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DC值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价值

2016-08-11徐文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白质脑病一氧化碳

徐文杰

【摘要】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中的价值。方法 12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 依据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分为无迟发性脑病组(84例)和迟发性脑病组(38例)。对每一例病例均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及平均ADC值测量。采用独立样本双侧t检验对迟发性脑病组与无迟发性脑病组组间相同部位的平均ADC值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为31.1%(38/122);与无迟发性脑病组的(0.729±0.036)×10-3 mm2/s和(0.754±0.019)×10-3 mm2/s比较, 迟发性脑病组半卵圆中心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的平均ADC值为(0.703±0.065)×10-3 mm2/s和(0.719±0.068)×10-3 mm2/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苍白球区、皮质区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白质区平均ADC值的下降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出现更有价值。

【关键词】 表观弥散系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38

直到现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依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早期诊断标准, 在临床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常因为假愈期的一过性好转, 而没有坚持治疗, 出成了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进行早期预测尤为重要[1]。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例的平均ADC值, 探讨ADC值在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 年龄16~83岁, 女68例, 男54例。中毒原因均为生活中毒。依据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分为无迟发性脑病组(84例)和迟发性脑病组(38例)。MRI检查在GE 1.5T MR成像仪上完成。所有扫描序列均为横断面扫描, 每一例受试者均进行MRI、T1WI、T2WI、T2flair、DWI扫描, 同一患者所有序列扫描层面一一对应。

1. 2 数据采集 在工作站上利用图像后处理软件按照大脑皮层区、半卵圆中心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苍白球区四个部位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平均ADC值测量。由3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影像诊断专家分别进行分析, 以2位以上分析结果一致为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为31.1%(38/122);两组半卵圆中心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平均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苍白球区、皮质区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率高, 治疗困难, 有资料表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中的发病率在10%~30%[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临床上的一系列治疗后, 意识清醒, 紧接着又出现以学习记忆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精神神经症状, 假愈期(中间清醒)的时间一般在2~60 d,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最为常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3]。因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假愈期, 坚持治疗在临床上被忽视, 从而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不同年龄的差别;②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不同;③最差时的日常生活危险活动评分的高低;④高压氧治疗症状改善出现的时间;⑤是否出现并发症[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不能明确而且复杂、多样, 临床治疗困难、效果不佳、预后差, 如何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成为广大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半卵圆中心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的平均ADC值迟发性脑病组较无迟发性脑病组明显下降。有学者通过病理对照研究并应用DWI成像技术进行ADC值测量来监测一氧化碳中毒家兔模型急性期的脑组织缺血的变化, 发现下列几点: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实验动物脑组织均有ADC 值不同程度的下降;②并不是所有家兔的脑皮层在DWI上均可出现高信号;③ADC值可以敏感的反映脑组织缺血改变, ADC值是一个敏感的观察中毒程度的量化指标[5]。在本研究中脑白质区平均ADC值迟发性脑病组较无迟发性脑病组出现了明显下降, 证实了下列观点:①脑白质区平均ADC值下降越多说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②平均ADC值的下降程度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相关性很大, 平均ADC值下降的越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出现几率越大;③通过监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组织ADC值变化, 可以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④ADC值是一个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可靠指标, 特别是脑白质区平均ADC值的下降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出现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聪, 赵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早期预测及诊断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4):193-195.

[2] 项文平, 刘国荣, 王宝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诊断研究进展.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 39(4):351-353.

[3] Goldstein M.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Emerg Nurs, 2008, 34(6): 538-542.

[4] 张晓莉, 曾皎, 顾家鹏, 等.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3):5-8.

[5] 肖新兰, 傅丽晖, 习卫民, 等.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中毒脑病的预测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10):1129-1133.

[收稿日期:2016-03-21]

猜你喜欢

白质脑病一氧化碳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现脑白质疏松不必紧张
关注肺性脑病
鲜为人知的脑白质病变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中年人过胖大脑年龄恐老化10岁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动态血压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