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2016-08-14陈彦宏

传媒 2016年10期
关键词:鲁豫移情电视节目

文/陈彦宏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文/陈彦宏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很快便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深受观众喜爱。进入新世纪,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持续时间较长且颇负盛名的当属《鲁豫有约》。该节目自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成为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典型代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鲁豫有约》之所以能够一直被观众所喜爱,就是因其很好地把握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进行的是直接的心理互动,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形成的是间接的心理互动。由于互动方式的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由此使人物专访类节目形成了独特的心理互动艺术。只有在缩短与嘉宾、受众心理距离的基础上,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该类节目传播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活动就是交际主体在心理层面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一种交流状态,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对于心理互动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心理互动艺术成为当前该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本文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节目为例,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直接心理互动艺术

在人物专访类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往往是直接互动的主客体,整个谈话其实就是彼此进行心理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心理互动能够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学会倾听和提问。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提问的目的主要在于触动嘉宾内心,使其产生谈话的兴趣。主持人的提问体现的是对整个谈话信息的筛选,决定着节目的质量。在访谈节目中,嘉宾和观众具有随意性,主持人通过倾听筛选出有效信息,从而能够很好地把握嘉宾和观众的心理,并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以保证节目主题不发生偏离。例如,在《鲁豫有约》首期节目中,鲁豫在开始就对毛阿敏坦率地讲明,既然来到我的节目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我的提问会比较直接,对此毛阿敏也有所准备并欣然接受。不难发现,鲁豫开门见山的真诚坦率拉近了与嘉宾之间的距离,也调动了受众的期待。随后鲁豫直奔主题,对两次偷税案进行发问。为了达到最佳访谈效果,鲁豫在对相关事件进行了解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分析,为毛阿敏的进一步阐述做出了方向引导。当嘉宾逐渐敞开心扉陈述时,鲁豫巧妙地让嘉宾进行辩解,说出不为人知的原因,这样嘉宾就成了倾诉者,而主持人则成了倾听者。可以说,好的倾听能够消除沟通的障碍,增强沟通的效果,同时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倾听也是尊重嘉宾的一种体现,能让嘉宾感受到主持人对自己的认可,更加自信地录制节目。

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来说,恰当的情感介入十分重要。一般主持人在节目中都较为亲和,会采取“身份一致”“恰当示弱”“拉家常”等策略来促进双方的心理互动。比如,在节目中主持人会对嘉宾的经历、情感、理想等表现出适时的惊叹或赞美,由衷地向嘉宾表达羡慕之情。《鲁豫有约》鲁豫就经常在与嘉宾的谈话中说出“呀,真好!”“很累吧?”等一系列拉家常的话。这种“拉家常”的方式很好地拉近了主持人和嘉宾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让嘉宾在心理上产生想要和主持人亲近的感觉,使整个谈话过程轻松自在,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还有在《艺术人生》中,当某个话题令嘉宾陷入悲伤情绪而无法自拔时,主持人朱军会适时地提出:“这样,我们不妨换个话题”,这种随意亲切的话语,无形中给了嘉宾一种信任,其体现了主持人对嘉宾感情的细微把握与理解,实现了对嘉宾情感表达的巧妙引导。从传播学角度来讲,要想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传播主体必须与传播受体保持平等,通过恰当的情感介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营造恰当的“心理场”。“心理场”简单来说就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会根据环境变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变化。在人物专访类节目中嘉宾和主持人之间就存在“心理场”,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随着交流的深入,主持人和嘉宾的言语、行为都会发生变化。主持人要善于制造谈话的“心理场”,这样才能使节目取得良好的效果。《鲁豫有约》常常通过一段视频来引出话题,其实这就是营造“心理场”的过程。比如,在邀请赵本山进行访谈的一期节目中,鲁豫就是在给嘉宾和观众看了一段视频后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话题。主持人说她已经看过两遍《乡村爱情》了,并且越看越喜欢,这无疑拉近了和嘉宾及观众的距离,恰当地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场”,从而改变了原本僵硬紧张的气氛,使主持人和嘉宾找到了共鸣点,为整个节目做了很好的铺垫。

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间接心理互动艺术

主持人和受众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心理互动,主持人要针对受众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移情效应来打破其对主持人或者嘉宾的固有印象,以此拉近三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最终达成某种间接的心理互动。

针对“首因效应”塑造良好形象。首因就是首次认知客体所形成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就是个体在认知实践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虽然“第一印象”具有较强的表象性,但却能在个体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普通个体如此,主持人自然也不例外。在节目中,受众往往是主持人命运的判官,要想使节目获得观众喜爱,就需要主持人在录制节目时给观众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类似的两个人物专访类节目《咏乐汇》和《艺术人生》中,两者的嘉宾定位基本相同,所邀请的都是名人或艺术家,但是两个主持人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却毫不相同,《咏乐汇》主持人李咏给受众的第一印象是幽默和搞笑,而《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则是煽情。受众通过首因效应对主持人形象进行预期的定位,同时也就接受节目进行相应的心理准备。而主持人可以通过打破首因效应,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目内容,从而打破节目在受众心中的预期形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地缩短主持人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

针对“晕轮效应”消除受众偏见。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知觉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某一方面形成正面或负面印象后,便以此为依据对个体其他方面做出相应总结评价。这种知觉偏见就如同月晕一样,将月亮原有的光芒扩大了。在人物专访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语言等特点,会使受众产生晕轮效应。因此,主持人应该极力避免因晕轮效应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受众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首先要避免受众由于首因效应以及固有印象对主持人或者嘉宾产生偏见,在受众面前展现更为真实深刻的主持人或嘉宾形象,以淡化受众心中的固有印象。其次,在面临受众的怀疑甚至偏见时,主持人或者嘉宾应该极力避免反复证实的行为,这样不仅不会减少受众的怀疑,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面对这种情况,主持人或者嘉宾要及时检讨自身不足,并积极引导受众走出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除受众的偏见。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有可能实现主持人和受众之间连贯有效的心理互动,并获得良好的反馈,使节目传播效果更加突出。

针对“移情效应”搭建沟通桥梁。在心理学上,移情又称“感情移入”,是指在认识层面和情绪层面全面介入他人角色的一种能力。简单来讲,就是换位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在节目中主持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其表现也影响着节目的播出效果。然而,只有主持人对受众移情,受众才会形成反移情,从而提高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增进彼此间的互动,达到预期的良好传播效果。因此,主持人要善于领会节目思想,并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受众。一方面,主持人要明确自身定位,认清和受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主持人的自身定位符合受众预期,就会更容易得到认可,反之则会遭到否定。另一方面,主持人要把握分寸,如果分寸把握不当,将会使访谈效果大打折扣。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曾在《焦点访谈》中采访过一位烈士遗孀,但在整个过程中,敬一丹“移情过度”,从头到尾都是声泪俱下。当摄影师半开玩笑地指出无法分清谁是遗孀时,敬一丹才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移情分寸都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要学会通过移情搭建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但同时要把握好分寸,力度不足则无法引发受众共鸣,太过又会起反作用。

人物专访类节目是电视节目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产物,观众不仅能够通过节目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能够从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上获得启迪。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受众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主持人的语言、行为等都对嘉宾、受众具有重要影响,并左右着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和嘉宾、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体现了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对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以及对心理调节艺术规律的把握程度。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鲁豫移情电视节目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包容女儿的梁家辉
主体的突围
——论移情行为中两种现象的区分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