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文化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以基督教对西方动画的影响为例

2016-08-27李卫蓉米姗李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圣经基督教动画

李卫蓉 米姗 李静



宗教文化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以基督教对西方动画的影响为例

李卫蓉 米姗 李静

动画艺术作为以科技为依托的艺术形式,在受到科学、现代文明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基督教文化对西方动画艺术的影响为例,探讨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核心对动画内在价值表达的影响和基督教艺术对动画外在艺术风格的影响,希望给中国动画以启发。

基督教;动画艺术;精神;影响

图1 《埃及王子》梦工厂

1.基督教核心思想对西方主流动画价值观的影响

“信、望、爱”是基督教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核心。

基督教推崇精神信仰,人们最大的精神追求就是建立信仰。这里的信仰不仅仅指对上帝和耶稣的信仰,也可以充满世俗意义。在动画创作中,信仰和信念往往成为动画片的主题之一,甚至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因素。在以儿童或家庭为主要受众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精神上的纯洁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美国好莱坞冒险题材的动画长片中,情节的急转直上往往得益于主角坚定的信仰。这一点在宗教题材的动画故事长片——《埃及王子》中显得尤为突出(图1),整个影片都是围绕着信仰展开。信仰不仅是主人公克服困难、求得证悟的原因,更是整个希伯来民族突破重围,求得民族解放的关键因素。

基督教中的“望”具体是指“美好的盼望”。有一首基督教歌曲《奇异恩典》中说:“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1]基督教的末世观让希望成为基督徒们必备的美德。动画电影《小马王》片头曲可以概括这部动画的主旨:“号角再次响起,远处传来深切呼唤,不要忘记最初的你。那声音说,如果你暂时迷失,勇气和希望会伴随而来。所以,今夜开始,你要强大起来……”[2]

基督强调的爱是博爱,基督教中的爱指的是对上帝的爱和对所有上帝子民的爱。这种博爱思想不仅是西方道德观的代表,而且具有普世意义。在西方主流动画电影中,特别是在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电影中,这种思想被运用得相当广泛。无论是面向女孩子的童话公主,还是男孩子喜欢的超级英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勇敢、善良、博爱。在主要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由汤姆・摩尔(TommMoore)执导的动画电影《海洋之歌》中(图2),“爱”贯彻了整个篇幅,主导了剧情的发展。整部影片没有绝对的反派,所有人物的行为动机都是“爱”,充满正能量。

2.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主流动画题材和剧本创作的影响

题材和剧本是一个动画作品质量和深度最根本的体现,是一个动画作品的灵魂。动画的剧本创作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创作。圣经作为基督教文化最重要的典籍,被弗莱称为“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他认为“由于圣经具有非常丰富的原型内容,了解圣经便成为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必要前提。”[3]莱肯也说“圣经包含了大量西方文中的各种原型。”[4]圣经里面的典故被西方文学家大量引用,圣经里的人物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原型,圣经里的故事模式被多次地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基督教的教义也成为主流文学作品的道德标准。

分解开来,圣经对动画剧本创作的影响大约分为以下几种:圣经主题、圣经母题、圣经的叙事结构、圣经的人物原型与圣经中的意象。

圣经主题:所谓圣经主题,即表现圣经中的主旨和观念。它是各种艺术作品中不断被重复强调的话题。它和动画的价值观不同,主题带有客观性,没有价值判断。常见的圣经主题有:善于恶、罪与赎、天堂与地狱、死亡与重生等。这些主题常常出现在西方文学、戏剧、电影和动画中。

图2 《海洋之歌》汤姆·摩尔

圣经母题:母题是指一个动画片的题材。它往往是一个动画故事的背景,或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比如创世、救世、伊甸园、世界末日等。比如:《创》系列动画片和真人影片《黑客帝国》创造了一个类似“上帝创世”的背景,并让一个基督耶稣一样的“救世主”来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的线索。迪斯尼的二维动画长篇《亚特兰帝斯:失落的帝国》《泰山》(图3)创造了一个类似伊甸园一般的世外桃源。皮克斯的经典动画《机器人瓦力》则展现了基督教中世界末日的情景。

圣经的叙事结构:圣经的叙事惯用“U形结构”,也就是人神合—人神离—人神合的方式。西方主流动画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的经典叙事,一般被分为破题、纠葛和解决三个部分。威尔・茹特在《电影剧本写作》一书中曾分别对以上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在叙事的第一部分,编导介绍片中的主要人物,设立一个矛盾或危机;在第二部分中,展示困难和纠葛,突出剧中主人公的困难危机;第三部分则重点展示主人公戏剧性或者悲剧性地解决矛盾危机。[5]

圣经人物原型:圣经中的人物原型被广泛地运用在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创作与设定中。亚当、该隐、犹大、拨示巴、摩西、基督,甚至包括天使、魔鬼和上帝本尊。这些人物以脸谱化的形式出现、或是英雄、或是庸夫、或是小人,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之间的矛盾都变得生动活泼。

图3 《亚特兰蒂斯》 《人猿泰山》迪士尼

图4 《雇佣人生》Santiago Grasso

图5 蒂姆·伯顿和《圣诞夜惊魂》

图6 《创世纪》Ferenc Cako

图7 《南方公园》马特·斯通、特雷·帕克

圣经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以象示意”,即“具体的物体(象)”传达“抽象的概念(意)”。弗莱在《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中指出:《圣经》为西方文学提供了整体的,结构性象征。[6]动画因其独特性,具有抽象、夸张等特点,所以圣经中的意象在动画的应用中是相当广泛的。动画中常见的圣经意象有十字架、圣杯、方舟、大海、闪电、雨、火焰、羊、苹果等。2003纽约Flash电影大赛获奖短片《Walking on by》就用了大量圣经中的意象作为象征。作者为主人公人生路上设定了很多场景,雨、太阳、黑暗、闪电、海洋、苹果等轮番出现,象征人生路上的各种考验。预示着每一个平凡的人,虽然要在生活之路上经历磨难,但是我们总能够充满朝气地去面对生活。《雇佣人生》(图4)是一部阿根廷动画短片,是一部探讨社会与人性的动画短片。这部短片没有一句台词,但通过大量的圣经意象,钉在十字路口柱子上充当红绿灯的人,主人公在每天上班前吃的苹果,老板生气时头上带有的魔鬼式的角等,都通过其内在的含义表达出了作者的含义。

3.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主流动画美术风格创作的影响

动画作为视觉艺术之一,美术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一部动画片可以没有剧情、没有音乐,甚至没有主题思想,但是不能没有画面。

中世纪有三个重要的美术流派,它们是拜占庭、罗马、哥特式美术。数学家克兰评论中世纪的美术风格时指出“中世纪的绘画‘竭力用语言来进行绘画’,也就是说,他们的布局和主体,都在力图说明宗教的主题,并引入宗教的感情,而不是去表现实际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真正的人。人物和客体是高度定型化的,他们均被描绘在平面的、二维的画面上。”[7]宗教的力量控制了绘画的发展方向,于是圣经成为最直接的题材。中世纪美术作品神秘、夸张、极具装饰性的艺术风格为现代的动画艺术带来了很多借鉴之处。爱尔兰动画《凯尔经的秘密》的美术风格就直接照搬拜占庭风格的泥金装饰手抄本《凯尔经》,并在艺术性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好莱坞动画导演蒂姆・伯顿,以其著名的“哥特”风格人偶动画,创造出了怪诞、神秘、极具浪漫主义的动画作品《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等(图5)。

4.挑战基督教传统文化的西方非主流动画

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解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也变得开阔,大家不再局限于基督教的思想。在接受其他思想的同时,西方艺术家也在反思基督教文化,围绕着基督教文化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现代动画作品中很多以全新的视角和观点来诠释基督教,甚至不乏否定或讽刺基督教的作品。

2003年的国际卡通动画节(Seoul International Cartoon and Animation Festival SICAF) 上, 匈 牙利艺术家Ferenc Cako的作品《创世纪》(图6),采用沙画的方式来描绘圣经。他将圣经故事和进化论放在一起演绎进了这部短片。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世界观被作者以戏剧性的手法来表现,充满冲突感。但由于作者的神来之手,两者之间的过度没有显得那么突兀。作者以这种手段表现了自己的科学观和宗教观,既是对基督教传统思想的挑战,也是自己对基督教文化新的理解。在作者看来,宗教与科学并不是水火不容,不是对立的。相反,科学是人类文明在宗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宗教是科学的起源,科学是宗教在现世的补充。作者挑战了基督教不容篡改和玷污的习俗,而用沙画这种新潮的动画表现形式,则更加柔和了宗教与科学的矛盾。

在美国,恶心与扭曲动画节(Spike and Mike’sSick and Twisted Animation Festiv) 于1977年 创立。在恶心与扭曲动画节上崭露头角的美国动画艺术家马特・斯通(Matt Stone)和特雷・帕克(Trey Parker),他们的代表作电视动画系列片《南方公园》(图7),现在已经是美国最火的动画系列剧之一。受过摇滚文化洗礼的斯通和帕克对墨守成规的保守派主流动画嗤之以鼻。他们一起创作的这部动画不仅无所顾忌地炒嘲讽、戏谑各种社会现象,甚至不惜拿耶稣、摩西、佛陀等宗教先贤开刀。影片的第一集就让耶稣和圣诞老人进行了pk,第七集又让耶稣和撒旦进行拳击比赛,他们甚至因此遭到了各种宗教团体的抗议和攻击。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去制造噱头,进而引发人们对宗教,对人性的反思。他们在作品中也展示了在摇滚、嬉皮士文化的影响下,新一代年轻人追求自由、追求精神上的解放的诉求。《南方公园》里的笑料,有很多虽然让人不齿,但是却有一定的深意,引人深思。在虚伪自私、暴力低俗、政治机会主义、对外国人仇视的背景下,通过儿童的视角,来暴露成人的虚伪。《南方公园》对于宗教的讽刺不仅有勇气,而且准确、犀利。导演通过各种笑料,无情地对基督教和世界各大宗教进行揭露和嘲讽。比如在分集《超级好朋友》(Super Best Friends)中,嘲讽了世界主要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都没被放过,其中伊斯兰教默罕默德的肖像甚至出现在动画片中。再比如在分集《基督徒摇滚里》(Christian Rock Hard)中,宗教歌曲的歌词暗含指向上帝的性意味。

5.小结

现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动画艺术,以及一代代的动画艺术家们,在继承以往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开拓着新的意境,将人类的幽默智慧——精神愉悦与生理快感坚定地融合在一起,在笑声中表达着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作为同样拥有深厚宗教文化传统和底蕴的中国动画,面对美国和日本动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处于民族动画的转型期,基督教对西方动画艺术的影响是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本文系2014年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53)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约翰・牛顿词,James P.Carrell、David S.Clayton曲;基督教赞美诗

[2]《小马王》片头曲《Sound The Bugle》,词:Bryan Adams

[3][美]勒兰德・莱肯.圣经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13

[4]同[3]

[5][美]威尔斯・茹特.电影剧本写作[M].纽约:纽约出版社,1979.232-347

[6][加]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7]张育英.中西宗教与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9

1.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70-198

2.张育英.中西宗教与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9

3.[加]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李卫蓉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米姗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李静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圣经基督教动画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