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伽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探析——以泰国为视角
2016-08-24郭莲
郭 莲
(云南警官学院,昆明 650223)
那伽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探析——以泰国为视角
郭 莲
(云南警官学院,昆明 650223)
那伽信仰是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各国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东南亚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这种信仰代代相传,已融入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成为该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泰国那伽信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极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至今,在泰国各种民间活动和习俗中仍保存着那伽信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
那伽;形成;文化内涵;习俗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13
一 那伽的起源
那伽,是东南亚古代先民根据自己的想象所创造的极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概念。在泰国,那伽信仰常见于民间传说故事、民族艺术作品和佛教典籍之中,历代口耳相授,广泛流传。虽然这一信仰在东南亚国家的文明发展中都不曾占据过最强势的地位,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1]
(一)那伽的含义及其形象
那伽是印度人对蛇类的统称,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将蛇王称为那伽。汉译佛典有时将其译作龙,有时译作蛇。在泰语词典中,那伽一词有以下的含义:(1)有毒的巨蛇,蟒蛇,蛇王,常见于艺术作品和传说之中,如那伽、蛇王、龙王等;(2)大象;(3)一种黑色的木料,木材质地坚硬;(4)高尚的人,不作孽的人,入住寺庙之中准备出家的男子;(5)一个民族的名称,居住于缅甸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的山区之中,有多个支系。在本文中,上面所有的含义都会有所提及,但本文着重探讨那伽的第一个含义。
那伽外形似蛇,有足,颈上有或一、或三、或五、或七、或九个头状物的眼镜蛇罩子。在佛经中常有“那伽形状如蛇”的说法。在泰国法政大学的一块石牌上是这样描述那伽的:“那伽者,蛇族之王也,居于水中,凡那伽之事多见于佛、印度、婆罗门等教派之典籍,为水中之护神,能布云施雨,可使人间风调雨顺。”这段简明精悍的小短文,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那伽的形象。
(二)那伽的起源
1.泰国关于那伽起源的传说和记载
关于那伽的起源,至今仍无法追溯其确切年代。在泰国民间故事中,关于那伽信仰的起源通常模棱两可,难以考证。在泰国的一些地方传说和记载中认为:那伽起源于廊畲,许多泰国人认为廊畲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地区;还有一部分泰国人认为廊畲应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地区。虽然廊畲位于何处至今仍未有定论,但是廊畲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却是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
在泰国北部和东北部有许多关于那伽的传说,在素瓦那空康的传说中就有关于湄公河和那伽的传说,大意如下:
很久以前,在廊畲住着两条那伽,一条住在廊畲的南边,名叫喜德,另一条住在廊畲的北边,名叫僳德。他们和睦相处,礼尚往来,共同管理着廊畲。他们还约定,不论谁得到猎物,都会均分给对方。一天,僳德猎到一只豪猪,便将猪肉分成两份,一份送给喜德,一份留给自己。喜德拿到僳德送来的猪肉后嫌分得的猪肉少,便带上自己的卫队来到僳德的领地理论。他发现豪猪的皮毛很大,便大发雷霆,指着豪猪的皮毛,向憟德责问为何僳德只分给自己那么少的猎物。而僳德却认为自己已将猎物按约定送给了喜德,并没有不当之处。二人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一时间整个廊畲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战,喜德的军队败下阵来,一路逃回了自己的领地,而憟德却不依不饶,带领着队伍对喜德穷追猛打。喜德无奈之下,只好带领着队伍和家眷背井离乡,向西南方向逃窜。廊畲的水也就此沿着喜德逃跑的方向流去,形成了著名的湄公河。因而,人们认为那伽创造了生命之河——湄公河。此后又经过长途奔跑,喜德来到了拉姆河,此河河宽水深,因此又被称为乌河①。
这些传说从侧面反映出河流对古代先民生产生
2.其他文明与那伽信仰的融合
(1)中国原始龙的形象的出现早于那伽。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龙形雕塑距今约8000年,而目前所见的关于那伽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1世纪的阿旃陀石窟的壁画《那伽及其家族》和公元2世纪前后的《那伽向菩提树礼拜》,这些发现比中国关于龙记载大约晚5000年。我国关于龙和祭祀龙神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3500年的殷商甲骨文中,而印度关于那伽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智度伦》。因此有理由推测,那伽信仰与我国龙的信仰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影响和相互融合。
(2)中国龙文化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传播极具可能性。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何星亮先生通过对龙文化和对域外类似文化的研究认为:那伽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中国的龙传到印度,经过印度人的创造,并随印度文明的传播而广泛流行于亚洲东部地区的文化现象。据已发现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就已经传播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这便为龙文化传播到印度提供了可能性。另外,据记载,中原王朝早在3000多年前就与西域有过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的地方,夏朝被殷商灭后,部分崇拜龙神的夏人迁入西北地区。他们到达甘肃后继续西迁,进入西域焉耆国,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3)在《大唐西域记》中,关于龙的传说有20则,其中西域有5则,印度北部有5则,印度中部有10则。从内容上看与我国古代的龙传说极为近似,内容多与宗教无关。这些材料也从侧面反映出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在梵语中起初只有象,而无那伽,在印度的传说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后来因陀罗被东来的中国龙取代,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于是表示象的词又来表示龙。在前文中关于那伽一词第二个含义就是证明。
(4)中国龙与那伽具有较多相似性。中国龙与印度那伽都具有较多的蛇的形象和属性。在佛经中也多有“那伽形状如蛇”的说法。从那伽和龙的融合对象来看,也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中国龙融合蛇、鳄、鱼、蜥蜴、鹰、马等多种元素,那伽也融合蛇、鱼、鳄、鹰、蜥蜴等生命元素。从二者文化意义上看,两者也有相似之处,常被赋予兴云布雨、预示吉凶、宗教守护神灵等文化意义。
二 那伽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那伽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它产生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远古时期,深受东南亚地区自然环境和古代文化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变迁,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传入,特别是佛教传入后影响力日益扩大,使得本土文化和信仰的地位不断下降。那伽信仰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内涵不断变迁。在这样一种融合的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借助对方的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那伽信仰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湄公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蛇崇拜之间的联系
湄公河是著名的国际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美誉。澜沧江—湄公河北起中国青藏高原向南延伸至南海。澜沧江从我国西南地区流出境外后被称为湄公河。湄公河所流经的区域在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生活在湄公河流域内的古代先民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而在古代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薄弱的条件下,古代先民们很自然地将大自然看成是与自己相反而又拥有无限威力的对立存在。古代先民在畏惧自然的同时,又希望通过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征服和改变自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人类自身力量的弱小,人类改变自然时遇到重重困难,人类的先民选择了既使人畏惧而又强大的生命物体作为崇拜对象加以亲近,并赋予一定的文化意义,逐渐形成了以特定生命物体为崇拜对象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从崇拜对象的选择和文化意义的赋予等方面都经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等密切联系。
湄公河流域湿热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多变的地形特征,为蛇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地理空间。蛇在该地区种类众多,活动范围几乎无处不在。蛇类致命的毒牙和奇特的体形常常令人畏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处不在的活动范围又令人折服;同时,蛇的出现也往往伴随着对生命的威胁,而且蛇类常又出现在湿热的环境之中。这就使得古代先民很自然地将蛇的形象与生命、水等事物联系起来,赋予蛇兴云布雨、预兆灾害等等文化意义。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湄公河流域,蛇最初被古代先民们选择为图腾崇拜的对象加以亲近和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蛇的图腾崇拜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特的地区文化。
在广泛信仰蛇崇拜的老挝,至今仍保留着在手臂上纹刻蛇王造型纹身图案的传统,人们相信通过纹身,能得到蛇王的庇护,给他们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柬埔寨,七首蛇王也被认为是高棉民族的始祖和保护神。相传,吴哥王朝的统治者每晚都要去和幻化成妇人的七首蛇王交合,否则将会失去蛇王的庇佑而丧身,世代相传的文明也会衰落和消亡;在泰国的民间故事传说中,蛇王往往是大地、山川、河流的保护神,是除恶扬善的英雄,是财富和水源的象征。因而,蛇崇拜是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图腾信仰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关于蛇崇拜的传说和风俗,蛇王常常被塑造成氏族或部落的祖先、英雄和庇护神。
(二)湄公河流域的古代文化特点和图腾崇拜的融合发展
湄公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主要是在原始公社的基础上形成村社文化和部落文化。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万物有灵信仰(泛崇拜)是该文化的重要表现。湄公河流域的古代文化通常是通过生产生活和民族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由于湄公河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交通相对闭塞,村社和部落呈现出相对闭塞和稳定的特点。村社和村社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换活动较少,使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薄弱,人类生存和发展较多的依赖于气候等自然因素。从而形成以自然万物为膜拜对象的万物有灵信仰。即认为万物皆是自然界的赐予,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人类通过对万物的膜拜而得到大自然的更多赠予,人类应该对大自然的赠予心存感激。同时,鬼神崇拜又为万物有灵信仰提供基础,在古代湄公河流域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树有树神,万物都有神灵的保护,不能随意破坏和伤害它们,否则将会受到鬼神惩罚。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那些已被选择的图腾崇拜对象又不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早期的图腾崇拜往往根据生命物体的某一特点而被赋予文化意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相关图腾崇拜对象的文化意义的赋予过程和方式也随之逐渐呈现复杂和多元的特点。湄公河流域的蛇崇拜的文化意义也从原来单一的兴云布雨、预兆灾祸等含义向建造城池、保护神、变身、征兆祥瑞等多元文化意义嬗变。
(三)佛教文化在那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那伽信仰在早期的东南亚国家文明发展过程中并未占据过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该地区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外来文明逐渐传入该地区。古代东南亚国家也根据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逐步重视外来文明的影响,对外来文明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并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加以利用和改造。
西起的印度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向东南亚地区传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接受佛教的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它经历了佛教文化与原始信仰相互冲突、并存发展、相互融合并最终接受的复杂历程。虽然佛教信仰在此后已逐渐被广泛接受,但该地区的佛教信仰是复杂而多元的。在该地区的佛教文化体系中保留了原始信仰体系中的原始信仰成分。但随着外来的佛教文化的逐渐兴盛,本土的原始信仰日益衰落,原始信仰中的文化成分不断与佛教文化融合,常以妥协和较低的姿态融入佛教文明之中,地位和作用日益下降。佛教文化与本土信仰的融合,使得原本拥有较高地位的原始信仰中的图腾和鬼神在佛教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和宗教典籍之中,常常以弱小者和虔诚的佛教信徒形象出现。
因此,虽然那伽在原始信仰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强大的力量,被赋予兴云布雨、建造城池、预示福祸、通天入地等神性。然而,在经历了与佛教漫长的融合过程之后,那伽在佛教文学中的地位却并不高,常列于佛陀、菩萨、罗汉等之后,在此后的民间文学和佛教文学中呈现出“佛高于那伽、佛强于那伽”的特点,并主要表现出佛帮助那伽,佛战胜那伽和那伽主动守护佛陀等文化现象。
据佛经记载:那伽的天敌大鹏金翅鸟擅长追赶和捕食那伽,因此那伽的生存常常受到大鹏金翅鸟的威胁。一天,佛陀在大海边打坐参悟,那伽被大鹏金翅鸟追赶至海边,见到佛陀,便向佛陀求救。佛陀见那伽的生命受到威胁,便大发慈悲,将身上所披的袈裟脱下递给那伽,要那伽将袈裟披在身上。当大鹏金翅鸟赶至海边,见那伽身上披着佛陀的袈裟,便不敢上前捕食那伽,那伽因此躲过一劫。在这篇佛教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伽力量的弱小,在佛的面前以弱势的形象出现,而佛用袈裟就可帮助那伽解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佛教的兴盛,那伽信仰日渐削弱。
另据《佛本经行集》等佛教经典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正好遇到大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仍然不停,一条七头那伽被佛陀苦心修行的行为所感动,不忍佛陀受到外界的干扰,于是将身子缠绕七圈,将头展开伸在佛陀的上方,为佛陀遮风挡雨。那伽为佛遮风挡雨的形象在后来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广泛传播开来,形成了后世的佛像造像艺术独特的那伽护佛的形象,同时那伽守护佛陀,守护佛法的文化内涵亦广泛地出现在寺庙建筑之中,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重要的文化标志。
随着佛教信仰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传播,具有本土原始宗教信仰色彩的那伽信仰逐步融合到佛教信仰体系之中。那伽作为本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佛教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宗教的守护神、佛法的维护者、消灾解难的神灵、保佑众生的神等等。佛教的传播促进了那伽形象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在那伽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中国龙文化在那伽形成中的作用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悠久的友好交往史。由于地缘优势和两地区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两地区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两地区交往不断深入,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华人移民。特别是元朝以后,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华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国家的现象,在东南亚国家逐步出现规模较大的华人社区。华人移民不仅促进当地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带到东南亚地区。
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龙文化也因此在华人移民的过程中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龙在文化内涵和外形特点上与那伽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在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逐渐被当地人理解,出现了华人社区信仰龙,本地人信仰那伽并存的局面。随着龙文化和那伽信仰的不断融合,那伽在外形和文化内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龙与那伽的融合,构成了该地区外形独特且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
早期那伽的外形酷似眼镜蛇,这种现象在东南亚的许多地区至今仍有保留。那伽早期的造型主要表现为:周身无鳞,背上无鳍,信子外吐,头上无角状饰物,表情单一等。随着龙文化的传播,龙的祥瑞和外形特点逐渐与那伽融合,使那伽在外形特点和文化内涵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龙文化的传入为那伽信仰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为那伽信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龙文化融合了自然崇拜和动物崇拜,其以自然崇拜为基础,又是自然崇拜的升华。龙的融合对象多元而一体,龙文化的传入,使东南亚地区原本形象单一、文化内涵简单的那伽信仰不断丰富和充实,那伽信仰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
在泰国清迈府的素贴寺门②口雕刻着两条七首那伽,外形美观大方,堪称泰国雕塑艺术的精品。素贴寺的两条七首那伽在外部造型上引入龙文化的元素。该寺的那伽雕塑身长百尺,全身金黄,周身布满鳞片,头上饰有角状物,表情丰富,如苍龙腾空而起,又似神龙呼之欲出。由以上特征可见,素贴寺的那伽雕塑有机融合龙文化和那伽信仰的文化元素,是龙文化和那伽信仰融合的重要表现。
三 泰国民间活动和习俗中体现的那伽信仰
民间习俗活动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它忠实的记录着民间信仰的起源、发展和变迁。那伽在泰国民族文化传统中至今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出该地区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在泰国,关于那伽信仰的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类型众多。
(一)祈雨式——点竹筒
点竹筒是泰国北部和东北部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点竹筒活动一般进行三天。第一天,人们将来自各地区准备点放的竹筒集中,各地赶来的群众在广场上举行各种表演;第二天,举行竹筒游行活动,人们将准备燃放的竹筒放置在精致美丽的游行花车上,簇拥着装饰得美轮美奂的竹筒,沿着游行路线浩浩荡荡、载歌载舞地游行,一路上充满了节日气氛;第三天,正式燃放竹筒,来自各地的竹筒都参加竹筒升高比赛。第一支燃放的竹筒被用来占卜,升得越高表示来年越发风调雨顺,降水充沛。
(二)赛舟与那伽
赛舟是湄公河流域各国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在湄公河流域广泛流行。赛舟活动据传说也是为了纪念那伽而举行的。该地区制作的赛舟美观大方,造型独特,无一例外的突出一个鲜明的形象—那伽。他们认为:赛舟是那伽的化身,只有将赛舟制作得越像那伽,在比赛中才能大获全胜,赢得人们的尊重。那伽惩恶扬善、扶弱济贫、匡扶正义的形象,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漂火船祈福仪式
在东南亚的许多地区,人们都相信佛祖曾经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弘扬佛法,讲解佛经。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民间纪念佛祖的活动也日益昌盛。漂火船活动是佛教传入后,在泰国东北部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关于漂火船的由来,在泰国东北部的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佛祖曾到河神那伽掌管的南娜缇河沿岸弘扬佛法,讲解佛经。河神那伽喜听佛法,每当佛祖在岸边讲经之时,那伽总会前往聆听。佛祖见那伽对佛的虔诚,心中欢喜。于是那伽请求佛祖将他弘扬佛法的足迹留在岸边。后来无论鬼神还是人类都到岸边纪念佛的足迹,便逐渐产生了漂火船的民间风俗活动。
(四)剃度仪式——剃度那伽
随着佛教在湄公河流域的传播,佛教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进入十世纪以后,湄公河流域封建国家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政治统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各国纷纷建立了以南传佛教为国家宗教意识形态的政治统治体系。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步与该地区的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民间民俗活动。
关于剃度那伽的由来,在该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佛祖曾到该地区弘扬佛法,居住在这里的那伽虔诚向佛,喜欢听佛法,它希望也能和世间凡人一样到寺庙中剃度修行,研习佛法。但因佛法不允许畜生出家,于是那伽化作人形来到寺中修行。一天晚上,那伽在熟睡中现出原形,惊扰了寺庙里的修行者。于是那伽苦求剃度出家,不被接受。那伽因此苦苦哀求并长久坚持,后来,佛祖被那伽虔诚向佛之心感动,于是同意那伽的请求,用“那伽”一词来称呼准备出家修行的男子,后来逐渐形成了“剃度那伽”的风俗。
此外,那伽信仰也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人们认为,那伽掌管着江河湖海,可以兴云布雨。在古代,当地人民根据对自然的观察,并结合那伽信仰,总结出年降水特点与那伽的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那伽与年降水特点关系表[2]
四 结语
东南亚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化是那伽信仰产生的沃土,对那伽信仰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伽信仰的日益变迁记载着东南亚地区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和兴盛,那伽信仰并未因佛教的兴盛而消失,而是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成为促进佛教在该地区传播的重要力量。面对不同文明的冲击,东南亚地区文化表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在民间习俗和民间传说中,原始的那伽信仰元素大量的保存,在与外来文明的融合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对于那伽信仰的研究,只有将其置于变化、发展的视角下,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对那伽信仰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对那伽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产生更全面的理解并作出合理准确的解释。
注释:
①泰国主要河流之一。
②即ว■ดส■เทพ,当地华人称为双龙寺。
[1]何玉艳.吴哥艺术中蛇王那伽的文化特征初探——吴哥那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大舞台,2010(10) .
[2]金勇.泰国民间文学[M].银川:甘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5-66.
[责任编辑 贺良林]
Naga Viewpoint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i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ailand
GUO Lian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Kunming 650223, China)
Naga faith is popular in southeastern Asia's Mekong river countries. This i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southeastern Asia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Such beliefs have bee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nd have melted into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the people in the region, becoming regional precious cultural treasur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ga beliefs and their complicated and lengthy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stan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to this day, various kinds of folk activities and customs in Thailand still preserve Naga belief of cultural symbol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Naga; Form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Custom
G1317
A
1008-9128(2016)04-0047-04
2015-10-08
郭莲(1980-),女,云南昆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东南亚政治经济、禁毒学、泰国语言文化等。活的重要性和人们对那伽的敬畏。也反映出泰国人将那伽视为财富、权力、善良、水源和农作物富饶的象征。也正是因此,泰族人一直以那伽后代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