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探讨

2016-08-15张志远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承包户委托兵团

张志远

(新疆兵团第八师142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 前言

新疆建设兵团(下简称“兵团”)实行着“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是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兵团深入贯彻改革开放的精神,不断推进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了兵团农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强化了组织化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新疆长治久安,促进边疆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1979年兵团开始了关于农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到现在为止兵团农场体制改革仍旧在进一步深化之中,从最初兵团“三奖一定”的改革初期尝试,到后来“一主两翼”的经济体制改革、农场企业承包责任制以及两费自理的经营形式,再到“1+3文件”的出台和现阶段双层经营体制的全面落实。兵团对于农场经营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并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完善。

然而,由于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使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向面临多种挑战转变的形势。而且,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兵团农场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深化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把握机会,转变方式,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改革优势,谋取改革红利,成了兵团农场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2 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虽然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现阶段体制的束缚,以及在新的形势之下新问题不断涌现,导致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仍旧存在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兵团农场经济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职工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经济可持续打造都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必须清晰认识兵团农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换思路,攻坚克难,不断深化经营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经过对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的分析和归纳,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1)委托代理难题仍旧根深蒂固,委托代理关系中行政命令作用强烈。由于兵团农场管理体制实行的是明显的层级式结构。因此,每一级都会与下一级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管理过程中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使最初的委托人——全体人民,难以对委托方实行有效的监督。而且在农场经营中,由于行政性命令作用强于市场化指令,使每一级的职能委托人多只对上级负责而对经济生产效率并不负有直接的责任。因此委托人都受到较强烈的行政指令控制,对于市场信号的反应往往较为迟钝。不仅如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机制还极容易造成经济行为的投机性选择,继而引发大量的兵团农场管理者贪污腐败案件。例如:1996年—2001年,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352件,结案352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940人,有901人受党政纪双重处分。2003年6月份,农二师31团原团长戴震特大腐败案被公诸于世,举团震惊。

(2)政策性问题造成运营成本过高。兵团农场管理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使得兵团农场职能较为复杂。不但要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现强烈的经济职能,还要对地区、社会安定负责,担负巨大的政社职能。兵团农场每年都会为政社职能的发挥投入包括职工退休工资、社保金等刚性资产等大笔经费。而这些经费大多数必须由农场自己负担,财政转移支付投入较少。因此,对于兵团农场提升经济快速发展能力产生了部分抑制作用。由于兵团农场负担费用较多,这些费用又多来自土地承包费用,随着支出的增加和承包费用的增加,使承包户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利益空间被挤占,使得承包户和农场管理者之间矛盾突出。

(3)承包户长期预期较弱,掠夺式生产现象普遍。现阶段,农地承包经营合同期限较短,而且没有有力的保障促使农户形成有效的长期预期。虽然承包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是土地的具体使用仍旧按照农场规划进行,农户难以进行相关生产决定。承包户往往为了获得短期的好处进行掠夺式、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使土壤被严重破坏,土地生产能力受损,资源浪费严重。农场承包经营的土地在耕种后土壤残膜污染、盐碱化、肥力下降等现象明显,而对于一些自费开发的土地来说,这些问题几乎不存在,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解决措施

(1)优化委托代理机制,适度缩短委托代理链和弱化行政指令,转变考核方式。首先,委托代理链过长,会造成环节衔接之间效率的损失,因此,必须进行委托代理关系的优化处理。一方面设计科学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用制度规范行为;另一方面,设计合理的监督、反馈机制,引导全民参与监督,弱化正式监督机制的执行成本。其次,行政命令作用过于强烈,会造成市场作用效果下降,经济效率大大下降。因此,必须在适当领域弱化行政管理,用市场指导生产。弱化“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增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最后要适度转变相关考核制度,将经济生产效率、生态效率以及承包户满意度和增收程度等纳入相关考核指标之中。

(2)推进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企社分开”,最大程度减轻兵团农场经营的政策性负担。兵团农场高度合一的体制和复杂的职能使得兵团不但要负担经济发展职能,还要负担社会其他行政管理事务。多种责任交叠,使得兵团农场经营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首先要在适当领域减轻兵团农场政策性负担,将资源重点投入经济发展等相关领域。通过“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弱化行政命令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其次,要不断简政放权,赋予相关经营主体适当自由经营的权力,让经营主体自身主动适应市场、融入市场之中。

(3)优化合约设计,有效地树立经营者长期预期,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经营者长期采用非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主要原因是经营者对未来收益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外加上没有良好的经营环境,才使得经营者在短期更容易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因此,要优化兵团农场和农户之间的合约,为农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赋予其稳定的经营权利,让其对未来收益形成稳定的预期。只有这样,农户等经营主体才会愿意投入相关生产要素到经营活动之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兵团农场经济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新时期的新挑战。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传统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舍弃资源高消耗,低产出型生产模式。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种植业、林果业以及畜牧业之间的比重,科学调配生产资源的投入,淘汰落后的生产品种,优化品种种植结构。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增加,但是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对于兵团农场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必须要增强信心,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保持平常心态,不断转换思路,深化改革,推动兵团农场经营体制的优化,促进兵团农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 刘俊浩.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6):10-13.

[2] 管清友,朱振鑫.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J].中国金融,2014,(14):38-39.

[3] 张为栋,刘俊浩.兵团农业双层经营范式与制度绩效评价[J].中国农垦,2007,(10):21-24.

[4] 刘少磊.兵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关系问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9:35-37.

[5] 王永静.兵团农场经营者道德风险及防范问题[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5:1-3

[6] 李万明.改革探索与思维创新—李万明新疆兵团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M].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4:248.

猜你喜欢

承包户委托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丹东市农业土地托管服务探究
石总场双泉集七连承包户争用“明星机车组”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兵团在
治理现代化:委托制下的权力清单制
招标代理中的授权委托——以案说法
90团棉花“阳光”收购保质量促公平
国有林权改革下承包户森林经营的投入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