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案设计
2016-08-11陈肖东巴雪冰
陈肖东 巴雪冰
摘要: 高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具体开展中在教材建设、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方案的设计要本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将显性载体和隐形载体相结合、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开展途径要深入网络等原则;大连理工大学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中尝试了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一对一学业帮扶、加强民族融合、开展网络教育、撰写典型案例等创新性做法。
关键词:高校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大连理工大学 方案 设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日趋复杂,民族分裂及恐怖主义事件频发,吸引了理论界的重视。研究认为,抓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是促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乃至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虽然,目前此项教育开展较好,但是局势不容乐观,加强教育势在必行,以便防患于未然。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的问题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视程度、保障、途径等,以往的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的多,偏重实践研究的少;涉及的民族院校的多,涉及普通院校的少;设想计划方案的多,经过试验验证的少,新的研究需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性载体和途径,并开展实践和检验,努力做到方案设计切实可行、载体选择力求创新、开展途径结合网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面临的形势
新世纪、新阶段,高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包括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苗族、东乡族、壮族、门巴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唇齿相依。一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日常接触,互相了解,加深了友谊,形成了较好的民族团结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地区差异、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汉族学生不尽相同,存在偶有摩擦和深入交流不够的局面。为了发扬优良经验、消除不良影响、预防不良事件,可通过加强研究,以改革创新的心态迎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教材建设方面,依托载体少、内容重复度高、教材的配套建设匮乏;第二,在内容方面,存在着对党的民族政策缺乏了解等问题;第三,在教育方法方面,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其欠缺艺术性,从而制约了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第四,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培训渠道不畅、师资力量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效果不好。
二、方案的设计
在总结分析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弥补教育现状的弊端,重新审视开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针。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在高校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选择创新载体和途径方面,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们开展教育不能以领导和教师为出发点,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所以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要广泛通过问卷、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育载体的创新性选择。尽量关注到少数学生的意向,这些少数群体,可能往往是不喜欢表达或者是个性比较强的群体,对其重点关注,开展人性化的工作,往往可以是群体氛围得以融洽。
2.将显性载体和隐形载体相结合。既要开展正面的讲座、政策宣传,又要从侧面开展隐性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开展,这样可以消除同学们对于正面“说教”的“抵触”情绪。在寓教于乐、实践拓展、演讲辩论、歌舞文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可以深入地感触到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自觉参与到其中。积极开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家访,走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家中,从了解家庭、关爱成长的角度开展教育工作。
3.要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开展的教育必定在效果上大大折扣。在开展创新性教育时,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关于民族教育、个性指导等方面的经验,以促进课题研究的实效。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学习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技能,贴着心做工作,用真情和真爱温暖学生。教育队伍要采用科学的谈话策略和交谈方式,多做有效沟通,避免枯燥说教。
4.开展途径要深入网络。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力日益广泛的媒体,同学们每天投入网络的时间都在增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深入到博客、BBS、微博等网络渠道中,在网络阵地弘扬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拼搏进取的主旋律。教育者要在现实中关心同学之外,在网上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得,增友谊,这样可以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格局。
三、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开展
大连理工大学充分结合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丰富了方法,创新了途径,实践了载体。力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做表面研究,理论结合实际。
1.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大连理工大学相应国家号召,较早地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贵州等地的学生,目前已招收35届学生。预科班录取分数适当降低,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愿望。入学后预科班的同学单独编成班级,继续学习数学,英语等高中的基础课程,这一年叫做预科,一年之后才和下一届新生一起分到正常的班级,正式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预科生作为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宗教信仰相对普遍的地域生源,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反馈又有着起独特自具备的特点,大连理工大学结合多年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的经验,发挥传统的有效管理方式,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与困难,有针对性地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更加有利的教学管理环境,搭建更有利的发展平台,完善更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这一群体较快地完成过渡,适应大学生活。
2.一对一学业帮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基础问题,在数学、外语、力学等课程中始终成绩不佳,部分学生由于汉语水平致使一些人文学科课程也出现问题;操作方面,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连理工大学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政策,就是找一些学习优秀的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学业帮扶,不仅为他们辅导学习,更多的是了解学习和生活状况,在生活中交朋友。久而久之,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在帮扶下,均有明显的进步,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也有明显改善,最终能够主动地在大学生活中充分学习、收获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地与汉族学生融合。
3.加强民族融合。在实际开展中,大连理工大学定期抽取一定的样本(学生),采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性载体和途径实施前后的实证数据对比,加强个案研究,采集群体感受,形成理论共识。在掌握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分配到同学宿舍,在尊重、了解的同时严格、规范管理。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才艺展示、家乡介绍等,让同学们走上舞台,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个人自信心;加强汉族学生的民族习惯教育,让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成为朋友;为少数民族同学配备班主任和导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本着“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旨,坚持“工作有特点,活动有特色,内容有意义,形式有创新”的理念,努力创新载体,举办了感动大工民族人物讲座、民族精英人物评选,“行知”演讲比赛、PPT主题设计大赛、“给我三分钟”才艺展示大赛等活动,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舞台,引领自立自强风气,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4.开展网络教育。大连理工大学辅导员博客内容丰富,优势互补,能够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功能,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深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起到为少数民族学生答疑解惑的作用,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导航。博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每名老师根据各自的特长以及学生年级的特点发表不同类型的优秀博文。有的老师坚持以“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成长”、“心理电影赏析”为主题撰写系列博文,发表《登天的感觉——一封致心理学爱好者的信》等优秀博文,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有的老师在少数民族学生面对专业分流、保研等选择时,发表《面对专业分流的困惑——爱你所选,选你所爱》、《分清专硕与学硕》等博文,为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指导;有的老师在两会期间,以新浪微博为载体,以“两会天天看”为主题,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热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5.撰写典型案例。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一系列工作,积极创作一系列案例。作提供鲜活案例和可执行方案,也将更加吸引广大学生读者,起到经验传承、科学管理、督促自省、促进成材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的老爹”,讲述了该校80余岁的邵春亮教授,多年担任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利用假期家访,架起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的桥梁;“从喜马拉雅走来的门巴少年”,讲述了门巴族学子顿珠,入学后由于环境不适,学校全力抢救,学子脱险,最终,学子感恩刻苦进取,爱校报国的案例。
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和藏历新年,学校领导、老师和相关少数民族同学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体现了浓浓的民族情谊。在这些春风化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下,少数民族同学在求学之路上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多次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工作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孙礼永.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陈肖东,1981—,男,蒙古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心理学。巴雪冰,1981—,女,汉族,辽宁省辽阳市人,讲师,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