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探讨
2016-08-13李思华
李思华
[摘 要] 当前,教育领域在时代的冲击下已经呈现了全新的成长姿态,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被运用到了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教学活力,为此,必须对整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科学地创设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因材施教;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碼]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2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新课改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落实。现如今的教学核心变成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思想,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地培育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在中职体育的传统教学中,由于中职院校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导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并不高,没有切实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变化,中职体育教师也应当改变这种教学思想,转而采用多种针对性体育活动充分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设备基础,也面对着不同性格的学生。如果采取完全一致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多时候会与某些学校的设备及人文思想相冲突。为此,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制定最有效的教学体制,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综合性的发展。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异性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中职体育教学也迎来了发展,无论是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拓展。当前,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其教学要求不再适应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越来越要求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行的主导体育教学模式是多样性的活动教学法,以体育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他们能够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体育教学内容应考虑他们的运动兴趣,不然整堂课就会十分乏味无趣,学生的体育能力也会因此降低。此外,许多学生对体育的爱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動,如女生喜欢羽毛球、体操等等;有的学生则喜欢较为激烈的运动,比如竞速跑、篮球等。为此,体育教师应该逐步地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开拓体育教学内容,全面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
二、中职体育因材施教教学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针对性的教学项目
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不同的,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其中对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多的硬性规定,而且在现代化的教学中,要求全面合理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并不对教学方法做太多的约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有效且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体育能力。
对于学生方面的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进行分区域的针对性教学,对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进行区域性划分,安置到各自的区域里,进行同一种兴趣体育活动。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把同一类体育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相互交流实践,促进彼此运动能力的发展。另一种方案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分别开展一样教学活动,以求综合而集中性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体育内容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活动兴趣进行整合化,对于一些人数稀少的兴趣活动,教师可以将其增添到其他活动中。比如,对于跳远、跑步等,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化,进行半程跳远、半程跑步的形式,并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且充满活力。
(二)因材施教地根据教学设备开展创新的体育教学活动
由于长期对体育教学的忽视,中职院校的体育设施与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普通高中拉大了差距,而且场地的划分也不明确,许多的篮球场地也进行着体操、排球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为此,体育教师在无法扩充体育设备的前提下,必须根据教学设备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根据教学主题选取适当的设备,进行创新型的体育项目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体育设备,比如利用篮球进行接力赛跑,把篮球当做接力棒来运用,一方面加大了体育运动的难度,其趣味性也得到了实时的提升;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活动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体育教学变得科学而完善,直接而有效地产生深刻的教学效用,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运动体验。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选取合适的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综合而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尤艳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6(12).
[2]邵元长.有效激发体育教学动力“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3]赖中娜.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和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