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6-08-14新闻作品版权侵权与防范课题组
文/《新闻作品版权侵权与防范》课题组
《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文/《新闻作品版权侵权与防范》课题组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闻作品版权侵权与防范》课题组特设计了《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设定为报社、期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新闻单位。调查时间为2016年1月5日—2016年5月22日。通过新浪网、微信朋友圈、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发放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71份,有效问卷360份,具体情况及分析结果如下。
1.“贵单位的媒介类别是?”(单选)参与调查的有报社204家,占比56.67%;期刊社126家,占比35.00%;广播电台12家,占比3.33%;电视台18家,占比5.00%(见图1)。
图1 参与调查单位的媒介类别
2.“贵单位认为新闻作品的版权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单选)参与调查的单位中,认为新闻作品版权应该得到保护有342家,占95.00%;认为无所谓的有18家,占比5.00%;没有一家认为新闻作品的版权不应该得到保护(见图2)。
图2 新闻作品版权是否应该得到保护
由此可知,绝大部分传统媒体单位都认为新闻作品版权应该得到保护,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认为新闻作品版权不需要保护。
3.“贵单位如何看待新闻作品的无偿网络转载问题?”(单选)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认为是侵权行为,无法容忍、坚决进行维权的102家,占比28.33%;乐意被转载,认为有助于提升自身影响力的108家,占比30.00%;视转载方的影响力而定的108家,占30.00%;选择不能接受,但也不会进行维权的30家,占比8.33%;认为无所谓的12家,占比3.33%(见图3)。
由此可知,虽然几乎全部的媒体单位都认为新闻作品应该进行版权保护,但在实践中,却只有不到1/3的媒体单位对于无偿网络转载无法容忍,另有1/3的媒体单位出于提升自身影响力的考虑,乐意被转载。更有8.33%的媒体单位虽无法容忍侵权行为,但也不会进行维权。可见多数媒体单位对待无偿网络转载这一行为较为消极。
图3 对新闻作品网络转载问题的看法
4.“贵单位新闻作品版权是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管理?”(单选)针对这一问题,有78家单位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占比21.67%;没有专门职能部门,但有专人分工负责的有54家,占比15.00%;没有专门职能部门,也无人分工负责的有186家,占比51.67%;目前没有,但正打算要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的有42家,占比11.67%(见图4)。
图4 新闻单位是否设置专门的版权管理部门
由此可见,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5.“贵单位是否与网站、新闻客户端(指本单位之外的其他新媒体机构)等新媒体机构签署过新闻作品网络转载使用协议?”(单选)调查显示,被调查单位中有192家单位与新媒体机构签署过网络转载使用协议,占53.33%;有168家没有签署,占比46.67%。其中,签署过网络转载使用协议的单位,协议中都有涉及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见图5)。
图5 是否与新媒体机构签署新闻作品网络转载使用协议
6.“贵单位对员工新闻作品的版权归属是否有明确的书面约定?”(单选)对于这一问题,有114家单位表示有书面约定,占比31.67%;有246家没有,占比68.33%(见图6)。
图6 新闻单位与员工之间是否有版权归属的书面约定
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媒体都没有与员工签署过版权的书面文件,占比高达近70%。
7.“贵单位是否有过新闻作品被侵权的事件发生?”(单选)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经常被侵权的有192家,占53.33%,选择有,情况很少的有126家,占比35.00%;选择没有的有42家,占比11.67%(见图7)。
图7 新闻单位是否有过被侵权的情况
由此可见,大部分新闻单位都有过被侵权的情况,侵权行为一直都在发生,而且非常频繁。
8.“贵单位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现侵权问题?”(可多选)对于这一问题,调查显示,通过新技术手段发现的有120家,占比33.33%;接到举报后发现的有108家,占比30.00%;工作人员日常搜索发现的有90家,占比25.00%;员工偶然发现的有240家,占比66.67%;其他渠道发现的有30家,占比8.30%(见图8)。
接到举报和员工偶然发现都属于巧合因素,发现被侵权的情况偶然性比重较大。由此可见,多数媒体单位对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还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
图8 通过哪种渠道发现被侵权
9.“贵单位新闻作品被侵权后通过哪些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可多选)针对这一问题,选择法律手段的有138家,占比38.33%;协商解决的有198家,占比55.00%;不予追究的有102家,占比28.33%;经济手段的有42家,占比11.67%;行政手段的有30家,占比8.33%;其他手段的有24家,占比6.67%(见图9)。
图9 被侵权后新闻单位主张权力的途径
由此可知,被侵权后,尽管新闻单位有多种维权途径,但最喜欢选择的途径还是协商解决,其次是法律手段。
10.“贵单位新闻作品被侵权后进行维权主张时,哪种途径最有效?”(可多选)新闻单位在进行维权主张时,认为各种途径的有效性依次为:协商解决,有162家,占比45.00%;法律手段为132家,占比36.67%;经济手段18家,占比5.00%;行政手段12家,占比3.33%;其他手段36家,占比10.00%(见图10)。
由此可知,在各种维权主张中,新闻单位更倾向于用协商的办法解决侵权问题,比起法律手段,协商解决更简单、快捷。
11.“贵单位对于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可多选)针对这一问题,引进技术手段进行保护的有36家,占比10.00%;自主研究保护系统的有30家,占比8.33%;成立监督小组的有42家,占比11.67%;采取延缓上线等一些方法的有42家,占比11.67%;对员工进行版权知识培训的有72家,占比20.00%;没有保护措施的有174家,占比48.33%;其他的有12家,占比3.33%(见图11)。
图10 维权主张时何种途径最有效
图11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措施
由此可知,大部分单位虽然有版权保护的意识,但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12.“贵单位对新闻作品采取措施进行版权保护的效果如何?”(单选)对各媒体单位采取的版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调查中,有42家单位认为效果明显,占比11.67%;有204家认为效果一般,占比56.67%;认为没有效果的为114家,占比31.67%(见图12)。
图12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措施的效果
可见,目前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效果并不佳或是没有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13.“贵单位是否有过侵犯他人新闻作品版权的情况?”(单选)针对这一问题,48家单位认为也经常侵犯他人版权,占比13.33%;150家单位有过,但情况比较少,占比41.67%;162家单位没有侵犯过他人版权,占比45.00%(见图13)。
图13 新闻单位是否侵犯过他人新闻作品版权
由此可知,超过半数以上的传统媒体单位都有过侵犯他人新闻作品版权的情况,整体来看,媒体单位的版权意识都不是太强。
14.“贵单位是否知晓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印发的《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单选)有234家知道这一“通知”,占比65.00%;126家不知道,占比35.00%。而知晓这一“通知”的单位中,有50.00%的单位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需要完善;25.00%的单位认为内容很好,但不一定能够严格执行;23.33%的单位认为说不清,难以判断;只有1.67%的单位认为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见图14)。
图14 《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的有效性
调查中得知,对于《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的知晓情况,报业单位更加关注和了解一些,而期刊社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而大部分单位对《通知》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认为作用有限或是执行困难。
15.“您认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作品维权保护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可多选)针对这一问题,被调研单位提出了各种方法,认为应对侵权者严惩不贷的有192家,占比53.33%;认为应缩短诉讼周期的132家,占比36.67%;认为应降低维权成本的有204家,占比56.67%;认为应提高对权利人的赔偿额度的有198家,占比55.00%;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的有192家,占比53.33%;认为应加大维权知识宣传力度的有186家,占比51.67%(见图15)。
图15 新闻作品维权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由此可知,我国新闻作品维权还需要从多方面加强,主要集中在加大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以及提升维权意识等方面。
16.“如果因为版权问题,网络阅读和下载开始收费,您认为是否应该?”(单选)针对这一问题,认为应该,即便收费仍会继续阅读和下载的有120人,占比33.33%;认为应该,但应该由网站来承担这部分费用的有162人,占比45.00%;认为不应该,如果收费将不会再阅读和下载的有78人,21.67%(见表)。
表 网络阅读和下载作品收费问题
由此可知,在新媒体环境下,付费阅读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而具体由谁来承担这部分费用,看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