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建筑的复活
——访木质古建微制珍品专家赵广智(上)
2016-08-22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张晓东
经典古建筑的复活
——访木质古建微制珍品专家赵广智(上)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张晓东
【内容提要】为了践行恩师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倾毕生精力学习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原理和技艺,并通过教学和微制,培养了一批营造技艺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制作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技艺精湛的古代经典建筑微制珍品,为中国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
立志 践行 挖掘 教化 建筑
赵广智,中国古建筑模型制作工艺师,中央民族大学外聘教授。早年师从梁思成先生学习古建筑营造技艺,数十年来心无旁骛地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从理论到工艺都有着精深独到的见解。他以十比一的比例微制的故宫角楼珍品,制式精准,工艺精湛,为复原中国古代建筑珍品和振兴古代建筑营造工艺开创了新天地,为保护传统文化探索了新领域,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尊师习艺 弘毅立志
张晓东(以下简称“张”):您复原中国古建筑的初衷是从什么时候萌发的?是如何挖掘其工艺的?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对宇宙、人类、自然思考的精炼,是对天地万物认识的结晶,您又是如何认识的?
观音阁
赵广智(以下简称“赵”):我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作品给予了那么高的评价。称我是“大师”,实不敢当。如果说我的工作还有些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首先应当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恩师们的教诲。
我是吃人民助学金长大的,1952年在北京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师)第二部读初中,课余时间我几乎都是在做航模、舰模什么的。当时的部主任肖岩(时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吴冷西同志的爱人)了解到我自小酷爱手工,便介绍我到北京航模队去学习航模制作,同时还把全国第一批特级教师曹试甘先生(老北平国立艺专雕塑专业及音乐专业的高材生,时任北师音乐教师)介绍给我。曹先生向我传授了小提琴制作和雕塑技艺。我制作的小提琴在参加北京市教育局中学生课外活动教育成果展时获得了头等奖,此事惊动了市教育局和团市委的领导。经介绍,派我到新中国乐器厂(后来的北京乐器厂)提琴组,向侯连章老先生学习小提琴制作。1954年我制作的小提琴以市教育局的名义送给了毛泽东主席,听说毛主席看了很高兴。
牌坊
独乐寺
1953年肖岩主任(后任北师校长)保送我入北师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手工劳作课教师,同时兼任市教育局与宣武区教育局中学工厂实习课教研组组长。我自觉学识尚浅,不便胜任此职,为此,市教育局韩作黎局长介绍我到清华大学以旁听生身份进修,除了向董以师教授学习金木工工艺学、制图学外,有幸于1956至1962年向梁思成先生学习了六年的古建营造技艺。
当年梁先生说,1900年出生的建筑师傅们,到1956年,他们虽都50多岁了,但都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古建筑营造工作。实际上中国的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断代的,所以你学这个很重要。
古建筑的每一个榫卯的制作方法和整个结构的连接,以及造型的处理都是有很多科学道理的。不但包括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还有建筑美学和中国道家文化等等。我当时跟梁先生讲,既然这么重要,我应该认真学。他说:“我教的学生很多,但他们都是学理论的,跟我学营造技艺的只有你一个,你又是教手工劳作工艺的教师,所以你必须要认真学,学细致、学准确。你要准确地把技术传授给学生们。”
梁先生要求我很严格,经过六年的学习,从唐宋到明清典型的建筑结构制造工艺,我做了无数个小样给他看,他认为用小样学技艺这个方法很好,又快捷、又掌握得比较牢靠。梁先生非常欣赏古建小样的制作,他在清华大学创立建筑系时就建立了一个木工车间,他用木制小样去剖析古建结构,一目了然,真是个好办法!他对小样的赞许,打动了我,这使我萌发了微制珍品制作的想法。那时候我跟他说:“我将来一定要把营造技艺传承下去。”梁先生说:“我相信你!”
“我相信你” 这四个字给了我一生的动力!
这就是我的初衷。梁先生是顶级的专家,我非常敬佩他!1990年我退休以后,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全国各地考察了一遍。我发现,中国的营造技艺,尤其是古建筑的营造技艺真是需要加强了,人才严重匮乏,很多地方将古庙拆了以后就用带锯、电刨一切一刮或用钉子一钉了事,错误百出。 因此我决定把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当成一件大事来搞。
践行诺言 扬帆启航
赵:从1995年开始,我决心什么也不干了,天天在家里搞制作工艺的设计。微制珍品的制作,要有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每一个部件的制作都要有一套工装和卡具相匹配,一幢简单的古建筑,工装就要几十种。
经过三年的充分准备,1998年我开始正式招收学生了,先招了四个大学生,他们接受能力快,但后来他们都读研究生或干别的走掉了,很可惜。之后就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招了一批贫困的孩子,他们没来过大城市,很安心。我们这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卡拉OK,也不让他们出门,天天在院里学习,十几年如一日。当然,耐不住寂寞的还是走了,但留下来的都是坚定者,他们如今已成了技艺能手。我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将技术传承下去。我不仅讲授古建筑理论,更注重实操,还做实地调查、测绘,北京的故宫、雍和宫、颐和园,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我们都去过。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是文字的,尽管配有很多图片,但还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就是要把图纸变成活的物件。在严格按照图纸一层层地制作的同时,还要方便人们把顶子或墙壁掀起来,以便看到里面的结构。目的是让后人们清清楚楚地了解古建筑的形制和内在的结构关系。所以,我们的作品不能做得太小。珍品有别于模型,珍品的制作实际上是将原建筑缩小了复制出来,也可以叫作微缩复原。古建文物是不能复原的,但微制它是可以的。我们的计划是将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评述过的著名古建筑都复原出来,使它成为一部活的中国建筑史,我们制订了一套制作方案,加在一起要有200多件。
张:到目前已经完成了多少件?
赵:20多件。我们把唐宋元明清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做了,唐代的南禅寺、佛光寺东大殿,宋代的大安阁,辽代的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和应县木塔,明代的故宫角楼、清代的牌楼等等。这十几年来只做了20多件,看起来是慢了一些,但这个时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人才,大家都是熟手了,自然制作速度就会大大加快,预计再用三五年就能达到预期目标。培养这批学员教他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特点真是个艰苦费心的过程。应县木塔就有五十四种斗拱,独乐寺的观音阁也很特殊,还要在特殊的建构中摸索出当年的建筑特色,并且要通过艺术手法把它表现出来,很难。为了培养他们全面掌握技艺,必须要坐上十几年的冷板凳,虽然很慢,但很扎实。一幢三进四合院的地砖要有四千五百块,墙砖有四万五千块,孩子们要跪在工作台上一块一块地铺,一铺就是十几天。通过反复琢磨和艰苦复杂的劳动——强化教育过程,才能炼就人才。这样,不仅学会了技艺而且还塑造了人。
张:我们微制出来的古建筑,其营造工艺和顺序有没有文字资料留下?
赵:应该有,但不多,主要是图纸。孩子们通读建筑史,对工艺已经是熟记于心了。因为工艺千变万化,每一件作品及其每个部件也都不一样。如果把工艺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工程就太大了。
营造工作是很复杂的,梁先生在诸多著作中论述的是古建筑的结构特点,而未能表述加工工艺。比如一个木匠刨平一块板,他可能是三种方法或者是五种方法,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加工过程,其结果是一样的。我们不太主张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工艺的写作,工程量太大了,我们原计划写一部《制作工艺概论》,但确实没有精力。我们可以写一部指导中小学生制作斗拱之类的工艺教程,教手工的老师们可以按照教程教授学生手工制作。学习技能、武装头脑,通过劳动去创作艺术,在劳动中塑造人。
我认为,通过手工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把手练巧了,他的心也就灵了。现在国家也很重视中小学生的手工劳动教育,有关单位频频到我们这里来同我们商量如何开展这种活动,这是很明智的举措。
佛光寺
挖掘营造法式 复活古建灵魂
张:请您谈谈复原过程中所挖掘出来的古建筑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赵:中国古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太深了!我们在多年的摸索过程中,逐渐弄明白了结构和理念的关系,就是器和道的关系,形而下为之器,形而上为之道。
古建中“道”是以什么为核心的呢?是自然。鲁迅先生曾讲:“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大半。”道家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讲天地人和,在古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建筑物的根基都要比建筑的基座大出许多,人们称其为“放大脚” ;立柱子时,四周的柱根也要向外叉开一点,称之为“侧脚”;砌砖墙也是下宽上窄,这叫做“闪出”;连做一个凳子,四条腿要叉开,称之为“四腿八叉”,这都是效法自然的缘由。自然界中的一座大山,山根就是宽大的,一棵树的根部也要比树干粗壮很多,自然界的牛、羊、骆驼、大象的脚以及鸟儿的掌都要比腿宽大许多,人若两腿开立也更容易保持上身的稳定。中国古建筑在效仿大山、大树的根基做法是很正确的,是人们认识到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正是由于有了庞大的根基才使它千年不倒的“理”,才这样去进行建筑的。另外,古建筑构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做了特殊的加强处理,如一根柱子,在柱子的根部要加一块宽厚的柱础石,柱础的上面还要安放一块比柱子粗的柱顶石,柱子上端与梁枋相接的节点上还要另加一块粗壮的替木,以承托上面的梁枋,等等。这些处理方法,正是古人们效仿自然的结果。一棵大树树身上所分出的每一个枝杈,其节点都是粗大的,就连一片树叶叶柄的端头也是粗壮的,细看任何一个动物,包括人在内,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是粗而壮的。古人们除去在建筑构造上效法自然外,在建筑造型上也效法自然。中国古建筑的屋面,人们称之为“大屋顶”,每一面都是一个向下凹的曲坡面,这是人们看到山间的流水形成了瀑布受到的启发而确定的——急急地雨水从凹形屋面冲向平缓的屋檐,水会快速地跨出檐口奔向远方,从而避免了雨水浇湿屋基。
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员,人与自然都是有生命的,和睦相处才是共存之道。所以人们在建造住房时首先把一幢房子也看成是有生命的物体,给房屋各部件取名时,也按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名称去称呼其构件。柱子的根部称为“柱脚”,墙的两侧根基的石块称之为“腿子”,角柱顶上的额枋头称之为“霸王拳”,支撑脊檩的两根支撑木称为“叉手”,斗拱间的空当称为拱“眼”,斗拱中有昂“嘴”、把“臂”,坐斗中有包“耳”,又加窗“口”、门“口”,把建筑的前方、两侧、上方称为檐“面”、山“面”、屋“面”,把链接门拉环的销子称作门“鼻”,把建筑物的中间段称为屋“身”……可以说,人体中的各个部位它是无所不包的。更有趣的是,中国古建筑中还容纳了世上的万物:“天”井、“天”花、“地”面、“地”栿、滴“水”、散“水”、藻“井”、天“井”、“山”墙、“山”面、三幅“云”等。动植物中的选择就更多了,除形象逼真的龙、凤、狮、牛、马 、鱼之外,还有“雀”替、“象”眼、“蚂蚱”头、“菊花”头、“麻叶”头、“石榴”头等等。全列出来的话,古建筑中的名称,真像是一部动植物名称大辞典。这充分说明了古人严格遵循了天地人和的崇高理念。
故宫角楼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四个字“中和”、“因果”。古人认为:“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自然界历经了数十亿年的演变,创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地球家园,这是中和而成的大自然,人们还要遵循“中和”之理去生活;所谓“因果”,如若没有大自然给予的阳光、空气和雨露之因,哪有人类今天得以生存之果呢?我们在学习研究探讨古建筑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了中华古建文化是凝结了古人高度哲学智慧“中和”、“因果”理念的产物。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缩影。古代的匠师们都是遵照哲理实施营造古建筑的。故宫角楼上面是二十八组斗拱,象征二十八星宿;室内顶层上面是三十六组斗拱,代表三十六天罡星;最下层是七十二组斗拱,代表七十二地煞星;中间是六十组斗拱,代表人的六十甲子,这是天地人和之理。哪铺整砖、哪铺半砖;哪为阴、哪为阳,都有讲究。角楼一共是一百零八个角,一百零八是中国最大的圆满数,这表示此建筑是最大圆满之物;在角楼上面有很多吻兽,一个角楼有二百七十只吻兽,故宫有四个角楼,总共一千零八十只吻兽。一个法界是一百零八尊佛,佛家讲天上有十个法界,佛界的一千零八尊佛全被请到故宫来镇守紫禁城了。我写了一篇《故宫角楼蕴藏的天地人和之道》的文章,里面记述了相关的内容。
中国的古典哲学创造了独特的四合院,一个四合院代表了一个家庭单位。人们把这个院落当成自己六道轮回的一个居所,在这里生,在这里死,祖祖辈辈延续下去。院里有长有幼,有尊有卑。正房高大,其他房子逐渐矮下去。这是遵从尊重老人、尊重长辈、爱护晚辈的伦理。他们之间团结、融洽,形成了我们中国非常坚实而又和谐的一个家庭细胞。
四合院的人伦理念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从汉代开始,中国的建筑就把中国的伦理道德融入到建筑里面去了,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败的重要原因。这种人伦理念将会使中国的强盛延续到很远的未来。
佛龛
崇尚自然的理念,要像阳光、空气、大地和水一样照耀、承载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这是我们中国最根本的理念。这是大自然的功绩和品德,这也在古建筑中同样体现到了。
什么是建筑?梁先生说:“建筑是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发展的综合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科学水平、工程技术水平还有艺术水平,创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现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与几十年前不同了,中国建筑如何适应将来的建筑新形式,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如何把先进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的建筑上,而且发挥古典建筑的结构和其形制的优势,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我们培养人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复古,而是如何运用这些理念创造更好的建筑。我们弘扬前辈们的建筑理念,是我们搞建筑的出发点。
张:您把技术结构的理念也传导到孩子们身上,每个部件承担不同的角色,只有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孩子们能够各负其责互相不争,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完成集体的融合。
赵:对。
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当代建筑把已有的建筑审美打击得没有多少了,您在古建筑传承和挖掘过程当中,古代经典建筑展现出来的技术美以及它里面蕴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赵:道家认为: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万物中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阳合成万物,缺一不可。在艺术创作中把握了阴阳观才能去体现美。如画了个圆圈,看起来也就是个圆圈而已。如果在圆圈里画上一些表示阴暗面的线条,人们一看它就成了球。阴阳结合之法表现美,这种手法道家把它称作为“道术”。凡是搞艺术的不懂道术,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道家把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之中的大、上、前、左称之为阳,小、下、后、右称之为阴。在一座角楼中有一百零八个角,它们分布在角楼的各个部位,有上有下、有大有小、有里有外、有左有右、有前有后,阴阴阳阳构成了一幢雄伟的建筑。
道家把数字中的一、三、五、七、九 这五个奇数定为阳数,而把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定为阴数。角楼中的一个宝顶、三层屋檐、七步台阶,主体结构上都是以阳数确定数量的,这就使角楼显示了它的阳刚阴柔之气。
角楼中一、二层各有十二个向外挑出的阳角,阳角前面的套兽,被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是凸显的美;而其中的八个窝角的套兽头却深深地藏在了窝角的里面,人们几乎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这叫做深藏之美。斗拱的昂嘴排列得笔直,这叫做排列之美;而栏板围绕着台基曲折前行,这又叫做曲折之美。
如果我们从城墙外面看故宫的角楼,只能看到角楼后面的一面,永远看不到城墙上面的部分;而站在城墙上面看角楼,又只能看到正面的带台阶的一面,又永远看不到它背后的部分,虽然角楼建在了城墙上,但角楼的外沿离城墙边仅两米,站在城墙边抬头看,有探出的一层屋檐挡着,根本看不到它的上面。一个时间里,不让你看到一个物件全部的美,这就是创造者为我们创造美、享受美的一种“道术”。这个美,一时间不向你全露,你看到前面的美后,要走一大段的路,走到城墙外去看后面那部分的美,这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使你产生许多猜想、遐想,以至使你产生幻觉,在幻境中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美!
故宫角楼的屋身是由二十个折面构成的一个整体,你走在其檐下,从这边拐过去,里面是什么?猜不到。转过去你看到了两个小窗户,转到那个角,看到的是三个小窗户,再转到那边,是四个小窗户。这个过程你会产生许多疑问,甚至怀疑自己观察有误,会促使你去反复核实小窗户的数量,实际上这个破解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探秘乐趣的过程。
鱼坊
中国的古建筑有人称其为“大屋顶”。一个大屋顶一盖,底下的房子怎么样?你趴在院墙头去看,是什么也看不到的。你的好奇心会使你产生想象——门窗、彩绘、檐下的椽子、檐头的瓦当、滴水,会越想越复杂、越复杂越想去看个究竟。这个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神秘的过程。我们的古建筑就创造了许多神秘,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地安门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约恩·武重先生看到中国的大屋顶,激发了他创作悉尼歌剧院的灵感。他把自己创造的壳排列在其中,成为世界著名的建筑。他的书案上常放着一本中国的《营造法式》。他说是中国建筑的审美观,使他开拓了思维。为此,他于1959年特地到中国来拜访了梁思成先生。中国古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不言而喻的。就连我们的孩子们,每完成一件作品后也要久久地留在那里细细地欣赏,不愿离去。可以告诉您:我做完角楼后的十余年来,围着它观看了上千遍也不止,总觉得它有话对我说,我对它也有说不完的话。
张:古建筑构建结构的排列凝结了音乐的节奏美。
赵:音乐有低音、高音和中音,音乐美是一种和谐的美。建筑构建也有大中小,本身就是音乐符号。角楼的三层屋檐的瓦垄数,底下是四十五,中间是三十五,再到上面又是四十五,层层叠叠。有断有连,有时断比连更有韵味,和音乐的休止符一样,此处无声胜有声。每一个建筑部件就是一个音符,它们构成了一个非常美妙的百听不厌的乐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中国古建文化广博,道家的道术深不可测,就像子贡评价他的老师孔老夫子一样,真正懂得他的寡矣。知难而进吧,只要我们肯去学习,一定会取得成功。
张:有人跟我探讨书法欣赏,他说喜欢草书。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篆书,他说篆书不认识,其实草书他也不认识。他看到草书是流动的,如天上飘动的彩云,地上流动的江河,他觉得美。篆书是安静的,如雄伟的庙宇,巍峨的大山。他喜欢庙宇和大山的美,为什么不喜欢篆书的美?
篆书和古建筑都是静态的,没有动。动了吸引你眼球了,安静不动没有吸引你的眼球,因为你的心不静,你的眼睛没有专注它,你没有也不可能发现它的美!
赵:端庄、安静的美是建筑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著名的古建筑多数建在如武当、峨嵋等风景秀美的大山中,松竹环绕、小桥流水、彩云追月,这种静态美和流动美相结合,更加衬托了古建筑的美。
中国古建筑是非常完美的,尤其是其中的彩绘,水平高超、内容丰富。诸如松鹤延年、指日高升、子孙满堂、喜鹊登梅等等,以及各种各样的寓意故事;颐和园的长廊彩绘常让观者流连忘返。还有书法,如匾额题词这些非常庄重的题材是由书法来表现的。我可以武断地讲:书画是中国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古建筑的构建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冠以眼、鼻、身等一系列的名称,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表现,这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延续。天人合一、中和中庸的意识,这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反映。佛教圣地的古建筑,有因果关系,这种佛教的理念也在古建筑中体现。古建筑的复原或者是复制有很多传统文化要有真实的保留,不光是工艺和结构,还有建筑理念上的文字记录,我更想知道古建筑里面所蕴涵的道理,希望能够提炼一下。
一座或一组建筑建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样的建筑模式,是和当地的山川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还涉及五行、天文、地理,非常博大精深。
赵:为什么古建筑雷击不着火,地震不坍塌,一千多年岿然不动,它一定有道理,我想把这个也写出来,从有巢氏写起,这里面包含着很多古典的故事。
张:这样的话,就把一个建筑的灵魂提炼出来了。
赵:我们这些年就是在挖掘古建筑的灵魂。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同样体现在建筑文化上。如果说不出建筑文化核心的东西,我们的建筑就失去了色彩。我们挖掘建筑的核心,最终目的是要把它弘扬出去,不光是弘扬在建筑结构里,制作工艺上,更重要的是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要以此修己、育人。
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