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建设思路①
2016-08-1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王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李安渝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齐力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 王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 李安渝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齐力然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建设思路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 王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 李安渝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齐力然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建设并推广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库建设、企业信用评价与监测体系。利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的契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中小企业 信用大数据监测 评价应用服务 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全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大数据对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既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和信息流动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要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公开、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大数据运用对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重大意义。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没有强制的约束力,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评价机构,数量众多,水平良莠不齐。目前国内评级机构接近200家,只有80家在人民银行进行了备案。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也日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建立统一的信用制度和向社会公示信用信息,使所有的公民和法人都掌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将有效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市场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实行集合和共享,进而对其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评价,并向社会公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与监测,对于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设内容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平台的建立,将整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法、安全生产、质量监管、统计调查等领域信用信息,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建立以“三系统、一库、一平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诚信企业初筛系统、信用监测系统,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平台)为核心、基于多方信息采集的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系统平台。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与评价应用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建共享,从而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降低政府服务和监管成本,实现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其运营体系包括“三系统,一库,一平台”。
其中三个系统:一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采集系统。协会依托22万会员企业信用信息库,与政府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第三方商业数据进行对接与交换,形成“四位一体”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示范采集体系,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行业与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二是中小企业信用大数据监测系统。基于大数据监测技术,获取和处理企业信用信息,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经营行为、违法违规和失信现象,动态监控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同时,以信用为导入,实现对中小企业稳定性及运行环境的动态监测。三是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系统。一方面,基于科学先进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和模型,形成行业基础信用评价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差异化、精准化信用报告和信用评级产品,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一库:整合多方信息,包括企业的自动备案信息、政府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以及商业数据等,最终形成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库。
一平台:基于三大运行系统和大数据库,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构建中小企业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提供包括信用资讯发布服务、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企业征信服务、信用信息认证服务、企业信用评价服务、跨境商贸信用评价服务、信用分析决策支持服务等基本服务,以及融资贷款等增值服务。
根据以上的服务体系,平台实施IT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IT系统架构
平台实施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参与主体的信息采集问题。目前不少商业信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基于政府或第三方建设的信用信息资源交换及开发平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将依托22万家会员企业信用信息库,与政府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第三方商业数据进行对接与交换,包括直接向被征信企业或被征信企业的交易对象征集企业信用信息;从公开媒体的有关报道征集企业信用信息;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示范采集体系,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行业与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2 重点任务
2.1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库,完善数据采集共享机制
根据平台建设目标,建设企业行政管理信息采集接口、信息源机构信用信息采集接口、企业信用网上采集系统等,并预留可扩展系统接口,完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主体识别及实名认证;定向监控、自主备案、自动搜索等信用信息采集及管理;公示核实、第三方核实、联保核实、来源核实等信用信息核实功能;信用信息分享及交换管理;个人隐私与商业机密保护;信用信息元数据建模、发布、存储、解析管理;信用信息清洗、聚合、关联、归档管理;信用档案管理;信用关联方接入及退出管理;结构化及非结构化信用信息混合存储管理;征信应用接口管理等。推动行业信息公开、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与政府、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管格局。
2.2构建信用大数据监测机制,实现中小企业信用动态监控
平台基于大数据监测技术及协会的自身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获取和处理企业信用信息,构建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监控机制,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发现违法违规和失信现象,全面、客观、动态地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使用企业信用透明度模型评估信用信息数量及质量,评估信用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及信用价值。平台支持大批量、实时性的信用信息评估;支持层次性模型体系,建立通用层次模型及领域层次模型,保障顶层解释一致性、元数据模型灵活性及不同领域的适应性。支持模型的纠错检验功能及自适应、自校正模型适配系统。支持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及不同应用领域个性化模型定制。支持模型建立、模型发布、模型配置等管理。最终形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运行环境年度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提供参考。
2.3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成诚信企业初选
平台在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信用特点和目前我国征信数据的获得情况,设计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通过多维度信息有效把握企业和个人的履约能力,全面衡量企业在诚信意识、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信用状况。实现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区域、行业、历史等数据统计与分析,信用评价数据存储管理。完成模型建模、评估、验证、发布、实施、试错、校正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模型数据及元数据存储管理,模型个性化定制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用户提供全面、可信、实用的信用服务,有效降低政府服务和监管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
3 创新点与意义
3.1创新数据采集共享机制,推动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打通信息通道,走出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尤为重要,也是技术难点。根据平台建设目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需要建设企业行政管理信息采集接口、信息源机构信用信息采集接口、企业信用网上采集系统等,并预留可扩展系统接口。平台承建单位还将补充自身所掌握的企业信用数据,并根据业务需要,从互联网上采用大数据采集方式获取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经营行为信用信息。
数据采集共享机制的创新建设,有助于推动行业信息公开、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与政府、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管格局。
3.2创新信用大数据监测技术和方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平台基于大数据监测技术及协会的自身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获取和处理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企业信用监控。线上,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企业信用风险相关信息,如:企业信用资料的重要变更信息,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共记录(红榜、黑榜),企业商标、专利信息,来自互联网的新闻、博客、论坛、微博等,还包括消费者投诉、消费者反馈信息。线下,利用协会超过190个、遍及全国的服务站点,对信用信息(图片、文字、视频等)进行现场核实,确保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针对性。从而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发现违法违规和失信现象,全面、客观、动态地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
基于信用大数据监测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指数,并结合协会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等成果,形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运行环境年度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提供参考,对加强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3.3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传统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是基于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对企业还款能力进行评价。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信用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多方位的需求。目前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和个人出现许多信息维度,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搜索行为等,通过多维度信息可以有效把握企业和个人的履约能力,实现信用评价的创新服务。平台在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信用特点和目前我国征信数据的获得情况,设计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全面衡量企业在诚信意识、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信用状况。
通过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全面、可信、实用的信用服务。这将有效降低政府服务和监管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对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3.4运用大数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场景,提升中小企业市场价值
平台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协调作用,在依法有序开放行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更加便捷高效地为诚信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场景一:与平台内企业签订“诚信示范自律准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评价、公示。对授信企业提供在线融资推荐、在线法律咨询、在线纠纷调解、在线培训与考试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和自身价值。
服务场景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信用信息服务。企业在原材料供应、制造、仓储、配送等过程中,能够在平台查询合作伙伴的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优先选择信用状况较好的市场主体,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
服务场景三:在山东临沂、安徽芜湖、天津等地开展专业市场信用服务试点。为试点地区提供流通行业透明度指数、诚信指数,以及中小企业集中行业(如服装、鞋帽等)供应链诚信指数,发挥诚信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促进地区绿色GDP发展。
平台能够科学、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场景,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市场价值,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 陈莹.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研究与监管体系构建[J].征信,2010 (2).
[2] 金晶.基于第三方评级机构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3] 胡安安,王晋,黄丽华.完善我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2).
F276.3
A
2096-0298(2016)07(a)-163-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5GD28)。
王璐(1982-),女,汉族,重庆荣昌人,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信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李安渝(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信用方面的研究;
齐力然(1962-),男,汉族,北京人,现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