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形态“再设计”探索
2016-08-27姜坤鹏
姜坤鹏
筷子形态“再设计”探索
姜坤鹏
结合筷子的实用功能和筷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根据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的“再设计”理论,对筷子进行再设计时提出几点思考:在材料上要多采用环保的材料,在外观形态上要打破传统筷子“圆方兼并”的形态,在功能上可融合汤匙获取液体食物和叉子叉取食物的功能。
筷子;形态;再设计
筷子是我们每天必用的生活品,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欣赏价值。它轻巧灵活、使用方便,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文明”。我国制作设计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先秦时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为了谐音上的吉祥,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与实用相结合而存在的形式,体现了一种东方文明,成为研究、使用、欣赏、馈赠、收藏相结合的艺术品。
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在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提出“再设计”(RE-DESIGN)一词。“RE-DESIGN”,顾名思义,就是再次设计,主张回到设计的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探索设计的本质,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对于设计师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用品变得陌生更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1]。筷子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用品,对日常熟悉的用品再认识、再设计有深刻的探索意义。
1.筷子的功能
筷子最初的造物起因就是实用功能的需要,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又融入文化功能。
1.1实用功能
图1 刘舒用硅胶和不锈钢制作成的筷子图
秦朝之前的人一般不使用筷子获取食物。根据《礼记》的记载,当时人类是用手抓的方式往口中送食物。后来由于烧烤食物的需要,于是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挑放或翻动食物,然后再夹取食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代人逐渐学会了用辅助工具夹取食物,这就是筷子最早、最基本的功能。用手是人们获取食物的最基本的方式,筷子发明以后,筷子延伸了手的功能。人们要获取食物时候,筷子成为手和食物之间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人们不但完成手获取食物的功能,还拓展了手的功能,成为手的延伸。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涉及到夹取食物,手握筷子的舒适度,筷子放置的稳妥,因此筷子的实用功能是我们设计筷子的出发点。这契合原研哉“再设计”理论中回到设计原点的思想。
1.2文化功能
筷子的造型形式多样。做工精良的筷子不但有单面刻,还有双面刻、四面刻等。有专为新婚的夫妇特意刻制的夫妻对筷,共两双,四面雕刻,富有情趣。洁白如玉的象牙筷上雕刻组画,乍一看虽然只是花草之类,但仔细品味画面,让人感觉意味深长、寓意深刻。景泰蓝筷子最初是明清时期的皇宫用品,其装饰彰显着皇家气魄。景泰蓝筷子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用铜胎掐丝制成,而是在不与菜肴接触的部分镶嵌铜胎,筷子头都是用兽骨或象牙为材料磨细使用[2]。除了镶象牙的筷子,其他还有景泰蓝镶玉筷、红木镶银筷、翡翠镶金筷等。
讨口采是中国人历来的习俗,筷子可以表达快快乐乐、快生贵子、五子登科等寓意。十双筷子绑在一起可以代表十全十美。送新人,寓意“天长地久”“筷子筷子,快快生子”;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送给乔迁新居的人,寓意“快快发家,乔迁快乐”。由于筷子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加上筷子不同组合的吉祥寓意,常被人们当作佳品馈赠。
筷子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筷子结合不同的装饰效果,形成装饰意味浓厚的视觉形象。另外,筷子的不同组合加上谐音,代表不同的吉祥寓意,所以在我国节庆、婚俗、礼俗中经常使用,传递着韵味十足的民俗风情。
2.筷子形态的再设计
2.1基于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筷子的材质种类繁多,有木质、竹子、塑料、彩漆、银制、骨质、不锈钢等等。传统筷子大多取自木材,有自然、温润的特点。近年来,市场上流行一次性筷子,用量很大,且不能重复利用,消耗了大量的林木资源。而且,一次性筷子的漂白方式一般有三种,即运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3]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因此,利用新材料作为筷子的原材料,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出现新颖的视觉效果。
图2 利用再生纸做的一次性筷子
图3 形似啄木鸟的筷子
图4 带吸管功能的筷子
硅胶是一种符合厨具用品安全标准的材料,它是一种非晶态物质的高活性吸附材料,化学成分为msio2・nH2o。硅胶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有很强的扩展性,且无毒无味、耐高温和低温。另外,硅胶的表面粘性好,能够防滑,色彩和造型的空间也非常大。2011年,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刘舒在毕业创作中提出用硅胶材料做筷子,并付诸实施(图1)。在国内一次创意比赛上,有参赛者受到麦当劳薯条制作原理的启发,用土豆粉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面粉搅拌均匀,加工成筷子的形状,然后放在微波炉里高温加热定型,最后对定型后的筷子进行消毒密封保存[4]。由于这种筷子用土豆做成,所以用完后还可以连筷子都一起吃掉。这个想法虽不能普及,但至少可以作为一个大胆而新颖的创意小范围内生产使用,比如在餐饮的概念店内推荐。总之,我们对筷子的材质的使用要大胆想像,多利用可回收的材料,以节约资源。
图2是利用再生纸设计的筷子,成本低廉,弥补了木筷对资源浪费与不能回收的缺点。使用便携式筷子时,先将纸片撕开来,然后沿着折线把筷子折成“立体”就可以了。用再生纸制作的筷子不仅环保卫生而且携带方便,减少了资源浪费。对于不同材料的运用,不但要从视觉上考虑,更要从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的角度思考。
所以,对筷子再设计,首先要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这包括筷子的材质、使用方式等。新材料创新给筷子的开发和设计带来了无数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新材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并在设计过程中,构建起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5],这应该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2.2外观造型的创新
传统的筷子形态多为一头方一头圆。这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有利于手的抓握[6],方头握柄握在手中可以用力夹菜而不易打滑,吃面条、米线等长且滑的食物时也能得心应手;其次由于一头方的缘故,筷子放在桌子上不会滚动,便于摆放与使用;再次,方头的一端较大,为装饰提供了空间。
从深层的文化原因分析筷子的样式,其设计始终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衡中求变”为原则,也就是说在变化中追求均衡,比如筷子方圆之间的结合。设计筷子时寻求“方与圆、曲与直、盈与亏”等形式上的对比,夹菜时筷子一根运动一根静止,动与静互相转化,都体现了“阴阳平衡”的哲理。设计筷子体现的对立中寻求统一,实现“物我两合”的思想,也是传统器具形态设计的审美标准。另外,这种形状印证了东方人在传统造型上的偏爱,即“圆方兼并”的审美形态。从筷子的形态来看,其形态折射着“天圆地方”的天地观和“天人合一”的人生观,所以筷子“圆方兼备”的基本造型,不仅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也有丰富的审美性[7]。总之,筷子的设计如此简洁,又蕴含深刻的观念,成为社会文化观念的载体被广泛使用。
图5 内置牙签的筷子
图6 带有叉子功能的筷子
对筷子的形态再设计,可以吸收当代抽象立体造型的理念,打破传统筷子“圆方兼并”的形态,寻求设计简洁的现代筷子。图3中的筷子一改传统筷子的造型特点,在握柄处与众不同,啄木鸟轮廓和素雅简约的树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给人感觉简洁、原始且富有诗意。这种具有诗意的筷子从纯粹功能性消费转化到心理消费上来,容易受到年轻人喜爱。可见,将人们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出现意想不到效果才是有价值的创意设计。这同时也是“再设计”的内涵。
2.3融合汤匙的综合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筷子只有夹取固体食物的功能,食用汤类液体食物时需要借助汤匙或者吸管。如果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融合吸食液体食物的功能,则符合“再设计”理论所提出的探索设计的本质,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的思想。图4是一款带吸管功能的筷子,筷子具有夹菜功能的一头设在筷柄的前端,筷子柄和筷子头融合为一个整体。筷柄中部是空心的,具有吸管的功能,解决了吃饭时筷子夹取液体食物不方便的弊端。筷子顶部还套有筷子头套,方便卫生。去掉中空管体两端的端盖即可以当做吸管使用。此外,由中空管体和端盖所形成的容置腔可以放置调味品等其他用品,使用方便,用途广泛,节能环保。总体看来,带吸管功能的筷子结构独特、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再设计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是针对已有的设计产品进行设计,设计的关键是打破以往的定向思维重新设计。
在筷子柄上寻找设计出发点也是一个新思路。筷子柄不但可以做勺子手柄,也可挖空筷子芯放置牙签。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多重功能。筷子既可以当勺子柄,又可以装牙签,是一个颇有心思的再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筷子时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从自我的个性出发,而是以实用为出发点。再设计可以在已有设计上改进,也可以通过对一种事物再次设计创造出另一种事物。在实现设计本质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境界,是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原研哉认为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是,如果能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可见,再设计的本质是回到设计的初衷进行创造,探索设计的本质。
2.4融合西方餐具的功能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进食工具本身的差异还是饮食方式的不同都只是表面的,背后体现的却是东西方的思想之差异[8]。西方餐具中获取食物的部分为刀叉,分类明确,有着各自的功能。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以汤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等。筷子具有夹、调、拨等多种功能。图6设计的是既像筷子、又像叉子的餐具,设计师在不改变原物的前提下,将筷子的形状稍加改变,使之兼具叉子的功能。这种再设计,改变了筷子的形状和功能,赋予筷子新的生命,给使用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再设计是一种批判性的设计,它是通过对已知设计进行思考,找寻已有设计的不足,找到新的设计思路。其次,再设计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没有过多自我的需求以及经济利益的束缚,一切以设计的目的为出发点。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充分享受设计的乐趣,自由的创造。筷子相连还能随时“重温”掰筷子的感觉。对周围熟悉的事物“再设计”,就要打破已有的定向思维。
3.结语
筷子作为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不但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人每天饮食用的必需品,不但有获取食物的功能,还具有欣赏价值。另外,筷子以其自身的魅力和吉祥寓意在我国各种礼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递着的古老的民俗风情,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再设计是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生命。在筷子的在设计过程中,要对筷子进行改良,多采用环保材料;其次,我们要打破传统筷子“圆方兼并”的形态,设计简洁而现代的筷子;最后,使筷子包含吸食液体以及叉子的功能,吸收西方刀叉优点,设计出形式新颖的筷子。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周明扬.筷子的设计文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6)
3.陈瑞华.桂林人一年“吃”掉6000棵大树[N].华东旅游报,2007(6)
4.贺泽荣.解读小科学家成功的“密码”——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纪实[J].科学启蒙,2006(11)
5.许雅茜,徐玲玲.浅析再设计与改良设计的区别[J].美术教育研究,2011(1)
6.冯鸣,王蕊,李尚婕.中西方餐具设计及使用方式的哲学比较[J].包装工程,2012(4)
7.张吴湖.筷子与刀叉:中西文化符号的比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余伟伟.论筷子与刀叉的比较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7(9)
姜坤鹏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