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走转改”:靠“四力” 促“三有”
2016-08-14王大璐
文/王大璐
践行“走转改”:靠“四力” 促“三有”
文/王大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亲切关怀,也饱含着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指明了方向。
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在中宣部指导下,每年组织中央媒体和行业类媒体的青年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革命老区,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新闻战线努力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有益尝试。
在古田会议会址前,编辑记者庄严宣誓
练好脚力,作品才能生动鲜活。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才能采到第一手的材料,正所谓“脚底板下出文章”。参加龙岩革命老区走转改采访活动后,《解放军报》的记者熊永新感慨,“畲乡灶头,尝一口刚刚出锅的竹笋,特殊的苦味儿之后品出一丝清甜,才知什么是基层甘苦;夜宿客寨,盖着久违的棉花大被,嗅着枕上农人的汗味儿,才体会什么是与子同袍、同息同命;红土田间,溽暑中挥动锄头,饱满的土豆弹跳而出,汗珠啪啪击打泥土,才觉地气缓缓渗透血脉”。中央电视台记者杨娜说:“以前,我以为,了解基层情况不一定非要通过蹲点这种‘原始’的方式。现在,我懂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我们亲眼看到了村干部对绿色产业、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期望,看到了中央政策措施的落实,看到了农民们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农村留守现象、教育资源缺失等情况,对农村问题有了直观了解,这才能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地呈现中国基层现状。”新华社记者钟群“把基层比作考场,把群众当成考官”,他认为讲好基层故事、报道好百姓心声,不能仅靠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新闻舆论工作者需要亲身去经历和体验,需要把自己融入群众的实际生活,站在他们的角度写作,使用他们的语言报道,为他们的生活服务。
练好眼力,作品才能真实客观。新闻舆论的活力在于发现,眼力就是发现力。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好的记者具有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片段中迅速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的“火眼金睛”,既能见人之所见,亦能见人之所未见。《人民日报》记者邱耀洲在福建龙岩永定区一个家庭养鸡场采访时发现,“融资难”这个农村金融问题并非“水中月、镜中花”,并非仅仅是中央农村工作文件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其真正难在土地不能做抵押物,难在银行不愿做收益低、成本高的买卖。他说:“好的选题就是中央关注、群众关心,而过去我们往往只盯着前半句,忽视了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
《农民日报》记者李亚新在江西赣州上犹县采访中发现,这里实施的土坯房改造工程,为农民租住公租房提供了政策支持等创新经验,极具新闻价值,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为此,他采写了《公租房圆了贫困农民安居梦》《告别危旧的土坯房》《“水上漂”的幸福新生活》等报道。他说,“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真正的导师,转变作风就是要锻炼敏锐的眼光,主动发现新闻价值,用积累去丰富内容,用情感去谱写篇章。”
在福建龙岩,编辑记者与农民同劳动
练好脑力,作品才能深刻启智。毛泽东同志曾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鼓励新闻工作者多动脑、多分析,这个要求对当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这是媒体的公信力所在,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立足之本。《人民日报》记者李浩燃撰文称,如果新闻舆论工作者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就可能在众声喧哗、乱云飞渡中丧失价值的坐标。身为记者,贵在多思,必须沿着思想的阶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判断框架,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领,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中国财经报》记者陈昂在河北平山县李家口村住村期间,通过翔实采访和深入思考,撰写发表《记者观察——“红色牌”的三种打法》一文,为李家口村经济发展提出三条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李自强在江西赣州寻乌县工业园区调研采访中了解到,治理废弃稀土矿山和水土流失资金缺口巨大、新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难题,并带着思考参与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用新闻报道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引起全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他认为这样才算真正尽到了新闻记者的本职责任。
练好笔力,作品才能精彩感人。要有很强的笔力,就要讲究语言艺术,把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倾注笔端,新闻作品才能“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法制日报》记者张昊从到达福建古田起就以法治视角,观察记录老区的法治进程、法治文化。饭后散步时他发现古田检察室,采写出《小镇街上特别“店面”》的文章,展现基层检察官把法治零距离送到群众身边;他到乡村医生、“民情观察点”调研采访,采写出《冒风险无保障 乡村医生谁来接班》,心系基层乡村医生社会保障问题;他与才溪法庭法官座谈,采写出《才溪法庭的实地调查“情结”》的文章,展现基层法官注重调查,保证司法公正的良好形象。他说要把老区人民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运用在工作中,为中国法治护航。《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感慨,“如果看不到前进的方向,那就先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如果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那就要看看脚下的土地。新闻是记录今天的过程,也是记录历史的过程。半个世纪之前,我们的新闻前辈用自己手中的笔鼓与呼,今天,我们更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迈步走进这正在进行中的生动、热烈的历史中。”
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用头脑去萃取精华,用纸笔去记录历史。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更有思想、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作者系中国记协国内部综合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