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贡狮与明清应制诗赋*
2016-08-16侯立兵郑云彩
侯立兵 郑云彩
海外贡狮与明清应制诗赋*
侯立兵郑云彩
明清时期因海外贡狮而催生了一些应制作品,以明永乐和清康熙年间相关诗赋最具规模。由于以外交事件为书写对象,这些诗赋往往兼备文学与史学品格。综合考察这些诗赋发现,贡狮路线除了传统的陆路外,海道贡狮逐渐成重要途径。将文本与史实比照,可发现其德化主题与朝贡者功利追求的矛盾。
贡狮诗赋群应制海上丝路明清
狮子原非东土物种。自汉代张骞通丝绸之路后,西域诸多物产开始络绎不绝传入中原,胡人贡狮也渐成历代王朝标榜文德怀远之迹。梳理明清相关作品,可检出一些关涉中外交通的历史信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蛛丝马迹;亦得以管窥应制诗赋的颂美模式、德化主题与朝贡者功利目的的矛盾。
一、衔命而作:贡狮与永乐、康熙两大应制诗赋群
正史记载的西域贡狮最早始于汉章帝时期。《后汉书》载,章和元年 (87)月氏国、安息国分别遣使献狮子,[1]此后历代中原王朝几乎都有接受西域诸国贡献狮子的记载。从现存文献看,虞世南的 《狮子赋》当为最早因西域贡狮而应制的赋作。[2]此赋借贡狮以颂升平,彰显帝王 “仁风”与 “文德”,成为后世应制狮子诗赋的模范。与域外贡狮相关联,在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些值得瞩目的应制诗、赋、赞等,其中又多集中创作于明永乐十三年 (1415)和清康熙十七年 (1678)两次贡狮活动之时。
下表共列入诗赋作品24篇,关涉作家22人,其中明代西域贡狮的应制诗赋11篇,清代西洋贡狮的应制诗赋13篇,形成了明永乐和清康熙两时段作品群落。明代除王直 《狮子赞》为宣德年间西域贡狮而作、袁衮 《观鲁迷所贡狮子歌》为天顺年间鲁迷贡狮而作之外,其余9篇均为永乐年间作;根据文内交代的创作缘起,可以判定陈诚、金幼孜、李时勉、陈敬宗、梁潜5篇狮子赋均为永乐十三年西域哈烈贡狮而作;金幼孜 《狮子歌》、王绂 《瑞应狮子诗》可以判定为永乐年间作品,但具体为哪次贡狮所作则有待详考。金幼孜、胡俨、王直的 《狮子赞》文辞都颇类赋体,皆为朝臣应制之作,故并归表中。清代13篇皆作于康熙十七年西洋贡狮之时。清代陈元龙 《历代赋汇》收录清代以前的赋作,其卷一三四 “鸟兽”门仅录唐人虞世南与牛上士的 《狮子赋》,上表所列明人5篇赋作未见辑录。明人这5篇赋作,新近出版的马积高所纂《历代辞赋总汇》辑录了4篇,而漏收陈诚 《狮子赋》。
明人周履靖存有 《狮子赋》。周乃浙江嘉兴人氏,隐居不仕,约嘉靖、隆庆、万历间在世,著有《赋海补遗》三十卷,多为模拟作;作者没有为宦履历,应无应诏献赋机会,内容多为沿袭前人狮子赋的描述和议论,较空洞而缺乏在场感,极有可能是在没有亲见贡狮的情况下模拟,因此未归入上表。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九录有宋祖昱 《西洋狮子歌》,其中诗人小传云 “宋祖昱,字斌贻,号西洲,会稽人。诸生。有 《西洲类稿》。”宋氏仅为诸生,没考取功名,难考其生平。然而,从诗集编排来看,前面所列是孔尚任,后面所列是姜安节、姜实节兄弟,因此可判定宋氏生活于康熙年间。宋氏以当时身份与经历不大可能应诏在京城观看狮子作应制诗。从其诗句 “自昔康熙几戊午,狻猊入贡来西洋”的叙述语气看,当为西洋献狮以后,这一彰显皇威的盛况在民间流传,民心振奋,宋氏在民间书写。
二、海道贡狮:海上丝路的历史缩影
海外给中国贡狮一直是带有强烈政治意味的外事活动。通过考察有关贡狮的应制诗赋,可以发现明永乐年间西域贡狮存在陆路、海道两途,其中海道贡狮尤为值得关注。陈诚、金幼孜、李时勉、陈敬宗、梁潜五人的 《狮子赋》是为永乐十三年 (1415)哈烈献狮而作。哈烈在汉文史料中又称黑鲁,即今阿富汗的赫拉特城,当时属中亚帖木儿帝国,永乐帝时哈烈的总督是沙哈鲁。历史上陈诚曾经五次出使西域,其中一次在洪武年间,四次在永乐年间,[3]他也因此为沟通和改善明朝与西域诸国关系建立了不朽功勋。据 《明史·西域传》,永乐十一年 (1413)哈烈的酋长沙哈鲁派使者会同撒马儿罕、失剌思、俺的干、俺都淮、土鲁番、火州、柳城、哈实哈儿诸国使臣抵达京师,并 “贡狮子、西马、文豹诸物”。[4]明成祖朱棣派中官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回访诸国。永乐十三年哈烈总督沙哈鲁再度遣使随陈诚等来明朝并贡献方物。其中就有狮子,陈诚 《狮子赋》道:“(永乐十二年)十月辛未,至哈烈城,沙哈鲁氏仰华夏之休风,戴圣朝之威德……欲殚土地之所宜,愿效野人之芹献。乃集猛士大蒐山泽,遂获巨兽,名曰狮子,维以金绳,载以巨槛,三肃信使,贡献天朝。”[5]他们经陆上丝路,于翌年秋抵达北京。
此外,梁潜和金幼孜也在各自赋作序言记录了这次贡狮活动。梁赋云:“永乐秋九月,西域以狮子来献。”[6]金赋云:“永乐十有三年九月丙申,西域遣使以师子来贡。”[7]此外李时勉、陈敬忠之赋,虽未明言贡狮时间,然两人皆为永乐二年进士,与陈诚、金幼孜等人同朝为官,细读其文可知所献狮子乃从陆路来,所赋之事当为永乐十三年哈烈贡狮。尤其是李时勉的赋作还点明了贡狮来源:“安能踡跼于哈烈之地,与岁月以因循。”并云:“尔乃凭祥云,驾雕阑,涉流沙,踰玉关。”[8]梁潜赋也描述了贡狮行程:“尔乃道西极,腾瑶池,踰葱岭”。可见这些赋作所述贡狮行进路线大抵与传统的陆上丝路相符。
金幼孜另一作品 《狮子赞》则是永乐十七年东非木骨都束国贡狮时的应制之作。其序云:“圣天子莅阼之十有七年,德化大成,无有远迩,毕献方物。乃秋八月甲午,西南夷木骨都束国,复遣使以狮子来贡。”[9]木骨都束国,印度洋西岸名城,今非洲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带就是昔日古木骨都束国所在地。据 《明史·木骨都束列传》,永乐十四年,木骨都束国 “遣使与不剌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命郑和赍敕及币偕其使者往报之。后再入贡,复命和偕行,赐王及妃彩币。”[10]可见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至少两次到访过木骨都束,该国也多次朝贡。木骨都束当时与东非索马里的另一古国竹步接壤。永乐中,郑和也曾到访该国竹步,该国也曾入贡。据 《明史·竹歩列传》:“所产有狮子、金钱豹、驼蹄鸡、龙涎香、乳香、金珀、胡椒之属。”[11]东非南部海岸是郑和下西洋曾到达的最远目的地之一,非洲撒哈拉以南向来是盛产狮子的地方,木骨都束所献的狮子应为当地原产,而狮子入贡的路线则是海上丝绸之路。
康熙十七年西洋献狮与永乐十七年木骨都束贡狮都属于海道贡狮,所行也是海上丝路。大学士张英在 《西洋贡师子歌》篇首云:“圣朝威德弥九垓,海天万里梯航来。”[12]言明康熙年间的西洋贡狮是从海路而来的。为了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康熙命令文臣、画师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创作。当时朝臣尤侗、徐嘉炎、毛际可、侯七乘、乔莱、陈梦雷、江闿、方象瑛、王嗣槐等皆有应制赋;而王士祯、张英、施闰章、毛奇龄则有应制诗。此次贡狮之所以会产生大量应制之作,一是因为这次活动在当时朝野影响甚巨,二是因为康熙本身雅好文学,与身边近臣王士桢、陈廷敬、张英等人常有唱和。
尤侗、王嗣槐、毛际可三人的赋作中皆点明了贡献狮子的国家。尤、王两人赋作说贡狮来自西渡尔都加利亚国,毛赋则说来自古里国。王嗣槐 《狮子赋》序云:“皇帝御宇十有七载,西渡尔都加利亚以狮子入贡。”[13]尤侗 《西洋贡狮子赋》亦云:“皇帝御宇,十有七年。……乃有西渡尔都加利亚国,梯山航海,重译而至,献狮子至神兽。”[14]然而,《清史稿》卷六 《圣祖本纪》关于康熙十七年的献狮活动只是记载了一句:“庚午,西洋国王阿丰肃使臣入贡。”[15]徐珂编撰 《清稗类钞》“动物类”之 “狮子”条云:“相传康熙时,西洋某国曾遣使入贡,圣祖命系之于后苑,旋复逸去。”只言 “西洋某国”,具体何国则语焉不详。若将以上赋作中的两处记载与 《康熙实录》参照比读,可为清代中外交通史提供重要的史料。据考证,当时的 “西渡尔都加利亚”国就是今天欧洲的葡萄牙。《清实录》载:“西洋国主阿丰素遣陪臣本多白垒拉进表贡狮子,”并录有详细表文,落款时间为 “天主降生一千六百七十四年三月十七日奏”。[16]从1674年擒获狮子准备出发,直到1678年运抵北京,前后历时四年,这在王嗣槐赋作的序言中可以得到印证:“浮洋数万里,历三四年而始至。”[17]
而毛际可赋序言:“康熙十七年,西洋古里国贡狮子。际可时应宏辞,召至京师,欣瞻盛事,援笔赋之。”[18]可见,毛际可当时也是应诏献赋而且亲临现场者,缘何会说 “古里国贡狮”呢?白垒拉使团狮子是1674年由葡属殖民地东非莫桑比克城堡司令提供的,当时共捕获了雌雄两头狮子,经由海路由东非运往今印度西部沿海的果阿,再经马六甲抵达澳门。雄狮在中途死去,雌狮运抵澳门后等待了两年之久,才获得清廷批准入京。[19]当时所贡狮子来自非洲,还可从与康熙过从甚密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那里得到印证,其所著 《狮子说》就说狮子 “生产于利未亚洲 (非洲)”。[20]当时,莫桑比克、果阿、马六甲均为葡萄牙殖民体系的重要堡垒,因此也为获得狮源和海路运狮提供了必要保障。果阿在印度西部沿海今果阿邦一带。古里在今印度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一带,是印度西南沿海的古国 (1776年亡),也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郑和下西洋曾多次抵达此国,并最终病逝于此地。元明及清代早期,古里国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频度较高,在中国知识阶层也有较高知名度。因此,可大致推定毛际可所说 “西洋古里国贡狮子”实则是因为时人把狮子中转地果阿讹传为古里,但毛氏相关记载却证明了此次贡狮经由了印度西海岸中转。由此可以大致推定康熙年间葡萄牙贡狮的行程路线:东非莫桑比克—印度洋—果阿—马六甲—今南中国海—澳门—北京。
三、贡狮何为:文学伦理主题与现实功利目标的悖论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一般以朝贡体制为核心,所谓蛮夷戎狄、四方万国都是中原朝廷的藩属,再远的外国只要来交往都会被视为朝贡国。由此,描写海外贡物的应制文学都彰显帝王的仁德圣威对域外他方的感化力量。虞世南 《狮子赋》即宣扬唐王朝 “被仁风於海外”的政治魅力,所谓 “通凤穴以文轨,袭龙庭以冠带”,顽固不化的蛮夷之邦向风慕义,被我朝的圣德教化。此被历代贡狮文学效仿。
明梁潜 《西域献狮子赋》:“于乎远物之来,是由皇上德化广被所致,非偶然者。”[21]明王绂 《瑞应狮子诗》的尾联说得更直接:“不是吾皇珎远物,远人深意慕朝廷。”[22]明李时勉 《狮子赋》:“亦惟我皇上,有怀远为近之德,居重驭轻之权。故四远威服,中国奠安。”[23]清侯七乘 《狮子赋》:“维我皇帝之御宇也,通四灵以为畜,合万国而同仁。”[24]凡此种种,体现的都是帝王圣德仁风感化了异域他国。与此相关,来朝贡的外国在应制诗赋中也常被描绘为蕞尔小国、荒僻之邦,这成了应制文学共同的地理想象。
然而,时代演进到明清之际,作为纳贡者的 “我朝”在应制诗赋中彰显的德化文学主题,与作为朝贡者的 “他邦”企图获得经济贸易利益的功利目标的矛盾不断凸显。由于应对贡狮带来的靡费甚大以及给海外贸易带来的侵扰,永乐之后明朝政府曾多次 “却贡”。贡狮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朝仪也在逐步去神圣化。有些国外使臣对于通过贡狮获得封赏的心理期待还不断加码。明成化十九年,撒马尔罕 (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派使臣怕六湾偕同亦思罕酋长的使臣朝贡两头狮子,明宪宗厚加赏赐,然而 “使者怕六湾以为轻,援永乐间例为请。礼官议从正统四年例,加彩币五表里。使者复以为轻,乃加正、副使各二表里,从者半之”。[25]为了获得更多赏赐,使臣竟然不顾国体颜面一再要求加码。更有甚者,这位使臣在赴广东途中买了很多良家女子做妻妾,并要求从海路赴满剌加 (马六甲)购买狮子来献,后被拒绝。
嘉靖三十二年 (1553)葡萄牙人获得澳门居住权,由于受囿于清廷的闭关与海禁政策,葡人想在中国获得更大贸易自由的愿望一直难以满足。清康熙即位以后,葡萄牙国王阿丰素六世纪于1667年派玛讷·撒尔达聂哈使团访问北京,其目的是解决葡萄牙人在广东沿海自由贸易的问题。结果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并不甘心。曾经出任撒尔达聂哈使团秘书的白垒拉开始积极筹划向康熙皇帝进献礼物,最终获得来自东非的狮子,于是有康熙十七年 (1678)的贡狮活动。[26]这就是当时大量应制诗赋得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凭借贡狮开路,又在广东官府、朝廷大臣和南怀仁、利类思等耶稣会士的积极游说和帮助下,葡人于康熙十九年获得了开放香山至澳门陆路贸易的恩准。[27]可见葡人贡狮追求的经贸利益企图。
[1]《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后汉书·孝和帝纪》。
[2]《旧唐书》卷72《虞世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68页。
[3]王继光:《陈诚西使及洪永之际明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西域研究》2004年第1期。
[4][25]《明史》卷329《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610、8601页。
[5]陈诚:《竹山集》卷内一,济南:齐鲁书社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雍正七年刊本,页234上、下。
[6][7][8][13][14][17][18][21][23][24]马积高:《历代辞赋总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4899、4946、4977、9852、8671、8952、8976、4889、4977、9324页。
[9]金幼孜:《金文靖集》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11]《明史》卷326《木骨都束列传》《竹步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448-8450页。
[12]张英:《文端集》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6页。
[16]《圣祖仁皇帝实录》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19][26]何新华:《清代贡物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19页。
[20]张西平、马西尼:《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第1辑,郑州:大象出版社,第35册,第159页。
[22]《王舍人诗集》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黄庆华:《中葡关系史1513-1999》上册,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386-387页。
责任编辑:陶原珂
学海酌蠡
I207、227
A
1000-7326(2016)07-0169-04
*本文系广东省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项目 “汉唐辞赋与西域文化”(2013WYXM0127)、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专项立项 “明清诗赋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研究”(2015ARF21)的阶段性成果。
侯立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 (广东广州,510310)。郑云彩,广东白云学院图书馆馆员 (广东广州,5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