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京剧月琴的弹奏艺术

2016-08-15艾娜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月琴京胡流派

艾娜

(大连市京剧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简谈京剧月琴的弹奏艺术

艾娜

(大连市京剧院,辽宁 大连 116100)

本文主要介绍了京剧月琴的发展历史;研究了京剧月琴在生、旦、净、丑行当中相得益彰的互补作用;从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角度,展望了月琴演奏艺术日益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演奏的方法、技术、技巧的丰富,以及京剧月琴在现代戏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月琴;伴奏风格;弹奏艺术

月琴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于清代中前期甚至更早的时间就被引入秦腔(京剧西皮调的源头)。《燕南小谱》记载:“西秦腔……其器……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几十年后,为京剧重要源头的汉调已由月琴与京胡、三弦一起伴奏,“月琴、弦子与胡琴,三样和成绝妙音”。月琴在吸收徽剧、汉剧、昆曲和梆子等剧种音乐的基础上,京剧逐渐形成以西皮、二黄为主的声腔音乐体系,它就与京胡、三弦并称“三大件”,构成“文场”(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三足鼎立”之势。月琴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件重要的弹拨乐器,其音箱为木制,圆形,因似圆月,故名“月琴”。音箱的两面蒙以桐木板,形似阮,但琴颈较短。在长期的京剧伴奏的实践中,配置的琴弦和品位数与其他用途的月琴也有所不同。为适应京剧现代戏音乐编配的需要,京剧月琴由传统月琴的两根弦改为三根弦,采用十二平均律,增加半音品,品数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十几个(一般为十三至十七个),域加宽。品位和弦数的增加,使京剧月琴也可以自由转调,能够满足京剧现代戏音乐音域宽、转调多的要求。京剧月琴与民乐月琴的弦数,弦粗与品数,音域与定弦方法以及演奏技巧不同,京剧月琴重视右手力度和摄和点的运用,视与京剧演员、京剧乐队的整体配合,民乐月琴则重视各种演奏技巧的运用,包括吟弦、推拉弦、打音、带音、泛音等左手演奏技巧和扫、拂、双弹等右手演奏技巧。京剧音乐有其特殊的韵律,概括起来讲,京剧音乐的特点和韵律是:特的音乐旋律和统一、完整的音乐系统,节奏的伸缩性,特殊的强弱变化规律;伴奏与唱腔的多种配合方式。

月琴在京剧音乐中的定位是“伴”和“辅”,要弹出京剧的韵味,首先要了解京剧音乐,逐渐加深对京剧唱腔和伴奏音乐的认识,综合提高欣赏和鉴别能力。其次要在熟练掌握月琴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注意表达京剧韵味,把京剧音乐特殊的强弱变化规律和节奏伸缩的特点艺术地表现出来。

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几个行当。构成京剧唱腔行当特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旋律上的差异,不同行当的旋律,其音域、音高、音律、演唱速度不尽相同。二是唱法上的不同,老生、花脸和老旦用大嗓演唱,青衣和花旦用小嗓演唱,小生用大小嗓结合的方法演唱。对于不同行当的伴奏,要综合考虑板式、流派、剧目和剧情等多种因素,针对特定角色,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其中为老生伴奏,弹法应干净利落、刚劲有力;为老旦伴奏,弹法应简洁遒劲;为花脸伴奏,弹法应粗犷、豪放;为小嗓伴奏,弹法要柔和、细腻、委婉。京剧艺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每一流派唱腔都是由其创始人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发声方法、运腔特点等因素摸索出来的。任何流派的唱腔都离不开伴奏,在京胡琴师与演员长期合作过程中,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依托,创造出相应的流派的伴奏音乐和伴奏方法,从而也逐渐形成了与流派唱腔特点相适应的流派伴奏风格。同样,月琴演奏者也要跟随演员和京胡琴师布局自己的伴奏。月琴为梅派的伴奏,要体现该流派音乐节奏规整、旋律平稳的特点,以简约大方作为伴奏特色;在程派的伴奏中,要有连绵起伏、抑扬顿挫的特点,多采用一弹一撮,加重后音的用撮规律,突出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在为张派的伴奏中,要注意音乐节奏弹性大、强弱的起伏分明,富于激情的特点,月琴伴奏要 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对比变化和与京胡等乐器的默契配合。一般来说,为获得统一的伴奏效果,月琴与京二胡、三弦等乐器都使用京胡伴奏谱演奏。同演员唱腔相比,京胡通过改、补、衬、裹和垫等手法,在伴奏谱上加了很多音符,然而适合京胡演奏的琴谱未必完全适合月琴。月琴与京胡的配合,重要的是突出月琴声音的颗粒感,以保证月琴点状旋律与京胡线状旋律的完善搭配。月琴在伴奏中虽要跟随 京胡的拉法,但不能消极被动,该强则强,该弱则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从而达到与京胡珠联璧合的伴奏效果。

京剧月琴的演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高,要求的标准高,演奏的技巧高难而又丰富。从京剧孕育形成时期、成熟时期至发展时期的近二百年中,在演奏方法、技巧和伴奏的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月琴在弹奏上以简洁、脆亮、力度强、音量大、直棱直角为主,与唱腔风格、特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后三杰之一的谭鑫培在唱腔上,创造了旋律性强的“花腔”和“巧腔”,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京剧老生的一代宗师。京剧老生的各个流派绝大多数都是在“谭派”的基础上衍变和发展起来的 。这时的京剧月琴一改过去简洁、直音的演奏方法。而在装饰加花抑扬顿挫和音色的对比等方面下功夫,使京剧月琴在演奏艺术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京剧月琴在现代戏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不仅为唱腔伴奏,而且是戏剧情绪的渲染,事物、景物的描写,舞台气氛的烘托等器乐演奏的主要乐器。因此,现代戏京剧月琴的演奏技术、技巧和表现力方面,较之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要求的更为全面和严格。月琴演奏者不仅要研究左右手的技术动作,而且还要研究弹法组合的各项复杂动作。一个指法的语汇是由哪些动作组合的,动作的内在感觉是怎样的,唱腔的戏剧情绪和人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经过整体的布局和调配,才能增强月琴伴奏的生动性与音乐性,从而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新时期以来,在月琴演奏艺术上,借鉴、融合了一些我国民族弹拨乐器的弹奏方法和技巧,吸收其科学性、规律性的有益经验。促进和发展了京剧月琴的演奏艺术。丰富了月琴的表现手段,增强了月琴的表现力,提高了京剧月琴的演奏艺术水平。

J632.35

A

1671-864X(2016)08-0220-01

猜你喜欢

月琴京胡流派
悦己
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漫谈京胡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历经几位名家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我,京胡和电脑
许秦生与众不同的京胡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