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2016-08-25沈颖高雪琴邵华
沈颖 高雪琴 邵华
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沈颖高雪琴邵华
腹部手术患者常由于术中胃肠受牵拉、挤压等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麻醉导致腹部神经受抑制,以及术中出血、腹腔冲洗,术后的渗血、渗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加之老年患者因生理功能的改变,器官退行性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易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或难以恢复的情况,常出现胃肠功能明显减弱致肠管扩张、腹痛、腹胀,影响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有时甚至需要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双重打击,因此,如何尽早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已引起临床护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根据中医辩证理论,使用自制畅通散外敷神阙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失调,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于2014~2015年因腹部疾患而手术的患者60例,胆囊切除术16例,阑尾切除术34例,消化道穿孔手术2例,肠梗阻手术8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0~70岁,平均(64.0±4.1)岁。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0~72岁,平均(63.0±2.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畅通散方药组成:厚朴10 g、生大黄5 g、芒硝5 g、木香10 g、川芎10 g、莪术6 g、吴茱萸5 g、冰片6 g,本院药剂科统一制成外敷膏。
1.2.2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支持治疗(抗感染、补液、早期下床活动),治疗组在常规术后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 g畅通散敷于神阙,隔日换药。
1.3疗效指标
1.3.1疗效观测:记录患者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以医生听诊为准,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为患者或家属主诉时间。
1.3.2术后对60例患者出院后进行1~6月的电话或者门诊随访,嘱患者记录自己每天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是否有脓血、油滴等情况,以及是否伴随腹痛、发热等,同时观察有无腹泻、便秘,大便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2 结果
治疗组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出院后2组随访均未出现腹泻、便秘及大便出血等不良反应。
表1 2组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出现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为腹部手术后麻醉、创伤、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肠功能未恢复。而中医也认为腹胀属于“肠痹”范畴,神阙在中医学上认为是“五脏六腑之本,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介于中下焦之间,脐下肾间动气之处[2]。运用中医药治疗术后引起的腹胀,可以调整内在机制,调节和激发神经、体液诸系统,使人体系统营养结构协调与功能协调[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部结构最有利于药物吸收[4]。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和神经,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敏感度高,药物易于穿透[5]。故从神阙用药治疗腹胀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本研究自制贴敷“畅通散”由厚朴、生大黄、 芒硝、 木香、川芎、 莪术、吴茱萸、冰片组成。方中厚朴:下气宽中、消积导滞;生大黄:攻积导滞、泄热通畅、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川芎: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开郁;冰片:通诸窍、散郁火、清热散毒、消肿止痛。木香、厚朴、吴茱萸具有行气之效致气畅;生大黄、芒硝具有通腑之效致腑畅;川芎、莪术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致血畅。本研究采用“畅通散”术后神阙外敷,结果证实,该方法可有效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经过门诊电话回访,证明使用畅通散后,患者未出现腹泻、便秘及大便出血等不良反应,且此法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
[2]卫红著.针罐并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 2001, 21(8): 481-482.
[3]杨剑波.论敷脐疗法及其机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8):46-47.
[4]朱生全.当代中医外治精华[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21-23.
[5]叶坤, 胡绪玲, 徐晓丽, 等. 神阙穴贴敷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15, 28(1): 54-55.
210017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
邵华,Email:shaohua298@163.com
R 256.3
B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6.06.021
201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