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
2016-08-16徐厚华
徐厚华
[摘要]奇观化叙事是现代商业影片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也是如此,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比有更多创作自由,并且,其视觉审美往往是对观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现代电影技术为观众提供着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不断地激起和提升观众的视觉审美欲望。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正是对这一视觉审美文化走向的一种回应与迎合。本文从奇观与视觉快感、奇观与人物形象、奇观与“视觉”叙事三方面出发,分析了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奇观化叙事;视觉快感;人物形象;“视觉”叙事
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不乏经典之作,如《小蝌蚪找妈妈》《天书奇谭》《神笔马良》《雪孩子》等,无论从画面风格,还是从叙事艺术上看,都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早期的这些动画电影也称为“美术片”,与当代国产动画的创作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后者的奇观化叙事。奇观化叙事是现代商业影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也是如此,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比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并且,动画影片的视觉审美往往是对观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现代电影技术为观众提供着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不断地激起和提升观众的视觉审美欲望。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正是对这一视觉审美文化走向的一种回应与迎合。本文从奇观与视觉快感、奇观与人物形象、奇观与“视觉”叙事三方面出发,分析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
一、奇观与视觉快感
营造视觉快感,带来超越现实的梦境化体验,是当代国产电影奇观叙事存在与流行的基础。视觉审美是一部电影最基础的审美诉求,动画电影尤为如此,现代发达的媒介技术使得电影创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艺术想象。对于动画电影来说,精细到每一处色彩、每一个细微线条都能够完全以创作者的意图予以呈现。虽然早期的动画也是根据电影人的艺术表现要求进行创作的,但若要创作出如现代电影这般画面绚丽丰富、节奏变化自如多样的作品,要耗费的人力与时间却是无法想象的。可见,现代电影技术为国产动画片的奇观叙事奠定了基础。
动画与真人电影不同。在现代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真人电影能够逼真地呈现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由于其以客观现实和真实的人物为基础,当真实与虚拟自然地融为一体时,这种虚实交错的景象本身,足以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经典的如《异形》《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动画则不然,很多画面呈现的景物和人物本身与现实相差甚远。换句话说,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现实生活,与传统的真人电影相比,动画本身便富有“奇观性”。因此,动画影片通过奇观来冲击和俘获观众视觉的方式与真人电影是不同的。
一方面,动画影片的视觉奇观建立在人物和场景的高度拟真性上。电影创作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赋予这些虚拟的、通过绘画产生的事物生命,让其变得立体鲜活。近年来,三维动画的发展便是对这一视觉审美需要的回应。2014年的《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便是采用了3D技术,“动态捕捉”与“面部捕捉”也运用到影片的制作中来。除去影片叙事上的薄弱,《秦时明月》在视觉审美方面是比较出色的,与目前国产动画影片相比,堪称其中的佼佼者。如,影片中荆天明这个人物性情纯真开朗、活泼敏捷。影片开始抱打不平的荆天明用“玉米机枪”与几个秦国士兵交战、追逐。3D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更加流畅,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人物动作上的连贯自然,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而影片中的沙漠场景也是颇为壮阔逼真。细腻的沙粒、轻薄的沙雾,天与地、人与景在细腻光影效果的衬托下亦真亦幻。而沙漠追逐中画面节奏的变换自如、张弛有度,既有真人电影的现场感、人物的逼真性,又不乏瑰丽壮阔的奇观景象。这正是动画电影奇观呈现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与传统动画电影相比,当代国产动画影片的视觉奇观还在于动画与真人的结合上。将虚拟的卡通人物与现实世界浑然天成地拼接在一起,这种视觉审美体验对于观众也是颇具吸引力的。如,2015年上映的动画与真人相结合的《捉妖记》,其票房和口碑的成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联。《捉妖记》与以往此类动画影片不同,真人与动漫人物并置于一起,并非作为一种画面点缀,而是通篇的结合,是视觉审美的核心。影片借助IMAX 3D技术,不但影片中的小妖王与大反派巨型血妖看上去惟妙惟肖,人与“妖”在画面中的无缝对接,更是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体验。可以说,《捉妖记》为国产动画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由此可见,对于动画影片来说,奇观所带来的视觉快感,不仅在于为观众呈现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叹为观止的景观,也在于其细节处理,在于向真实世界的无限接近。
二、奇观与人物形象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越来越多地重视视觉审美诉求,以各种奇观场面吸引观众走入影院。《大圣归来》《龙之谷》以及《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等,都在视觉奇观方面做足了文章。无论是宣传海报,还是预告片,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影片的画面特效,以激起观众的消费欲望。但单纯的视觉刺激,无法保证观影热度的持续。人物是一部影片的核心审美客体,电影通过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生活经历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关系来叙事和表现主题,动画电影也不例外。奇观的展现不仅是一种表象,其造型设计、变化本身,都要求与影片内在的整体审美诉求相统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精神世界的烘托方面,起到相应的审美职能。
首先,与真人电影一样,奇观景象与英雄叙事通常在动画影片中成对出现。纵观近年推出的国产动画,在追求大制作、大场面的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正是英雄叙事的发展。在视觉奇观的背后,讲述的是有关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奇观场面与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相呼应。《秦时明月》中的项少羽、《大圣归来》中的悟空,其人物原型都来自于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魁拔》中的蛮吉则是六代魁拔转世,是天地两界各种力量全力打击的恐怖角色。即使是以低龄化受众为主,讲述动物们守护大森林的《熊出没》,在搬上大银幕后,亦加入了山神这一形象。熊二则被塑造成平复山神震怒,拯救白熊山的大英雄。山神震怒的场面,影片浓墨重彩地给予呈现。被激怒的山神身形激增,雪白的皮肤开始碎裂,通体耀眼,遍布红色纹路,背上长出了密集、硕大的冰刺。山神从温顺善良变得凶狠可怖,所到之处皆是炽热的冲天火柱。这一场面实际上正是为烘托英雄人物而设。熊二在平复这场可怕灾难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从普通人向大英雄的蜕变。
其次,奇观场景与人物形象经常在影片中成为两种对立的因素。这两者之间的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影片的戏剧性张力。奇观画面与普通小人物的并存,已经成为当代国产动画影片创作者愈发青睐的叙事手法。以奇观激发视觉审美欲,以小人物实现情感认同,已逐渐发展为国产动画的类型叙事。《秦时明月》《魁拔》《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等,这些近年上映的影片无不如此。2015年,《大圣归来》更是被视为一部现象级国产动画。影片借用了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形象,以颇具现代性的叙事风格,将原著中的不同人物,给予新的诠释。人物的重塑、影片浓郁的好莱坞英雄叙事风格与3D技术的配合,既满足了观众的西游情怀,又添加了许多新的审美要素。影片开始展现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独战一众天兵天将的精彩画面。而500年后,悟空在江流儿的帮助下冲破冰封的场景亦颇为壮观。但影片塑造这样一幕幕恢宏的奇观场景,并非为烘托大圣的盖世本领。重获自由的悟空,已经并非当初的齐天大圣。在法印的束缚下,它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猴子而已。因此,影片是在环境的强大与人物的渺小之中展开叙事的。这样在尾声,悟空重燃斗志,并最终回归自我时,影片高潮的场面和喷薄而出的情感才更显震撼。
纵观近年推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产动画片,这种奇观加英雄的叙事模式将是未来商业动画的主流模式。这一叙事方式实际上是美国好莱坞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的商业创作手段,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基础。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现有的成熟模式与中国元素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奇观与“视觉”叙事
当下,包括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在内的奇观化走向,不仅仅在视觉审美的层面影响了现代电影的审美特质,也必将在多层面和多角度上深刻影响电影的创作形式、精神内核和审美方式。在奇观电影中,蒙太奇组接的理性原则已经转向了视觉快感奇观性的快乐原则, 完整的叙事线性结构被奇观要求所颠覆。也就是说,奇观电影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画面的组接来传递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快感的影像。奇观蒙太奇全然不同于叙事蒙太奇, 它不再拘泥于叙事的意义关系, 而是直接服务于视觉快感生产。这就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变化, 亦即画面的组接依赖于表层的、直接的视觉快感,而非内在的、深度的叙事意义关系, 这必然造成奇观对叙事的解构。
如果以这一思路反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奇观化叙事,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其内容上的连贯性,精神内核的完整与清晰性,而在于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持续吸引观者的视觉注意,并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最能体现影片整体审美风格,并极具视觉审美表现力的代表性画面。显然,这种判断有失偏颇。从本质上讲,国产动画电影由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转变,其背后是媒介科技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它将观众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时代。与其说是快乐原则,不如说是一场场技术试验与视觉冒险。电影自产生以来,创作者对特技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其目的与结果正是令影像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模仿的关系,获得更多自主性。很显然,这种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已经反过来对现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奇观性本是电影应有的属性之一,也是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它的出现并非仅以视觉快感为核心,而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时,奇观在满足观众视觉需求的同时,并不能替代观众对影片的文学性审美需求。如,被视为国产动画新高度的《大圣归来》,在奇观呈现上的确优秀。但随着动画影片在经济支撑和技术支撑上的逐渐强大,实现画面的精良、奇观的新颖并非什么难事。这部动画片能获得较高的评价,绝不仅仅依赖于此,而是其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创新型借鉴方式。无论在叙事还是人物形象上,都是富有新意的,并在改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新的精神内核。这是该影片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因此,奇观不会,也不应该脱离审美客体本身的能指与所指。只是电影创作者在经历了一场场技术狂欢之后,需要更多的冷静,去探索奇观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正在以怎样的方式对传统叙事进行着解构与重构,并如何将其正确地纳入到电影的艺术语言中去。
综上,奇观化叙事将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未来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商业诉求、科技支撑与电影内在的奇观性本质是决定这一方向的主要推动力。奇观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电影的传统文学性叙事形式,但并非对电影叙事本质的颠覆。只有为奇观而奇观的动画作品,才会损害电影的完整性和整体审美表现。这是电影创作者需要冷静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廖宇.用别人的话讲自己的故事—— 2012 年度国产动画电影漫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1).
[2] 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03).
[3] 陶冶.“全面突破”抑或“昙花一现”——对国产动画电影在2015年暑期档取得“突破”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5(10).
[4] 刘佳,曹书乐.2008—2012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趋势分析[J].电影艺术,2013(06).
[5] 郝冰.奇观影像的百年回顾——电影特技的发展及其对电影本体论的革命[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