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6-08-19谢慧君邓再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湖州313000
谢慧君,邓再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0)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谢慧君,邓再兴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0)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MF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标记、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均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块来院就诊,肿块境界清楚;镜下见特征性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可见丰富的薄壁小血管;免疫组化结果:6例肿瘤细胞Vimentin、ER、PR均阳性,其中Vimentin弥漫强阳性,4例Desmin弥漫强阳性,6例肿瘤细胞SMA、S-100、CD34、CK均阴性;6例均采取肿块局部切除术,随访8~5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外阴AMF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形态结构独特,需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鉴别,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
外阴肿瘤;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鉴别诊断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年龄30~50岁。大多位于外阴,少数见于阴道、会阴,偶见于男性会阴、阴囊等处。1992年Fletcher等[1]首先报道了10例位于女性外阴的AMF。1998 年Laskin等[2]报道了11例位于男性生殖道的AMF。现报道本院收治的6例AMF,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以进一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2015年期间收治的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6例,均为女性,年龄42~57岁,中位年龄48岁,平均(48.5±5.58)岁。患者均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块来院就诊,病程1个月~10年,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肿块境界清楚。术前4例拟诊为前庭大腺囊肿,2例拟诊为脂肪瘤。6例均行局部肿块切除术。经随访,除2008年的1例无随访资料外,其余5例随访8~5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预后良好。
1.2方法手术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由2名高级职称病理医师重新复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MaxVision一步法,一 抗 为 Vimentin、Desmin、SMA、ER、PR、CD34、S-100、CK。所有抗体和实验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ER和PR阳性为肿瘤细胞核中出现阳性着色,Vimentin、Desmin、SMA、CD34、S-100、CK阳性为肿瘤细胞质中出现阳性着色。
2 结果
2.1病理特征(1)巨检:肿块长径2.5~6.0cm,其中2例为息肉样肿块,似有包膜,其余4例为不整形组织,切面灰白或灰红色,质软。(2)镜检:肿瘤界限清楚,其中2例周围有薄的纤维性假包膜。低倍镜均显示细胞疏密分布不均,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可见丰富的薄壁小血管(图1)。细胞密集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束状或片状分布,细胞梭形,纤细或肥胖,胞浆嗜酸性,部分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呈上皮样或浆细胞样(图2),核杆状、卵圆形或圆形,核仁不明显,可见双核或多核,核分裂未见。细胞稀疏区,肿瘤细胞散在于疏松水肿样基质中。其中2例可见明显的成熟脂肪细胞(图3)。
图1 肿瘤显示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可见丰富的薄壁小血管。(HE×100)
图2 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分布,部分细胞呈上皮样。(HE×400)
图3 肿瘤中可见明显的成熟脂肪细胞。(HE×40)
图4 Vimentin弥漫强阳性。(IHC×100)
2.2免疫组化结果6例肿瘤细胞Vimentin、ER、PR均阳性,其中Vimentin弥漫强阳性(图4),4例Desmin弥漫强阳性;6例肿瘤细胞SMA、S-100、CD34、CK均阴性。
3 讨论
3.1临床表现AMF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外阴部,年龄30~50岁。大多位于外阴,少数见于阴道、会阴,偶见于男性会阴、阴囊等处。1992年Fletcher等[1]首先报道了10例,均位于女性外阴,目前国内报道近百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软,术前常拟诊为前庭大腺囊肿[3]、脂肪瘤等。本组6例均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块来院就诊,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肿块境界清楚。
3.2病理学特征AMF境界清楚,可有薄层纤维包膜,长径一般小于5cm。肿瘤切面灰白至灰红灰褐色,质地软。肿瘤血管丰富,多为毛细血管至中等大小薄壁血管,可见管腔扩张及管壁纤维化。瘤细胞梭形、纤细或肥胖、或卵圆形,胞浆嗜伊红,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可有双核及多核,核分裂不易见。瘤细胞大多聚集于血管周围,分布疏密不一,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4]。有些区域细胞丰富,围绕血管紧密排列,有些区域疏于细胞,散布于疏松水肿的背景上。有些病例可见明显的脂肪细胞。本组6例均见特征性的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可见丰富的薄壁小血管。其中2例可见明显的脂肪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一般呈弥漫强阳性[3-4],亦可表达ER、PR,偶可表达CD34,SMA可局灶阳性,但不表达S-100、CK。本组6例Vimentin弥漫强阳性,4例Desmin弥漫强阳性,均表达ER、PR,SMA、S-100、CD34、CK均阴性。
3.3鉴别诊断(1)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位置较深,瘤体相对较大,长径大多在5cm以上,明显的粘液变性。瘤细胞星形或梭形,较均匀地分布于疏松的粘液样基质中,无明显的瘤细胞围绕血管及疏密交替分布现象。血管壁厚薄不一,可见管壁增厚伴透明变性。肿瘤边界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2)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与AMF均为浅表皮下肿块,但CA一般质地较硬、橡皮样。镜下细胞更丰富、密集,分布均匀,无围绕血管排列现象,血管中等大小,管壁厚,常玻璃样变,瘤细胞Desmin阴性;(3)浅表性血管粘液瘤:呈多结节状、分叶状生长。间质粘液丰富,细胞少,分布较稀疏,瘤细胞Desmin阴性;(4)上皮样平滑肌瘤:更富于细胞,胞浆红或空泡状,血管数量少,且不显示围绕血管的丰富区和水肿的疏于细胞区。
3.4治疗与预后AMF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即可。手术切除后较少复发,但Nielsen等[5]曾有1例AMF恶变的报道。本组6例均采取肿块局部切除术,术后随访8~52个月,均未复发。
[1]Fletcher CD,Tsang WY,Fisher C,et al.Angiomyofibrobalastoma of vulva:a benign neoplasm distinct from aggressive angiomyxoma.Am J Surg Pathol,1992,16(4):373
[2]Laskin WB,Fetsch JF,Mostofi FK.Angiomyofibrobalastomaliketumor of the male genital tract:analysis of 11 cases with comparison to female angiomyofibro-blastoma and spindle cell lipoma.Am J Surg Pathol,1998,22(1):6
[3] 张蒿,齐跃,刘水策,等.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现代肿瘤医学,2015,23(8):1121
[4]李敏媛,张丽华,杨树东,等.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并文献复习.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7):785
[5] Nielsen GP,Young RH,Dickersin GR,et al.Angiomyofibrobalastoma of the vulva with sarcomators transformation. Am J Surg Pathol,1997,2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