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6-08-17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利迁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施办法教师队伍教育

■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利迁

大力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利迁

2015年10月29日,河北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的出台,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大向前推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把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更好更快地落实落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一样,正步入深水区,改革的矛盾焦点越来越集中反映到教师队伍这一根本问题上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明确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教师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农村,在边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更集中突出表现在乡村教师队伍上。可以说,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乡村教育强,则中国教育强。目前,绝大多数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分布在乡村,长期以来,正是乡村教师呕心沥血、坚守乡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数百万乡村孩子点亮了心灯,撑起了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条件不便、历史欠账多等原因,乡村教师目前依然存在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正式向社会发布。9月30日,中共河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10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制定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将为教师扎根乡村学校任教解决后顾之忧,给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有志青年发出强烈的支持信号,让广大青年和乡村教师切实感受到乡村教育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这一举措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收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将产生深远影响。

制定实施办法是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最先一公里”,是推进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制定好实施办法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的迫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会确立的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立足全省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实际和发展状况,从培养补充、编制职称、地位待遇、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精准设计,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各地要把制定实施办法作为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当地乡村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精准设计好每一项政策举措,使乡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切实提升教育扶贫工作实效,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制定好实施办法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督查工作精神的迫切需要。督查已经成为当前中央抓工作落实的最重要手段,也将成为今后推进工作的常态。李克强总理强调,决不能让不干事、不作为、不担当蔓延形成风气,对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问责要动真格、触痛处,要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相衔接,绝不允许不作为的人占着位子不干事,耽误党和国家的事业。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三次督导,分别对50多人、290多人、900多人进行了问责。《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否落实、落实得好坏,必然是国家将来要督查的内容,也是我省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二、尽快高质量完成实施办法制定工作

深刻理解把握省乡村教师支持政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围绕“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5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4项基本原则和8项主要举措,打出“组合拳”,力求多措并举,力求定向施策,力求精准发力、力求标本兼治,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依法保障,职业吸引力得到增强。

省定政策既充分贯彻国家要求,又立足省情,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以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为重点,着力于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不说空话、套话,出实招、真招,切实让乡村教师得实惠、见真金,在乡镇工作补贴、生活补助、住房保障、职称评聘、表彰奖励上高于县城和城区教师,在工资、大病保障、体检、公积金保险等方面等同于县城教师。通过几年的努力,力求真正实现乡村教师待遇优、地位优,让乡村教师感觉心安、心暖,感受到尊重、尊严,切实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省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着力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着力解决乡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和瓶颈问题。努力深化教师校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构建适应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乡村教师成长的培养培训机制、补充机制、交流机制,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乡村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三、实施办法制定要把握好三个原则,落实三个要求

实施办法制定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问题导向原则。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本区域乡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不同的政策诉求,把准支持重点,找准工作思路。要集中人财物资源,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市、县、乡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有针对性、差别性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二是把握务实创新原则。要敢于突破,不要因循旧制,只有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才能推进改革,才能创设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相关部门中,教育部门需要依靠各部门支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是政府在主导推进。这为教育部门提供了大好时机,要紧紧抓住这难得机会,切实推进教师管理、编制、补充、交流、职称等方面改革。只有提出更高、更利于队伍发展的举措,才能去沟通、去协商。要敢于坚持,要出实招、硬招,不要搞花架子,弄一些空话、套话。要立足于通过五年的政策实施,切实使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实现质的变化。

三是把握借鉴吸收原则。提倡拿来主义。各省的实施办法已经陆续出台,要广泛吸收借鉴各地成熟经验做法。只要适合当地,能有效解决突出问题,都可以搬来、拿来,为我所用。

实施办法制定要落实三个要求。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把实施办法制定工作摆在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二是内容上要逐条落实。各地在推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政策外,要针对省实施办法中需要地方落实的八方面政策举措,逐条提出落实的路径方式,让办法和细则成为一个看得见、抓得住、把得牢的文件。

三是时间上要赶早。早一天完成,早一天主动。

确保乡村教师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规划,再优惠的政策,如果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能落地生根,所有的努力、所有美好的愿望、设想都会付之东流。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级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教育部门要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会同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承担责任。要细化任务分工,分解工作责任,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和工作合力。各地要明确推进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实施。

要加强督导检查。省教育厅将每年会同相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及时通报督导结果并适时公布。实施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键是要用好资金和投入。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决不要在锦上添花的事上浪费资源。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要加强宣传引导。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涉及广大乡村教师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办法。省政策出台后,省政府网站、省电视台、日报、网络媒体等均作了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各地也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把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一所乡村学校,深入到偏远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把重大意义讲清楚,把支持政策讲透彻,把工作安排讲具体,把相关要求讲明确。要将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向社会进行公开,加以正确解读和引导,释放准确、明确的信号,防止误传误读。河北师大前些日子曾做过一项调查,乡村教师不了解《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占比近40%,有40%的教师对政策落实没有信心。要下大力气增进广大乡村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着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支持计划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22个县4.4万名乡村教师,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增加300元,深受教师欢迎。这次出台的《实施办法》集中从多个方面制定惠师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一是实施乡镇工作生活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二是实现我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继续实施,由省级财政负担;其他地区参照实施,补助标准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贫困县由省级财政给予适当奖补。三是进一步明确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四是强化乡村教师生活保障,诸如规定每年为乡村教师组织一次体检;设立乡村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对因遭遇突发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乡村教师进行救助帮扶;将乡村学校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享受中央和省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争到2020年,再帮助1万名乡村教师解决周转宿舍问题,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等等。

●职称职务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

职称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老师们极为关注、特别看重的一项制度。今年教师节前夕,国家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职称序列,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称,这一改革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必将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2014年,我省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做了大幅度改革,改变了以往重学历、重论文、重课题、轻师德倾向,真正立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力于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实践性,突出体现了“两降低、两提高、一倾斜”,即降低农村教师申报条件,降低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条件;提高小学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评审向农村学校特别是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教学点教师倾斜。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对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并继续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用到与其专业资格相对应的岗位。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实施办法》首次提出在全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一是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根据从教时间长短,分别由国家、省、县颁发荣誉证书。二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由省政府给予奖励,每次奖励300人,每人奖励10000元。在扩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实施办法》还积极鼓励其它社会团体捐资助学,引导全社会支持关心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以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进一步激发广大乡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和信心。

● 大力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一是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改革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建立教师教育学院,建成政府统筹培养需求、高等学校实施教育工作、中小学校参与实习的教师培养机制。

二是强调政府在教师培训上的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经费;实施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全员免费培训;实施“河北省边远困难地区乡村学校校长素养提升工程”;到2020年县(市、区)建成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和乡村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培养,到2020年,选拔培养2500名乡村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乡村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必将改善乡村教育的短板,成为我省乡村教育发展的最大助力。

●推动县域交流,培养优秀乡村教师

推动县域内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举措。实施办法》又出台了三项举措:

一是扩大教师校长交流改革试点市县(区),尽快实现全面推开,尽快实现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实施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每年选聘一批退休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引领、指导乡村教师快速成长。

●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

考虑到农村学校生源分散、班级容量小等特点,《实施办法》提出实行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寄宿制学校合理配置专职生活老师。明确提出县级教育部门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和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对编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严禁各地“有编不补”,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此外,《实施办法》还提出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的遗留问题;提出了改革乡村幼儿园用人机制。这些举措都为乡村学校师资补充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有助于减轻目前乡村教师特别是教学点教师的工作负担。

猜你喜欢

实施办法教师队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