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2016-08-15李飞曾福生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效应

李飞,曾福生(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



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李飞,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逐步将现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拓展到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公共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技术、规模、结构和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总结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系统梳理理论进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公共投资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启示。从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流量、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存量、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和协调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济增长;效应

一、引言

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罗森斯坦·罗丹(1943)和Rostow(1960)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先行资本”。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涌现出大量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研究: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基础设施产出弹性的研究:国外学者(Aschauer,1989;Holtz-Eakin,1992)通过对比利时、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在0.1~0.5;影响基础设施投入因素的研究:如GDP的增长、制度环境、选举制度(罗仁福等,2006)对公共投资的影响。张军等(2007)认为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是政府治理水平、政治管理模式及地方分权竞争效率的典型体现;张林秀等(2005)基于公共投资需求和区域协调发展视角,认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非农就业是影响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投资最优规模或最优水平研究(马雪彬等,2012;苑德宇等,2011;马树才等,2005;Kamps Christophe,2005;Demetriades等,2010;Oscar Bajo-Rubio等,2005;刘卓珺等,2006;任静等,2014;杨飞虎等,2014)等。但因研究方法与样本范围不同,导致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离最优规模尚存差距。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

目前许多研究不只局限于分析基础设施重要性,更注重研究“基础设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等机理性问题,取得新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论对指导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当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文献总结过程中,以公共投资或基础设施研究成果为主线,而后引入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研究。

二、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许多学者热衷于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McMillan等(2014)研究发现,制度变革是1978~1984年间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从农业基础设施技术、结构、规模和溢出效应四个角度总结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业产出,技术、结构、规模和溢出效应只是作用途径。

(一)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

20世纪60年代以来,索洛等学者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长期经济增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增长中不能由要素投入增长解释的部分,反映了除要素投入外的其他因素(如新技术、干中学、组织管理能力等)带来产出增长的部分(Jorgenson,1992)。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常被界定为技术进步率,在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常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王自锋等(2014)、范丽霞等(2012)认为,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视为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指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农业科技进步率,可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

国内外学者就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Ashcauer(1989)开创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研究先河,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39,他认为1971~ 1985年公共资本增速放缓使得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之后许多学者对基础设施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Fernald,1997;Everaert等,2001;Bronzini等,2009),研究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基础设施对地区生产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刘生龙等(2010)、谢里等(2011)分析中国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差异性,如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公共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并非完全是正向影响。李成等(2015)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认为应减少公共投资规模。

Grilliches(1957)和Alston(1996)首次将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应用于农业领域,Jorgenson等(1992)比较美国私人非农经济部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生产率,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8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同样适用于中国。Fan(1991)认为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63%来自于生产效率改善,37%来自于技术进步;汪小勤等(2009)认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与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可极大地克服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和生态条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负面影响,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产出;米建伟等(2009)认为农业科研投资和水利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来源,配置效率波动是TFP波动的主要原因(石慧等,2008;全炯振,2009;Mao等,1997;孟令杰,2000;顾海等,2002;陈卫平,2006)。米建伟等(2009)发现农业科研与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可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杨印生等(2010)指出公共投资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李谷成等(2010)通过对不同作物品种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行业基础。

大部分现有研究结论证明公共投资(或农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或农业全要生产率)为正向影响,即存在技术效应。但围绕技术效应局限或门槛特征的研究较少,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均影响技术效应作用的发挥。因此,可从上述角度探究公共投资技术效应是否存在门槛特征。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解释,忽视了全要素生产率流量本身的研究。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也称为规模经济效应,是指通过扩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或生产成本降低的现象。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是指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存量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或者生产成本降低。

199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存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促进GDP也增长一个百分点”。曹建海等(2005)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比较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大于私人资本;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地区差异,范九利等(2004)发现因基础设施地区覆盖程度或存量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降低,而西部地区却逐年增长;郭小东等(2007)采用三阶滞后PVAR模型,揭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对称互动关系”作用方式。谢长青等(2009)发现小城镇基础设施存量与规模收益存在正相关,规模净收益曲线呈倒U型。

鞠晴江等(2005)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及农民收入均存在显著影响与规模经济效益。刘晓昀等(2003)发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可显著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但影响因户主人力资本状况和非农就业经历存在差异,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或具有非农就业经历的农户获益更大。刘伦武(2006)、董明涛等(2014)基于动态性视角,采用协整分析方法,论证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并分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论证其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地区差异性。余国新等(2008)论证了新疆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其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均存在规模效应。随着基础设施存量逐步增加,规模效应是否具有持续性,或基础设施规模效应是否存在门槛特征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指基础设施内部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整个基础设施体系中,因基础设施属性与功能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形成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因基础设施兼具服务民生和促进经济的双重作用,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促进需求多样化和需求结构的变动。

刘秉镰等(2010)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发现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不同的结构效应,在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中,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占25.7%,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解释了中国11.08%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等整个基础设施集中,郭庆旺等(2006)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具有较大正影响。

吴清华等(2015)在此基础上将公路设施分解为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验证了灌溉设施对中国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强于公路设施;从地区服务差异来看,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刘生龙等(2010)验证了交通或公路基础设施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Fan等(2005)利用坦桑利亚家庭调查数据研究公共投资和道路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家庭收入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陈银娥等(2012)发现能源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抑制作用。鞠晴江等(2005)发现教育基础设施作用最显著,其他诸如电力、道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存在差异。Gibson等(2003)基于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对贫困的影响,发现公路基础设施获得性越高(即人们到最近的硬化道路所用时间越短),贫困发生的概率越低。刘生龙等(2011)基于微观视角,利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分析道路、通讯和自来水基础设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中,交通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较突出,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改善地区经济半径,加强地区间经济交往,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灌溉设施的结构效应较突出,因为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灌溉设施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地旱涝保收面积的比率,为粮食增产和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必要条件。罗仁福等(2011)通过分析3 期101个样本村的面板数据和2007年2000个农户截面数据,结合农户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投资意愿,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向应集中于乡村道路和村组道路的硬化、灌溉水源清淤和灌溉渠道维护等方面。

(四)农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是指本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辐射作用。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大多数传统经典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被打破,事物间的空间相关性得到重视(Griffin等,2008;Anselin等,1992),特别是在公共投资的空间溢出性研究上(Pereira等,2003;Haughwout,2002)。潘文卿(2015)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比分析1997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发现区域间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且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区域。

刘生龙等(2010)、张学良(2012)和胡煜等(2015)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可能被高估。基于产业角度,交通基础设施对工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溢出大于对农业的影响;基于交通枢纽层级(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角度,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类交通枢纽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不同交通枢纽的差异较小,西部地区仅有区域性交通枢纽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李涵等(2015)认为中国省级公路设施对企业库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平均弹性约为-0.087。张光南等(2013)分析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产生成本效应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强于对本地区的成本效应,且东部成本弹性高于中西部。

Farrow等(2005)分析厄瓜多尔农村交通资源非均等与贫困群落空间集聚的关系,证实农村交通等公共资源对于地区间的空间差异化影响。Boarnet(1998)分析认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特别是劳动要素的流动,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地区的经济联系(Yao等,2003)。也有学者研究农村环境投资(Qun等,2012)与农村基本通信服务(Yilmaz等,2002)的空间溢出效应。骆永民等(2012)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本省和邻省农民收入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均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路。因为交通设施的改善可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并且促进产品流通,有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形成,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农业基础设施中的农田水利设施或其他具有通达性的基础设施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无法破除地域的局限。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地方财政资本投向在相邻区域或具有相同产业特征的地区存在模仿效应,这对以整个农业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溢出效应十分必要。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等角度总结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这四种效应仅是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或渠道,最终目的是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如何促进收益增长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基于以上综述,从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检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思考新常态下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等问题,得到以下启示: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流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管护和维护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存量;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重点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协调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从区域大局着眼,打破生产地域局限,统一规划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参考文献

[1]曹建海,朱波,赵锦辉.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 26(2): 1-7.

[2]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1990-2003年[J].中国农村观察, 2006(1): 18-23.

[3]陈银娥,刑乃千,师文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1): 97-103.

[4]董明涛,周慧.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 2014(9): 276-280.

[5]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 2004, 19(2): 35-38.

[6]范丽霞,李谷成.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J].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1): 109-128.

[7]顾海,孟令杰.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9(10): 15-18.

[8]郭庆旺,贾俊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3): 36-41.

[9]郭小东,武少芩.中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PVAR分析——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的公路建设为实证研究案例[J].学术研究, 2007(3): 40-48.

[10]胡煜,李红昌.交通枢纽等级的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5(5): 32-43.

[11]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5(4): 89-92.

[12]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3): 54-64.

[13]李成,田懋,刘生福.公共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面板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2): 13-22.

[14]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一项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0(5): 4-14.

[15]李涵,唐丽淼.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与企业库存[J].管理世界, 2015(4): 126-136.

[16]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 2006(10): 83-88.

[17]罗仁福,张林秀,赵启然,等.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变迁看未来农村公共投资方向[J].中国软科学, 2011(9): 30-40.

[18]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0(4): 14-23.

[19]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 1988-2007[J].经济研究, 2010(3): 4-15.

[20]刘生龙,周绍杰.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静态和动态非平衡面板的回归结果[J].中国农村经济, 2011(1): 27-36.

[21]刘晓昀,辛贤,毛学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 2003(1): 31-37.

[22]骆永民,樊丽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12(5): 71-87.

[23]刘卓珺,于长革.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其最优规模分析[J].经济科学, 2006(1): 30-41.

[24]米建伟,梁勤,马骅.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与公共投资的关系——基于1984—200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9(3): 4-16.

[25]孟令杰.中国农业产出技术效率动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0(5): 1-4.

[26]马树才,孙长清.经济增长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J].统计研究, 2005(1) : 15 -20.

[27]马雪彬,魏鑫.政府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基于门槛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2(6): 8-14.

[28]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 2015(7): 120-142.

[29]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1978-2007——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 2009(9): 36-47.

[30]任静,陆迁.基于拥挤效应的陕西省水利投资最优规模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4): 169-176.

[31]石慧,孟令杰,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科学, 2008(3): 20-33.

[32]吴清华,冯中朝,何红英.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12): 3164-3170.

[33]吴清华,周晓时,冯中朝.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5-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 2015(3): 29-37.

[34]汪小勤,姜涛.基于农业公共投资视角的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9(5): 79-86.

[35]王自锋,孙浦阳,张伯伟,等.基础设施规模与利用效率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区域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14(2): 118-135.

[36]谢长青,钱文荣.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 59-66.

[37]谢里,曹清峰,隋杨.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32(4): 99-103.

[38]苑德宇,陈工.政府公共投资、地区经济增长与效应差异——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贸经济, 2011(12): 37-45.

[39]杨飞虎,周全林,伍琴.经济长周期内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 2014(5): 48-55.

[40]余国新,张建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新疆的实证分析[J].乡镇经济, 2008, 24(6): 75-79.

[41]杨印生,张充.公共投资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基于吉林省1989-2006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 29(4): 571-577.

[42]张光南,洪国志,陈广汉.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成本效应[J].经济学(季刊), 2013, 13(4): 285-304.

[43]张军,高远,傅勇,等.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经济研究, 2007(3): 4-19.

[44]张林秀,罗仁福,刘承芳,等.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 2005(11): 76-86.

[45]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 2012(3): 60-77.

[46] Alston J. Science under scarc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priority setting[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 15(2): 151-153.

[47] Anselin L, Getis Arthur.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 Amm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2, 26(1):19-23.

[48] Ashcauer D A. 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9, 23(2): 177-200.

[49] Boarnet M G. Spillovers and the locational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8, 38(3): 381-400.

[50] Bronzini R, Piselli P. Determinants of long- run regional productivity with geographical spillovers: The role of R&D, human capit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9, 39(2) : 187-199.

[51] Chen S T, Kuo H I, Chen C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10 Asian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07, 35(4): 2611-2621.

[52] Everaert G, Heylen F. Public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or belgium, 1953-1996[J]. Economic Modelling, 2001, 18(1) : 97-116.

[53] Fan S, Zhang X.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2): 203-214.

[54] Fan S.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1(73): 266 -275.

[55] Fan S, Nyange D. Public invest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Tanzania: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DSGD Discussion Paper 18[R].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05.

[56] Farrow A, Larrea C, Hymanand Lema G. Explor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Food Poverty in Ecuador[J]. Food Policy, 2005, 30(5): 510-531.

[57] Fernald J G. Roads to Prosperity? Assessing the link between public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7, 89(592): 619-638.

[58] Everaert G. Balanced growth and public capit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I(2) trends in capital stock data[J]. Economic Modelling, 2003, 20(4): 741-763.

[59] Gibson J, Rozelle S. Poverty and access to roads in papua new guine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3, 52(1): 159-185.

[60] Griffin T W, Dobbins C L, Vyn T J,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yield monitor data: Case studies of on-farm trials and farm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J]. Precision Agriculture, 2008, 9(5): 269-283.

[61] Grilliches Z. An exploration of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Econometrical, 1957, 25(4): 501-522.

[62] Haughwout A F.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productivity and welfare in fixed geographic area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3(3): 405-428.

[63] Holtz-Eakin D. Public-sector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vity puzzl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2, 76(1): 12-21.

[64] Jorgenson D W, Gollop F M.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 S. agriculture: A postwarper-spectiv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1992(3): 745-750.

[65] Jumbe C B L.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GDP: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malawi[J].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1): 61-68.

[66] Kamps Christophe. Is there a lack of public capital in the European Union?[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5, 10(1): 73-93.

[67] Pereira A M, Roca-Sagalés O. Spillover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region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2): 238-256.

[68]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1): 34-51.

[69] Mao W, Koo W W.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rural economic re⁃forms: A DEA approach[J].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7, 8(2): 157-174.

[70] Fay M, Yepes T. Investing in infrastructure: What is needed from 2000 to 2010[R].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102, the WorldBank, 2003.

[71] McMillan J, Zhu L G.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4, 97(4): 781-807.

[72] Oscar Bajo-Rubio, Carmen Díaz Roldán. Optimal endowments of public capit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he spanish regions[J].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3): 297-304.

[73] Pereira A M, Roca-Sagales O. Spillover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region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2, 53(2): 238-256.

[74] Demetriades P O, Mamuneas T P. Intertemporal output and employment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apital: Evidence from 12 OECD economics[J]. Economic Journal, 2010, 110(465): 687-712.

[75] Rosenstein-Rodan P N.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J]. Economic Journal, 1943(53): 202-211.

[76] Rostow W 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77] Yilmaz S, Haynes K E, Dinc M. Geographic and network neighbors: Spillover effect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2, 42(2): 339-360.

[78] Teruel R G, Kuroda Y.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philippine agriculture, 1974-2000[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5, 16(3), 555-576.

[79] Yao Z Z, Zou S F. Labor mobility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J]. World Economy, 2003, 19 (4): 35-44.

[80] Yoo S H.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Korea[J]. Energy Policy, 2005, 33(12): 1627-1632.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086);国家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71473080);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A065);湖南农业大学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YB2015005)。

A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s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LI Fei, ZENG Fus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the focus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sts study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scholars from domestic or foreign countries gradually introduce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radigm and methods in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form some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attempted to summarize the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re⁃search fruits, expla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growth from technical, scale, structure and spillover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Through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f thes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on one hand, it provided the basis for related research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roposed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it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effect

作者简介:李飞(1989-),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87-08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增长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场景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商贸流通对沿海省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商贸流通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