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制度安排

2016-08-16广东科技学院庄俊明

中国商论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新区企业发展

广东科技学院 庄俊明

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制度安排

广东科技学院 庄俊明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系列高素质人才、高科技和技术等高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中区,它既是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更是一个社会产业集聚、经济升级转型的强大引擎。本文通过简要概括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总结出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特征,指出在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对高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针对我国高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制度安排和政策指导上的建议。

高新区 创新 发展 制度安排

1 高新区介绍

1.1高新区概念

高新区,又称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中心的技术制造中心。高新区作为一个高知识、高科技的产业,是人文地理结合的系统,它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科技发展的进程,从而有力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高新科技园区最早开始于美国斯坦福和英国剑桥,是依托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可以看作一个研究系统。

1.2我国高新区概括

我国的高新区从开始到现在都在快步前进中。但是,每个地区的高新区都是不同的,有政府委托高新区管委会作为管理的,还有政府直接管理的,甚至还有由政府组建的公司进行管理的。高新区的管理包括进行园区人事、人力资源和人才战略等方面的管理。高新区配套了一系列高素质的人力、高科技和新技术等,属于高知识密集型产业集中区,整个科技化程度较为完整。整个产业区对于新能源、半导体、光电、新材料、环保、低碳等各种新的技术与新理念,都能进行较好的利用。其中,对于高科技制造业、高技术设计研发、科学技术的软件服务等外包形式,都有着很大的产业系统。

图1 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按技术领域分布

我国各级高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区域增长优势使产业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这样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工业产值,而且,当地高新区的发展方向与当地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方向相一致。

2 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概况

2.1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实践

在北京,有多个科研机构,在高新区内就有上百家,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就已经超过60%之多。相比之下,深圳这个特区仅有一所大学,但是整个城市的高新区企业经营、管理都是非常活跃的。但由于受长期的产业流动性的影响,北京的高新区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2503万元,其利润达到101万元,但是,深圳的高新区在发展的速度上超出北京,深圳的高新区企业的平均收入达到44643万元、利润达到2469万元。另外,位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自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松山湖按照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发展目标,产业聚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发挥出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已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高水平崛起的强大引擎。

对于我国这些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看出制度安排对其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由于发展环境的特殊性,整个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

2.2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该关注高新区内部的产业集群优势,在高新区内的企业,虽然有各种类型,但是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整个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衔接优势,这样的产业发展集群优势,对于我国高新区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我国高新区的企业中,如果仅仅依靠大的跨国企业来发展产业和促进创新,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环境的形成的,中小企业也需要注意与我国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成为相关的产业集群,同时发挥其优势。

其次,在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在当前我国的高新区发展中,对于整个国际形势来说,其高新区内部项目的重复率高,导致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对于整个产业发展是不利的。没有根据相应的资源和成本条件来对高新区的产业发展与创新进行相关引导。

再次,我国的高新区自我创新的能力不够,在我国的高新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掌握都是非常匮乏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我国高新区的产品附加价值创造能力被削弱,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高新区产业竞争力不足,因此,在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养宠物狗,宠物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借用学生颇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整节课处于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最后,针对我国高新区的整体投资市场,其风险投资体制不够完善,导致技术和风险资本的结合困难,这就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我国的风险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风险投资的社会服务系统发展不够,这就要求我国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高新区的发展。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在我国特殊的背景下,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特点,主要是从改变政策上影响选择结构。在高新区的技术人员的相关产品科技含量的创新,并没有根据相关科技含量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激励因素,缺乏创新机制的激励政策。高新区内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够合理,我国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动没有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这样容易导致企业产品生命周期问题和整个市场竞争力问题的发生。高新区内的人才较多,整体思想素质较高,个人的内在制度成本问题,需要进行考虑,以预防个人对企业的知识要挟问题的产生。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通过对整个国际环境的借鉴和学习,我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应该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制度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

4.1制定引导和鼓励高新区的政策

从当前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看来,针对我国发展环境中,政府给予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用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从地方政府扶植当地的高新区的各种产业发展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来看,这种技术发展的促进性对产业结构的编排是非常有效的。政府针对产业需要对整个教育人才培养进行干预,这样才能满足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对我国的高新区的行业发展规模和产业发展创新趋势进行规模性引导,这样能够保护好我国高新产业的稳步发展,避免一些企业出现恶性发展。

4.2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促进低成本型高新区向创新型转变

从我国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趋势来看,对于所有中小型企业的高科技人才,都应该进行创新鼓励,整个高新区应该针对人才的吸引,搭建基本的有效促进平台。此外,根据高新区内的产业创新机制应该有相对的服务中心,针对不同的发展企业模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培训、技术指导等。因此,必须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从而拓宽创新渠道,使得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系统得以形成。

4.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仿冒

在我国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解决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对高新区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打击仿冒,打击部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高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4.4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区域创新文化

在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针对园区内中小企业的资源不足,可以通过创新网络化来进行,通过网络创新的形成,中小企业者能够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创新资源共享。这不仅仅在高新区内部,同时还可以扩大到外部的整个系统,从横向和纵向同时出发,针对多家企业价值链上的协同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使得整个高新区内的产业创新与发展,有一种良好的背景烘托,从而实现这种创新文化的形成。

4.5完善高新区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高新区内的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属于民营的较少,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却有着众多的私人研究室。因此,促进园区内的民营研究创新机构的建立和运营,也是政府提高高新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的策略。针对高新区的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等,进行相应的人才培训帮助。同时对中介服务机构成立技术咨询等,针对高新区产业创新和发展,进行专门的信息服务,从而使得高新区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国家经济得到提升。采取灵活的产业政策引导高新产业创新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4.6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形成技术链

制定相关政策,针对高新区产业特征,从整个网状的产业链出发,从而促进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做到整个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专业的分工和发展方向的引导,使得各个产业环节更好地交替,从而促进我国高新区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4.7推进筹融资制度创新

针对当前的高新区发展特点,从整个高新区产业的研发和市场出发,对高新区企业的风险投资系统给予相应的制度促进。对于融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安排,促进市场监管,通过减税或者免税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同时通过政府政策规定,鼓励民间投资,更可以设立创业市场,为风险投资的相对退出制度给予安排。

[1] 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9(9).

[2] 祝宝良.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2010(1).

[3] 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 程瑞华,王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0(1).

[5] 吴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N].经济参考报,2009-11-3.

[6]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0 (1).

F270

A

2096-0298(2016)07(a)-122-02

猜你喜欢

高新区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遂宁高新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