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的工作体系及培训方法
2016-08-15李立
李立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的工作体系及培训方法
李立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United Nations Disaster Assessment Coordination),是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物协调办公室(UN OCHA/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负责选拔、培训、派遣和监管的一支专业力量。队员由世界各国具有灾害应急管理、处置和协调等专业背景,并通过UNDAC入职培训,完成了相关行政手续注册的专家组成。当受灾国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时,联合国人道主义事物协调办公室将根据灾害情况,在能够并且自愿的队员中选出合适的队员,并任命队长与副队长以组成一支符合任务需求的UNDAC队伍前往受灾国执行人道主义支援。本文针对UNDAC队伍的工作理念、体系以及培训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对我国灾害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道主义 灾害 评估 协调 培训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成立于1993年,是联合国面向全球灾害实施人道主义支援,发挥灾害信息管理、评估与人道主义事务协调的主要力量之一。截至2015年12月,UNDAC已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了人道主义支援任务255次,1378人次的UNADC队员派往了超过100个国家。
1.UNDAC的工作理念及工作体系
UNDAC的主要工作体系和方法构建于“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人道主义原则(Humanitarian Principle)、领导能力(Leadership)”四大基础之上。
其中,核心价值观包括:平等的、承担义务的、胜任的、灵活的、包容的、实操的和支援的;灾害管理是指植根于灾害管理,但同时受到人道主义协调的影响,并连接这些渠道;人道主义原则包括:人道、中立、公正、独立,这些是UNDAC体系的基本原则;领导能力是指UNDAC在实操和战术层面提供或支持领导能力,同时在战略层面提供领导能力支持。
1支标准的UNDAC队伍包含的岗位与职责如表1。
表1 UNDAC队伍的岗位与职责
在UNDAC执行任务时,国际人道主义合作伙伴(IHP)、亚太地区人道主义合作伙伴(APHP)、美洲支持队(AST)、欧盟(EU)、无国界电信组织(TSF)、MapAction、评估能力项目(ACAPS)等,都将作为相关资源提供技术装备、信息和人员等支持。
表1 UNDAC队伍的岗位与职责
2.UNDAC的相关培训
在队员的挑选和培训方面,UNDAC非常注重队员的专业背景、专长、所从事的职业以及性格特点。在培训中,学员通常会进行分组,分组的主要依据是专业背景和所从事的职业,并且在整个培训中不断重新分组,以期学员们能适应不同的团队特点和不同性格的队友,从而为执行真实的任务做更好的准备。同时,以模拟情况带入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也是非常有效的培训方式,促使每一个学员主动进行学习,并有机会和导师,以及其他学员进行充分的经验分享。使得所有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概念进行吸收和巩固。
注重教学内容、方式和效果的反馈也是UNDAC培训能够保持高水平和具有延续性的重要原因所在。UNDAC的培训包括UNDAC入职培训,大型的演练以及重点岗位培训,如队长培训、信息管理培训、协调与评估培训等,可以让各个岗位的UNDAC队员的专业化程度持续得到加强,以确保UNDAC队伍自身的专业水准与任务的执行力。本文重点介绍的是UNDAC入职培训。
2.1UNDAC入职培训预授课程
在UNDAC入职培训正式开始前的3至4周,培训组织方会向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布置8项预授课程任务,其主要目的在于:
1)确保所有参训人员在正式培训开始前通过对所发基础阅读材料的学习和参加在线培训课程,能够对UNDAC的一般性知识和工具的使用有最基本的了解;
2)在现有和新的UNDAC队员之间培养合作关系,并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3)为新UNDAC队员做好行政方面的准备;
4)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该8项预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见表2。
2.2UNDAC入职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共12天,期间有一天(24小时)的休息,以及一个48小时不间断的模拟演练。培训每天上午8:30开始,下午19:30结束,中午12:30至13:30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培训内容以UNDAC手册上的相关主要知识点为基础展开,以分组教学与情景模拟的形式为主,结合集体授课、测试、讨论和培训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其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信息管理;2)灾害评估;3)协调;4)UNDAC软件;5)个人准备;6)行动计划;7)现场行动协调中心;8)每日工作报告;9)形势分析;10)民事与军事协调;11)媒体应对;12)压力管理;13)队员福利;14)安全管理;15)环境事件应急;16)人道主义资金;17)移交与离开;18)短波通讯与GPS;19)合作伙伴;20)文化差异;21)受灾国应急响应体系考虑;22)国际救援队协调;23)国际医疗队协调;24)虚拟现场行动协调中心;25)人道主义响应资料;26)电子调查问卷(Kobo);27)变革议程;28)应急级别;29)联合国誓言等。
整个培训是以小组为基础单元,学员进行分组。除集体授课外,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室进行课程学习和练习。在第一周的培训中,先将UNDAC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讲授,然后以某国遭受洪水灾害为背景,将授课内容贯穿其中。同时,学员被重新分组,每组模拟为派往该国的UNDAC队伍,围绕UNDAC任务阶段进程,以限时任务的方式学习和练习UNDAC的各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每组的学员需要每天依次担任队伍的队长与副队长一职,组织完成各项模拟任务。此外,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导师(mentor)进行指导,而且导师之间也每天进行轮换,以使每个小组可以从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身上得到不同角度的反馈和指导。
第二周的培训以对第一周培训的小结和测试开始,然后学员们再次被重新分组进行培训。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的基础上,第二周的培训主要加入了与国际救援队伍包括国际医疗队协调、虚拟现场行动协调中心(VO)、电子调查问卷和文化考虑等内容的教学。而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在结业前的48小时不间断演练。演练同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而且又是重新分组,小组在演练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并行的,也就是每个小组是在独立完成演练。演练模拟某国发生了灾害,比如地震灾害,联合国派出UNDAC队伍进行人道主义支援,所有学员将从收到OCHA发出的任务信息开始,包括灾害的基本情况,所处队伍的情况等,然后模拟队伍集结,按照演练的流程到达受灾国机场,通过海关与边检后,在机场建立并运行RDC(接待和撤离中心)。RDC演练部门结束后,队伍进入到OSOCC的建立与运行阶段,这也是演练的主要环节,期间UNDAC队伍要根据多项注入信息完成相应的任务,主要包括与该国的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官(RC/HC)、相关的政府官员、军方人员的联络与协调,并协助他们与国际救援队伍、国际医疗队伍、国际人道主义组织(Cluster)等进行联络与协调。同时,还要根据灾情信息进行评估与实地调查,并将结果形成报告以帮助救灾行动的进行。此外,队伍需要对媒体和当地居民的求助进行应对。最后,队伍与新到达的OCHA人员进行工作移交,以及模拟与受灾国的总理进行会面,告知队伍将正式离开,并给出救灾工作建议。
演练结束后的第二天,教官(导师)们对演练进行反馈与总结,并让每个小组分别针对信息管理、协调、评估和队伍表现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经验分享。培训结束后,向每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表2 UNDAC入职培训预授课程任务表
3.结语
发展至今,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已非常成熟,通过对联合国人道主义灾害评估与协调的不断深入了解,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人道主义支援任务时更加的规范和有效;另一方面,联合国在培训队员、管理队伍和执行任务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的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取到地震系统现有的相关建设与管理机制当中来,为应对和处置国内外地震灾害做出更充分的准备。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