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论》对农业扩大再生产与积累多维关系的揭示*

2016-08-15许经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资本论

许经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资本论》对农业扩大再生产与积累多维关系的揭示*

许经勇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2013~2016年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投入与扩大农业规模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资金积累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重要源泉。但在特定条件下,没有资金积累也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这是因为劳动积累也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各个侧面,剖析农业扩大再生产与积累之间的多维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农业扩大再生产;资金积累;劳动积累;多维关系

农业问题仍是我国“重中之重”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最大难度也在农村。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这将农业扩大再生产和积累的关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论》如何揭示农业扩大再生产与积累的多维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农业扩大再生产与积累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术界基本取得共识,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业扩大再生产表现为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含扩大再生产两种基本形式。但对这两种基本形式的本质特征还存在不同看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马克思,1975),即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积累扩大投资规模,追加生产要素投入,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内含扩大再生产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在积累和投资规模不变情况下,使生产规模扩大。换言之,由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而引起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称为农业外延扩大再生产;由于生产要素质量与效率提高而引起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称为农业内含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时指出,形成扩大再生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也是多种的,最一般的特征是积累型扩大再生产。从这一立论出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联系起来。马克思说:“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积累或规模扩大的生产”。这里所说的积累,主要是指货币形式的积累,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马克思说:“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马克思,1975)。

既然货币形式的资金积累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形式,为解决农业农村资金短缺带来的困扰,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从制度上保证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的制度。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的融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还必须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

一般情况下,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必须扩大积累规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当前我国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农户的经济时间视野是短期的。这是当前制约农户投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必然将有限的资金投在当年能够带来收益的项目上。由实践经验可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农户最关心的是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是长期发展目标;他们更重视眼前的产量增加或现金收入增加,并未将土地视为具有积蓄性质的、长期发生作用的高效益投资领域。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占40.9%,2013年则下降至31.8%,削弱了农业经营主体追加投入的积极性,导致农村普遍存在“农业副业化”倾向。与其相联系,由于政府和集体组织的公共投资能够摆脱短期经济时间视野,着眼于长期经济时间视野和长远发展目标,必须形成与农户投资并存且超越农户个体利益的政府和集体组织的公共投资,体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诚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既要注意调动农民筹资投劳的积极性,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集体组织在农业投资中的引领作用。逐步提高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拓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鼓励农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积累型的农业扩大再生产,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唯一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18章论述货币资本的作用时,提到另一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即非积累型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说:“决不能得出结论说,资本执行职能的范围,生产的规模——即使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就其绝对的界限来说,是由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的大小决定的”。换言之,“并入资本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扩大,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不是取决于预付货币资本的量”(马克思,1975)。马克思所说的积累型与非积累型的扩大再生产,是从货币资本的角度衡量。然而货币资本的积累,并不是积累的唯一形式。由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可知,资金积累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积累的数量及增长速度。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即使没有资金积累,也能实现一定规模的农业扩大再生产。这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没有资金积累也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资金积累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重要论断。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在现实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既没有脱离自然再生产的纯粹经济再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再生产的纯粹自然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1975)。与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不同,农业生产过程自始至终都有无偿自然力在起作用。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没有资金积累,通过利用与提升无偿自然力,也能实现规模扩大的农业再生产。

第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追加新的生产资料,单纯借助于劳动者对自然界的直接作用,也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马克思指出:“只要原有数量的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量,不必预付新的劳动资料,也可以提高肥力”(马克思,1975)。与此同时,“在农业中,不预付追加的种子和肥料,就不可能扩大耕地。但是,一旦预付了追加的种子和肥料,那么,即使对土地进行纯粹机械性的耕作,也会对产量的提高发生奇迹般的作用”,“这又是人对自然的直接作用”(马克思,1975)。与加工工业不同,作为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土地,不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是自然界无偿赐予的。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1975)。同时,土地生产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的肥力属性,还取决于土地肥力赖以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通过劳动改良土壤,消除释放土壤肥力的限制因素,提高土壤的经济肥力;通过劳动消除外界条件的不利因素,保持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使土壤肥力更充分地发挥。为改良和提高土壤肥力,需要追加新的生产资料,但也有一些生产活动不一定要追加新的生产资料。例如,劳动者通过付出更多劳动量,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提高土壤的通气、蓄水、保肥能力,加快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繁殖,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提供和协调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气、热量、水分、养分。适度的深耕土壤,可以破坏杂草、虫害、病菌滋生繁殖的环境,减轻其对农作物的危害。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耕地利用管理不当,如深耕深松作业不足,土壤吸水保墒能力低。氮素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任何农作物都离不开氮素养料。但要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化物,必须采用生物和化学这两种方法。前者利用有固氮功能的微生物,自生固氮,共生固氮,或联合固氮,把氮气转化为有机氮化物,这种固氮方法称为生物固氮。后者通过化学方法生产氮肥。工业固氮不但要消耗大量非再生化石能源和其他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如不限制化肥施用量,还会引起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以及地下水污染等现象。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目前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施用量为21.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分别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通过生物固氮得到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不仅无须支付或支付很少费用,还具有肥效好、肥效长、用途广、无副作用、经济价值高、容易取得等优点。早在1 4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就注意到有些作物具有固定氮化物的功能。西汉时代,人们从利用野生绿肥中得到启发,冬季有目的诱发杂草生长,待春耕时将其耕翻作肥料。这种养草作肥的方法,逐渐演变为栽种绿肥。西晋时代,最先被人们作为绿肥栽培的是苕子。南北朝时代,栽培绿肥的范围从长江以南的水田发展到黄河流域的旱地,绿肥种类扩大到绿豆、小豆、胡麻等作物,并把绿肥肥田视为“美田之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之说。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以培肥地力,毕竟是种植业内部的小循环,其潜在能量并未被全部利用,若将秸秆作为饲料,绿肥作为牧草,经过牲畜消化,其排泄物再归还农田,不仅可以肥田,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第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即使没有追加新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单纯借助于自然力的特殊作用,也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显著”(马克思,1975)。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并未贯穿生产过程始终,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生产时间还包括劳动时间以外自然力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即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对象受时间长短不一的自然过程的支配,要经历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变化;在这个期间,劳动过程全部停止或者局部停止”,“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由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决定的“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马克思,1975)。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自觉利用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分析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界的无偿自然力,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以种植业为例,不同农作物均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只有在一定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生态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同样性质的土壤并不同等适合任何种类的农作物。通常所说的肥沃土壤和贫瘠土壤,仅仅是针对某种农作物或某类生态要求相同的农作物而言。在农业中,往往存在这种现象,即某一种性质的土壤,对某一种农作物是肥土,而对另一种农作物则是瘦土。农作物种植在适宜生长的土壤上,则成为高产作物;反之则成为低产作物。只有将土壤性质、农作物属性和环境条件三者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无偿自然力,提高自然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农业合理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人与自然的作用,即使没有资金积累,也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与制造业不同,在农业中,“这里的劳动对象不是过去劳动的产品,而是由自然无偿赠予的”,“在这里,正象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马克思,1975)。这使得劳动具有一种特殊扩张能力,可能在不预先增加货币资金垫付的条件下,通过发挥劳动者的作用,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向自然界投入更多的活劳动,从外延或内含方面,提高对自然物质的利用程度,达到增加农产品产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目的。马克思在论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时指出:“总的结论是: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它便获得了一种扩张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资本能把它的积累的要素扩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确定的范围,即超出由体现资本存在的、已经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数量所确定的范围”(马克思,1975)。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开创了水陆互动的人工生态系统。唐宋以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大海,地势低洼,水患深重。到了元末明初,当地劳动人民根据实践经验,将不适宜耕种的低洼地,深挖为塘,用于养鱼,把泥土复以四周成基种植作物,既可防患水灾,又有利于发展农业。基面上最初是种植果树,成为果基鱼塘,以后发现蚕丝销量大、收益高,就在塘基上面种桑养蚕,形成桑基鱼塘。这种基塘式生产,在塘基面上种植桑树,用桑叶养蚕,把蚕粪蚕蛹放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的粪便和塘中有机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成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塘泥,又可供桑、蔗吸收利用。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反复,使得各种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地农民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谚语:“蚕好鱼肥桑茂盛,塘肥桑壮茧结实”,形象反映了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的优势。与其相类似,明清时代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形成一种以养鱼为中心的物质循环方式,即鱼基肥桑,桑叶喂蚕,蚕粪喂鱼,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即使在没有资金积累的情况下,也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三、劳动积累也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农业劳动积累不是通过分配与再分配纯收入的方式形成,而是由农业劳动者的活劳动直接物化而成。同时这部分活劳动投入不直接支付报酬,故称之为劳动积累。农业劳动积累是指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那一部分活劳动形成的积累。所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农业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其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需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相当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其中土地有重要作用。即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马克思,1975)。况且,土地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一切劳动对象的现成的武库”(马克思,1975),是一切劳动资料赖以形成的渊源,这就有可能在资金条件和物质条件较为缺乏的情况下,通过投入大量的活劳动,创造各种各样的固定资产,为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诸如兴建农田排灌工程、植树造林、修筑道路、改良土壤等。马克思指出,对于农业来说,“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马克思,1975),显得尤其重要。为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有利因素,以及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必须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1975)。

在我国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形成的人工肥力,具有长期发生作用的效果,即可以在若干个生产过程发生作用,具有劳动积累的性质。我国传统农业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同时,特别注意培育和增进土壤肥力。将用地和养地有机结合,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标志。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自然土地”和“农业土壤”的概念。将“万物自生”的地称为“土”,“人所耕而树艺”的地称为“壤”。明确区别“土”与“壤”这两个概念,不仅将自然与人工成土因素作为形成土壤的综合因素来考查,而且强调人工因素在成壤方面的主导作用,为人工培肥土壤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汉代则强调人工肥力观,认为土壤的肥瘦虽然是土壤的自然特性,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肥沃土壤,固然庄稼长得丰茂,瘠薄土壤,只要“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就会同肥沃土壤一样,生长出好的庄稼。到了南宋时代,土壤肥力的观念发展为“地力常新壮”,即“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人非常重视有机肥对培养地力的作用。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明代《群芳谱》记载:“积地莫如积粪,地多无粪,枉费人工”。清代《知本提纲》记载:“恳田莫若粪田,积粪胜如积金”。在这种农耕文化指导下,古人开辟了粪肥、绿肥、泥肥、饼肥、骨肥、灰肥、矿肥、杂肥等多种肥源,创造了沤肥、堆肥、熏土等一系列积制肥料的办法,长期保持而且不断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2015年4月1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惨遭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农药、化肥使用量要减少,农膜、秸秆要做无害处理。我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面积的污染产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土壤和水土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日益加剧,一方面是由于工矿业和城乡生活污染向农业转移排放,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化肥、农药长期不合理且过量使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以及农用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理,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已达32万吨,应控制在30万吨以内。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培肥土壤地力,保护农业环境,以及稳定提高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土地贫瘠化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为提高土壤肥力与作物的光能转化率,必须追加有机质肥料。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不但可以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元素,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我国传统农业高度重视增施有机物,几乎所有农家都有圈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家禽的粪便加上人的粪便,以及各种沤肥,即是高效的有机质肥料。有机质肥料来源于生物群体,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施用有机质肥料,不会产生污染、公害等弊端。马克思曾经指出:“消除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马克思,1975)。马克思曾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变换”(马克思,1975)。当前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为补充土壤被大量带走的物质和能量,日益施用越来越多的化学无机肥,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并威胁食物安全;另一方面大量人畜粪便被浪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在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全国许多地方采取消极限制、缩小畜牧业发展规模的做法。如此发展下去,总有一天,全国会出现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要把大量有机质消费性排泄物集中起来返回农田,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支付大量的活劳动,具有劳动积累的性质。其投入劳动的效益长期发生作用,不可能当年就全部收回。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必然严重制约劳动积累的规模,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虽然劳动积累和资金积累是农业两种不同积累形式,但二者并非互相排斥。具体表现在,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只有劳动积累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以一定量的资金积累。例如农田水利排灌工程,在投入大量活劳动的同时,还要消耗一定量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通过资金积累的形式始能实现。在农业中,只要劳动者合乎自然生态要求投入更多的活劳动,虽然是对土地纯粹机械性质的加工,也会形成增进土壤肥力的物质因素。在这些物质因素中,“有一部分作为产品的形成要素加入植物产品。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会在较长时期如四五年内发挥作用。因此,其中一部分会在物质上加入产品,同时也就把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部分则保持它原有的使用形式,把它的价值固定在这种形式上。它继续作为生产资料存在,因而取得固定资本的形式”(马克思,1975)。由于前一部分物质是直接作为当年植物产品的形成要素,并将其价值转移到当年产品中,这部分产品价值的实现与分配有可能形成资金形式的积累,成为资金积累的来源。而后一部分物质,由于取得固定资产的形式,物化在这部分物质中的活劳动,便表现为劳动形式的积累,即劳动积累。这说明资金积累与劳动积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劳动积累,一般具有投工量大、建设时间长、不能短期内收益的特点,必须妥善处理劳动积累与当年用工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公有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致有损后者”(马克思,1975)。一般地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前一类事业,当年的农业生产属于后一类。必须首先保证当年农业用工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把剩余的劳动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为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创造物质条件。在我国,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实现权、责、利的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投资积极性。但是,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很难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这决定农户投资无法代替政府和集体投资。因为政府和集体的公共投资可以摆脱短期经济时间视野的束缚,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应充分认识政府和集体的公共投资在农业基本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在农村人民公社时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人民公社组织实施;人民公社解体后,如果政府和村级组织没有承担起这个责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Das Kapital How to Reveal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Expansion Re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XU Jing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

Abstract:Four years' "No 1 Central Document" of 2013-2016 focused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creas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expand the scale of agriculture are the urgent need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found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funds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expanding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no accumulation of funds also can expand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is because labor accu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implementation expanded reproduction of agriculture. In Das Kapital Marx analyzed agricultural expans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from all side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ing, and then applying in the practice.

Key words:agricultural expansion reproduc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 labor accumulation;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许经勇(193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14.6;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11-07

猜你喜欢

资本论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资本论》哲学的当代启示——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资本论》的生态价值与当代意义
马克思《资本论》安全生产的思想光辉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