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说新语》存现句研究

2016-08-16黄文科

关键词:世说世说新语现代汉语

黄文科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世说新语》存现句研究

黄文科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世说新语》;存现句;存在句;隐现句

《世说新语》(后文统一简称为《世说》)作为一部描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的志人笔记小说,其语言特点突出,是考察中古汉语语言面貌不可多得的重要语料。就语法角度而言,杨伯峻就曾评论《世说》:“冶古今词汇与句法于一炉,而较多地反映当时的语言情况。”[1]121因而,笔者将通过对《世说》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分析研究,分析其语法特点,以期为存在句和隐现句的历时性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

关于存现句、存在句和隐现句的关系,本文中笔者采用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观点进行论述。即把存现句作为上位句型,存在句和隐现句作为存现句的下位句型。宋玉柱认为:“汉语中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句型——存现句,它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表示存在的句子叫做存在句,表示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可以叫做隐现句。”[2]125而更多的学者如林祥楣、范晓、储泽祥、王建军等则认为存现句不仅表示空间上的存在、出现或者消失某人某物,还包括时间上的存在、出现或消失。本文将分别就《世说》中的存在句和隐现句语料进行概括分析,并总结其特点。

一 《世说新语》存在句分析

我们通过穷尽整理,分析统计得出,《世说》中存在句共有125例。其中表空间、时间的存在句是最多的,具体分布如下①:

范方莲曾在《存在句》一文中将存在句分为“A、B、C”三段进行分别考察分析。他提到:“为讨论的方便,下文用A代表处所词语,用B代表功词,用C代表数量名组合。”[3]483-504在本文中,笔者将参考范方莲先生的分段方法,根据上述统计分类,对《世说》中不同存在句的“A、B、C”三段的特点展开具体分析。

1.方位、处所等空间类存在句。

我们知道存在句的句法结构为NP1+VP+NP2,可以推导为A+B+C式。王勇、徐杰认为:其语义意义是“某地方存在某人或某物”,[4]62-70语用意义则是宣告某人或某物的存在,并将其带入到听众的意识当中。

在《世说》中,表示处所、方位等的存在句是最多的,在此我们统称为空间存在句。通过整理,笔者发现该类存在句中,A段构成和性质主要有两类:

(1)处所名词或处所名词+方位词,如:

①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世说·德性》

②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世说·德性》

③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世说·赏誉》

(2)方位名词,如:

④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世说·德性》

⑤有女名络秀,闻外有贵人。《世说·贤媛》

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世说·术解》

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世说》中,空间类存在句的A段主要由表处所、“处所+方位词”、方位词等几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这不难说明表处所和方位的名词在中古时期的空间类存在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同现代汉语中的空间类存在句的A段是有较大差异的。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空间类存在句的A段,不仅有上述两种情况,还包括处所代词“这里”“那里”,介词短语“在+处所/方位词”,由“靠”“沿”“临”“顺”“对着”“离”等词构成的短语,数量短语“一边”“一方”。[5]83

2.时间类存在句。

众多学者认为存在句是包含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存在,对此王建军在《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中从时空观的内涵、汉民族的时空观等方面详细分析论述了时空观在汉语存在句中的表现形态,并对时间类存在句做了相关分析。[6]59-88我们通过整理,分析统计得出在《世说》中,表示时间类的存在句有29例。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具体如下:

(1)A段指示具体的时间,如:

①中朝时,有怀道之流,有诣王夷甫咨疑者。《世说·文学》

②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世说·雅量》

③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世说·言语》

(2)A段指示抽象的时间,为泛指。如:

④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世说·德行》

⑤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世说·言语·一一》

⑥魏隐兄弟,少有学义,总角诣谢奉。《世说·赏誉·一一二》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发现,时间类存在句中当A段指示具体可知的时间时,其往往单独使用,直接置于句首,如上述例①-例③。当A段指示的时间为一个抽象广泛的时间时,则往往伴随其它名词出现于句首,如上述例④-例⑥。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在泛指类时间存在句中,作为A段表示时间的“后”,原本为方位词,后逐渐有了表时间的“后来”的意思。

3.集合类存在句。

对于此类句例,其A段表示的是一个集合类观念,全句描述的是集合中存在什么样的人或物。笔者认为,此类句子所呈现突出的是集合中有别于其他的人或物,其空间性比前文中提到的“空间类存在句”更为虚拟抽象,是一个范畴性的,理应归入存在句。通过分析统计,《世说》中共有31例。如:

①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世说·德性》

②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世说·言语》

③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世说·言语》

上述例①-例③,我们可以看到,A段的“客”“果”“弟子”都是一个集合类,泛指数量多,而全句则是表达的这些集合中存在什么样的人或事物,也正是存在句后段所要突出的对象。日本学者松江崇对此类存在句是认可的,他认为:“这种‘有’字句表述‘主语所代表的范畴中的成员/下位范畴’的存在。”“这种句式在形式上与空间/时间存在句相似 ,但其主语不是实在性空间/时间而是一种抽象性空间/时间(其代表一种范畴) ,在这一点上这类句式与空间/时间存在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7]119-129但国内诸多学者对此的论述则鲜有涉及。

4.无A段存在句。

在《世说》中此类存在句共有9例,摘抄如下:

①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世说·言语》

②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 《世说·方正》

③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 《世说·言语》

上述例①-例③,都由B段+C段构成,对此范方莲指出:“偶然出现没有A段的存在句,都是复句的一部分,处所已在上半句指明。”但是我们看到,对于C段所存在的空间或时间,有时并不一定会反应在前文,还会出现在语境的后半段。就上述例句我们可以通过前后语境知道例①处所为“江东”,例②为“军门”,例③为“坐”。

5.《世说新语》存在句B段分析。

《世说》中有存在句125例,1例缺少B段,余下124例中,动词“有”作为存在句的B段的占有绝对优势,占94.4%。前文中已经列举的句例已然说明这一现象。在《世说》中存在句的B段已经有了“为”“作”“见”等谓动词。如下:

①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言语》

②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世说·术解》

③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世说·言语》

此类谓动词作为存在句的B段,多表判断,和现代汉语中常有的“是”字存在句相同,具有判断、确定存在的功能。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无B段存在句”在《世说》中也是存在的。如:

④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世说·轻诋》

众所周知,存在句的B段是由动词充当。对B段存在动词的分类,学者们历来看法不一。范方莲从动词的及物性出发,分别列举出可以充当存在句B段的“典型不及物动词、一般认为及物不及物两用动词、一般只作及物用的动词”[3]483-504等三类。 宋玉柱则根据动词的动作性列举了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两大类存在句[2]125。由于《世说》中存在句B段的存在动词相对单一,在此只根据动词是否带有其他附加成分,分为单一型谓动词存在句、复合型谓动词存在句两类。

(1)单一型谓动词存在句。

单一型谓动词,意即存在句的B段部分,仅由单一动词充当,动词前后不附加任何成分。如前文中所举例子1.(1)例①-例③、2.(2)例④-例⑥、3之例①-例③等集合类存在句。《世说》中非“有”字存在句,其B段部分动词大多为单一型谓动词存在句,如前文5之例①-例④。

(2)复合型谓动词存在句。

复合型谓动词,意即存在句的B段部分,其存在动词前后可附加其他成分,形成复合型谓动词存在句。我们通过分析,在《世说》中,存在句的B段存在动词前后附加成分多为情态成分、时体成分或表周遍性的成分,“V+有”少有出现。如:

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世说·言语》

⑧大宗虽衰,魏氏已复有人。《世说·赏誉》

⑨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世说·术解》

6.《世说新语》存在句C段分析。

我们知道,存在句的C段通常由名词构成,其可以是物质性名词,也可以是抽象性名词。在《世说》中我们发现,存在句的C段不光有名词担当,也存在数量短语、主谓语充当存在句C段的情况。如:

(1)C段为名词。

①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世说·言语》

②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秋,王济剔嬲不得休。《世说·政事》

③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世说·傲简》

(2)C段为数量短语。

④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世说·任诞》

⑤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世说·德性》

⑥平舆之渊,有二龙焉。” 《世说·赏誉》

(3)C段为主谓短语。

⑦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世说·黜免》

⑧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世说·汰侈》

⑨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世说·术解》

通过上述三组例句我们可知,《世说》中,存在句的C段多为物质性名词,是具体可知的,几乎都为无定的,也有有定的如“中有‘远志’”(《世说·排调》),“远志”在此为中草药名称。C段的名词往往也受形容词或数量值的修饰,主要为情景描述。对主谓短语充当C段的情况,其作用常常为描述C段存在物的后续行为动作。学者们对此看法则不一。范方莲在《存在句》中认为这是一种动词结构,和兼语句有所区别[8]15。在此笔者不做相应讨论。

三  《世说新语》隐现句分析

据李临定和宋玉柱的研究观点,我们知道隐现句在形式上是由“处所词语/时间词语+动词语十名词语”构成,意义上则表示某处出现或消失了某些人或事物。笔者通过整理,分析统计得出在《世说》中共有隐现句16例。现将其全部摘录如下:

①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假谲》

②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世说·雅量》

③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世说·栖逸》

④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世说·夙惠》

⑤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世说·黜免》

⑥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世说·识鉴》

⑦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世说·雅量》

⑧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世说·文学》

⑨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世说·尤悔》

⑩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世说·任诞》

1.《世说新语》隐现句A段分析。

2.《世说新语》隐现句B段分析。

3.《世说新语》隐现句C段分析。

C段是名词性结构,表示出现或消失的人或物。在《世说》中隐现句的C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C段为单个名词,这种情况在《世说》中出现较多,如例①、例②。(2)C段为“数名”结构,关于这一点,我们发现其和现代汉语中隐现句的C段有明显差异。现代汉语中隐现句的C段多为“数量名”结构,而中古时期的《世说》隐现句的C段则缺乏量词,直接为“数名”结构,如例⑤、例⑧、例⑨。由此我们也能辨析出中古时期到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一角。(3)C段名词往往具有非定指性,但也有专用名词,如例⑤。(4)就C段和B段的位置关系而言,“C段的位置当然在B段之后,但如果B段是‘动词+补语’的结构,而其补语又是合成趋向动词时,则C段往往嵌在合成趋向动词两个词素之间”,如例⑤、例⑧、例⑨。(5)就C段和A段的关系来说,一部分隐现句的A段和C段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领属关系,如例①、例③-例⑤。

四 结论

通过前文对《世说》中存在句和隐现句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世说》中存在句明显多于隐现句,且存在句的成熟度较高,其中“有”字存在句占有核心地位。

2.《世说》中,表方位、处所的空间类存现句已经十分丰富,和现代汉语中的空间类存现句基本一致。时间类存现句已经成立,同时A段表示集合概念类的存在句已经高度发达,但这一情况,在现代汉语存在句中,较少有学者予以关注。

3.在《世说》中,我们通过分析存现句的C段构成情况,发现了汉语发展的一个特点,即“数名”结构到“数量名”结构的一个发展变化特点。由此,对汉语发展变化的历时性研究可提供有力的佐证。

4.透过《世说》,我们可以发现,中古时期隐现句的结构特点及类型还局限于较小的范围,文中所分析呈现的内容也可为研究隐现句的历时性特点提供较好的依据。

注释

①储泽祥先生等人在《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1977.4)一文中,参考雷涛先生《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1993.4)中的定义及分类标准,统计得出《世说》中有各类存在句共计38例。

[1]杨伯峻.中国文法语文通解[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2]宋玉柱.语法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3]范方莲.存在句[J].中国语文,1963(5).//鲁允中,等.现代汉语资料选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4]王勇, 徐杰. 汉语存在句的构式语法研究[J].语言研究, 2010(3).

[5]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王建军.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7]松江崇[日]. 《世说》中的“有”字句——以“空间/时间存在句”为中心[J].中文学术前沿,2012(10).

[8]宋玉柱.现代汉语存在句[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9]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Class No.:H146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Study of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 in the Book Shishuoxinyu

Huang Wenk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China)

LiuYiqing`sShiShuoXinYu, as an important documents which recorded descriptive language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hich reflected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llect the existing-appearing sentences used intheShishuoxinyuand analyzed the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ose sentences.

ShiShuoXinYu; existential sentence; existing sentence; fugitive sentence

A

黄文科,在读硕士,西南科技大学2014级。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实验语音学。

1672-6758(2016)08-0144-4

H146

猜你喜欢

世说世说新语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看“世说学”的这方里程碑
《世说新语》书名新考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