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则西、雷洋事件看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新生态
2016-08-14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研究员资深新闻评论员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研究员、资深新闻评论员
从魏则西、雷洋事件看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新生态
任孟山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研究员、资深新闻评论员
5月上旬,有两个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一个是魏则西事件,一个是雷洋事件。二者都是悲剧性事件,前者关涉资本、社会责任与机构监管,后者关涉权力、公民权利与程序正义。这两个事件关系到的内容及其内含的悲剧因素,无论是在现实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还是在象征意义上的信息传播中,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与社会的痛点,因而疾速且大范围地引爆了社会舆论。
笔者关注的是两则事件中的信息缘起、流转,直至引发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传播路径,以及由于当事方回应的速度迟缓、方式不当、理念陈旧而引发的社会舆论螺旋式上升。这两个事件的信息扩散与传播路径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新生态,当事方的回应与社交媒体上重新生成的舆论再反馈,则是网络媒介生态下的象征与实践的新互动方式:在传统媒体以及门户网站时代产生的舆论引导,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明显难度加大且效果减小,信源、信道、内容等传统媒体时代能够把控的方面都在分散化,真正能够达到引导舆论效果的是极速、诚实、合法地推进事件解决,及其避免相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扩散源来自于一个叫“知乎”的社区网站。
“知乎”的理念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没有“灌水”,很少有垃圾信息,前来提问和解答问题的多是各行的业内人士。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网站于2010年12月上线,3个月就获得了创新工场的投资,后又获赛富和启明创投投资,2015年,腾讯、搜狗与此前的3个投资方对其C轮投资5500万美元。“知乎”现有1300万日活跃用户,50亿月浏览量,人均访问时长33分钟,1000万个提问,累计3400万个回答。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源于其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用户与海量优质信息。
不幸去世的魏则西,在“知乎”上本身就是个相当活跃的用户。他在用户介绍中写道:“二十一岁,滑膜肉瘤转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计算机专业。”他生前在“知乎”广为流传的帖子是《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述及他艰辛而痛苦的求医过程,涵盖了百度竞价排名及其搜索结果,莆田系医院的欺骗,他与家庭的不幸遭遇等多个方面内容。而后,信息扩散的主要渠道来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继而引爆微信朋友圈这个舆论场域。4月27日,曾在某传统媒体做过调查记者的孔璞在微博上表示,她在逛“知乎”时,发现了魏则西的故事,也看到了他过世的消息,感到相当唏嘘。记者詹涓则在看到孔璞的微博后,开始调查该事件。5月1日,微信公众号“有槽”发布詹涓的文章:《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此后,这篇文章的传播如水银泻地,从微信公众号到微信朋友圈,再至门户网站以及传统媒体。
雷洋事件的信息发端、扩散与魏则西事件的传播路径基本相似。最先披露此事的是一个叫“山羊月”的“知乎”用户,5月9日晚,一篇名为《刚为人父的人大硕士,为何一小时内离奇死亡?》的文章说“就是希望将这个悲剧和相关的说明通过各位知友的努力扩散出去,以舆论的力量遏制这些人破坏证据的行为,以公众的力量保障程序的正义!”“我愿意用我在‘知乎’730多天298个答案10万个赞同积累下来的这一点真诚,换大家一次信任,还雷洋一个公道,好吗?”发帖人以自己的网络信用做背书,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及刷屏式转发。由此引发了各类媒体及其网络平台的即刻跟进。
从两则事件的信息缘起及其扩散路径来看,基本是“知乎”—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朋友圈—门户网站—传统媒体及其网络平台—社会舆论。也就是说,与很多人所知晓的信息传播路径恐怕已经有很大区别,因为“知乎”与微博、微信比起来,依然是个较小众的网站,而它却成了最受关注的这两则事件的信息原点。从此意义上讲,“知乎”隐喻了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扩散新路径。原有的媒体式与机构化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路径,正在被大幅度修正。与此相关的是,我们所熟知的舆论引导,在这样的信息扩散中,几乎不再奏效。
若按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个“W”都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W ho”已经变成了每个可能的个体,“What”的内容生产已经非常多元化,“Which Channel”已经超级多样化,“Whom”的范围超越了地域甚至国界,“What Effect”已经形成了对资本与权力的倒逼机制。
这些变化的集合结果是,可以将某个事件快速地“现象化”,从而迫使居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当事方,将事件的真实信息展现出来,同时,几乎很难再能以谎言加以修饰或掩饰,因为社交媒体的互动之中产生的信息增量,可以在错综复杂的信息链接中拼接出可能的逻辑事实或者发现任何一方信息的逻辑断点。
“知乎”这样的信息起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只是一个象征性符号。没有人知道下一个事件会是在什么样的社交媒体上开始,但是大家都可以知道下一个事件还是会大概率从社交媒体上开始。原因在于,社交媒体的海量信息,即使再强大的信息过滤机制都无法全部覆盖,终究会有相应的信息溢出与流散。况且,最先的起点信息在发布与慢速扩散的过程中,无法预知它就是将要掀起滔天巨浪的小蝴蝶翅膀。
在传统媒体以及门户网站时代产生的舆论引导,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明显难度加大且效果减小,信源、信道、内容等传统媒体时代能够把控的方面都在分散化,真正能够达到引导舆论效果的是极速、诚实、合法地推进事件解决,及其避免相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新舆论生态中,对于卷入其间的当事方而言,应该知道,无形的舆论很难把控,甚至可能短时处于失控状态,而能够让沸腾的舆论冷却下来的是,用可控的具体行动来回应舆论关切。极速、诚实与合法三个要点,都是可控的、让公众看得见的舆论回应的实践与理念。极速是时间要求、诚实是态度要求、合法是行动要求。舆论热点的持续发酵中,反应迟缓是其中大忌,撒谎掩饰是其中最忌,背离法律是其中禁忌。
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对于速度要求甚高,否则就会流言或谣言四起。社交媒体的直面互动,意味着诚实是最基本要求,否则就会引发新一轮舆论风暴。雷洋事件之所以持续发酵,与回应舆论的态度和内容都令公众疑虑重重有很大关系。伴随着民众权利和民主意识的日渐增强,不管是面对资本还是面对权力的回应,民众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
因此,从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角度讲,应从魏则西事件与雷洋事件中,概括出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新生态的脸谱。而从回应舆论关切的社会实践的角度而言,则应该在认识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新生态中,看到舆论事件发生并扩散的要害之处,继而在回应过程中寻找到应该推进的最重要之处。基于此,建立健康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公共秩序,需要舆论与回应的良性互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动员与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YJC86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