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2016-08-27邹立凯李新春

管理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淘宝创业者集群

梁 强 邹立凯 王 博 李新春

(1.汕头大学商学院; 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梁强1邹立凯1王博1李新春2

(1.汕头大学商学院; 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揭阳军埔淘宝村进行追踪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集群萌芽阶段,创业者亲朋关系嵌入有助于激发创业动机并提供创业资源,形成集群内合作共享行为,进而推动集聚效应;其次,互联网有利于地理性外延关系的嵌入,为集群内引进资源并开发创业机会,从而推动创业集群发展,而在此阶段政府组织可以发挥集群扶持作用;最后,本地文化环境影响创业行为,在宗族观念越强的集群环境中,创业者对地理性外延网络的抵触行为就越明显,从而阻碍创业集群的持续发展。研究结论拓展了创业集群的理论范畴,也为淘宝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系网络; 创业集群; 淘宝村; 案例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创业活动呈现空前发展的态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淘宝村的兴起。淘宝村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业集群,是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的独特现象。从现实角度而言,它也是中国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产物;而从社会现象来看,又是地缘基础上融入亲缘关系产生的创业集聚形态。传统创业集群理论认为,由于产业价值链的依赖关系形成企业集聚性,进而出现关联企业集聚的现象[1]。然而,淘宝村所集聚的企业并不一定有产业价值链的严格关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突破了空间局限,而形成单一价值链环节上的集聚性创业形态。即便如此,淘宝村这种新集群形态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创业者的关系网络仍然是重要的资源配置渠道[2]。

目前,大多相关文献主要从网络动力学和演化理论的视角,对创业关系网络、创业者行为和集群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其分析范式将“关系网络化”视为创业主体对集群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自主构建过程[3],也是在既定情境条件下的战略反应[4]。但产业集群作为地理区域内形成的价值链网络和交易关系,其集群层面的动态演化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应与集群内的关系网络构建和发展特征密切相关。

关系网络的构建与集群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共演关系。不仅如此,集群中的关系构建是基于关系嵌入主体间交易的表现方式,往往受到集群所在区域的制度环境的影响,如宗教制度和区域文化特征。以淘宝村为例,由于农村地区正式制度的发展和认知程度较低,地方传统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及其关系构建的影响尤其明显。由此,在一个独特的创业集群区域内,针对关系节点中创业者主体的互动关系及影响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关系网络在创业过程中的战略意义,还有助于分析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如宗族亲缘关系)如何影响创业者的集聚和创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数据编码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军埔淘宝村创业集群中的创业者网络关系演化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进行追踪性的案例研究,主要分析两个问题:①在淘宝村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创业者的行为?②集群内创业者的关系嵌入特征与创业集群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动态演化关系?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拓展现有创业集群的理论范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创业过程中关系嵌入的战略意义。

1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1创业关系网络

由各种不确定性活动组成的创业过程难于用创业者个性特征因素进行解释[5]。目前,针对创业过程的研究,通常是对创业者及其所在的社会、经济、网络等环境进行综合分析[6]。这意味着,创业研究不能只从创业者个体特征层面进行分析,还需扩大到创业者外部关系网络层面。一些学者将创业者的这种外部关系网络界定为创业网络,主要指创业者在新创企业时与外部发生各种关联的集合[7],其同时也是影响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BELL[8]认为,创业实际上是由关系推进的一个社会过程;WITT[9]认为,创业的各阶段都会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相关能力的形成,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获得,创业所需资源等都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密切相关。例如,个性特征会使某些人更容易成为创业者[10],但也有可能是源于其周围亲朋的影响,更加容易被激发出较高的创业动机,由于模仿和竞争心理促使其更可能成为创业者[11]。

SIRMON等[12]指出,创业者的关系网络对机会识别同样重要。GRANOVETTER[13]认为,弱联系是主体间信息交换的桥梁,有利于创业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创业者发现机会的效率和可能性。此外,新创企业往往资源稀缺,创业者更需要建立和依靠网络关系来获得其他的创业资源[14]。张青等[15]认为,创业者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信任有助于创业者获取市场机会与资源,他们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所能获取的资源。

1.2关系网络的嵌入性

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取决于社会环境,进而影响到创业者的行为和创业企业的成长[16]。现有文献关于创业集群中的关系网络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①创业网络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的成长[2];②创业网络的发展演化[17]。其中最为核心的思想是,关系网络的嵌入性特征体现了创业者作为参与主体之间的行动联结性,经济性的创业行为往往嵌入于社会关系形成的结构中[18]。

嵌入性思想表明,对创业者经济行为的研究需要被置于对其关系网络分析的基础之上。其中,网络嵌入可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视角[19],关系嵌入性指的是网络参与者间相互联系的二元关系,强调关联双方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的程度,重点体现在关系特征上[20]。本研究主要从关系嵌入的视角,分析集群内部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产业集群的关系特征。集群是一个由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组织、中介机构等多种参与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1],其中最重要的是基于专业化分工而形成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关系集合,由集群内的主要参与主体和社会关系构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21]。现实中不存在单一或独立的参与主体网络及其社会结构,必须依据具体环境进行分析,而产业集群正好为创业主体及其关系网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背景。

1.3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

研究关系嵌入与创业者行为的关系要根据具体的集群环境进行分析,这主要基于两个理由:①关系网络在理论上是很宽泛的概念,根据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侧重点不同,如在中国农村,个体所拥有的宗族网络往往是其最为重要的社会网络[22],其作为农村社会的典型特征如今依然广泛存在,个体行为也往往以宗族亲缘为基础网络而展开[23];②在近20年里,社会网络理论在研究产业集群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但这些研究更多强调集群作为组织间网络体系的属性[1],忽略集群作为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征。而集群内的创业者行为往往受到区域文化的重要影响[24],使得参与主体的行为表现特征与本地化的集群环境息息相关[25]。

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关系嵌入与集群动态演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①现有研究常将关系网络当作静态因素来解释集群的发展,将集群演化归结于集群参与主体之间关系推动的作用[26]。然而,这种解释忽视了创业者行为的作用,网络关系与创业者行为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关系嵌入会影响创业者行为,创业者的主观行为也会影响其对关系网络的反应[27]。②现有研究发现,在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关系会发生变化[28],但忽视受产业集群环境影响的创业主体对此关系嵌入的反应[1],而此反应有可能是非经济性的。

关系嵌入在影响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受产业集群行为主体本身的影响,两者是“动态互构”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解释创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过程,需要从关系网络视角,将集群整体发展过程同受集群文化环境影响的创业者个体行为“横向”结合,将集群关系网络的嵌入与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纵向”联结,这样有助于深入探索集群发展过程中关系网络、创业者行为和集群阶段多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讨论的是集群内的关系嵌入与创业行为共演机制,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同一案例进行持续研究,进而得出各阶段的变化情况,单案例研究法有助于提炼出复杂现象背后的理论或规律[29]。在案例选择上基于两个标准:①案例本身的典型效应,军埔淘宝村自2012年开始快速发展并获得首批“中国淘宝村”称号,得到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具有代表性;②信息可获得性,在数据获得方面,本研究团队跟揭阳军埔创业集群有“地理接近和关系接近”的优势,自2013年初就开始实地调研军埔电商创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并持续关注其发展。为了搜集更详细的数据资料,笔者多次对军埔淘宝村内的创业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获取了丰富的资料,为案例研究准备了充分素材。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源于3个方面:①根据问题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对淘宝村典型的16家网店进行深入调研;②对多位揭阳市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进行访谈,具体见表1;③二手资料收集,包括揭阳市统计年鉴,揭阳市各级政府关于电子商务和军埔村的出台政策等档案资料,以及新闻报道等。为提高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采用三角验证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佐证。

表1 调研访谈汇总

注:揭阳军埔村村民创业者以X、H两大姓氏为主。

本研究设计半结构化的开放式问题对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其中对政府部门人员访谈提纲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了解其所在部门主要职务和针对淘宝村的工作内容;②关于军埔淘宝创业集群发展过程、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重大事件等;③集群内创业者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创业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等。对于淘宝村的创业者访谈也分为3个部分:①基本情况了解;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的情况;③关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关系网络及其变化状况。

2.2数据分析

2.2.1时间维度的建构

根据访谈记录和二手数据对集群发展过程进行描述,结合产业集群阶段分类标准[30],本研究对揭阳军埔淘宝村的创业集群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分析(见表2)。从纵向历程来看,军埔淘宝村的变革关键时间点是在2013年6月:揭阳市政府的介入和引导管理。按照集群规模划分标准(见图1):2013年以前,军埔村的淘宝网店数量不到600家,月成交额不足3 000万;2013年后有一个快速增长,仅“双十一”这一天,交易额就达到1 500万;而2014年“双十一”过后,淘宝店数量和成交额都停滞不前。据此,笔者将2013年6月和2014年12月确认为集群发展的两个拐点,把集群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2008年~2013年5月为集群萌芽和产生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1月为集群成长阶段,2014年12月至今为集群成熟(瓶颈)阶段。

表2 军埔村创业集群发展大事记

注:数据来源根据访谈记录和二手资料整理,下同。

图1  军埔村电商网店和成交额增长情况

2.2.2资料分析与内容编码

采用内容编码方法将收集的文本数据进行条目化、概念化和范畴化,进而提高研究分析的效度和信度[29]。具体操作步骤是,使用ANTCONC软件,对访谈和二手数据记录的文本数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归类。在编码过程中,以单个条目及其测量方式为基础,以概念为核心进行匹配,进而形成关键词,以表格的形式对所有文本资料进行汇总,完成编码过程。一共引用319处(见表3)。

2.2.3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

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其软件(UCINET)。本研究通过处理创业者及其他参与主体的关系数据,并将集群参与主体关系网络结构可视化。

表3编码范畴及其来源编码范畴相关概念及访谈记录/次新闻报道/次档案资料/次关系网络朋友、熟人、政府、代工厂、电商协会、亲戚、亲属、家人36432创业要素动机:方便、致富;机会:商机、机遇;资源:资金、信息213412创业者行为批发、代发、合作、自主设计、营销、自主经营32413集群文化环境排他、长期导向、情感信任、个人主义、成就欲望、当老板21150集群发展发展、成本、资源集聚、转型、品牌13388

3 军埔淘宝村创业集群发展分析

3.1萌芽阶段(2008年~2013年5月):亲朋网络构建和创业集聚

揭阳市军埔村早年主要是以传统食品加工为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近几年很多工厂经营不善,大部分村民特别是青年被迫外出打工。从2008年起,村里陆续有一些了解电商的青年创业者开起了淘宝网店卖服装。面对新的市场机会,创业者尝试新建企业来获利。

当时,网络购物还是新生事物,而且家族长辈观念保守,很难接受开淘宝店这种盈利模式。为了克服创业过程中资金、产品、信息等重重困难,军埔村创业青年依靠朋友网络获取信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创建网店。如被访谈的军埔电商协会会长所言(访谈记录见表4),在创业初期,他主要依靠熟人、伙伴、朋友等筹集资金,而服装产品依靠广州做生意的朋友帮忙代发,共享朋友的服饰产品信息。这种亲朋关系网络带来的信任和义气,使得“身无分文”的创业者能够顺利创业。

表4访谈记录和二手数据引用集群发展阶段主题词编码典型引用集群萌芽阶段关系网络创业要素朋友、熟人、伙伴动机、资源听到村里在广州打工的人做批发开淘宝过得不错后,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到广州做起淘宝批发。(《南方都市报》,2013-11)2008年花费1000元就能创建淘宝,样品都是朋友那里的货,而且是从广州朋友那里帮忙发货,自己赚取差价。(军埔电商协会会长)2012年7月,在外做生意的村民陆续回村创业,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后,以一传十、十传百联动反应,纷纷仿效。(《揭阳新闻网》,2013-07)创业行为合作、代发、模仿 这些年轻人都是经营淘宝服装零售和批发,在生意上都存在合伙关系。(《南方日报》,2013-09)2013年初,大概清明节前,就回家开淘宝店,当时和两个朋友一起合伙经营。(创业者)3个合伙人,一人凑了一万元钱,把网店开在了我家里。(《南方日报》,2013-11)集群发展成本领先淘宝业务投资成本低、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快速地提高。(《揭阳新闻网》,2013-07)开服装批发店并未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依靠此前的积蓄,同时做网店和批发,慢慢使批发店步入正规。(创业者)集群成长阶段关系网络创业要素政府、代工厂机会、资源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的发展不可能这么快。(军埔电商协会成员)很多电商创业者想多批发服装但都资金紧张。揭阳市政府知情后,推动当地银行和信用社为网店提供贴息贷款。(《羊城晚报》,2014-09)揭阳市揭东区的WWL从事服装外贸加工多年,随着国际市场的波动,他的工厂不得不歇业休整。从2013年开始,来自军埔的订单再次让机器轰鸣。(《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5月,市政府对经济情况特殊的电商户提供房租、网络费用减免和贷款贴息。(档案资料)由政府贴息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帮助33名青年电商创业,已发放扶持贷款220多万元。(档案资料)想把网店规模扩大但资金短缺,就决定向政府贷款,一共从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贷款40万元。(军埔电商协会会长)创业行为批发、自主设计由于大家做的多是低端品牌,虽然这样可以让村里更多人容易开店,但后续的发展速度就会受限。(军埔电商协会成员)从2013年6月底开始,XZB、HWH等人都开始经营起了批发生意。作为批发商,拥有大量货源的他们,也向其他村民发货。(《揭阳日报》,2013-07)现在拥有几家淘宝网店和一家天猫店,并打算创办属于自己网店的童装品牌。(军埔电商协会成员)现在的军埔村不仅在做代销,还开始做自主品牌,由店家设计产品,交由附近,甚至是广州的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南方网》,2013-12)集群发展资源集聚由于市委市政府的介入,吸引各种配套的融资、服务、物流等优质资源进入军埔村,电商发展步入快车道。(档案资料)电商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资源迅速向军埔集聚,众多知名企业都相继加盟进驻,实现了产业对接、产业集聚和产业的多元化。(《中国广播网》,2014-02)集群成熟(瓶颈)阶段关系网络创业要素专业团队、外地资源如今遇到的难题,就是缺乏具有营销理念和经验的人才和团队。(创业者)打算打造服装品牌,自己的网店现在最缺的就是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和推广。(军埔电商协会会长)创业行为自主经营、转型网店靠一家4人管理,遇到售后服务可以找代理,其他在实体店也是叫自家人打理。(创业者)批发商之间也有矛盾和摩擦,也有合不来的批发商;批发商之间共享产品信息比较少,基本上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创业者)集群发展转型升级批发商太多了,淘宝店不多,市场太小了,导致批发商恶性竞争,现在很多批发商都是亏的,被迫放弃批发,专做淘宝。(创业者)

此外,关系网络也有助于在创业群体内扩散信息。中国农村是一个传统乡村社会的特殊社会网络体系,称作“熟人社会”,不仅有公认一致的规矩,而且信息全对称[31]。这种“熟人社会”对于电商创业信息扩散具有天然的优势:①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为这些创业信息提供可验证的依据;②村里到处可见的创业成功事例提高信息扩散影响力和质量。最初选择在军埔村创业开淘宝网店的十几个青年创业者,其创业成功事迹及模式逐渐吸引其他农户进行模仿与创新,产生了基于亲朋关系的网店衍生现象(见图2),形成初始的创业集聚。

图2 集群产生阶段亲朋网络和网店衍生

随着电商创业的早期发展,军埔村涌现出一大批淘宝网店。2012年之前只有寥寥几家网店,而到了2013年6月,网店数量达到600家,实体批发店11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呈现。在此期间,军埔淘宝网店的成交额稳步增长,2013年5月单月成交额达到3 000万元,至此,本地不生产服装的军埔村产生了以服装网店为主导的电商创业集群。

3.2成长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政府介入和网络集聚

军埔淘宝村创业集群形成后,由于几家早创网店的示范效应,各种效仿的同质网店数量不断增加。此时,政府部门介入是军埔淘宝村步入成长阶段的关键要素,带来了各种资源的集聚:①为军埔淘宝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及光纤实现全村全覆盖;②为电商创业者提供资金贷款渠道,比如,联合当地银行推出青年创业贷款,并出台《2014年军埔村电商企业贷款贴息和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揭金》等贷款政策;③政府推动一系列电商培训,提高农村创业者电商创业技能,如举办一周一讲的军埔电商大讲堂和开设电商创业培训班,同时组织青年创业者到外地实地考察。

当地政府的介入,使得融资、培训、物流等资源得以在军埔村集聚,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推动原来自发和分散的电商创业进入快车道。此后,村里越来越多小型淘宝网店出现,最初的创业者做起了批发生意以扩大规模。同时,与军埔毗邻的揭阳市揭东区有着深厚的纺织业基础,为军浦淘宝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货源。虽然最近几年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很多工厂不得不歇业休整,但从2013年开始,很多代工厂主动找到军埔批发商谈合作,正好满足了军埔电商创业者的货源需求。随着创业规模增大,创业者对亲朋关系网络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出现关系聚合化,同一宗族的家庭保持相互合作,宗族关系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合作机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独立或依靠亲缘关系经营自主品牌。

表5 军埔村创业集群成长情况

随着贷款资金的配套、网店规模的扩大以及周边服装工厂的支持,军埔淘宝村得到了快速成长(见表5),从2013年7月到2014年11月,淘宝网店数量、实体批发店、月成交额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2013年全年军埔村网店成交额为7.2亿,到2014年则达到16.8亿,翻了一番。

3.3成熟(瓶颈)阶段(2014年12月至今):网络外延和转型困境

在经历资源集聚之后,由于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导致批发商服饰产量与淘宝网店销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军埔村300家品牌电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既要参与到淘宝线上的竞争,还要争夺周边小型淘宝店进货的渠道。特别是2014年“双十一”过后,服装淡季出现,进一步挤压了军埔村服装批发商的利润空间,开始出现企业亏损,集群销售额有所削减。面对亏损甚至倒闭的生存危机,揭阳军埔服装品牌商不得不开始转型。

面对同行业模仿,企业可以选择工艺或产品创新以提升竞争力,提高产品品牌的附加值。然而,如果集群内的产品受制于技术能力或者资源限制而难以呈现出差异化,集群大部分产品创新将依赖于外部技术或资源的引进。为促进军埔电商专业化、集聚化和多元化发展,2014年8月,由揭阳市政府牵头,“华尔美”网批第一城和军埔新天地等第三方服务平台进驻军埔淘宝村,为淘宝商家提供产品设计、模特拍摄、仓储物流、信息交流等配套服务。其中,“华尔美”网批第一城是由中国国际服装城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的粤东唯一的网批城。

本土企业大多保持家族式经营的传统[32]。一方面,宗族主义观念使整个地区缺乏对圈外人的包容;另一方面,农村宗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强关系[33],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而差序格局造成宗族成员信任半径过短,低信任度社会只信任关系圈内的熟人,使其在经济活动中委托代理关系链条短,难以从事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正是由于潮汕农村这种低信任和“排外”的集群文化环境(见图3),新进驻的淘宝商家难以加入军埔电商协会,军埔村创业者面对外部网络的介入往往选择不合作,这种家族式经营方式使得企业徘徊不前;同时,外来进驻的商家也难以驻地发展,网批城店铺数量锐减。

图3 围绕军埔电商协会的关系

4 案例讨论

4.1集群的阶段性分析

从案例描述可发现,创业集群发展包括集群内创业者关系的嵌入和创业者行为的演变,实质上是关系网络嵌入与创业者行为共同推动创业集群发展。从创业者行为来看,在创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业者有合作、模仿、自主创新和转型经营等不同的创业行为;而从创业集群的关系嵌入过程来看,集群网店间先后经历了创业初期以亲朋关系为主、由于政府涉入而建立的资源联系、对外地合作网络的低信任而回归到家庭式作坊的家族亲缘联系,这些不同的关系连接形成了集群中不同的网络体系。

根据案例资料的深入分析,可发现军埔淘宝村不同类型关系网络的嵌入特征(见图4)。由图4可知,亲朋关系在集群形成初期是推动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关系网络,为创业机会的获取、资源与信息共享和资金帮扶提供了重要渠道。由于创业集群的发展需要突破亲朋关系网络,外延关系的引进可以扩大集群资源,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从而让集群的关系网络异质性程度更高,有助于让知识和资源丰富化,通过产业延伸推动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图4 创业集群的关系嵌入结构特征

集群内部网络是影响创业者行为的关键因素,ROWLEY等[34]认为,关系网络构建是创业者的战略选择。笔者在案例中发现,关系网络嵌入是影响创业者行为的前因,不断影响着创业者的动机选择、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从而产生不同的创业行为和结果。具体而言,创业者的创业成功典范,随着亲缘与地缘关系迅速扩展[35],集群开始产生,而每个创业者在创业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资源获取,亲朋关系网络可以鼓动圈内的其他人一起参与创业,共同利用稀缺的资金、设备、技术等创业资源。比如,信息共享,密切留意关键信息、及时转化为商机、推出适时产品;产品共享,每个网商负责不同产品的进货,再一起合作出售,解决单笔资金有限的困境。由于人际网络的互惠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强关系成为主要的关系网络[33],成功的案例为潜在创业者提供范例,并提供潜在创业资源。由此,更多创业者会在集群内创业,带动新企业的衍生和聚集,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据此,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a 亲朋关系嵌入有助于激发创业动机并提供创业资源,进而形成集群内部的模仿合作行为,推动创业集群的早期集聚效应。

在军埔电商创业集群形成以后,由于早期创建企业的盈利效应,各种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此时,揭阳市政府的介入给军埔淘宝村带来各种资源,政府对项目批准和资源配置有较大的主导权。通过简化实体店工商登记注册的流程、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给创业者创造条件,同时,实施金融贷款、电商培训、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创业支持措施。通过政府带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淘宝店主加入,随着资源积累和市场规模扩大,军埔村创业者选择依靠自主设计和规模批发为主。由于揭阳市其他区域有很多纺织企业,因此,创业者可以获得产品生产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在集群层面推动跨区域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政府的介入可以激励一些企业及相关行业的进入,也鼓励了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36],并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来引导经济活动。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和扶持,创业集群内部的资源得以集聚,创业主体开始多样化,逐渐扩展到外地人甚至外省人,创业主体之间开始有了更多样化的分工,创业集群出现规模效应,推动电商创业的飞跃式发展。据此,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b 政府组织的介入可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和资源渠道,起到集群扶持作用,从而推动淘宝村创业集群取得规模化发展。

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制度性同构,形成同质化,降低企业之间的差异性[37],由此导致产品同质化、打价格战,进入恶性循环。在这个阶段,首要问题就是推动创业集群内部的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对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破解之路,通常是依赖于外部技术或资源的引进,对集群内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带来变革力量和资源支持[38]。魏江等[39]认为,集群由于具有地理邻近性的特点而在构建关系网络上产生区位条件,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外延关系的嵌入可以跨越邻近地理的限制。突破地理边界的外延关系可以带来专业人才、技术,甚至延伸出新产业。创业成员的异质性和关系网络结点的丰富化,可以给创业集群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而密切的产业网络更能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从而推动集群进行转型升级。据此,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c互联网环境有利于外延关系的嵌入,从而为创业集群增加市场机会和引进资源,推动创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业集群的发展。

4.2文化嵌入的情境作用

创业者行为会受其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由于行动者的行为嵌入于其所在的社会关系网络[40],进而受到当地文化影响。中国传统观念本身就强调关系亲疏,在农村,由于宗族观念具有清晰的差序化格局,如同村亲缘和地缘的关系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任和认可。军埔淘宝村的创业者一开始都是选择当地朋友熟人关系进行创业活动。在初创成功后,由于这一地区的文化观念崇尚“自主经营,人人都想做小老板”,因此,合伙创业到一定规模后就分门立户。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合作意愿,交流也很少,又因为经营产品相似性程度很高,为了规避模仿,创业者一般只与亲密的朋友进行合作。

通过深入访谈发现,一些早期初具规模的创业者凭借先行优势而致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较少思考长远发展的问题。同时,加上当地的家族观念和“自己人”思想根深蒂固,只信任关系圈中核心部分的熟人,而圈内信任的强化往往会导致对圈外信任水平的下降[41],因此,关系嵌入距离较为疏远的关系网络会受到排挤。这个现象在农村宗族制度比较强烈的地区就更加明显。案例表明,在集群成熟阶段,对于外延网络资源的引入,本地人都采取不合作甚至是排斥的行为,倾向于坚持家庭作坊经营的模式。综上,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 本地宗族观念越强,创业者对外延关系排斥行为越明显,由此阻碍创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研究案例中,军埔淘宝村进入集群成熟阶段时,面临外延关系网络引入与本土亲缘关系网络相对的局面。由于宗族制度和低信任特征,创业者对于外延关系网络资源并不积极合作,导致集群效率和效益无法提升。总体而言,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揭阳军埔淘宝村创业集群在由资源集聚向转型升级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发展困境,仅仅依靠集群自发的力量无法有效推进集群升级。其中,本地文化中嵌入的亲朋关系网络对外延关系资源的排斥行为,导致创业集群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由此导致军埔电商创业集群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5 结论与讨论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军埔淘宝村创业集群的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了集群发展过程中,关系网络嵌入特征与创业者行为之间的共演机制(见图5)。研究发现:①在创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关系嵌入特征与创业者行为形成不同的共演机制。具体而言,亲朋关系嵌入和模仿合作行为,推动创业集群早期的集聚效应,政府组织介入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行为共同推动创业集群扩大,外延网络的引入和创业者转型升级行为共同推动创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②本地文化环境所形成的关系嵌入特征,在创业集群形成的初期有助于先行创业者之间的资源获取和机会开发,然而在集群发展后期,本土文化对关系网络的嵌入形成壁垒,从而对外延关系网络产生抵触行为,导致创业者选择囿于宗族关系的保守创业行为;③政府组织的介入为创业集群提供扶持性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协作分工体系的完善为外延关系网络引入提供了条件,但是,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市场化的选择机制,这需要打破关系嵌入(如宗族关系)的封闭格局。

5.2研究贡献与展望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研究集群情境下的关系网络嵌入特征与创业者行为之间的共演机制,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跨层面的角度对创业集群内部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拓展了现有创业关系网络的研究范畴;②结合创业群体所在的文化环境因素,研究集群不同的发展阶段,关系网络嵌入特征对创业者行为的影响,这有助于解释不同集群环境的创业现象差异,及不同创业情境下创业行为在集群发展阶段性上的关系选择差异,为集群创业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③从集群动态发展的视角分析外部因素引入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机制,根据案例研究对象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政府组织的介入及其后续引入的外延关系网络产生的影响进行追踪性研究,发现了淘宝村创业集群受不同关系嵌入特征影响的复杂机制。

图5 淘宝村关系嵌入与创业行为共演关系

本研究对于创业集群内的关系的构建和管理具有现实指导价值。不同类型的关系嵌入对创业者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对创业者来说,需要摆脱核心关系嵌入的意识形态,在不同阶段应该合理运用和拓展关系网络所集聚的资源。对于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创业集群成熟阶段的跨越,这不仅仅需要政策导向所引入的资源集聚,更应该有效引导创业者开放自身的关系网络嵌入结构,以协同合作而不是同业竞争的方式来扩大创业集群范畴,这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农村电子商务的大众创业方针,指导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①文本数据是本案例研究的重要分析资料,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数据与真实情况可能有所偏差,进而对研究结论的效度产生影响,后续研究将在这方面进行更加充分的史料数据佐证;②选取揭阳市军埔淘宝村为研究对象,作为单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若干理论命题,后续研究可以在不同的案例情境中进一步验证这些命题,以检验普适性,并进行修正和拓展。

[1] GORDON I R, MCCANN P. 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 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J]. Urban Studies, 2000, 37(3): 513~532

[2] DE CAROLIS D M, LITZKY B E, EDDLESTON K A. Why Networks Enhance the Progress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and Cogni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2): 527~545

[3] GALASKIEWICZ J. Has a Network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Lived Up to Its Promis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7, 3(1): 1~18

[4] POWELL W W, WHITE D R, KOPUT K W, et al. 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 The Growt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5, 110(4):1 132~1 205

[5] ECKHARDT J T, SHANE S A.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 333~349

[6] BRUYAT C, JULIEN P A. Defining the Field of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2): 165~180

[7] BIRLEY S.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6, 1(1): 107~117

[8] BELL G G. Clusters, 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3): 287~295

[9] WITT P. Entrepreneurs’ Networks and the Success of Start-Ups[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4, 16(5): 391~412

[10] 边燕杰,丘海雄. 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2): 87~99

[11] ABELL P, NISAR T M. Performance Effects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Network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7, 45(5): 923~936

[12] SIRMON D G, HITT M A. Managing Resources: Linking Unique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Wealth Creation in Family Firm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27(4): 339~358

[13]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6): 1 360~1 380

[14] HANSEN G S, WERNERFELT B. 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5): 399~411

[15] 张青,曹尉. 社会资本对个人网络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22(1): 34~42

[16] DAVIDSSON P, HONIG B.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3): 301~331

[17] 董保宝. 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构建与研究启示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35(9): 15~24

[18]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0(3): 481~510

[19] GRANOVETTER M.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 Acta Sociologica, 1992, 35(1): 3~11

[20] ROWLEY T, BEHRENS D, KRACKHARDT D. 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69~386

[21] EMIRBAYER M, GOODWIN J.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4,99(6): 1 411~1 454

[22] 阮荣平,郑风田. 市场化进程中的宗族网络与乡村企业[J]. 经济学(季刊), 2013,12(1): 331~356

[23] 郭云南,姚洋,FOLTZ J. 宗族网络与村庄收入分配[J]. 管理世界, 2014(1): 73~89

[24] BEUGELSDIJK S.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Regional Innovativenes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7, 17(2): 187~210

[25] WAGNER J. Nascent Necessity and 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 in Germany: Evidence from the Region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REM)[D].Bonn: University of Lueneburg and IZA Bonn, 2005

[26] BATHELT H, GLUCKLER J. The Relational Economy: Geographies of Knowing and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7] BARON R A, MARKMAN G D. Beyond Social Capital: How Social Skills Can Enhance Entrepreneurs’ Succ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0, 14(1): 106~116

[28] 吉敏,胡汉辉,陈金丹. 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网络演化形态研究——基于启东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1,29(6): 861~867

[29] EISENHARDT K M, GRAEBNER M E.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1): 25~32

[30] MALMBERG A, MASKELL P.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2, 34(3): 429~449

[31]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

[32] 何东霞,易顺,李彬联,等. 宗族制度、关系网络与经济发展——潮汕地区经济落后的文化原因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64~72

[33] PENG Y. 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4, 109(5): 1 045~1 074

[34] ROWLEY T, BAUM J. Introduction: Evolving Webs in Network Economics[M]// BAUM J A C, ROWLEY T J.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Bingley: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8, 25: 1~20

[35] 刘杰,郑风田. 社会网络、个人职业选择与地区创业集聚——基于东风村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1(6): 132~141

[36] LI J F, GARNSEY E. Policy-Driven Ecosystems for New Vaccine Development[J]. Technovation, 2014, 34(12): 762~772

[37] TAN J. Growth of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Lessons from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6): 827~850

[38] STUART T E. 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A Study of Growth and Innovation Rates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8): 791~811[39] 魏江,郑小勇. 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关联机制[J]. 科研管理, 2012,33(12): 10~22

[40] HAGEDOORN J. 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3): 670~680

[41] DANIELS J P, VON DER RUHR M. Trust in Others: Does Religion Matter?[J].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2010, 68(2): 163~186

(编辑桂林)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Junpu Taobao Village

LIANG Qiang1ZOU Likai1WANG Bo1LI Xinchun2

(1.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China; 2.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China)

This study selects Junpu E-commerce entrepreneurial cluster as case and carries out longitudinal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fancy stage, kinship embedded networks help to stimulate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and provide resources for start-up; then,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geographical-extension relationship is easy to be embedded in the entrepreneurial cluster, it would help to exp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introduce resources, in this stage, government officials can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cluster; finally, entrepreneur behaviors would be affected by local culture, this is to say, the greater degree of clan concept in mind, the greater possibility of the entrepreneurs would resist to geographical-extension network, and it may hi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luster. This research extends the theoretical category in terms of entrepreneur networks, and the results would also be of cri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bao Village.

relationship network; entrepreneurial cluster; Taobao Village; case stud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016-0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7123200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A030313072);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38020307);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资助项目(38040221)

C93

A

1672-884X(2016)08-1125-10

梁强(1981~),男,广东梅州人。汕头大学(广东省汕头市515063)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业、家族企业。E-mail:qliang@stu.edu.cn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884x.2016.08.003

猜你喜欢

淘宝创业者集群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互联网创业者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第一次“淘宝”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