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6-08-18郭陞垚陈剑洪陈永水王金线詹柳琪黄佳华陈茹艳
郭陞垚,陈剑洪,陈永水,王金线,詹柳琪,黄佳华,陈茹艳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62212)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陞垚,陈剑洪,陈永水,王金线,詹柳琪,黄佳华,陈茹艳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62212)
以花生品种泉花551和玉米品种闽甜208为供试材料,研究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间作对不同行比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影响,花生与玉米间作采用2∶1行比的经济效益较高,每667 m2可达2635元,较单作花生、单作玉米分别增加47.92%和24.74%。
花生;玉米;间作;产量;经济效益
间作是集约化农业生产中一种典型的种植方式,可在有限的时间和土地面积上收获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能量利用率和物质转化率,在未来的农业持续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2]。福建省人多地少,实行间作可以在有限的耕地上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玉米是喜光、喜温、喜氮的高秆作物,同时是高光效、高产作物,也是很好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花生是具有固氮作用的矮秆作物,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前提下间作花生能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土地的增产增收[3-5]。进行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试验,研究间作带中不同行比的花生生长情况及产量,以期为花生、玉米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春季在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花生品种为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国家审定品种泉花551,玉米品种为福建省审定品种闽甜208,种子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花生单种(CK1)、玉米单种(CK2),以及花生、玉米间作3种行比:1畦花生间作1畦玉米(处理A)、2畦花生间作1畦玉米(处理B)、3畦花生间作1畦玉米(处理C),共5个处理。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其中第4重复为挖根考种区。小区面积6.67 m2,畦带沟宽0.80 m。花生每畦种2行,行距30.00 cm、穴距16.65 cm,每穴播种仁2粒,折每667 m2种20 000株。玉米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距30.00 cm、穴距19.80 cm,折每667 m2种8 400株。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生产。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分别于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在挖根考种区各随机取样10株花生进行测定。采用YMJ-B叶面积测量仪测叶面积;采用烘干法测定植株干物重。收获前随机取花生10株进行室内考种,考查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收获晒干后测定各小区花生荚果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间作不同行比处理花生地上部干物重的变化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苗期花生地上部干物重以处理C最高,最低的为处理A;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均以CK1处理的地上部干物重最高,处理A干物重最低。
表1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花生地上部干物重变化 (单位:g/株)
2.2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地下部干物重的影响
间作不同行比处理花生根系干物重变化见表2。苗期花生地下部干物重以处理B最高,最低为处理A;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均以CK1处理的地下部干物重最高,处理A最低;处理C在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均低于处理B,其余两个时期高于处理B。
表2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花生根系干物重变化 (单位:g/株)
2.3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叶面积的影响
叶面积大小可反映有效光合面积的大小,是产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从图1中可看出,除CK1处理外,各间作处理花生叶面积表现为苗期增加缓慢、开花下针期至结荚期增加迅速、成熟期有所下降。苗期以处理B的叶面积最大,最小的为CK1处理;开花下针期以处理C的叶面积最大,其次为CK1处理,最小的为处理A;结荚期和成熟期叶面积表现为CK1>C>B>A。
2.4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间作不同行比处理花生产量差异见表3,表现为产量随花生行数的增加而增加,以CK1处理产量最高,处理A产量最低,处理A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花生株高随间作行数的增加而降低,以处理A的植株较高,CK1处理的植株较矮。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CK1处理的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他各处理的单枝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表现为处理 A
表3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2.5间作不同行比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处理的效益分析(表4)表明,随着花生行数的增加、玉米行数的减少,花生产量增加,而玉米产量降低,花生产量及效益较对照CK1处理降低,玉米产量及效益也较对照CK2处理降低,但各间作处理总经济效益皆高于两对照(CK1、CK2),其中处理B的总效益最高,较CK1处理增加47.92%,较CK2处理增加24.74%。说明花生与玉米间作2∶1的行比(处理B)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每667 m2总效益为2635元,是花生、玉米最佳的间作行比。
表4 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产量和效益的比较分析
注:产量和效益均按每667 m2计算;以花生干果每公斤8.0元、玉米鲜果每公斤2.5元计。
3 小结与讨论
花生植株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影响。随着玉米植株逐渐长高,花生所能接收的光能越来越少,与单作相比,除苗期外各生育时期不同行比处理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降低,且随花生行数的减少而降低。生育前期,花生叶面积表现为间作处理高于花生单作处理,后期则相反。生育前期,间作花生植株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加迅速,而后期间作花生因光照不足,叶片枯黄脱落,出现早衰现象,而单作并未发生早衰现象[6]。
从产量结果来看,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皆随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而增加。间作花生行数少,花生行间空间小,由于玉米的遮蔽,花生所需的光照不能得到满足,导致其长势差,进而产量低。从经济效益来看,不同间作行比处理的总效益均高于玉米单作或花生单作,其中花生、玉米间作行比为2∶1处理的总经济效益最高,为花生、玉米间作较优的配置组合。采用此行比种植的花生能充分利用空间(温光)资源,形成良好的玉米与花生间作复合群体。
本试验是以尽可能小的穴距为条件设置玉米间作密度,以该玉米品种单作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设置为对照密度所获得的结果,是否有更合理的间作密度水平及其相应的间作模式,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在间作下的表现,均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1]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等.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14-221.
[2]刘伟明,叶安民.春玉米+春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结构的优化[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3):131-135.
[3]李美,孙智明,李朦朦,等.不同比例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3(3):391-397 .
[4]石志斯,陈辉云,马全姿,等.秦建桂桂北地区春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14):9-10.
[5]焦念元,赵春,宁堂原,等.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5):981-985.
[6]王春丽.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小麦花生玉米间的互补竞争效应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责任编辑:刘新永)
Effect of different row ratios of intercropping corn and peanut on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peanut
GUO Sheng-yao, CHEN Jian-hong, CHEN Yong-shui, WANG Jin-xian, ZHAN Liu-qi, HUANG Jia-hua, CHEN Ru-yan
(Quanzhou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FujianProvince362212)
With peanut variety “Quanhua 551” and corn variety “Mintian 208” as tested material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ow ratios of intercropping corn and peanut on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peanu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intercropping corn with peanut, different row ratios had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peanut, and the 2∶1 interplanting row ratio (peanut∶corn) ha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by 2635 RMB yuan/667 m2(39 525 RMB yuan/hm2), which compared to the monoculture of peanut and corn increased by 47.92% and 24.74% respectively.
Peanut; corn; intercropping; yield; economic benefits
2016-02-04
郭陞垚,男,1982年生,助理研究员。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2015);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N30)。
10.13651/j.cnki.fjnykj.2016.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