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含义的财务比率分析思路与要点

2016-08-26雷炳苹

财会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周转率比率盈利

■武 龙 雷炳苹

基于经济含义的财务比率分析思路与要点

■武龙雷炳苹

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中借以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等经济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实际教学和业务实践中的财务比率分析却往往忽略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而滥用、错用比率。本文从财务比率经济含义的源头思路出发,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梳理、评析,并对运用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的要点予以评述,有助于教师从原理上讲清财务比率分析思路,增强学生对财务比率分析的理解和应用。

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

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中借以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等经济信息的重要工具,财务比率分析也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注重对财务比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讲解,而忽视对财务比率所反映经济含义及财务比率设计原理,导致学生对财务比率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对众多指标的记忆上,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以后的业务实践中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应用,甚至错用、滥用比率。

财务比率就是财务分析人员为了解读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济信息而设置的比率工具,因而,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应围绕其所需的经济信息。因此,本文将从财务比率的经济含义这一源头思路出发,梳理归纳常用的各类财务比率,并对财务比率分析的思路和要点予以评述。

企业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股东价值最大化①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管理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企业价值等于股权价值加上债权价值,其中债权的现金流是明确的,则债权价值主要取决于贴现率,而贴现率主要受市场利率影响。因此,从企业可控性的角度看,股东价值最大化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股东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股东净利率(ROE)替代。根据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基本原理,股东净利率可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者相乘,这三者分别代表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营运能力)和财务状况(偿债能力);此外,还需要对企业的成长性做出评价,因此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可以全面地对企业各方面管理效率进行财务评价,相应的财务比率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予以设计。

一、偿债能力

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所以偿债能力是财务比率分析的首要内容。其中,流动负债是一年以内就要到期的负债,相对于整体债务而言其偿还压力更大,所以在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除了关注整体债务偿还能力还应重点关注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

可以采用两种思路设计财务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1.用企业当前资产变现偿还流动负债,属于静态的偿还能力。相应的财务比率可以用各类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看有几倍的保障,除得的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具体而言,有流动比率(分子用流动资产)、速动比率(分子用速动资产,即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现金比率(分子用现金及其等价物)等。这些比率都反映了同样的经济含义,即用企业当前资产变动后去偿还流动负债,因而同时列示出来没有意义而应只取其一即可。至于具体选用哪个比率,需要结合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存货、应收账款等的变现能力,如果变现能力差且比重不容忽视,则应从分子的资产中予以剔除。2.用企业经营过程中赚取的现金流偿还流动负债,属于动态的偿还能力。相应的财务比率可以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流动负债,比值越高其偿还能力越好。由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通常比较真实,因而这一比率通常比较可靠。

(二)长期偿债能力

由于长期负债除了本金偿还还包括利息支付,因此其偿还能力应包含付息能力和还本能力两方面。

1.付息能力。由于利息每期都需要支付,因而应用期间报表中的量予以衡量,可以用利润表中的付息前利润(即息税前利润EBIT)除以当期利息,也可以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当期利息,看各自有几倍的保障,保障倍数越大,付息能力越强。由于这两个比率中前者是用账面利润保障利息支付,后者是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保障利息支付,反映的经济含义不同,因而均应列示出来。

2.还本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长期债务的还本能力。其一,当前债务有多大规模:用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长期负债比率等指标均可,且取其一即可。其二,未来潜在的债务有多大规模:或有负债就是企业未来潜在的负债,因而可以用或有负债比率(即用或有负债除以所有者权益)衡量。其三,当前债务的质量如何:虽然同是负债,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经营负债不用支付利息,也没有太大的本金偿还压力,而只有需要支付利息的金融负债才构成真正的偿还压力。因此即使负债规模大,但如果其中经营负债比重高,那么企业的整体债务偿还能力也未必差。所以,除衡量企业债务规模外,还需要考察其债务质量,可以用带息负债比率(即带息负债除以负债总额)衡量。其四,动态的债务偿还能力如何:用企业经营活动赚取的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衡量。

综上所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用两个指标即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用六个指标即可衡量(其中付息能力两个指标,还本能力四个指标)。此外,在用财务比率做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财务比率仅仅反映财务报表中两个项目之间的数量相对大小,而反映不出两个项目各自的内部结构质量问题,因而在比率设计时应首先检验所选项目的内部质量,然后再做财务比率分析。(2)财务比率仅仅反映的是报表内的信息,还有很多表外因素也能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如长期租赁合同、建造合同中的分阶段付款、未决诉讼、下期有即将清理的固定资产、可动用的贷款指标和企业融资声誉等,因此应综合考虑,而不应局限于财务比率分析。

二、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企业对所拥有资产的周转管理效率,企业资产的周转效率和灵活性越大,在销售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其利用有限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因而,营运能力是财务比率分析的另一重要内容。营运能力比率通常是企业各类资产的周转率,其计算方法比较简单,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1)基本上所有资产的周转率都是用营业收入除以该项资产;(2)存货是个例外,存货周转率是用营业成本去除;(3)分子、分母期限要匹配,分子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期间的量,而分母资产属于时点的量,因而需要将分母上的资产做算术平均处理。

营运能力分析应该遵循先整体后局限层层剖析的思路,即:先看总资产的周转率;然后再分析其中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周转率又应具体看其中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各自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存货周转率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原材料周转率、半成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分别对应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环节;应收账款周转率又可以结合账龄分析法做具体分析。

三、盈利能力

企业绩效的好坏,最终要反映到对其盈利能力的考察上来。盈利能力指标通常都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种各样的利润率,即用各种利润额除以各类投入额再乘以100%。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考察,通常分为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股东盈利能力三个层次。

(一)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

财务比率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虽然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既与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有关,但更主要受商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决定,所以单从企业成本费用角度分析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其意义并不明显。

(二)资产盈利能力

财务比率主要是用各种利润额除以平均资产总额,如总资产利润率(用利润总额做分子)、总资产报酬率(用息税前利润做分子)、总资产净利率(用净利润做分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学科假设之一是投资和融资分离假设,即对企业投资与融资决策应分别考虑,因此对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实际上是分析企业运用资产去投资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不应包含财务活动的影响。利润总额扣除了财务费用,净利润扣除了财务费用和所得税,两者都受财务活动干扰,而息税前利润是完全扣除了财务活动干扰的利润额,因而用总资产报酬率最能准确反映资产盈利能力。

(三)股东盈利能力

主要用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予以衡量,此外上市公司还用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予以衡量。股东价值最大化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因而股东盈利能力最重要的一个盈利能力分析内容。对股东盈利能力的分析,应该着重考虑其盈利能力的驱动因素。根据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基本理论,净资产收益率(ROE)可以分解为资产盈利能力和权益乘数两个因素,而资产盈利能力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率两个因素,借用这种驱动因素关系,可以对股东盈利能力的优劣做进一步原因分析。

四、成长能力

对企业各方面绩效做分析,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状况,更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状况,尤其是对股东或管理者而言。因此,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估就必不可少。成长能力指标大多是一些增长率,即用某栏目期末值减去期初值再除以其期初值,其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对成长能力的分析却比较复杂。通常我们关注股东权益的持续增长,但股东权益的增长不仅来自于利润,还可能来自于投资者注资;利润的增长不仅来自于营业活动,还可能缘于非营业活动的偶然事件;营业收入的增长,未必能带来利润的增加,即使带来利润的增加也可能大量缘于赊销;资产的增长,未必是因为新增利润的留存,还可能是负债的增长,或者是应收账款增加或存货积压的结果。因此,只有当企业多个项目平衡增长时,才被认为是健康的增长。相应地,成长能力分析如果单独看某一栏目的增长率其意义不大,必须对企业股东权益、利润、营业收入、资产等多个项目的增长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课题基金: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险投资的信贷融资便利效应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研究”项目,基金号U14047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便利效应研究”,基金号14YJC630140。

[1]陈若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2010(10上).

[2]李建玲.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其对策〔J〕.财会研究,2015(4).

[3]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4]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

[5]杨莉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3(3).

[6]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

◇作者信息:河南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金融市场

河南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焦岩

◇责任校对:焦岩

F275.1

A

1004-6070(2016)04-0027-03

猜你喜欢

周转率比率盈利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Q集团营运能力分析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应收账款的优化管理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多期Sharpe比率及在基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