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史料价值
2016-08-15张玥
张玥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浅谈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史料价值
张玥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莫日根”在达斡尔语的意思是猎手、英雄的意思。本文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梳理了50年代到90年代达斡尔莫日根的发展。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文化特征日益显现出来。本文试图从经济、社会生活两个角度来探寻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的史料价值。
莫日根;达斡尔族;史料价值
一、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现状
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民族文字,大部分的莫日根故事是通过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莫日根产生在达斡尔族先民的渔猎生活时代。在渔猎时代,优秀的猎手向恶势力做斗争的勇士被称为“莫日根”者。他们是本族形象的化身,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也就是英雄故事,形式上莫日根故事具有活力且内容丰富。
在国内,关于达斡尔族莫日根的研究起步开始于建国之后,国家为了开展少数民族的工作,组织大批学者对于达斡尔族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在编写《达斡尔族简史》过程中发现少量莫日根故事,其中《阿尔塔尼莫日根故事》被收入到《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60年代之后《阿波卡提莫日根》、《库楚尼莫日根》、《洪都尔迪莫日根》、《阿尔塔尼莫日根》、《金胸银背的孩子》、《库克勒德尔莫日根》六篇莫日根开始被收录在《达斡尔文学资料汇编》当中。70年代由孟志东先生主编的《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上)》收录了11篇莫日根故事。80年代孟志东先生亲自在民间搜集、整理《绰凯莫日根》发表于《内蒙古日报》上面。呼斯乐、雪鹰翻译、编写《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书中收集《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敖拉·额尔很巴雅尔、巴图宝音的著作《达斡尔语读本》(内蒙古教育出版社)里收录6个莫日根故事。90年代在孟志东和把图宝音的《达斡尔族民间文学概况》一文中第一次介绍莫日根故事的第一类为“英雄史诗”类莫日根故事。恩和巴图也曾专门写文章介绍过英雄史诗。[1]
在国外,关于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的研究要晚于国内很多年。最早开始研究达斡尔族莫日根是前苏联社会科学院通讯院士、蒙古学学者尼·鲍倍先生。1927年他曾到蒙古国调查蒙古语喀尔喀方言。同时,他还找到几位操海拉尔方言的达斡尔人并对其达斡尔语言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材料撰写了《达斡尔方言》一书1930年在列宁格勒出版。这本书收录《阿勒坦嘎乐布日特》英雄史诗。尼·鲍倍先生先用音标拼写达斡尔语,翻译成俄文出版。90年代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德国文化人类学家、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瑶百舸先生首次撰文介绍达斡尔族英雄史诗类莫日根故事。此后,学术界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达斡尔莫日根这一领域。
二、达斡尔族莫日根特点
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一人一事。在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中流传《昂格尔莫日根故事》讲述就是一个叫昂格尔的猎人知道自己父亲被耶勒登给尔莽盖(莽盖就是恶魔,在达斡尔的民间故事中一般把长有九个脑袋巨魔叫作耶勒登给尔莽盖)绑走了,为了解救自己父亲他与莽盖作斗争。经过千难万险最终解救出自己的父亲,一家三口团圆。这样故事结构,重点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故事、紧凑不拖沓、内容完整。
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反抗精神。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大多都是生活在底层人民遇到不公的对待。大部分的人民都选择沉默、忍受,而莫日根故事的主人公则选择不再沉默,奋起反抗。“德洪莫日根挑下马,抽烟稍歇了一会儿,便沿着那条血涧,牵马奔向大山的中峰。来到峰下,他才明白血涧是从洞里流出的。德洪莫日根把花马拴在洞外,进洞一看里面除了血泊和一堆堆的尸体,还有上百个青壮年男子,被铁链子三三两两地捆绑在好多石柱子上。当他问知他们是不肯归顺国王的好汉后,便咔嚓一声拧断了一条铁链,解脱了被捆绑的三个人。接着,那三个人又搬起石头给受难的弟兄砸开铁链子。”[2]讲述就是德洪莫日根反抗当时暴政的国王,解救深受困难的人民的故事。当时的人民都忍受着国王明天残害百名童男童女,杀害无辜的百姓,但德洪莫日根不愿忍受这样生活,反抗到底。
三、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史料价值
在经济史料价值方面,达斡尔族传统的狩猎生产方法很多,历史上使用过弓箭、双刃扎枪、套夹、地箭以及陷井等。19世纪开始枪猎。在长期猎业生产实践中,达斡尔族人积累潜伏、伪装、引诱、逆风接近、围猎、卜套子(夹子)等经验。达斡尔族人把一年分为4个猎称:春季为落毛之猎,其皮制夏衣;夏季为茸角之猎,主要是猎鹿取茸;秋季为冬衣之猎,主要是猎取兽类用其毛皮做冬装。[3]而在《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中莫日根故事恰恰展现了达斡尔族族人是如何捕捉狍子。“昂格尔莫日根把银白马拴在一棵树上,只见一只狍子,眼看就要从他旁边跑过去。昂格尔莫日根飞手投出长矛,一下子打中那只狍子。他拔剑出鞘,剥去狍皮,生起一堆篝火,烤吃了一顿狍肉。”
在社会史料价值方面,“哈尔迪一手牵者驮了满满一皮口袋肥牛干肉条和吊锅等炊具的马,一手牵着他要骑的马,来绰凯莫日根家了。绰凯莫日根挎着弓箭,牵着斑马。”[4]向我们提供,达斡尔族主要的食物是风干的猪肉、牛肉。由于保鲜技术有限,风干的肉类存储的时间长。这与地方志的记载一致。“达斡尔族解放前主食主要有稷子米、荞面、燕麦等。做稷子米是爱掺芸豆做成米饭,吃时泡牛奶或酸奶,常用稷子米饭,鲫鱼汤招待客人。面食主要是荞面,并以养面铪铬为主,拌上野味卤子或野味汤食之。副食主要有猪、牛、羊肉,鱼及牛奶、蔬菜、野果等。解放后,直到现今,常吃主食有小米、包米面、包米楂子、白面、稷子米面、荞面、高梁米等。副食主要有蔬菜、肉类、鱼、牛奶等。秋后晒豆角丝、茄子丝等干菜,还渍酸菜、腌咸菜,备冬天食用。除夕晚上,全家围着饭桌吃“手把肉,是达斡尔族人传统习俗。”[5]
达斡尔族的莫日根故事是达斡尔族的传统民间文学。而现在关注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是寄希望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达斡尔族传统的民族风貌。达斡尔族莫日根故事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其史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
[1]敖拉·乐志德.《达斡尔资料集第四集》[M].民族出版社,2003年.
[2]孟志东.《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J].上海文艺,1979年.
[3]《齐齐哈尔市志综合卷-达斡尔族》[M].
[4]孟志东.《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J].上海文艺,1979年.
[5]《龙沙区志》第二十一篇《风俗宗教》[M].
G112
A
1671-864X(2016)08-0067-01
张玥(1991—),女。黑龙江大学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