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背景下大学英语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评价

2016-08-17杨贝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学习模式效果评价

杨贝艺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英语教育泛在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泛在学习背景下,利用英语微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从学习思维、观念、课程、课堂应用几个方面来探究微媒体支撑下的大学英语课改实践。分析当前微课学习模式的研究现状,设计微课教学模式,对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及工具,以及学习过程进行细化,通过实验来验证泛在学习背景下大学英语微课学习模式的应用实效,并对该学习方法进行优化,以期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率,增强学生英语应用技能。

关键词:泛在学习;微课;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教学设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130-03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更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泛在学习又称为普适性学习,即利用无时无刻的沟通方式来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 3G、4G 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普及,为“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创造了成熟的条件。微课以其短小而灵活的知识型教育载体,推进了泛在学习环境的不断形成。从泛在学习实践来看,微课作为学科知识点的缩略化载体,利用信息技术、虚拟环境来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评价和内容推送,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来制定自主的学习计划,特别是通过半结构化、交互性强、资源多样化的知识主题,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泛在学习背景下微课的应用现状

1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从微课学习模式本身来看,随着泛在学习环境的不断完善,学生在选择知识点进行个性化学习时,可以通过查漏补缺、按需选择的方式来学习和巩固知识,特别是打破传统的课程知识资源结构,突破传统课堂听评课模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及微课程资源,实现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应用,在国外开展较早。如日本德岛大学通过项目方式来拓宽微课的学习模式,针对留日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学生学习英语构建了开放式协作学习模型,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协作交流[1]。之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开发的U-语言学习系统、墨西哥圣弗兰西斯科博物馆开发的博物馆信息体验网页检索系统,都是将知识点建立自主性动手检索的体验过程,将头脑的思维、身体的体验来作为构成学习空间的主要模式。哈佛大学研制的MIT手持式无线游戏设备,也是基于泛在学习体验模式基础开发的[2]。在教育领域,微课作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重要教学载体,能够从“情感认知”过渡到“知识传递”,特别是将正式学习转换为基于社会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移动学习模型的构建,即利用移动学习模式,改变传统受知风格,并从移动技术上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2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国内对泛在学习背景下微课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对微课资源的设计,如张剑平通过微课资源设计来营造“翻转课堂”,并从微学习、微视频编辑与制作中来对知识进行建构,旨在利用微课资源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二是强调对泛在学习平台的建构,特别是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发挥微课的教学效率。刘刚、胡水星等人借助于泛在学习理论、微型课程学习理论,结合微视频的灵活性、知识性、主题性特征,着重从微视频学习上来拓展移动学习的范围;三是强调对学习方式的革新,特别是在微课程的应用中,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化学习[3]。赵艳、赵蔚提出的U-learning学习模式,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提出基于个体与协作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四是强调学习活动的設计。特别是在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微课教学改革中,提出微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内容[4]。王正华提出微课学习是建立在情境教学理论下,借助于课程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具体学习过程,制定相应学习规则,达成学习目标。可见,对于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微课应用,要从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情境的搭建与学习资源和教学平台的设计上,优化微课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效率[5]。

二、泛在学习背景下微课学习模式设计

随着微课研究的深入,对于英语教育微课教学设计,已经从理论研究延伸到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微课学习模式在设计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于学习者与施教者的设计

从微课学习的主体来看,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是教师,两者是贯穿于微课学习实践中的共同主体。全球学习联盟学习设计规范(IMS-LD)强调学习共同体理论,将学习者与助学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定义其角色,并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的设计策略要满足五项要求:一要满足各学习成员间的协同,利用泛在学习环境,由学习者、助学者共同组成小组,一同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并将各学习者的意愿、个性差异性作为微课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异质性,兼顾各成员的个性、学习基础、成绩及多元互动。二要完善学习规则,作为共同体,从保障活动有序实施的前提上,要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规范,明确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实现“微课资源集散地”向“学习交互探讨”的转变。如通过泛在学习环境组织定期教学交流及成果展示;通过组织专题、竞赛、融入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来营造学习氛围;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收集学习中的问题,并改进学习方式。三要强调互动参与,无论是小组学习还是个体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来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共同成长,特别是利用学习者、助学者之间个性化教学氛围来融合情感。

2对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由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及学习共同体组成,作为完整的系统,在构建学习活动理论中,还需要融入规则、工具和分工来保障活动的有序性。学习主体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也是完成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学习客体是各类基于知识的学习对象,包括学科内高层次的知识内容、微视频资源等;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需要从教学目标上引入层次性,使其符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共同体是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共同组成的学习闭环,工具是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各类软件、硬件,如学习网页、网站、智能手机、移动PDA等终端;规则是基于学习主体、学习客体之间的行为约定,既包括各类学习规则,也包括任务规则、活动规则、交流规则、评价规则等;分工是基于微课程学习过程,利用教学任务分工来实现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学习,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

3对学习资源的设计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程是主要学习资源,也是课程资源设计的重点。针对微课教学的目标、任务及特色,在进行微课程设计上要体现情境、学习工具及微课服务、管理与评价的设置。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与学科相关的各类知识点、例题、疑难问题及具体资料等,也包括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拓展性知识;对于微课情境的设计,主要从微课的结构上明确微课的知识重点及主题,说明相关模块内容及问题情境;对于微课学习工具的设计,主要从认知工具、终端工具、协作工具、过程记录工具等方面来建构知识;对于微课服务、管理及评价内容,主要从学习者协同学习的关系上,实现泛在学习环境微课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对学习过程的设计

学习的过程是融合教学设计理念的核心,在强调以学生微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上,情境的构建要突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从协作中来实现对意义的建构,特别是对于各类微课资源的支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如在IMS-LD理论中,从具体的情境搭建中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强调从活动、角色、环境的多方融合中优化教学方案,突显微课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泛在学习环境与微课的融合,可以实现学生从微课资源的选择、学习和协作中推进知识探究和情感认知。同时,基于IMS-LD理论的学习过程,还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作为泛在学习的重点,要从课程资源平台拓展上,为学生推荐各类课程资源,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管理上,要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评价,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强化微课资源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的影响。

三、泛在学习背景下英语微课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结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微课教学实际,从大学英语教育微课资源应用及学习模式研究中,利用项目实验和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微课学习效果。

1实验规划

本实验目标是基于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英语微课学习模式应用实效进行对比研究,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构建微课学习模式来开展学习效果分析,本研究基于泛在学习环境,并通过优化微课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英语应用能力、情感、文化价值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2实验调查设计

在大学英语微课学习问卷设计上,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从英语知识、应用技能、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及认知等方面设置了一系列考查指标,并通过微课学习来检查学生对大学英语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测试试卷设计上,分别通过前测试卷、后测试卷来进行学习质量结果对比。前测试卷内容主要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微课教学来开展知识点讲解与分析;后测试卷主要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作为考查重点,特别是利用前测、后测试卷学习质量评分体系来进行t检验,得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3试卷测试的主要内容

以英语阅读能力为测试重点,以同一班级的前测、后测教学成绩对比为方法,利用试卷来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特别是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词汇语法的习得能力。前期教学以常规方法为主,以知识点讲授、练习、词汇语法为主,以45分钟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来建立前测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测试内容为十篇短文,涵盖时政新闻、文学作品、自然科学、社会学、历史等题材,在体裁方面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每篇短文设置五道选择题,针对短文的结构、内容、词语及含义、写作方法等进行提问;后期在引入微课学习模式后,从微视频知识点讲解上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发,特别是将阅读方法与训练进行趣味化设置,增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特别是融入各类知识点微课资源平台,结合问题情境来提升微课学习效率。

4后续课程分解

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在传统课程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及兴趣特点要求,辅以自主选择的与英语相关的课程。如完成一年级大学英语读写译、视听说课程之后,在后续课程分解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强调语言技能训练,特别是中级英语听说、读写、翻译能力训练,商务英语、四六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训练,以及满足升本、过级、托福、雅思等考试的英语素能训练;二类是强调通识类英语能力训练,主要有英美文学赏读、英语口语交际、英语演讲、英美文化演講等;三类是专门类英语,如会计英语、旅游英语、金融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显然,从后续课程拓展上,微课学习模式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也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英语知识、能力培养平台,便于学生从自身专业特色上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5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学生微课学习模式的前测、后测结果对比,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对微课的系统性、知识性学习具有较高的兴趣,在学习态度上具有较大的转变;在大学英语知识点掌握上、技能训练上、学习方法优化上都有了较大转变。利用SPSS统计方法来对测试成绩进行t检验,其学习效果如下表所示。前测与后测t检验结果分析表

成对差分均值标准差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tdfSig.(双侧)学生前测/后测-6.2473.542-7.415-5.138-11.48244.000由上表对比结果可知,对于配对样本的t检验,其差异显著概率P=0<0.05,也就是说,学生前测与后测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两次测试后的平均分值差-6.247,可见实施微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成绩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四、泛在学习背景下微课学习模式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泛在学习背景下大学英语微课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从构建学习者共同体、创建微课资源、优化学习方法和实现个性化学习实践等方面,通过实验验证了微课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泛在学习背景下微课学习模式具有碎片化特征,在构建微课学习环境上,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和学生学习的自适应性

从学生认知理论来看,泛在学习背景下,知识点的选择是依靠学习者的自我觉知来进行的,由于知识认知强调新旧知识的关联性,对于先学知识与后学知识,要强调两者的连贯性、相承性,避免时间碎片化带来的学习干扰。同时,由于学习过程依赖于注意力的维持,在进行微课制作与开发上,要讲究知识难点的多次重复,强化学生大脑对重、难点信息的反复刺激,促进短时记忆的形成。在知识精讲加工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过程的自适应性,特别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对微课知识点的设置要渗透类比法、质疑法、比较法、扩展法等,通过知识点的归类、比较来强化知识点的衔接与推送,利用知识点的拓宽来延伸学习内容;利用质疑法来强化问题导向,激发求知热情。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导向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微课学习模式,多强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难点解析等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任务来制订学习计划,领会相关知识。监控学习者能否按照学习计划来有效学习,且一直保持学习状态,要从学习跟踪中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提问,从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行为调节与管理上实现科学导向。如优化自我学习计划,及时总结学习任务、调整自我学习行为、增强自我学习注意等。

3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统筹微课资源情境化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情感设计是增进学习者知识与情感、态度养成的关键,要结合微课资源的短时性、内容结构的情境化,便于学生从自我时间管理中灵活学习。如融入自我激励,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融入互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2]王志鵬.国外移动学习概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6,(6).

[3]刘刚,胡水星,高辉.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赵艳,赵蔚,姜强,刘东亮.学习分析视域下教师在线学习社区实时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以《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1).

[5]王正华.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5,(26).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学习模式效果评价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