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30例

2016-08-15孙世华

光明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悸中医药疗法

孙世华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30例

孙世华

河北省武强县医院(武强 053300)

摘要: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对照组为79.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温阳复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心悸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心悸;炙甘草汤;步长稳心颗粒;中医药疗法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病症。可见于西医冠心病、心肌炎、高心病、风心病等心脏器质性疾病,也可见于全身疾病状态,如甲亢、贫血以及严重疾病导致的衰竭和虚弱状态。惊悸常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等诱发,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怔忡患者则终日感觉心中悸动不安,遇劳加重,病情较重,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笔者自2006年—2008年,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人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2~72岁,平均46岁;病程7天~5年。对照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21~71岁,平均44岁;病程5天~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心悸的诊断依据:(1)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悸不安。(2)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3)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脉象。(4)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等诱发因素。(5)血常规、血沉、抗“O”、T3、T4及心电图,X线胸部摄片、测血压等检查,有助明确诊断。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处方:炙甘草15 g,人参6 g,茯苓15 g,桂枝9 g,白芍15 g,生地黄30 g,阿胶9 g,麦冬12 g,当归10 g,生姜9 g,郁金10 g,陈皮10 g,远志10 g,大枣5枚。患者为心虚胆怯证时,加用牡蛎、琥珀;以心血不足证为主时,加用龙眼肉,加重阿胶用量;以阴虚火旺证为主时,加用玄参、地骨皮、女贞子,症重时,加用知柏地黄丸;患者为心阳不振证时,加用制附子、牡蛎,加重桂枝、人参用量;为水饮凌心证时,加用茯苓、白术、牡蛎,加重桂枝用量;患者以心血瘀阻证为主时,加用丹参、川芎、延胡索、琥珀;为邪毒犯心证者,去人参、生姜,加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除阿胶外,其余各药混合煎煮,取汁约400ml,加入清酒10ml,另将阿胶烊化,分早晚2次温服。

1.3.2对照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9 g,每天3次口服。

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服用3~4个疗程。服药期间少食辛辣、油腻之物,注意休息,勿激动。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心悸的诊断标准。治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2 结果

2.1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 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7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病案举例刘某,女,32岁。患者主因心慌、胸闷、气短、乏力5天于2007年5月13日来诊。患者主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自述10天前有感冒病史。查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为每分钟110次,心肌缺血;心肌酶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诊断:心悸,邪毒犯心证。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复脉、宁心安神。方用炙甘草汤加减,处方:炙甘草15 g,茯苓15 g,桂枝9 g,生地黄30 g,阿胶10 g,麦冬12 g,当归10 g,郁金10 g,陈皮10 g,远志10 g,白芍15 g,金银花12 g,连翘15 g,板蓝根20 g,大枣5枚。5剂,水煎服,每日1剂。2007年5月18日患者复诊,自述心慌、胸闷症状减轻,无气短、乏力症状,近2日有胃胀感,原方加白术12 g,木香10 g。嘱患者继服10剂。2007年5月28日患者三诊,自述无心慌、胸闷、胃胀症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平。查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正常。

3 讨论

心悸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心悸的病位在心,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其病机为虚实两方面,以虚证为主。虚为气、血、阴、阳亏虚,而致心失所养;实多为痰饮内停,或血脉瘀阻,而致血脉不畅,心神不宁。虚实两者常相互夹杂。患者主要表现为自觉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心率或快或慢,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可见数、迟、促、结、代等脉象。常由情志刺激、劳倦过度、饱食饮酒等因素诱发。治疗时以补虚为基本治则,兼以祛邪。炙甘草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脉结代,心动悸。”《脉经》中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方中炙甘草、人参、茯苓、大枣健脾益气补心,远志宁心安神,“炙甘草益气复脉”[3],且“炙甘草主为调节心律,配伍远志可加强其作用。”[4]麦冬、阿胶、生地黄、当归、白芍补养心血、甘润滋阴;郁金、陈皮疏理肝气,使心气畅达;“桂枝通阳以利血脉运行”[5],桂枝、生姜、清酒具有辛温之性,可以温阳复脉,与益气滋阴疏肝药物合用,温而不燥,可使脉道通利,气血通畅,使脉率恢复正常。患者为心虚胆怯证时,加用牡蛎、琥珀益气养心、镇惊安神;以心血不足证为主时,加用龙眼肉,加重阿胶用量补养心血、宁心安神;以阴虚火旺证为主时,加用玄参、地骨皮、女贞子,症重时,加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养心安神;患者为心阳不振证时,加用制附子、牡蛎,加重桂枝、人参用量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为水饮凌心证时,加用茯苓、白术、牡蛎,加重桂枝用量温阳行水、宁心定悸;患者以心血瘀阻证为主时,加用丹参、川芎、延胡索、琥珀理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邪毒犯心证者,去人参、生姜,加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安神宁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3]马玉萍,苏进义,张玉芬.自拟平律汤治疗频发室早106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1,20(5):21.

[4]闻锐,李立.自拟通阳复脉汤治疗房室传导阻滞31例[J].北京中医,1999,18(4):17.

[5]刘韵远,刘景艳.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96,15(1): 38-3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4.02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4-0514-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3-12)

猜你喜欢

心悸中医药疗法
秦琬玲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心悸的经验总结
17例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17例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