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研究

2016-08-26李小燕

图书馆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知识结构检索

李小燕

(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 商洛 726000)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研究

李小燕

(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介绍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认知信息检索的概念、发展与特点,指出用户认知能力、知识结构与情感体验等因素,都会对信息检索过程产生影响。研究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认知的信息检索服务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信息认知认知模型

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极大提高了信息化程度,使得繁杂动态的信息资源迅速增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如无法准确理解用户的信息检索意图,直接影响了用户服务的满意度。在高新科技发展背景下,用户在信息检索中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行为千差万别,加上信息情境、信息检索内容复杂多变,无疑增加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检索服务的难度。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传统的信息观,信息检索服务也向“用户认知主导”方面转变。当前如何根据用户认知意识、思维模式等构建用户认知模型,挖掘用户的潜意识需求,为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建设提供决策,这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高校数字图书馆认知信息检索简述

1.1认知信息检索的概念

信息检索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并根据用户需求查找结果的过程。认知信息检索,即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开展的信息检索活动。认知信息检索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用户认知信息进行模拟和加工,注重对用户信息检索过程中一系列认知行为的深入分析。它充分考虑了用户知识结构、检索环境、认知能力等因素,属于检索系统与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检索模式[1]。高校数字图书馆作为应用信息检索系统较早的文化机构,在认知信息检索方面与传统图书馆存在差异,在用户需求处理方面更加规范,元数据、叙词表等技术标准的应用也提高了检索效率。

1.2认知信息检索的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信息检索研究领域出现三大研究趋势,即用户导向、系统导向与认知导向。认知信息检索在发展之初主要面向中介,随着对信息检索认知的进一步深化,人们注意到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并非一成不变的,改变了以个体信息情境与行为作为研究主体的观念,变为关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所有交互行为,并将信息交互、用户认知等作为研究重点。无论何种信息的处理,都需要依靠某个概念或范畴体系,我们可以将其称作信息处理的概念模型。国外学者在对图书馆用户行为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体的信息检索分为起始、选择、探索等6个阶段(如图1),揭示了认知信息检索的大致流程。

图1 认知信息检索的六阶模型

1.3认知信息检索的特点

认知信息检索以用户认知为导向,将用户信息检索中的一系列行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而非看作单纯的机械运动。个体是信息活动的主导者,并且借助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在特定的信息情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检索行为来满足自身需求。基于用户认知的信息检索,以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实现认知统一,在相互理解中减少对用户的限制,让用户充分表达自身需求,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认知信息检索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检索系统具备模拟和学习能力,能够结合信息情境与用户行为特点,及时对知识库进行重构更新。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以用户习惯和认知为依据,不仅具有亲和力,还能够极大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实用性。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认知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高校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认知的信息检索,包括关键词确定、检索策略制定、检索结果反馈等过程,而用户认知因素对信息检索全过程都存在重要影响。

2.1用户知识结构的影响

用户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背景,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有关,也是他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或与周围环境作用中,对信息的组织与再加工形成的。用户对事物的认知,对事物的直观理解,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深入思考等,都是知识结构的一部分[2]。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认知信息检索中,用户具有不同的检索经验与知识结构,其信息检索交互行为也存在巨大差异。用户产生的初始信息需求,往往并没有特定的方向,也是较为模糊的。由于用户文化背景、知识体系的差异,他们对信息检索需求的表达方式不同,所选择的检索方式、检索工具也存在差异,这些均影响到信息检索交互行为与最终检索结果。

2.2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

高校数字图书馆认知信息检索中,用户认知能力对信息检索效率、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个体对信息构成、事物之间的关联、事物发展方向的分析能力,就是所谓的信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反映了大脑对信息的存储与利用效率,包含思维、记忆、语言等要素[3]。信息检索本身属于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中,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户与检索环境、检索系统的交互行为。每个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感知、分析与理解存在差异,在产生信息需求后,大脑对信息材料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转化程度不同,影响到他们对信息检索中出现问题的判断与处理,进而影响到检索任务的完成效果。

2.3用户情感体验的影响

用户信息检索活动具有特定的情境,信息检索是用户对信息的再获取过程,也是用户利用检索进行知识转化的过程。该过程中认知情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户利用信息检索解决问题,也时刻存在与系统、环境的交互作用,而用户对知识的获取行为也影响着周围环境。信息检索中用户情感体验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对信息检索的认知。研究表明,当用户确立检索任务后,积极自信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完成检索任务,而消极情绪对于信息检索过程是不利的[4]。高校图书馆通过设计人性化信息检索界面,基于用户认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将促进用户提高检索成功率。

3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

高校数字图书馆现有的信息检索服务存在查准率、查全率不高等缺陷,依据认知科学构建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为分析用户潜在检索意图,完善信息检索流程,提升信息检索效率提供了途径。

3.1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架构

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受到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的影响,反过来用户行为也影响着周围环境。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认知心理学知识,对信息检索活动中特定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基本架构如图2。整个模型分为信息对象生成、检索系统结构设计、信息查询与认知需求分析4个模块,目的在于了解用户认知对信息检索活动的影响,实现用户认知与信息情境、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最终完成信息检索任务。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将用户认知作为全程关注的重点,充分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所有认知行为。由于在检索过程中,用户的初始认知并不具有目标性,而是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中的交互行为也是动态变化的,也影响着与信息检索相关的情境要素。

图2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架构

3.2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功能分析

信息对象生产模块的功能在于提供潜在信息,供图书馆员或用户查询使用。从用户向数字图书馆提出检索请求开始,系统接收信息后根据用户的检索方式,对用户认知意识与信息需求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了解用户与信息情境的交互作用。信息检索系统设计模块的功能在于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计,确定合理的检索系统索引算法,探讨设计者自身认知水平对检索系统的影响,以保障符合用户多样化的认知需求。信息查询模块的功能是研究用户信息检索策略、查询方式对系统的影响,并结合信息情境开展初始信息查询。在系统完成信息检索任务全过程中,用户认知以及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都会影响信息检索方式与策略。而用户的检索方式也在时刻变化与调整,并以最终的满意度作为检索活动的终止。认知需求分析模块结合用户所处的信息环境,以及用户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采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法,从用户数据中深入挖掘用户对信息检索的偏好。同时分析用户检索中的一系列认知交互行为,引导用户更好地利用信息检索系统,并在明确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检索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3.3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技术支持

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中需要应用认知需求挖掘、认知需求表达等技术。认知需求挖掘即从用户日志、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发掘零散、异构的用户数据,深入分析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对不同检索主题的检索行为,以及用户对不同主题的关注程度。若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对某个主题关注度高,表明其检索的概率更大[5]。用户对检索主题的关注是动态的,认知需求挖掘不仅需要准确分析用户某段时期的关注重点,也需要分析用户对检索主题的转移趋势。认知需求表达技术的应用,旨在对用户认知需求进行准确表达,以方便后续进行高效利用[6]。在表达用户认知需求之前,通过主题树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将用户认知需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用户需求建模即对认知信息进行初始化,对用户需求进行模拟与解析,是用户需求管理的核心环节。

4 高校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认知的信息检索服务实施

高校数字图书馆认知信息检索服务的开展,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合,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与动态管理,并在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与信息检索相关的信息匹配、文本归类等功能。

4.1信息资源整合与处理

高校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利用语义关联对信息资源进行标注,充分描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知识结构。在构建不同资源领域本体过程中,结合学科馆员经验发现相关知识,在提供相关领域共同认知词汇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词汇与关联关系进行定义,方便用户迅速检索与利用。高校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还需要随着信息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不断适应用户的多变需求。为方便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可以利用元数据进行信息规范化存储,方便系统进行识别与处理。为解决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利用XML组织文档,根据用户需求提取相应的元数据信息,并通过整合排序生成可用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方便信息传递和利用。

4.2用户需求的动态管理

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与动态管理,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系统与用户认知交互的核心环节,对于全面、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是有益的。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与主题树构造后,系统需对用户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记录,包括访问时间、用户IP、检索模式等,依据用户检索需求构建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对应的主题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在用户与检索系统信息交互过程中,通过用户传递信息对用户需求进行模拟,然后分析不同反馈信息的重要性,从中解析出用户某段时期内的信息需求主题偏好,进而为用户认知信息检索服务奠定基础。

4.3信息检索功能的实现

高校数字图书馆对认知信息检索系统中的文档进行集合归类,然后构建信息索引数据库,可以实现用户请求信息与数据库中文本的迅速匹配。索引数据库中的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必须随着新文本的加入不断更新[7]。信息检索系统中可利用检索匹配功能,实现检索请求与数据库文本的查询匹配,这些文本信息不会直接提供给用户,而需要进行主题分类与相关性排序,之后将最优结果提供给用户。图书管理员可设置数据库的使用规则,方便不同区域的用户进入数字图书馆访问所需信息,实现广泛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用户进入图书馆信息检索界面后,向信息查询与检索系统发送请求,而经过信息查询与文本匹配后,系统会对检索结果进行相关度排序,并将结果反馈至用户界面,实现了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

5 结语

用户认知能力、知识结构与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信息检索中的交互行为,而用户信息检索需求的产生,检索策略的选择,对用户所处情境中的相关因素也存在影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其主要目的在于准确感知用户认知元素,全面掌握用户的潜在需求,引导用户更好地查询所需信息。在开发信息检索系统与提供服务时,高校数字图书馆应该重点关注信息情境、用户认知行为、用户兴趣偏好等因素,并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进一步提高认知信息检索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云秋,安文秀,于双成.探索式搜索中用户认知的实验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6):73-77.

[2]柯青,王秀峰.认知风格与信息搜寻行为整合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35-39.

[3]过仕明,刘岩芳.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移动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14(5):85-90.

[4]姜丰伟,顾朝兵.全媒体时代下的数字阅读与经典阅读推广[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2):55-58.

[5]周瑛,牛浏.基于粒度计算的覆盖算法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2548-2552.

[6]吴江.基于用户认知风格的知识导航要素使用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5(6):64-69.

[7]顾朝兵,姜丰伟.以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8):123-124.

李小燕女,1977年生,馆员。研究方向:高校现代图书馆发展方向及有效管理措施。

[分类号]G258.6

收稿日期:(2016-04-14;责编:王天泥。)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知识结构检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