号,第三年第五期,作者若飘,发表时署名昔凡。《吉祥草》收入《作家笔会》时改题《忆郁达夫》。

(3)林拱枢,不详。或许就是本名,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在刊物上发表诗文,如一九三七年《图书展望》第二卷第六期发表了他的《“史料·索引”》。《许杰》、《李青崖》两文以《作家印象记》为总题,初刊于1943年11月《万象》第三年第五期。

(4)葑菲,即作家、翻译家吴岩(1918-2010)。柯灵接编《万象》的第一期,即1943 年7月第三年第一期发表了署名葑菲的短篇小说《中学教员》。1948年4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吴岩的短篇小说集《株守》,其中就有《中学教员》,从而证实写《方光焘》的葑菲是吴岩笔名。

(5)子木、渭西,这两个笔名,都是以刘西渭笔名享誉文坛的文学评论家、戏剧家、翻译家李健吾(1906-1982)。“子木”为“李”字分拆,“渭西”乃“西渭”倒置,从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判断也是李健吾的手笔。在子木的《蹇先艾》和渭西的《林徽因》之间,还有一篇小山的《沈从文》,陈子善认为小山也是李健吾。理由有三:①《沈从文》中写到作者“我”认识沈从文,“在他结婚以后,在他编辑《文艺》的时候”。查《李健吾传》,李健吾正是沈从文一九三三年九月在北平与张兆和结婚前后认识沈从文的,他也是《大公报·文艺》的重要作者;②《沈从文》末尾写沈从文读了巴尔扎克《葛朗台》译本后的感想,并对作者说“你应当给我这种读者好好儿译几部书出来”。可见沈从文很信任作者的翻译,而李健吾正是翻译法国文学的大家。③此文在书中排在子木和渭西两文之间,既然子木和渭西都是李健吾,那么此文作者小山也应是李健吾,因为《作家笔会》中同一作者如有二篇和二篇以上文章,都编排在一起。

(6)殷芜,不详。他写的《剧校回忆录》篇幅较长,写了陈白尘、袁俊(张骏祥)、吴祖光、曹禺四位剧作家,长达18000字,颇具史料价值。“殷芜”应为戏剧界人士,在1958年2月23日《文汇报》还发表了《话剧舞台上的“虎妞”——漫谈路珊的演技》。

(7)余立,即作家徐开垒(1922-2012)。《叶圣陶》一文中说,叶圣陶编辑《新少年》时,该刊悬赏征文,“我那时在宁波,也寄了《两个泥水匠》去。结果,在一千二百三十篇稿件中,竟获得了第一名”。这是考定余立即徐开垒的关键“内证”。《上海作家辞典》中的“徐开垒”条目中明确记载:“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新少年》半月刊发表第一篇作品《两个泥水匠》”。条目所述与《叶圣陶》中的回忆完全一致。条目中记载徐开垒有余羽、立羽两个常用笔名,余立为余羽、立羽的首字组合。

(8)余林、李杰,都是杂文家、文学史家唐弢(1913-1992)。这两个笔名,傅小北编《唐弢笔名考索》和《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中均有所著录。

(9)天则,即作家王统照(1897-1957)。《老舍与闻一多》一文说明作者与老舍、闻一多交往匪浅。但现有各种作家笔名录,均无“天则”的著录。最可以证实“天则”即王统照的例子,就是文中提及闻一多“手持”天则的“《号声》,——今秋印本”在课堂上大谈该书作者的“文章作风”,而《号声》就是王统照的短篇小说集,1928年12月由上海复旦书店初版,“今秋印本”即1944年秋的重印本。《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只有一种《号声》著录,即王统照所著短篇小说集《号声》。

(10)原予鲁,不详。

(11)东方曦、吉灵,均为作家孔另境(1904-1972)。这两个笔名,《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均有著录,吉灵即另境两字的同音倒写。

(12)但萍,不详。《忆崔万秋》初刊于1943年8月《春秋》第一年第一期。

为清晰寓目,今将上述三位专家的考证列表如下:

3 原予鲁、但萍等笔名考辨

据笔者考证,原予鲁的真实姓名应是徐开垒,但萍的真实姓名应是陈蝶衣。林拱枢、殷芜有文章传世,但难以确认真实身份。陋见分述如下:

3.1原予鲁笔名考

徐开垒(1922-2012),作家、老报人,长期在《文汇报》工作,主编著名文艺副刊《笔会》,著有《巴金传》、《徐开垒散文选》、《家在文缘村》、《在〈文汇报〉写稿70年》等。徐开垒曾多次撰文回忆少年时期向《新少年》投稿的往事,十五岁在宁波效实中学时写的《两个泥水匠》从一千二百三十多篇来稿中脱颖而出获得《新少年》悬赏征文第一名,成为他写作生涯的起始点。[7]余立在《叶圣陶》一文中明确讲到“两个泥水匠”的事情,陈子善因此认定余立的真名是徐开垒。徐开垒作为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起步的新晋作家,以后在柯灵的提携下逐步成为知名报人和作家。

表1 专家考证表

原予鲁对《万象》和解放前的暨南大学非常熟悉,这符合徐开垒当时的情况。《作家笔会》中原予鲁写的《暨南四教授》,以学生身份记叙了王统照、郑振铎、王勤堉、周予同四教授,形象鲜明,描摹生动。在王统照一节写到了《万象》刊载的王统照小说《双清》:“《万象》长篇小说《双清》里有个于先生,我觉得外表上很像他(王统照)。”在郑振铎一节写了一个自称校对的读者“贾兆明”写信给高先生谈作家书法,“贾兆明”实为“假造名”,为徐调孚的笔名。[8]“高先生”实际上是“柯灵先生”。文章后面又提到徐调孚的字,调侃他的字“正和我们郑先生是一对。在学问上有那么深的造诣,而写出来的字却那么孩子气,想起来真有趣”。以上情况表明,原予鲁非常熟悉《万象》的情况。

其次,徐开垒曾在暨南大学学习过,对暨大的教授非常熟悉,他新时期的一些散文片段就来自解放前暨大的学校生活。1941年8月,徐开垒在暨南大学就读,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冲入租界,暨南大学停办迁址福建建阳。就是这几个月的暨大生活给徐开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新时期后的散文《我的“最后一课”老师》(载《人物》1981年第三期)、《我的母校校长何炳松》(载《厦门日报》1990年1 月24日)、《“一二八”前后的何炳松》(载《文汇报》“笔会”2008年12月8日)等篇章中对暨南大学的教授多有描述,如王统照上课、周予同入学面试等。尤其是王统照上第一课授《文赋》、最后一课的告别情节,都来自于《暨南四教授》的“王统照”一节的内容。郑振铎先生曾经也以“最后一课”为题描写过他上最后一课时窗外日寇军车开过的情景。[9]徐开垒还在《我的母校校长何炳松》一文中明确写道:“除了周(予同)先生,我还上过王统照、郑振铎、王勤堉、孙贵定等先生的课。”

“原予鲁”的笔名不是孤证,它作为记者的名字,还出现在1946年1月1日、3日《文汇报》分两次刊登的《陪都归来四艺人》署名上。原予鲁写道:“很幸运,在一个机缘里,我会晤到了四位从内地回来的艺人,张骏祥、白杨、金山和夏衍。那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在红棉酒家二楼的一间房里……”据徐开垒回忆,抗战胜利后,柯灵曾经带他去采访重庆返沪的文化人,“他要我担当起这个写作任务。恰好上海话剧界几个‘圈内人’,在大世界附近的红棉酒家摆了一桌酒席,为夏衍、金山、张骏祥、白杨四位接风,柯灵带我去参加,席上好像还有李健吾、佐临、石挥等人。”但报道并不让柯灵满意,说的就是这一篇。[10]另外,由“原”字还可以追溯徐开垒当时有一个笔名“原人”。[11]同时在多篇散文写作中有一个姓名为“原锦威”的人物。当时一些作家习惯借用“第三人称的自己”来抒发情感。[12]据此可以断定,原予鲁的真实姓名应该就是徐开垒。

3.2但萍笔名考

但萍的《忆崔万秋》展现了两人之间相当熟稔的关系。《忆崔万秋》来自《春秋》创刊号(陈蝶衣离开《万象》后,旋即去主编《春秋》杂志),只是篇名中“忆”后面加了冒号。创刊号上即有徐开垒署名为“徐翊”的《夏夜的风》,紧随其后的就是但萍的《忆:崔万秋》,有趣的是文中同时刊登着一封崔万秋致陈蝶衣的信函,那是一张写在《大晚报》信笺上的手札影印件,只能认清少数几个字,但抬头和署名是清晰的。影印件下注明了“崔万秋手扎”五个印刷字体。[13]崔万秋,山东人,他三十年代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即进入曾虚白主持的《大晚报》,主编“火炬”、“剪影”副刊。陈、崔二人当时都涉足报刊、电影界,他们的关系由于那件手札影印件而得以确认,否则他不会在文中夹载崔万秋的信函而不加说明。但萍的文章在陈蝶衣主编《万象》时也出现过,在第二年第九期三月号“我的嗜好”征文中,但萍谈到,“我很喜欢旧时朋友们投递给我的信札,我将朋友们的信黏贴成册,十年以来,已经积有厚厚的三本。”正好暗合下半年发表的《忆:崔万秋》中的手札。如此看来,陈蝶衣只是在自己主办的杂志上做了隐身作者,时间正好在《万象》、《春秋》易主之际。

但萍还曾在《春秋》杂志1943年第一卷第二期发表过诗歌《劝》一首:“请视向天地空旷处,轻移的是云絮,含笑的是花枝。在你的心灵上,缀上云的纯洁,花的鲜艳,这不是单纯的忠告,更是你良好的抚慰!”这首诗完全可以当作歌词来看。陈蝶衣1933年创办《明星日报》,首创电影明星评选,胡蝶当选为“电影皇后”,影响远及海内外。三四十年代,他还创作了许多歌曲,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词作家。2005年5月中旬,九七高龄的陈蝶衣先生回沪,曾经与徐开垒等几个当年的老友聚会叙旧。徐开垒因此发表了《六十年前人与事》,文中最后写道:“举座苍苍白发,往事历历在目。说起当年编刊写稿的一些人与事,总脱离不了敌伪统治的严酷环境。陈蝶衣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词,据说有几千首之多,过去又甚至有靡靡之音的指责。但是,他在抗战期间办刊物保持民族气节的事例却几近淹没。”(载《解放日报》2005年6月13日)。徐开垒先生的一番话,或许能从侧面就但萍和陈蝶衣的关系给我们一点启发。

陈蝶衣和柯灵先后执掌《万象》编务,具有不同旨趣的文学主张,杂志因此出现前后迥异的风格和倾向。但是这并不影响柯灵和陈蝶衣之间的关系,他们当时互相称赞,如柯灵接编之初即在《万象》第三年第一期刊文说“陈蝶衣先生是一位好编辑”,“尊重名家的作品”又“尤其宝贵新进者的心血”;陈蝶衣则在《海报》上对柯灵大加赞赏,称赞他的编辑手法“有魄力”、“有气概”。[14]因此,这就不奇怪柯灵把陈蝶衣的作品《忆崔万秋》收入《作家笔会》中,况且,柯灵与崔万秋存有私交,晚年还有书信往来。[15]

综上所论,但萍的真实身份应该就是先后担任《万象》、《春秋》杂志主编的陈蝶衣。

3.3林拱枢、殷芜笔名考

撰写《许杰》、《李青崖》的林拱枢,写《剧校回忆录》的殷芜二人,有文章传世,却如雪泥鸿爪,难以循迹以验明正身。与殷芜在解放后的《文汇报》发表过文章一样,林拱枢在1959年2月8日的《文汇报》发表《剪纸和春灯》一文。这表明两人这一时期可能生活、工作在上海地区,并从事相关的文化活动。

4 结语

一部中国文学史的主体是由作家和作品构成的。这些作家、作品不计其数,被埋没被忽略的更不在少数。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一些作家从文坛上消失了,一些作品匿身于旧报刊当中。目前,一些作家和作品正在被研究者发掘和抢救,寻找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者共同的话题,有人更是以《文坛遗踪寻访录》(吴心海)、《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眉睫)为书名出版了研究著作。

现在看来,《作家笔会》的文章大多都是作家的集外文,流传不广,没收入作家自己的文集、更没有研究者对《作家笔会》作者及作品内容进行关注,实在是蒙尘已久无人识。它的重新出版和考证,已然展现了这些作家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新面貌。当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的背景下,我们还必须承认,今后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空白,现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还处在薄弱环节。这也是我们能确定《作家笔会》大部分作者,却对个别作者如林拱枢、殷芜无从查考的无可奈何的地方。

[1] 姚芳藻.柯灵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8.

[2] 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61.

[3] 柯灵.长相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05-206.

[4] 张晓辉.百年暨南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36.

[5] 姜德明.梦书怀人录[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136-139.

[6] 龚明德.柯灵“编选”的一本小书[J].出版史料,2012(4):77-80.

[7] 徐开垒.家在文缘村[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257-265.

[8] 柯灵.编辑室[J].万象,1944(12):206.

[9] 郑振铎.蛰居散记[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1:40-46.

[10] 徐开垒.记柯灵[J].散文世界,1985(4):53-56.

[11] 徐开垒写作年谱1933年——1949年[EB/ OL].[2015-3-20].http://www.lib.shu.edu.cn/ techang/xukailei/nianpu1.htm.

[12]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31.

[13] 但萍.忆:崔万秋[J].春秋,1943(1):126-128.

[14] 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70-171.

[15] 韩志平.崔万秋其人其事[J].春秋,2009(6): 24-26.

马国平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

猜你喜欢

笔名万象笔会
少年笔会
冰雪凝月
金秋笔会
心随万象
金秋笔会
万象
金秋笔会
巴金笔名由来
流年万象
流年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